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新聞台] 全新第四代A3 Spotback 新潮上市
#小編:引進三款動力規格並涵蓋七款車型
作為四環旗下最具指標性的掀背車款,Audi A3 車系自1996年問世至今,於1996、2012,2013和2020年四度獲得德國金舵獎最佳小型掀背車的殊榮,依循歷代車系優異的設計傳統,全新A3 Sportback 銳利動感的外觀造型,其線條元素融合四環新世代設計語彙,車頭前方內建蜂巢格柵的大型寬幅單體式六角型水箱護罩,前保桿兩側下方大型斜角設計進氣口,散發出強烈運動跑格與銳利無比的視覺感受。此外極為傾斜的C柱設計、採用內凹設計的車側鈑件折線、楔形尾燈組及周圍環形肩線,刻劃出充滿肌力感的車身線條,搭配後尾門擾流板及後保桿下方擴散器和梯形尾飾管,賦予全新A3 Sportback 更多運動跑格元素。
此外Audi 最引以為傲的先進燈光照明科技,其設計所蘊藏的涵義不斷與時俱進,全新A3 Sportback 全車系標配LED極光頭燈、LED識別燈和LED尾燈組(含動態指示方向燈),車主另可選配Matrix 矩陣式 LED 頭燈(含數位日行燈),提供包括智慧控制的防眩Matrix LED遠光燈、動態轉向輔助燈等許多功能,以及離家/返家的動態燈光展演。未來Audi 車款的燈光設計將不僅止於提供照明而已,更是耀眼的潮流指標,其設計上的獨特性及強大科技應用,將成為汽車主動與周遭用車環境進行溝通的重要媒介,以及提升人車安全的關鍵環節。
這次導入國內的全新A3 Sportback 搭載兩款四環新世代動力規格,分別為30 TFSI車型的1.0升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以及35 TFSI車型的1.5升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兼具體積輕巧、節能舒適與高效率、高效能等優點。其中「節能新星」全新A3 Sportback 30 TFSI車型搭載的1.0升引擎,在缸內直噴技術和渦輪增壓科技的加持下,可輸出110 hp 最大馬力和200 Nm 最大扭力,不僅可完整滿足一般都會行駛需求,透過多項尖端技術的優化調校,賦予引擎擁有平順、流暢的運轉品質,並具備低稅負優勢,其整體油耗表現一舉達到20.1 km/l的優異水準!
至於35 TFSI車型的1.5升引擎除了擁有「同級最強」的動力輸出外,在缸內直噴技術及渦輪增壓科技加持下,可輸出同級車中最強勁的150 hp最大馬力和250 Nm最大扭力,同時在先進的CoD主動式汽缸管理系統精準控制下,能夠在引擎處於低、中負載時,透過油門踏板感知器關閉兩個汽缸啟動運作模式,讓引擎擁有最節能的表現。
上述兩款新世代動力系統,均同步搭載四環最先進的48V輕型複合動力系統,完美結合出色結合效能與便利性。透過48V皮帶啟動馬達發電機、DC-DC 轉換器與48V 電力系統等三大核心元件的完美運作下,系統中的48V 鋰電池可協助在引擎熄火滑行期間,供應電力至各個附屬裝置,並在引擎耗能較大的起步階段,透過此系統讓起步更為平順細緻,不僅可減少引擎耗能,更創造出優異的油耗表現。
四環旗下最新世代的「勁潮鋼砲」Audi S3 Sportback 同步火熱登場,造型設計上維持高性能車款一貫的霸氣造型,除了醒目的S3專屬運動化外觀套件外,搭配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S3 專屬鋁合金塗裝車外後視鏡,營造出強烈鋼砲車格設定。全新Audi S3 Sportback 的車室座艙除延續駕駛導向設計之外,更同步增添許多運動化配件,如Fine Nappa真皮跑車式座椅、黑色織布頂篷、不鏽鋼油門 / 煞車踏板及S 式樣門檻踏板,打造性能味十足的駕駛座艙。
全新Audi S3 Sportback 強悍的性能表現,源自其所搭載的2.0升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爆發出310 hp 最大馬力與400 Nm 最大扭力,在七速 S-tronic 自手排變速箱及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的強勢加持下,僅需 4.8秒即可完成0-100 km/h 加速衝刺,極速達250 km/h。為了匹配其強悍性能,更標配18吋Audi Sport鋁圈搭配紅色塗裝卡鉗、跑車式轉向系統、運動化電子可調式阻尼懸吊等性能配備。
#Audi #S3 #Sportbac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Hee Wei S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菜汽車評論第113集 QCCS 今天來談談新車, Honda City Hybrid!為了讓大家看見 Honda City Hybrid 和普通 Honda City 不同的地方,我們找了2輛車來拍攝這集QCCS。 簡單來說,City Hybrid 給了 DOHC引擎,以及最大的優點就是有雙離...
