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是關乎階級鬥爭,但實際上電影裡的勞動階級並未與權貴階級抗衡,他們只與自己展開對抗,在那裏有條界線一清二楚的劃分開來,而有錢人總是可以留在那條線後面。無論有意或無意,朴社長永遠在那條線內,他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事,也沒有意願去理解窮人之間出了什麼事,對於朴社長而言,就好比事情發生於外太空一樣。在電影中只有一次這條線被跨越的案例(就是天氣劇烈變化一段),我相信你們可以從故事來龍去脈觀察到他們的關係,因此這裡有一個貧窮爸爸,一個富裕家庭,他們表面上看似很好也很善良,但檯面下,在如此性格裡,有東西不知不覺中正朝著朴社長逐漸醞釀,最後終於一次爆發。所以這部電影,並沒有一個清楚明瞭的反派,沒有人是那個心懷不軌的壞人,但我們後來還是無可避免的走向了災難性悲劇,我覺得,《寄生上流》亟欲傳遞給觀眾的就是這種恐懼本身。」
⠀⠀⠀⠀⠀
─ ─ 奉俊昊
⠀⠀⠀⠀⠀
讀《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讀到拿出《#寄生上流》來複習,於我而言,這部電影並非意在探討階級,從無數觀眾的反應、評價來觀察,顯然作品本身就代表了階級。
⠀⠀⠀⠀⠀⠀
觀眾眼前明白易懂的是故事,笑聲收斂後那無法理解的是錯綜複雜的社會脈絡,在國家迅速成長、經濟起飛之前,換個地方人人都可以擁有美國夢、中國夢、韓國夢等,只要肯拚,白手起家絕非難事,但發展到後來,整個大環境卻不知不覺邁向極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貧窮成為一種代代遺傳的癌症,從呱呱墜地那一刻便已決定,有些石頭被人拾走收藏,有些石頭依然躺在野外,各自靜置於各自的階層裡。
⠀⠀⠀⠀⠀
上承《末日列車》的貧富對比與《駭人怪物》的家庭連結,《寄生上流》帶著強烈的奉俊昊風格,荒謬襯托真實,黑色幽默瀰漫其中,敘事高明運鏡完美,劇情緊湊高潮迭起,對白自然充滿巧思,以立體鮮明的人物魅力抓住觀眾,以普世認同的庶民視角引發共鳴,關於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等矛盾衝突掌握的恰到好處,不帶批判又透過藝術帶出批判性,背後強而有力的無形社會結構撐起整個故事,複雜精妙而千絲萬縷。
⠀⠀⠀⠀⠀
導演說,這是一部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是一部沒有反派的悲劇。一家四口蝸居於像是貧民窟的地下室,不停失業與數度落榜似惡性循環,偶爾折折披薩紙盒賺取微薄家用,連無線網路都必須窩在馬桶旁偷接附近咖啡廳微弱的 Wifi。貧窮卻沒有限制他們的想像,一日,兒子即將出國深造的同學搬了塊石頭贈與這家人,並介紹他去一戶有錢人家擔任家教的機會,接著開始一連串偽造學歷、用盡心機的背德行為,從老師、司機到管家,進而神不知鬼不覺一步一步舉家寄生於高雅別緻的大宅中。
⠀⠀⠀⠀⠀
大家總說,有錢人和我們想的不一樣,錢不是萬能,但貧賤夫妻百事哀。窮人滿是自卑、羨慕而不願看見自己,這是他們眼裡的上流世界,因為有錢,所以可以善良,因為有錢,所以高枕無憂,因為有錢,所以鈔票也足以把人生熨得平整光滑毫無皺褶;因為自己被分割到了另一個區塊,為求生存因此種種自私行徑皆合情合理。
