今天看完電影《愛·殺》,覺得有一種同時看完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加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 的震撼感(這篇文是沒有雷的,大家可以安心觀看)。一邊看一邊在思考一個問題:
當你對一個人有性的慾望,就代表你愛他嗎?
「身體是誠實的。」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有聽過,經常用來描述當你嘴巴上面說不要,可是身體卻對某一個人產生慾望的時候。過往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性跟愛在某種程度上面並不同步,換句話說,你可能身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的渴望,但並不代表你愛他。
這件事情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挑戰你的三觀,那麼我們換個方式來說,你就會比較清楚了。把你的性欲想像成是食慾,我經常跟高中生舉的例子是:「大家每天中午都有吃桶餐嗎?你們喜歡吃學校提供的桶餐嗎?(台下一片哀嚎,都說不喜歡)那麼,你們每天中午11:50的時候,肚子會餓嗎?(會~)你們肚子餓的時候,就代表你很愛吃桶餐、超級愛吃的對嗎?(呃⋯⋯)而且當你吃完桶餐之後覺得很飽很滿足,就代表你真的很愛吃桶餐,是嗎?」
通常講完這段話,學生就會一邊笑一邊鬧,並且霎時間突然理解,原來性跟愛應該分開來討論,就像肚子餓想吃東西,並不代表你很「愛」那樣東西。
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但是今天看完了這部片,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感覺。最近我稍微有認真念了一下書,關於前述性跟愛的分離,其實是基於科學「實證主義」觀點進行的實驗,這種觀點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唯一的真實」,心理學研究者的目的是想要了解這個真實、或者是趨近這個真實。換句話說,實驗數據表示,男性的性跟愛有50%重疊的,女生只有10%,就可以「證實」當你對一個人產生慾望,有50%到90%的機率,你只想跟他做愛而已,並不代表你愛他。
帶著這樣的「前見」(現象學用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成見),我幾乎是一開始看就全身發毛,完全坐不住,主角小鳳一直說:「身體是誠實的、你不要否認你愛我」,我內心一直吶喊:「不要幻想了,人家是慾望對你誠實,而不是愛你好嗎!?多唸點書再出來拍戲呀!」然後懷抱著這樣的心情把這部片看完——直到出了戲院之後,我才覺得有好像哪裡怪怪的。
幸好最近有唸書,所以我發現當我們研究人類心靈的時候,「實證主義」(就是假設科學數據是真理)並不是唯一的一種思考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愛情,有更多複雜的成分在裡面。我退了一步想,發現之前談的那個實驗採取的樣本是異性戀男女,但是這部片裡面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性別,在近期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似乎對於性與愛更不容易分離、更粘膩。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性跟愛,真的是可以分離的嗎?
然而,這部片由於劇情的角色設定非常多元,所以更難歸類到「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這種單純的類別裡面,當感情當中混雜了這麼多複雜的成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用「科學實證」的觀點,再來理解劇中主角之間的情慾糾葛?我突然覺得,好像不是那麼確定了⋯⋯
於是我只好換了另外一副眼鏡。
另外一種理解人類心靈的方式是建構主義:這個世界的知識是我們彼此互相建構出來的,每個人的眼睛裡面看出去的世界都不一樣,我們只能夠在彼此的建構當中,構築出世界共同的模樣,並不存在真實的真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性跟愛是可以分離的,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性愛是無法分離的,甚至還有更複雜的組合情形;當主流論述都在說「我在說要的時候就是說要、我在說不要的時候就是說不要」(only yes mean yes),會不會有一群人,是懷抱著某一種罪惡感跟阻抗在說不要,但是他們心裡真正的聲音卻是:我很想要。
這段話並不是跟大家我們可以合理去強姦別人(嘴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啊),而是說我們必須審慎的去檢視自己每一個說出來的言語,有些時候並不完全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思。例如:
「你知道嗎,我根本不在乎你!」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在不在意對方?
「你走啊!你走了就不要給我回來!」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到底是希望對方走,還是希望對方留下來?
「你放心,我會忘記你的!」他是真的想忘記,還是不想要自己忘記?