手排變速箱優點 在 廖怡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koda WRC2連續五年冠軍 Fabia/Fabia Combi冠軍特仕版登場】
WRC世界拉力錦標賽,乃拉力賽車運動的最高殿堂,Skoda今年再度獲得WRC年度車隊冠軍,已是連續五年獲得,由於拉力賽的嚴苛地形,對於車輛的耐用及整備都是非常大的挑戰,Skoda能連五年獲得冠軍,實屬不易。而Skoda也為了慶祝WRC的冠軍,推出Fabia/Fabia Combi冠軍特仕版,這次冠軍特仕版增加Easy Start免鑰匙按鍵起動、前霧燈以及後扶手,Fabia限量300台/Fabia Combi限量80台。
其實在去年Fabia小改款前我就有跟廖剛進行Fabia/Fabia Combi的試駕,當時就覺得這台歐洲小車的剛性具有一定的水準,看兩個大男人在車門上搖來搖去,我相信這剛性水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Fabia這具1.0升引擎啦,贏得2018年國際引擎大獎的1.0 TSI三缸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110匹,最大扭力20.4公斤米,並搭配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讓Fabia在稅金有一個相當大的優勢之外,平均油耗Fabia/Fabia Combi來到18.7/19.8 km/L,這些搭配無論是在動力需求或者是移動成本上都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平衡。
Fabia有一個很親切的地方就是他有Combi車型可以做選擇,如果你喜歡這種小車的車格,但是你可能又需要有些空間來擺放物品,Fabia Combi就提供了530公升的後行李箱空間,以及車頂上方提供行李架來方便常常將物品固定在車輛上方的車主,在多媒體主機則是提供6.5吋彩色觸控螢幕,雖然系統介面語言是英文的,但是支援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MirrorLink等手機裝置連結,使用起來也是相當方便。
而在安全部分也是我之前試駕時就有提到,Fabia已經有了很基本的安全輔助配備,例如6氣囊、循跡防滑系統、車身動態穩定系統又或者是上坡起步輔助系統等等,這些東西真的都太基本了,但是Fabia在去年底小改款後,不光是車頭燈造型改變及水箱護罩放大這麼簡單,Skoda將聰明EYE輔助科技也列為Fabia的標配,包含Front Assist前方輔助系統、ACC主動式定速跟車系統、車側盲點警示以及後方來車警示都讓Fabia絕對會是小型車安全輔助配備的指標車款。
去年夏天在試駕Fabia的時候我就有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Fabia真的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車款,去年底小改款後高科技輔助安全標配之後,加上今年推出的冠軍特仕車。對於小型車的市場來說,Fabia確實是滿足動力、空間、操控、主被動安全配備各項優點的好選擇,不知到塵粉們會怎麼選呢?
沒看過我跟廖剛試駕Fabia/Fabia Combi影片的朋友們,我把影片連結放在留言給大家觀看啦!