⠀⠀⠀⠀⠀
許多有錢有勢者眼睛長在頭頂上,處處流露盛氣凌人之感,但這不是奉俊昊鏡頭下刻意塑造的醜陋嘴臉,只見富者注重聲望因此先看見了自己,這是他們眼裡的自我要求:因為有教養,所以舉止必須得體,因為有餘裕,所以展現高度與氣度,因為你我不同階層,所以更須顧及比自己身份低微之人的感受,只要對方懂得拿捏分寸不踰底線,盡量和顏悅色、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在可容忍的範圍內睜一隻眼閉一隻。但人有可能一夕致富,貴氣卻不會自動附著在金錢上隨之而來,社長對氣味的本能反應洩了底,那因窮酸而百味雜陳的氣味,等到夜闌人靜之時,四下無人之際,才肯暗自鬆口,他們與我們骨子裡依然不是一路人。
⠀⠀⠀⠀⠀
任誰都不禁想問一句,貧窮何錯之有,有錢何罪之有?這也是為何管仲會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美好、良善、純真與骨氣是否真的只是生活無虞之後的特權?導演選擇呈現最現實的一面在觀眾眼前,電影不像文學,用不著與舉足輕重的道德議題正面交鋒。
⠀⠀⠀⠀⠀
一窮二白只能放手一博,家庭也是,一個人都背負幾個秘密,一道門都隱藏著幾齣悲劇,前管家說出的「同行」一詞更是雙關,讓人不由自主暗暗心驚,表面看起來兩位婦女皆為管家,但實際上都是依附在大戶人家眼皮底下的寄生蟲,暗中吸取血液,餵養背後更多絕望的生命,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永無翻身之日形成一種恐懼,在做出這麼多一步錯步步錯的見不得人舉動後,仍無法贏得一點機會、換來一絲尊嚴的恐懼,某些事既與金錢息息相關,又並非金錢能輕易解決,有時沒有計畫就是最好的計畫,有時最樂觀之人最容易不知不覺向黑暗之心靠攏。宋康昊演技精湛極富層次感,一開始流浪漢在窗邊便溺,大氣也不敢吭一聲,而當有了工作、抬頭挺胸過日子後,當流浪漢二度現身,與兒子二話不說拿起水桶驅離自己眼裡的礙眼蟑螂;最後,與社長戴著印地安頭飾一同躲在草叢裡時,那嫌惡的眼神投射過來,彷彿當頭棒喝喚醒被逐漸催眠卻仍如影隨形的深沉自卑感,再從無法抑制的自卑變成了《燃燒烈愛》的滿腔怒火,在文明壓抑之下的生物原始本能因而被誘發出來,當宿主死亡時寄生者又何以為生,我們只能看著畸形的社會繼續束縛於意圖衝破禁錮的底層群眾身上。
⠀⠀⠀⠀⠀
後段燈光忽明忽滅,呼應開場若有似無的網路,階級屏蔽了同溫層外的求救信號,一列火車就算衝出懸崖也會按順序掉落,沒有人真正聽見其他車廂的求救聲響,別忘了「寄生」這件事並非一消一長,而是唇亡齒寒。
⠀⠀⠀⠀⠀
猶如 Jordan Peele《我們》持續向下的單向手扶梯,《末日列車》節節分明的前後車廂,在在象徵階級劃分牢不可破,《寄生上流》櫃門後面何其漆黑,長長的階梯看不見盡頭,一場暴雨就將奮不顧身往上攀爬的社會底層打回原形,污水無情湧入陰暗簡陋的地下室,似乎費盡千辛萬苦氣喘吁吁才爬到制高點,卻沒料到想在如履薄冰的金字塔頂端全身而退卻是比登天更加艱難,踩空一步皆不出落得粉身碎骨的命運。
⠀⠀⠀⠀⠀