當然,在感情裡面我們會希望言行一致、直說無妨。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欺騙自己的行為或者是語言。從這幾個例子裡面你可以發現,語言會背叛我們的心靈,像這樣一種時候,你就更要留意身體發出來的聲音。
這樣的背叛有些時候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那些更深的、不想要被傷害的東西,例如你可能害怕的是:如果坦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可能會被踐踏、被傷害。
什麼樣的人會用這種方式「迂迴」表達自己的愛呢?或許是過去發生過一些創傷的人、或許是從小就被「否認」的人、或許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承擔了很多「負面言語」的人,所以他們在這種負面當中獲得某種「熟悉的感覺」,反而要能夠誠實說出自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害怕。
也或許,在座的你我每一個人都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當過不誠實的人,不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渴望和身體。
當你極度否認一件事情的時候,身體就是靈魂的出口。
它懂你的渴望也懂你的失望,甚至有些時候,它會用流血、生病、疼痛、還有各種方式來提醒你,嘿!你該面對你生命當中真正重要的問題了,從這個角度重新來理解影片的副標題「身體是誠實的」,我突然覺得一開始的自己太傲慢了,或許影片真正要傳達的並不是「慾望等於愛」,而是有些時候被你用很多道德和束縛所枷鎖的、那些隱隱約約、模糊不清的東西,反而用「身體」可以看清。
例如,你討厭你自己(這是第一個層次的討厭),可是你又討厭你討厭你自己(第二個層次的討厭,這句很難聽得懂舉手🙋♂️),在這種複雜的情緒組合底下,你開始拿起刀子割自己的手腕,然後從「感覺到疼痛」裡面、從別人的疼惜裡面,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然後事後你又開始非常討厭,自己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和注意(第三個層次的討厭),儘管如此,下一次你的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用這種方式,再次換取某種上癮——你討厭反覆用這種方式來飲鴆止渴的自己(第四個層次的討厭,有人走到這裡過嗎?)。
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割手,而是要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件事——當你在一段感情裡面的愛混雜了更多的憤怒、嫉妒、甚至是互相傷害的時候,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慾望、愛情可以詮釋的了,更多時候,揉合了過往你所發生的一些經驗,換句話說,在你跟他躺著的這張床上,還躺著別人,這個「別人」,可能是曾用言語霸凌過你的同學或家人、可能是當年曾傷害你的人、也可能是早已經離開你的生命,但是還在你的生命裡面投射下大量影子的人。
這部影片用非常驚悚的方式試圖刻劃上面我所談到的許多不同面向的東西,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沒有辦法推薦所有的人去看,但也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我會建議看的時候要結伴,不然一個人看可能會覺得相當的恐怖,那個恐怖,會把你推向某種地獄。儘管如此,這麼強烈的感情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玩味的主題,例如:
—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愛過,他有可能好好愛人嗎?
—如果一個人經常被丟掉,他有可能把自己撿回來嗎?
—如果你的信仰讓你覺得自己總是有罪,那你有可能變成自己的救贖嗎?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精彩、而且也非常緊湊的片,看到最後我開始思考一件事:有些憎恨和嫉妒,表面上是想要殺死某一個人,但實際上真正想要殺死的,是自己。可是那個想要死掉的自己,在時空當中的某一個維度裡面,又好想要能夠好好的被愛、好好的活下來。
如果我們生下來都是有罪的,那麼有些地獄,我們是必須親身走過的。可是,走過地獄並不代表我們是地獄本身,看起來像是個怪物,也不代表怪物就是我們。
當我們經過那些業火、經過那些燒灼、經過那些生死交接的關頭,你會發現還是有些東西你會想要抓住、還是有些人你想守候、還是有些事情,你不想要就此撒手。
你還是想要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從此以後,你追求的不只是愛而已,還是一個家,一個能夠好好愛你,也能夠好好把你當一個正常的人的家。
我經常覺得,看見黑暗的時候也會看見希望,這部片能夠帶你走到很深的一個地獄,走出戲院,牽著你愛的人的手,你會發現,地獄的另外一頭,有光。
——
*實驗請參考《性愛好科學》p.245,Suschinsky, K. D., Lalumière, M. L., & Chivers, M. L. (2009). Sex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genital sexual arousal: Measurement artifacts or true phenomena?.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8(4), 559-573.