#全民瘋車Bar #廖怡塵 #Skoda #Fabia #WRC
手排變速箱優點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Audi A7 Sportback 55 TFSI quattro 論 GT為何物
【4K UHD | https://youtu.be/FWc9ItO-8Zs】
人生,就像場毫不停頓的電影。 自年少開始打拼事業,跨入婚姻、初育兒女,這些都是不同的人生階段,當然,也適合入主不同的車款,可當事業已達一定高峰,兒女也已長大成人,這時,若想添購新車,是該買輛自己打從心底喜愛,妥協甚少的車款了,可不是嗎?
【修長美型】
沒錯! 用修長與美型來形容Audi A7,可說再恰當不過了!
就像個身著小禮服走在街頭的女子,低扁、修長的A7 Sportback硬是比路上許多車輛來的優雅、性感,而在流線下滑的車尾,還有個能在120km/h或手動開啟的尾翼,玲瓏線條堪比女性的腰臀,至於21吋的超大輪圈,則可和九頭身美女的長腿一較高下!
不過,A7 Sportback的外觀亮眼之處還不只這樣,今日高級品牌的車款,皆大多都已將LED作為光源,但論及內部發光體和造型的設計,Audi就如一位把玩光影在手裡的魔術師,不斷利用發光體的改變、造型排列,和光型的變換,讓消費者看到更為科幻的車燈設計,好比在A7 Sportback上,不只效法A8運用橫貫車尾的尾燈,和層層片狀的日行燈,還能在車輛開關鎖時帶來炫目的燈光掃曳,而我們試駕車還選配了雷射光源的遠光燈,不僅湛藍的燈體酷炫,更能提供再增一倍的照射距離!
【隱性妥協】
雖說A7的買家在購入車款時應是鮮少屈就、違背心願的,畢竟這車夠龐大,還是四門、四座、又流線! 可對於造車者而言,卻是綜合了許多妥協,這樣面面俱到的[完美]才得以創造!
在優雅的Coupe造型之外,其實原廠也認為A7具備另外兩個優點,首先,是可與Avant車型媲美的載物空間,在四座模式下,A7的後廂就擁有了535L的容積,而當椅背全數放倒後,更擁有1390L的龐大空間!
再者,Audi也認為它擁有毫不遜於Sedan車款的空間表現!
憑著較舊款更長的軸距,新A7的車室又增加了21mm,180cm的成人坐在後座,雖頭頂剩下的空間略少於4個指頭,但腿部仍留有1個拳頭以上的空間,可說是相當寬敞,且後座還具備雙區域空調,和試駕車選配的19揚聲器B&O音響系統,以及雙層隔音玻璃,只不過,若說到這輛車的明顯缺點,那則因為受限於後車門的尺寸,後車窗最多僅能降下整體面積的一半,若想吹吹風,或許只能將手伸出車外了…
【科幻隨行】
除了燈具科技之外,A7當然也配備了許多高科技配備,除了一般較為常見,具有導航、安全提示的HUD顯示器之外,就連Audi的數位儀錶,也因為擁有更高畫質,當顯示地圖資訊時,就連南非的海岸浪花也能在儀錶見到,精緻程度相當驚人! 此外,也因為試駕車還配備了夜視功能,還能在儀錶上顯示鏡頭畫面,於黑暗環境中駕駛也能帶來更高的安全。
而在中控介面,Audi不僅將霧銀飾條、鋼琴烤漆和螢幕結合地天衣無縫,多數時候,上方10.1吋螢幕為車輛各式功能設定區,或導航介面,下方則是空調設定、車輛模式、尾翼和輔助系統開關,但當進入座椅細項設定,或是導航搜尋功能時,下方8.6吋螢幕又會化身鍵盤/手寫板,排檔桿則成為手部支撐點,與上方螢幕搭配使用,可說是相當的便利! 此外,Audi還特別調教了這兩具螢幕,讓人需比照傳統按鈕,施點力道按下才能輸入指令,可大幅避免功能誤觸,然而,原廠也表示,若車主不習慣這樣的設定,還是能藉由靈敏度調整,為駕駛帶來如同智慧型手機一般,輕觸即可輸入的設定。 只是,這中控螢幕固然便利、美觀,但在陽光下易吸熱的特性,則是較難避免的了。
至於車輛安全,就彷彿這輛車還有太多重點尚未介紹,不論是原廠文稿,又或是試車前的簡報,安全配備皆是點到即止,並未多加著墨,但可以告訴各位的是,除了文前提到的夜視系統,A7 Sportback還可搭載盲點偵測、追撞警示、可自動將車輛維持在車道中央,或是隨旁邊車輛些微調整所在路線的車道輔助系統,而主動測距巡航功能,當然也可搭載在它身上! 只是因導入國內的車型仍未能確認詳細配備,到台灣後,A7能有什麼真本事,依舊是個我們也好奇的問題!