據說水能聚財,所以有庭院的富貴人家不少會設計水池、造景瀑布之類,象徵錢財滾滾而來。然而一下子降下大量的時雨量時,又沒有相對應的洩水機制,也會導致豪雨成災,任何計畫都有可能在某個環節失去控制,並非運氣不好,而是或早或晚都會發生的意外,所謂的走捷徑、抄近路甚或一步登天,在這個時代都似乎是癡人說夢。此部電影正遊走於灰色地帶、刀鋒邊緣,社長口中的底線到底是什麼?就是別以為你與我可以平起平坐,別以為你可以因此翻轉階級,燈一打開的剎那,蟑螂就像這樣四處逃竄。
⠀⠀⠀⠀⠀
這齣沒有反派的悲劇,這些介於好與壞之間、不慎犯下過失的尋常人,導致一連串不可收拾的後果發生,我們憐憫、恐懼,深怕稍有疏忽就會落得類似處境。現在的社會表面看似人人平等,皆有無限可能,但真正打滾一遭後才發現,機會是按階級分配的,資源也永遠掌握在權貴階層手中,既得利益者運用這些優勢加倍鞏固自己的權力,階層漸趨分明,人們漸趨壓抑,一天比一天容易預測,因為明天大概也不知道有這些人的存在。
⠀⠀⠀⠀⠀
卡爾維諾言,人生是一個地獄,偶爾才會想起悠遠的快樂天堂,正如結局潺潺溪流底下的石頭兀自躺著,隱形的巨輪持續運作、轉動,日以繼夜年復一年,我們在滿是諷刺與暴力的結局裡始終遍尋不著答案,上層者依然過著上層生活,下層份子仍只能躲回地下。
⠀⠀⠀⠀⠀
也許很多人想問奉俊昊的藝術想表達什麼?真正的藝術就是相由心生,因為藝術不會煽動暴力,只會反映現實社會,點出暴力與挫折根源。綜觀《燃燒烈愛》、《大象席地而坐》到《寄生上流》,結局不出只能訴諸暴力,但暴力只是一種原始本能,人與動物並無二異的本能,即使滿身油污衝出水面,收在想像中的美好圓滿當中,這灘船過水無痕的難聞死水也不會有一絲一毫流動,奮力前進卻不停回到過去,在一點甜頭過後注定回歸一無所有,誠如胡波所寫,這個從根發爛的世界某種程度而言只會越來越壞,越來越壞。
⠀⠀⠀⠀⠀
另一方面,黑白版也有其有趣之處,在夜幕壟罩時分,在大雨滂沱之處,還有感應燈一明一滅的場景,都於光影對比下突顯出一種彩色畫面難以並重的詭譎氛圍,最重要一點,在於削弱視覺感官的同時更為提升導演特別強調的「氣味」。第一次觀賞時,全然受畫面極其精緻的巧奪天工深深吸引,第二次則令我將專注力不自覺轉移到嗅覺之上,視覺告訴你劇情,聽覺告訴你感受,但嗅覺,嗅覺足以勾起你的模糊遐想,氣味不帶美醜,亦不帶善惡,美麗畫面不見得散發撲鼻香氣,舉世皆知好聞的氣味就是香,不好聞的氣味就是臭,但人們對香味的認識比單一外觀標準還來的見仁見智,有些主觀好惡的氣味尤為抽象,奉俊昊對於強化「嗅覺」之無形屏障的階級隱喻因此更上一層樓。
⠀⠀⠀⠀⠀
「窮酸味」,就是黑白版本在故事之外最能深刻領悟到的無孔不入,從五感深入整個故事核心,觀眾難以清楚看見金家這一群人穿的是體面或是廉價,是骯髒狼狽或是人要衣裝,失去色彩時金錢才能燙平的皺摺也不再輕易地一目了然,那一條不容逾越的線就這麼被氣味劃分開來,被人們對氣味無法掩蓋的自然反應劃分開來。我們幾乎看不見血的鮮紅,取而代之的是恐懼的形狀;幾乎看不見衣著的差異,取而代之的是氣味的現形;幾乎看不見污水的顏色,取而代之的是人性的真實;幾乎看不見階級的落差,取而代之的是從根本就不容於高雅宅邸的壁壘分明。
⠀⠀⠀⠀⠀