ISO 690
** 許欣瑞(2014).同志開放/多重關係中的誠信與語言實踐策略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迷憤怒屋】踢屁踢!椅背是這樣T了又T嗎? 來聊聊那些看電影一直踢椅背的快樂夥伴 EP. 05 Movie MAD HOUSE | XXY + Jericho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fmN0T9rHoG8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
「戲院可以吃東西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問卦] 電影院吃東西-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律師談吉他- 你知道,在電影院哪些東西能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台中電影院可以吃東西嗎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台中電影院可以吃東西嗎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看電影真的可以帶東西進去吃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嘎奇麥唬爛#52】挑戰電影院禁止外食規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威秀影城禁帶外食規定-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雷 #海苔熊心理話 #煉獄大哥 #禰豆子
 《鬼滅之刃》禰豆子是什麼樣的存在?
https://player.soundon.fm/p/9227fc4c-c954-46dd-b392-1ab7f3c43c33/episodes/a421dd62-0bc2-4c5c-a79d-c87e686a990e
(這個系列podcast 會講兩週,這週先談無限列車篇之前的內容)
#看過的人再讀這篇文章喔
我一直覺得,任何一個轟動的動畫,勢必代表背後有一個碰觸心靈的原型。如動畫票房前二名的:
1.神隱少女
2.你的名字
.
當然還有最近紅翻天的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 ,避免回去都忘光光,所以看完趕快把幾個裡面我覺得很重要的象徵記錄下來:(對應榮格的人格結構圖)
.
1.列車:象徵著一個「移動的房子」,而房子在夢境裡面經常被當成是心靈、心房的象徵。整部動畫以列車當作主要的場景,或許也意味著「在我們內心深處探索」。那移動的房子是什麼意思呢?就代表一個人的自我正在轉變當中。片名叫做無限列車,就代表「自性化」(individuation)歷程是無限的、不會有結束的一天的。
.
2.夢境與無意識:劇情的設定是,在夢境的邊界之外,就會有精神的核心。我的想法是,其實核心就是榮格所說的自性(Self)。有些被潛意識裡面的原型抓住/影響的人,精神核心可能就會被消滅,面臨精神崩潰、產生身心症狀。
.
3.炭治郎與禰豆子:其實這個兄妹就是《糖果屋》(漢塞爾與葛麗特)的化身,離開了原本的家,進入了「有鬼的世界」(巫婆的糖果屋)。儘管我在看電影之前已經知道這個了,動畫的最後一句話讓我噴淚,就是煉獄先生說:「我信任你的妹妹是鬼殺隊的一員。」我覺得這句話讓我感動的地方是,他也提醒我們自己的陰影(鬼),也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如果它(禰豆子/Anima)能夠被接納,那會是自我(Ego,炭治郎)最感到欣慰的事情。
.
4.我妻善逸與伊之助:我先前唸書的時候念到一個很特別的名詞叫做「超英雄人格」(mana personality),那時候覺得似懂非懂,大概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讓心中某一個自己過度的膨脹、自大,那麼他可能會覺得這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要臣服在他的手下(發現了嗎這就是伊之助),這樣是很危險的,因為這個部分看來是很原始的、野蠻的、不近人情的;另外一個完全相反的角色,就是懦弱的善逸(soul image)其實有點像是「想要變強」的炭治郎心中比較「柔軟、女性化、膽小、推著、保護、母性」的一塊,我覺得這也是炭治郎最珍貴的一塊。善逸也想當一個「男子漢」,可是大部分的時候卻都很膽小,他和伊之助兩個角色剛好形成一個對比,那就是男性當中「陽剛」與「陰柔」的兩個極端。
.
5.煉獄先生:真的是完美詮釋了「人格面具」(persona)這件事情!這並不是說人格面具很愛吃東西XD,而是說他是為了維持外在的一種,社會認同的形象所顯現出來的樣子。所以你會發現動畫裡面的煉獄先生,就像是戴著一張面具一樣——可是相較於他人物設定的如此正向,炭治郎反而是一個比較「完整」的人,因為會流眼淚、會害怕會退縮、會覺得自卑,但是在必要的時候又可以勇敢面對。
.