倒是可順帶一提的,雖然Audi也預計在2018年推出AI自動駕駛功能,但相關法規,就連在德國也仍在積極討論、修正中,若國人想見到此般高科技的配備,應還需等上好一段時間。
【溫馴巨獸】
在性能版S7、RS 7尚未曝光前,現階段A7車系僅有兩種引擎配置,其一是3.0L V6的柴油動力(50 TDI),另一則是我們體驗的55 TFSI車型,它的3.0L V6汽油渦輪引擎能為這輛車帶來更高的340hp馬力,且可於1370~4500rpm輸出的最大扭力平原也高達了51kgm,若再看到另一個數據,是這輛逼近5米長的大車,竟只需5.3秒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看到這裡,相信你也和我一樣,認為它是輛性能相當狂暴的車款對吧!
然而,在試駕後,我卻全面改觀了!
在低速時,憑著不算小的排氣量與渦輪推送,A7加速自然是輕快的,可當油門略深的踩下後,嗯? 原本預想的強大推力並未湧出,這不是Turbo Lag,尤其你還記得稍早提到的扭力峰值便可證實,且也絕非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不夠神速,真正的原因,是在引擎與變速箱的協調關係,原廠為了讓這般動力亦能讓人輕鬆代步、自在駕馭,因此在正常狀態下,檔位設定大多志在提供滑順、寧靜的駕馭感受,令動力順順地湧現,讓人得以享受旅途;可倘若將檔位切至S檔、大腳油門,甚至強行利用換檔撥片降檔後,當轉速猛然抬升後,340hp馬力便會不留情地推進車輛,頗有大排量NA車款之姿,此時,路人唯能見到的,將是一個修長、龐大的身影,升著尾翼飛馳而去!
另外,有趣的是,這輛車並非主打節能客群,但這代A7上還標配了48V的MHEV輕型油電混合技術,透過後置的鋰電池、啟動馬達的交互運作,A7雖然無法將車輛改為全時純電模式,但在55~160km/h的車速間,車輛可進入純電巡航狀態,可替100km的路程節約0.7L的油耗,此外,當引擎重啟時,亦近乎讓人不會察覺抖動的產生! 可說在舒適與節能間巧妙地取得了平衡。
【精緻旅途】
在過去,Audi品牌最自豪的,莫過於強悍的quattro四驅系統,且在不同車型、不同車輛模式,皆會有著相異的前後動力分配比,背後目的,當然也是為了強化越野或是性能表現等需求,而我們試駕的A7 Sportback 55 TFSI車型,它其實也配備了quattro!
聽到這,相信不少車迷便開始好奇,那麼這輛絕美的車款,究竟多數時候偏前驅,還是後驅? 分配比例又是如何呢? 但原廠給出的答案卻相當令人驚訝! 原因在於,A7採用的為quattro ultra四驅系統,在舒適巡航時,A7僅會採用前輪驅動以減低油耗,但極端狀態下,後軸則可分配到8成動力,剩下的時間,電腦會隨時偵測路況,一旦環境與駕駛狀態改變,毫秒間,就能變身四驅車款,而動力分配比例,自然也將依電腦進行調配,換言之,這更像是智慧的進化,而非環保的妥協! 至於您腦中所想的突遇積水畫面,在大量的感測器搭載後,系統甚至能夠提前分析路況,最後,再加上嚴謹德國品牌上市前的車輛測試,我想大家就不必過分擔心了!