《寄生上流》的黑白版適合期待能從另一種角度深度切入的觀眾,淡化了色彩,強化了氣味,失去飽滿色調一眼帶給觀者的光鮮亮麗,卻在光影閃爍之際緊緊牽動著牢不可破的貧窮味道,讓此份真正由多重感官帶出的觀影餘韻更為耐人尋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手扶梯意外死亡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會、很會的巧克力】
上週三我們分享過一部關於巧克力的微電影。
整部影片在很多細節的設定上,都頗具深意(至少有些地方小編也沒注意到)。
今晚我們來看看這篇榮哲老師的微影評,拆解這部「很會」的影片吧。
P.s. 小編看到文末那句,直接在辦公室笑出聲了 xD
-
很會、很會的巧克力 / 許榮哲
這是一部從頭到尾用「慢動作」加上「古典樂」襯底的微電影,請容許我稱稱之為〈很會的巧克力〉。
慢動作與古典樂的目的都是為了……內褲。
慢動作可以把看到內褲的時間,從0.3秒拉長為3秒←太重要了。
古典樂「藍色多瑙河」可以把偷看女生內褲的低級色情,轉化為男主角的內心澎湃,質感瞬間往上拉←重要的不得了。
但以上的「慢動作」與「古典樂」不是我們要講的重點,以下的「故事」與「情節」才是。
故事梗概如下:
主人翁是個正在找工作的社會新鮮人,遞出履歷之後,就被資方打槍了。資方送他一顆巧克力,作為安慰獎。
下個鏡頭,主人翁蹲下來,繫鞋帶,象徵了「重新來過」。
這時,正好一群同樣是新鮮人的窄裙女孩經過。
窄裙女孩的顏值和身材,把主人翁的魂全勾走了,以致於他不只忘了手頭上的工作「繫鞋帶」(成了埋筆),連手上的安慰獎巧克力都掉了(推動了情節)。
一不小心,巧克力被窄裙女孩踢上手扶梯,順著階梯,巧克力一路滾到了手扶梯的最高階。
巧克力在手扶梯最高階不停滾動,吸引了窄裙女孩的眼球,她們忍受不住巧克力的誘惑,一個個蹲下來撿巧克力,於是一一露出了窄裙裡的春光──內褲。
春光牌內褲讓男孩腦充血,這給了他一個靈感,他回過頭,抓了一大把巧克力,往手扶梯灑。一顆又一顆滾動的巧完力,為主人翁帶來一片又一片的春光好景色,完成了男孩的情色慾望。
一片又一片的春光之後,最後一個走上手扶梯的是位超級大美女。
主人翁渴望更好的春光,觀眾則渴望意外的春光。
意外帶來更好的春光!
彎下腰撿巧克力的大美女,一不小心,衣服被手扶梯捲進去,然後魔術一般,嘩──身上的衣服全被扯了下來。
大美女全身光溜溜的,只剩下內衣褲,確實是更好的春光。
意外之後就是轉彎了。
男孩見狀,立刻衝上手扶梯,準備送上手中的西裝,好來個英雄救美。
這時,意外再次發生,稍早因為看到窄裙美女,而忘了繫的鞋帶發揮了功能──它害衝動的男孩跌倒,重心不穩地撲向前去,最後濺得美女滿頭滿臉都是鮮血。
故事嘎然而止。
且讓我們暫時跳出〈很會的巧克力〉微電影,來聊一下故事。
什麼是故事?
小說家EM‧佛斯特在他的著作《小說面面觀》裡,對「故事」和「情節」做了這樣的定義。
故事=依照「時間順序」排列的事件
情節=依照「因果邏輯」排列的事件
因此,故事會讓讀者不斷追問「然後呢」?
至於情節,則會讓讀者好奇地問「為什麼」?
正是「然後呢」和「為什麼」這兩個元素,讓觀眾停不下來,一路把故事聽完,我們稱之為「故事勾」。
故事勾=然後呢+為什麼
一般人無法分辨「故事」和「情節」,所以我常把它們簡化成「好故事就是有情節的故事」。
現在讓我們回到〈很會的巧克力〉微電影。
微電影裡,外洩的春光,讓觀眾一路臉紅心跳地追問:「後來呢」、「後來呢」、「後來呢」?