6.烏鴉:如果大家有注意看的話會發現片尾有烏鴉。這些烏鴉在片尾當作「傳遞訊息」的角色,事實上,烏鴉在許多神話裡面也是神或者是惡魔的使者,擁有某種魔法的能力,又能夠傳遞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一些訊息。所以,如果說無限列車上面的這場戰鬥,是在潛意識裡面進行的話,等於是內心經歷了某一種拉扯、矛盾跟死亡,最後烏鴉傳遞訊息給意識知道。翻譯成一般人懂得語言就是:你有沒有一種時候覺得自己內在的某個部分好像死了?但是這個「死掉」,卻讓你覺得很輕鬆,或者是讓你開始對生命的看法改觀、往前邁進。
.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那個時候死掉的就是內心的某一個「煉獄先生」。煉獄必須死,因為他是某一個已經不能夠再使用的人格面具,他的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了,接下來得用別的面具、或者是別的方法,來走之後的人生。而你前面的那種「好像有一個地方死掉了」的感覺,就是你心裡面的烏鴉告訴你的(透過自我—自性通道,Self-ego axis)。
.
看完這部片之後我覺得,人生當中種種的難關,還有那些會讓你迷惑的事情,都像是一個又一個的夢境,待在某種美好的回憶裡面是快樂的,醒來是痛苦的,但只有醒來,才能夠繼續前往接下來的人生。
.
講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現實生活當中的我們都想待在舒適圈、抗拒改變——因為沒有人有「拿起日輪刀,砍斷自己脖子」的勇氣。
.
那該怎麼辦呢?
.
我覺得最後煉獄先生和上弦參(猗窩座)的決戰,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暗示。你大概沒辦法一刀就殺死你過往的的壞習慣、一個強大的上弦(這裡又利用了月亮的隱喻,也是潛意識的象徵),但你可以透過某一次的自我犧牲,燒毁你臉上那張已經不合時宜的人格面具——這就是為什麼煉獄必須死(前提是,你必須要能夠支持你的好夥伴)。留下來的後輩、新生的自己,會接著你接續往後的旅程。
.
然而,死亡是痛苦的、也是悲傷的、所以在這一刀砍下之後,可能會一段一直掉眼淚、不知所措的時期(就像片尾的炭治郎一樣),而且真正的鬼跟還沒死,只是脖子被砍了一半。你會覺得很不甘心,但燒毁面具就是改變的開始。其實在這一刻,你心中的某一個部分就已經獲勝了。
.
如果你還沒有勇氣改變你自己人生某一個壞習慣、如果你暫時不曉得該如何離開目前的舒適圈、如果你已經習慣戴著某一個面具,那麼,或許你可以嘗試看看這部電影,在又哭又笑當中,很可能你就會找到一點點,再做一點什麼的勇氣。
.
由衷推薦大朋友小朋友都進戲院看,你會看到很多哭笑不得的點,也會看到很多的自己。
——
#鬼滅の刃 #炭治郎 #炭治郎イラスト #禰豆子 #伊之助 #我妻善逸 #炎柱 #榮格 #原型 #阿尼瑪 #anima #animous #陰影 #shadow
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沒有賺大錢,但內心是幸福的。」---(#莫子儀)
從沒有一次像這次那樣、那麼關注金馬獎的,
週六晚上在長濱,我一直等到晚上11點多、還不捨得去睡,
當從LINE上得知莫子儀拿最佳男主角、陳淑芳拿最佳女主角時,
我才心滿意足、安心地上床睡覺。
好開心這兩位得獎、「實至名歸」啊。
台灣今年出現很多好電影、好演員,心裡好生感動(甚至激動),
就像李安說的,
今年的金馬獎讓他特別感動、
疫情中、他趕回來、為台灣電影加油、
他「百感交集」,彷彿看到台灣電影新希望...
-----------------------------
台灣的電影、也象徵著台灣的生命力,
裡面有最寶貴的自由、多元、包容、在地性、生命力,
感謝這些電影「職人」、感謝你們為台灣電影的付出。
導演鄭有傑說,莫子儀對自我要求很高,
「他可以為了角色半年不接戲,但案子如果剛好停拍或延後,他可能半年都沒收入,看他現在光鮮亮麗,但一收工就是非常簡樸的人,衣服都穿好幾年,吃東西有時候就簡單吃個麵包,他花最多錢的地方就是看書、看表演。」
「生活最痛苦的不是經濟,而是生活中得不到滿足和快樂。」---莫子儀說。
發現:莫子儀這個人、不光是演員,
他是藝術家、是智者、是修行人、是哲人。
你看今年他拿兩個影帝,每次上台、都很淡定、沒太大的狂喜、
反而不斷感謝大家、感謝電影前輩,
他的真誠、謙卑、內斂、沒有一絲的驕氣,(怎麼辦到的?)