那論及駕馭樂趣呢?
我們試駕的這輛A7其實還配備了後輪轉向系統,且這套系統還擁有傲視車壇,誇張的5度轉向幅度! 這不僅在車輛迴轉時,便能用肉眼察覺後輪巨幅的偏擺,甚至讓這輛車擁有了與A4相同的迴轉半徑! 這麼一來,過彎當然犀利多了!
此外,雖然21吋胎圈的配置易導致舒適性喪失,但配合試駕車搭載的氣壓懸吊後,除非用過快的車速衝上減速坡,車輛才會產生較大幅的跳起,否則多數時間,皆能盡職地消弭路面碎震;而當車輛設定至運動化模式,懸吊還能夠降低10mm,原本滑順通過的路面,也將多了些震動傳入,不論轉向、路感回饋都像增加了2~3成一般,此刻,輕盈但精準的轉向,與極為犀利的車體支撐性,便相輔相成! 你想開快? A7可一點都不會攔你!
而且重點,是能夠讓你舒適、輕鬆的享受駕馭快感!
【TCar短評】
該如何定義Audi A7 Sportback 55 TFSI quattro?
它的外觀傳承了Audi的科技感與創意時尚,內裝,也提供了抗拒妥協的買家所期待的舒適與高質感體驗,而雖與國人見面的A7仍配備未定,但它的確有著高深的安全潛力,至於動力、操駕性能與舒適體驗,它不愛耀武揚威,但若你嘗試想像擁有這輛車該享受的旅程會是如何,體驗卻也絲絲入扣,難以挑剔…
一輛稱職的四門Coupe,不! 應該說是輛大GT,不就正該如此…
【Audi A7 Sportback 55 TFSI quattro】
引擎形式: 2995c.c. V6 DOHC 24V + Turbo + MHEV
最大馬力: 340hp/5000~6400rpm
最大扭力: 51kgm/1370~4500rpm
變速系統: 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
驅動模式: 4WD
長x寬x高: 4969x1908x1422mm
軸距: 2926mm
車重: 1815kg
懸吊結構: 前後五連桿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後225/55 R18 (標配),255/35 R21 (試駕車選配)
台灣售價與規配: 未定
#audi #a7 #sportback #55tfsi #tcar #海外試駕
手排變速箱優點 在 Hee Wei S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青菜汽車評論第113集 QCCS
今天來談談新車, Honda City Hybrid!為了讓大家看見 Honda City Hybrid 和普通 Honda City 不同的地方,我們找了2輛車來拍攝這集QCCS。
簡單來說,City Hybrid 給了 DOHC引擎,以及最大的優點就是有雙離合器變速箱,英文簡稱DCT;而普通版本 City 則是使用 SOHC 引擎,變速箱是 CVT。
如果我來購買,當然是HYBRID DCT無誤,CVT?PUIk!!!!