後面那一片更好的春光是什麼?
然而這類不斷往上加碼的故事,最後的結局常常是孤擲一注,全部梭哈,頭也不回地朝暴烈、鮮血、死亡,一頭撞過去。
〈很會的巧克力〉微電影,把它的「故事勾」全部押在「然後呢」。
性太有吸引力了,對年輕的主人翁是,對觀眾也是,因此觀影的過程中,觀眾的心一直跳出來問:然後呢?然後呢?然後呢?
直到影片,以壯烈的鮮血,猛力煞車,結束。
雖然〈很會的巧克力〉的故事裡,沒有「為什麼」,但我們忍不住要問,「為什麼」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要說這樣的故事?
原因是暗示。
通過這個故事,廣告暗示了觀眾兩件事,尤其是針對會買巧克力送女孩的男性族群。
暗示1:
對女孩而言,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太有吸引力了,女孩喜歡的不得了,去買來送她們吧!
暗示2:
女孩拿了巧克力→男孩看到了內褲
影片暗示了,送了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給女孩之後,你們的(性)關係將會往前推進一步!
這是一部用「然後呢」作為故事勾,讓觀眾一路小鹿亂撞,不斷追問「然後呢」,完全停不下來,把觀眾的感官推到極致的影片。
當影片結束之後,「為什麼」才登場,它暗示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的美妙之處:女孩喜歡的不得了,喜歡到願意拿性來交換。
至於最後,男孩的濺血收尾,從故事的角度來看,用盡全力,卻只得到平凡的評價。
但從廣告的角度來看,它非常有效,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煞車,它讓影片不致於一路敗德下去。
看到一件又一件的內褲,已經準備站起來抗議的衛道人士,最後看到色慾薰心的主人翁都濺血了,只能摸摸鼻子,坐下來。
衛道人士一看到道德教訓,氣就消了了。
至於這個流血劇情,會對購買族群男性造成阻礙的效果嗎?
當然不會,男性只看得見充滿可能性的性,他看不到任何的道德教訓。
──完
手扶梯意外死亡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會、很會的巧克力】
上週三我們分享過一部關於巧克力的微電影。
整部影片在很多細節的設定上,都頗具深意(至少有些地方小編也沒注意到)。
今晚我們來看看這篇榮哲老師的微影評,拆解這部「很會」的影片吧。
P.s. 小編看到文末那句,直接在辦公室笑出聲了 xD
-
很會、很會的巧克力 / 許榮哲
這是一部從頭到尾用「慢動作」加上「古典樂」襯底的微電影,請容許我稱稱之為〈很會的巧克力〉。
慢動作與古典樂的目的都是為了……內褲。
慢動作可以把看到內褲的時間,從0.3秒拉長為3秒←太重要了。
古典樂「藍色多瑙河」可以把偷看女生內褲的低級色情,轉化為男主角的內心澎湃,質感瞬間往上拉←重要的不得了。
但以上的「慢動作」與「古典樂」不是我們要講的重點,以下的「故事」與「情節」才是。
故事梗概如下:
主人翁是個正在找工作的社會新鮮人,遞出履歷之後,就被資方打槍了。資方送他一顆巧克力,作為安慰獎。
下個鏡頭,主人翁蹲下來,繫鞋帶,象徵了「重新來過」。
這時,正好一群同樣是新鮮人的窄裙女孩經過。
窄裙女孩的顏值和身材,把主人翁的魂全勾走了,以致於他不只忘了手頭上的工作「繫鞋帶」(成了埋筆),連手上的安慰獎巧克力都掉了(推動了情節)。
一不小心,巧克力被窄裙女孩踢上手扶梯,順著階梯,巧克力一路滾到了手扶梯的最高階。
巧克力在手扶梯最高階不停滾動,吸引了窄裙女孩的眼球,她們忍受不住巧克力的誘惑,一個個蹲下來撿巧克力,於是一一露出了窄裙裡的春光──內褲。
春光牌內褲讓男孩腦充血,這給了他一個靈感,他回過頭,抓了一大把巧克力,往手扶梯灑。一顆又一顆滾動的巧完力,為主人翁帶來一片又一片的春光好景色,完成了男孩的情色慾望。
一片又一片的春光之後,最後一個走上手扶梯的是位超級大美女。
主人翁渴望更好的春光,觀眾則渴望意外的春光。
意外帶來更好的春光!