這麼年輕、這樣的內涵、未來不得了啊。
#難怪大家都好喜歡他。
-------------------------
今天晚上從長濱回到台北、第一件事,
就是去網路找他金馬獎得獎的上台影片,
當聽到他最後說:
「致自由、致平等、致天賦人權、致電影創作、致生活」時…
我的眼淚、嘩啦嘩啦就流下來了。
--------------------------------------------
坦白說,之前根本沒聽過「莫子儀」這個名字,
但他不是新人,他其實是低調,
他是默默耕耘,腳踏實地地那種「演員」。
最近發現、在台灣像莫子儀這樣的演員其實還滿多的。
最經典的,當然是老牌演員:陳淑芳,
她說:「我這一生就是演員,我應該要演好,別人看不見也沒關係。」(陳淑芳)
她尊重工作、她喜歡這份工作,所以她認真做,
不論有沒有人認識她,她都認真做。
即使只有一句台詞,她是演員,就要做好。
這次她演的《親愛的房客》、《孤味》兩部電影我都好喜歡。
淑芳阿姨真的很愛電影、
她演到83歲,還那麼精神抖擻、好生佩服,
她兩次上台,我都不自禁熱淚盈眶。
---------------------------
《#親愛的房客》、《#孤味》真的好好看,
還沒看過《親愛的房客》的朋友、建議您可以去看看、
鄭有傑為了這部電影,
把家當都賣了、但現在這部電影只賣了2000萬,
請大家幫幫忙、
進戲院、給這些有才華的電影藝術家們打打氣,好嗎?
你的小錢與支持、
可以讓他們有餘力、
在未來為台灣創造更多、更好的電影。
#支持台灣電影、你也可以二刷、三刷喔。
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迷憤怒屋】踢屁踢!椅背是這樣T了又T嗎?
來聊聊那些看電影一直踢椅背的快樂夥伴
EP. 05 Movie MAD HOUSE | XXY + Jericho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fmN0T9rHoG8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jzznrjjb3nm0894qc07p647
.
歡迎收看/收聽【影迷憤怒屋】單元,我們將固定討論那些在看電影時讓人火大的事情。從踢椅背到吃臭豆腐,從高個子擋字幕到手機沒關機,歡迎大家來訊息(臉書粉專、IG、YT、email 都可以唷)分享你看電影時遇到的討厭事,我們會在節目中分享你的故事,並且給出一些意見,讓我們一起來靠杯那些觀影白目吧!
這次【影迷憤怒屋】第五集,我們將分享粉絲投稿的親身經歷:那些在電影院裡屁股長了蟲,或是天生樂咖的左鄰右舍、前後夥伴,特別是踢椅背踢整場的快樂夥伴。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戲院設計的問題?還是座椅的問題?這集我們就來好好討論,哪些戲院座位設計出了問題?哪些戲院的座位坐起來就是特別有尊爵感?
歡迎大家分享你曾經在電影院任何有關座椅的特別經驗唷!
大家對於這次的影迷憤怒屋有什麼想法呢?
或是你有什麼有哪些白目事件想要分享的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院 #電影 #影視 #影迷憤怒屋 #看電影 #白目 #火大 #吃東西 #爆米花 #movie #cinema #theater #mad
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律師談吉他- 你知道,在電影院哪些東西能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但無論如何,電影院的契約「不得為禁止消費者攜帶食物進入映演場所食用之揭示、標示或口頭告知。」從那天起,影迷們就可以帶著喜歡的汽水、漢堡配電影。 但也不是所有 ... ... <看更多>
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台中電影院可以吃東西嗎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台中電影院可以吃東西嗎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懶人包,找台中電影院規定,台中電影院飲食,台中電影院可以吃東西嗎在YouTube影片與社 ... ... <看更多>
戲院可以吃東西嗎 在 [問卦] 電影院吃東西-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