訂閱我的Youtube
http://goo.gl/YHuUDB
面子書專頁
https://goo.gl/qQ1f14
生意合作請聯繫: mrhee87@gmail.com
any business enquiry email : mrhee87@gmail.com
關鍵字:hee wei seng, 許惟勝, QCCS, 青菜汽車評論, 改裝汽車, toyota vios, 手排 vios, 手排車, 手排萬歲, 手牙車, 廢話, 搞笑汽車, 搞笑生活, 美里人, 砂拉越人, Sarawak, Miri,開車會說的廢話,馬來西亞華語汽車評論,華語汽車頻道

手排變速箱優點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AMG 50週年鉅作 綠色地獄猛獸降臨
Mercedes-AMG GT R震撼出閘
Mercedes-AMG GT R於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紐伯林賽道達成7:10.9之單圈成績,締造量產前置後驅跑車最速紐柏林單圈成績,將GT車系性能再度推向極限。
專屬的紐伯林消光綠車漆呼應淬煉自綠色地獄的血統,搭配上源自300SL的經典 Panamericana直柵式水箱罩、AMG主動空氣力學進氣格柵、大型尾翼與競技氛圍滿點的駕駛艙,讓Mercedes-AMG GT R不僅有著最剽悍的性能態勢,更是賽車科技的火力展示。
以紐伯林賽道為研發基礎,延續AMG GT家族前中置引擎與Transaxle後置變速箱架構,動力輸出強化至585hp;搭配專屬底盤套件、後軸轉向系統、主動空氣力學、輕量化車身結構、9段式循跡控制系統等嶄新科技配備,為Mercedes-AMG GT R建構出硬底子性能態勢。
完全承襲AMG GT車系源自賽道更適用街道之定位,GT R為家族中最接近賽道風格的代表,身為首輛以最高比例移植賽道精髓的道路版跑車,Mercedes-AMG GT R根植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德國紐柏林賽道,不僅外觀披上了專屬的紐柏林消光綠車色展現血統,更以高達585hp輸出的前中置引擎搭配Transaxle後置變速箱架構搭配專屬底盤套件,與Active Aerodynamic Profile主動空氣力學裝置與輕量化車身結構,於紐柏林北側賽道締造7:10.9之單圈成績,打破市售量產前置後驅最快單圈成績。
「AMG GT R擁有前所未有的駕馭極限,融合賽道基因與賽車工藝,具備淋漓的動態表現、精準的指向性與絕佳抓地力,不僅深入每一寸肌膚,更將沸騰您的血液。這是一款專為極限駕馭體驗而生的跑車,亦是我們運用智慧性能將賽道猛獸馴化為道路跑車的代表作。」 Mercedes-AMG GmbH總裁Tobias Moers如此說著。
誕生於綠色地獄 猛獸般之狂放外型
不僅擁有代表綠色地獄的紐柏林消光綠專屬車漆,AMG GT R更藉由賽車科技的導入,展現獨一無二的外觀設計。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源自1952年Mercedes-Benz 300 SL經典車款的AMG Panamericana直柵式水箱罩,及輕量化碳纖維寬體前葉子板(較AMG GT/GT S車型加寬46mm,提供精確的轉向性與強大的抓地力。AMG Jet wing飛翼式前保桿更導入AMG主動空氣力學的進氣格柵與前下護板(對應車速可自動調降最多達4cm,於時速250km/h時可增加額外40kg下壓力),氣壩兩側輔以側翼輪拱對流孔,將賽車空氣力學完美運用。碳纖維車頂、碳纖維車外後視鏡罩、以及前葉子板雙側散熱孔上的亮黑色散熱孔飾片則構成AMG GT R側影的強烈識別特徵。車尾配備大型可調式碳纖維尾翼、寬體後葉子板(較 AMG GT/GT S 車型加寬 57mm)、消音器氣體散熱對流孔、輕量化碳合金消音器,與中出排氣系統結合側邊雙出隱藏式尾管,構築出最讓人震懾的背影。
競技風華 裏外兼具
滿漲的競技風格,同樣於AMG GT R座艙內全面展開。駕駛操控介面換上了含12點鐘標記的AMG高性能全DINAMICA平底方向盤;搭配AMG高性能賽車座椅,於激烈操駕時給予最紮實與直接的操控感與穩固的包覆性。並藉由橘紅雙色儀表樣式搭配黑色外框、AMG霧面碳纖維控台飾板、AMG碳纖維門檻飾板、黑色織布頂篷(亦可選擇黑色DINAMICA車內頂篷)、與多處的亮黑色飾板點綴的AMG內裝夜色套件,將熱血與豪華質感完美融合。