彎下腰撿巧克力的大美女,一不小心,衣服被手扶梯捲進去,然後魔術一般,嘩──身上的衣服全被扯了下來。
大美女全身光溜溜的,只剩下內衣褲,確實是更好的春光。
意外之後就是轉彎了。
男孩見狀,立刻衝上手扶梯,準備送上手中的西裝,好來個英雄救美。
這時,意外再次發生,稍早因為看到窄裙美女,而忘了繫的鞋帶發揮了功能──它害衝動的男孩跌倒,重心不穩地撲向前去,最後濺得美女滿頭滿臉都是鮮血。
故事嘎然而止。
且讓我們暫時跳出〈很會的巧克力〉微電影,來聊一下故事。
什麼是故事?
小說家EM‧佛斯特在他的著作《小說面面觀》裡,對「故事」和「情節」做了這樣的定義。
故事=依照「時間順序」排列的事件
情節=依照「因果邏輯」排列的事件
因此,故事會讓讀者不斷追問「然後呢」?
至於情節,則會讓讀者好奇地問「為什麼」?
正是「然後呢」和「為什麼」這兩個元素,讓觀眾停不下來,一路把故事聽完,我們稱之為「故事勾」。
故事勾=然後呢+為什麼
一般人無法分辨「故事」和「情節」,所以我常把它們簡化成「好故事就是有情節的故事」。
現在讓我們回到〈很會的巧克力〉微電影。
微電影裡,外洩的春光,讓觀眾一路臉紅心跳地追問:「後來呢」、「後來呢」、「後來呢」?
後面那一片更好的春光是什麼?
然而這類不斷往上加碼的故事,最後的結局常常是孤擲一注,全部梭哈,頭也不回地朝暴烈、鮮血、死亡,一頭撞過去。
〈很會的巧克力〉微電影,把它的「故事勾」全部押在「然後呢」。
性太有吸引力了,對年輕的主人翁是,對觀眾也是,因此觀影的過程中,觀眾的心一直跳出來問:然後呢?然後呢?然後呢?
直到影片,以壯烈的鮮血,猛力煞車,結束。
雖然〈很會的巧克力〉的故事裡,沒有「為什麼」,但我們忍不住要問,「為什麼」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要說這樣的故事?
原因是暗示。
通過這個故事,廣告暗示了觀眾兩件事,尤其是針對會買巧克力送女孩的男性族群。
暗示1:
對女孩而言,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太有吸引力了,女孩喜歡的不得了,去買來送她們吧!
暗示2:
女孩拿了巧克力→男孩看到了內褲
影片暗示了,送了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給女孩之後,你們的(性)關係將會往前推進一步!
這是一部用「然後呢」作為故事勾,讓觀眾一路小鹿亂撞,不斷追問「然後呢」,完全停不下來,把觀眾的感官推到極致的影片。
當影片結束之後,「為什麼」才登場,它暗示Zoochosis(品牌名)巧克力的美妙之處:女孩喜歡的不得了,喜歡到願意拿性來交換。
至於最後,男孩的濺血收尾,從故事的角度來看,用盡全力,卻只得到平凡的評價。
但從廣告的角度來看,它非常有效,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煞車,它讓影片不致於一路敗德下去。
看到一件又一件的內褲,已經準備站起來抗議的衛道人士,最後看到色慾薰心的主人翁都濺血了,只能摸摸鼻子,坐下來。
衛道人士一看到道德教訓,氣就消了了。
至於這個流血劇情,會對購買族群男性造成阻礙的效果嗎?
當然不會,男性只看得見充滿可能性的性,他看不到任何的道德教訓。
──完
手扶梯意外死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