除了豪華內裝選配,AMG GT R同時提供車主征服賽道的最佳準備,提供AMG賽道套件,包含輕量化AMG賽車桶型座椅、SCHROTH四點式安全帶、滅火器與霧黑色防滾架,讓車主更能將AMG GT R發揮到極致。
M178巔峰之作 0-100km/h加速3.6秒達成
AMG GT R所搭載的動力系統,是代號M178的AMG 4.0L V8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不僅貫徹 “One Man, One Engine” 造車哲學,也擁有「hot inside V」中置雙渦輪設計、「NANOSLIDE technology」奈米鍍層、「zirconium alloy」鋯合金材質打造的汽缸蓋、乾式油底槽及 AMG 動態引擎腳等設計,更將渦輪增壓系統增壓值由原先的1.2bar提升至1.35bar,相對應ECU引擎監理系統也重新調校空燃比與正時控制,讓其最大馬力表現高達585hp/6250rpm,最大扭力為700Nm / 1900~5500 rpm,而AMG DYNAMIC SELECT駕駛模式則提供Comfort、Sport、Sport+、RACE、Individual五種階段,讓AMG GT R不僅擁有更易征服賽道的動態特質,也能依照個人駕馭風格,調整最適宜的動力特性。
Transaxle 後置變速箱設計,藉由輕量化碳纖維傳動軸與碳纖維扭力管相接AMG SPEEDSHIFT DCT 7速濕式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並強化M模式手動換檔的反應時間;對應RACE START超跑控制模式的進化,AMG GT R僅需於D檔靜止狀態全力踩踏煞車與油門即可執行(限S/S+/RACE模式使用),並可藉由換檔撥片依路面狀況調整起跑轉速,造就了0-100km/h加速過程僅需3.6秒成績,極速高達318km/h。
多樣賽車科技導入 成就極限駕馭快感
AMG GT R征服賽道的實力除了動力系統以外,底盤功力更臻關鍵。導入專屬AMG RIDE CONTROL跑車化懸吊,於雙A臂連桿、羊角與轉向節等處皆採用鍛造鋁合金部件,有效降低簧下重量,搭配萬向軸承設計的後軸下連桿、強化版後軸防傾桿,懸吊內的鋼製圈簧(彈性係數手動可調)與筒身皆採專屬設計,並提供C/S/S+三段電子阻尼係數調整功能。
制動系統方面,搭載AMG陶瓷複合材質高性能煞車系統,前402mm/後360mm陶瓷複合材質碟盤搭配前固定式六活塞/後浮動式單活塞卡鉗,擁有絕佳的抗熱衰退效果。再配上AMG後軸轉向系統,以時速100km/h做區分,100km/h以上前後軸轉向同步,以下則前後軸反向轉動,提供高速穩定、低速靈敏等雙重優點。ESP電子操控系統提供三種模式設定,包含最高動態駕馭穩定性的ESP ON、兼顧穩定性與駕馭樂趣的ESP SPORT HANDLING、最小電子輔助干涉性的ESP OFF等。AMG GT R更擁有源自於AMG GT3賽車的專屬AMG Traction Control 9段式循跡控制系統,提供駕駛可針對各種路況進行調整,打造極高自由度,徹底激發車輛操控極限。
除此之外,輕量絕對也是致勝關鍵,AMG GT R除了外觀可視的碳纖維材質外,針對前葉子板、底盤強化支撐件、扭力管外罩、傳動橋車體強化支撐件等處皆導入碳纖維材質,作為選配的AMG輕量化五輻雙肋式霧黑色鍛造輪圈,10J x 19與12J x 20尺碼的前後輪分別僅重8.3kg、9.8kg,更展現AMG GT R於輕量層面所下的功夫。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手排變速箱優點 在 換檔時要先踩離合器,將引擎與變速器分離 的推薦與評價
系統四個主要部份。 自排變速箱比起手排變速箱具有簡便、行駛平穩、不用 擔心熄火等優點,而且 ... ... <看更多>
手排變速箱優點 在 自手排變速箱還是很多人感到排斥??? 的推薦與評價
多數國產車或百萬內房車大多都是手自排變速箱,少數會看到自手排變速箱以平價車款(平價自手排變速箱)大多消費者還是排斥居多嗎??爬一些文看到一些車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