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島石像手機架🗿
https://lifewarehouse.shop/o5Gkk
🗿:Dum Dum!
自帶BGM的摩艾石像,
化作桌面療癒守護神👼
微衝突的造型,
更顯摩艾穩重卻不失幽默的治癒特質😍
想當手機架或裝飾擺設都沒問題呀~~
-
#摩艾復活島石像 #手機架 #生活倉庫
#moai #phoneholder #lifewarehouse
手機桌面擺設 在 桃園市議員李光達-市長初選民調參選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感染案例呈現降低
疫苗施打率必然也會慢慢提高
然而,與世界其它國家一樣~
#一旦爆發了社區感染要歸零恐難!
病毒確實可怕
尤其又有多種變異毒株
即使降級解封、施打了疫苗仍要有自保及保護他人維護社會公衛安全的觀念,這是人人該做的。
#論目前的公共場所實名制
立意良好,無非是要追蹤查核有感染者足跡的室內或密閉公共場所,及提醒或框列或提醒非感染者,讓非感染民眾知道自己也曾經曝險過,至少達到自我管理。
目前實名制,主要是掃瞄進出各室內公共場所QR Code 再傳給1922,而有疾管局資料庫的軌跡紀錄。
然而,因為有些人沒手機(特別是老人家),還有一些手機確實是無法掃瞄成功傳輸的問題,於是而有紙本實名制的補救。
我們所看到的進入室內公共場所紙本實名制填寫處旁,都有擺設消毒噴劑,紙本、還有共用書寫的筆。
或許,依照這些規定,確實戴好口罩再進入填寫、噴手消毒,只要始終不碰口鼻、揉眼,加上勤洗手,應該是沒事,但是確也非100%不感染的保證。
#我的經歷:
我的職務,還是要出門服務,也跟大家一樣難免要進出室內公共場域。
我的手機相當奇怪,只有掃瞄一次成功,也順利傳到1922之後,從來就沒成功過了,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店家及管控人員也表示,確實有不少人手機是不行的。
再看,也難怪使用紙本實名依照規定登錄的人很多很多。
我習慣就是自備一支筆,只要需實名制場所,我完全照時間登錄,因為書寫時也要碰觸很多人接觸的桌面,所以也馬上消毒,一直挫。
我曾經一天噴手消毒30幾次,料敵從嚴。
本月市政府
公告桃園市桃園區某日有一位確診者公共場所的足跡,那是3天後才公告。
#阿娘喂!
#當日確診者時間之後我有去過同一個室內公共場所。
從知道那一刻起,心裡難免疙瘩,一直注意有無身體異狀,得知後,我就從嚴閉關沒出門,市民服務的事透過電話及其它傳訊或交待助理辦理,一天天熬,時間也過了,幸好沒事。
在市政府公告確診者足跡後,因為我有落實實名制,我一直在等市政府相關單位,會不會傳訊息給我,提醒我有風險足跡,要求我確實做好自我管理?
#結果是:
#沒有任何提醒
從我的例子這個角度來看,確診者足跡那一日,該同一公共場所的紙本登錄實名制的民眾,應該都沒有收到提醒。
#那請問一下這種實名制是不是虛設?
#會不會再形成破口呢?
我相當質疑,如果只是流於形式的防疫,我先前有提,要歸零難度高,再從這面向看,是難上加難。
有憂慮有微詞批評之外,
#我當然要提出一點自己看法及建議:
我們不是一直再喊很夯的「大數據」嗎?
網路資料庫分析以我們世界仰賴我們80%以上高階晶片的科技國家絕對是沒問題的。
法律沒規定出門要帶身份證,提示身份證,不見得會有電話資料。
但是請民眾配合攜帶健保卡,民眾會配合的,也只有健保卡會有行動電話,至少也會有家用市話!
從出身到老年人瑞的台灣人,甚至有居留證的移工都有健保卡,幾乎就是接近100%的涵蓋性。
去年以健保卡領口罩的方式,應該可以為實名制發揚修改適用在各類別公共場所為防疫上安全統籌管理。
從全世界病毒傳染現況來看,日後幾年全世界都還會與病毒共存幾年。
如果面對這樣的現實
,行政院如果有警覺CDC如果願意重視這潛在破口,尤其有位優秀的唐鳳委員,充分利用健保卡,應該不是辦不到。
當然,我也完全明白,要建置刷卡機,需要一點時間,也要成本。但為國人安全起見,我認為該做。
只有透過這樣資訊化、科學化的管理,在防疫上一定會有助益的。
至於通知簡訊確實也是一筆費用,然而是具有完全的社會公益性,應該可以跟各電信公司談談。
手機桌面擺設 在 Becca en el mundo //我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晚上跟大學同學體驗了一些特色的餐飲,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部電影裡面的一個餐廳!
這部片是我的all time favourite,非常溫馨的英國家庭愛情小品 "About Time - 真愛每一天" 。
https://youtu.be/5Vw4XpYfawI
電影中,男主角第一次認識女主角是在一個無光黑暗餐廳(“Dans le Noir?”),後來有一段時間,在台灣也辦了期間限定的無光餐廳。
因為非常喜歡這部片子,所以有一年的工作空檔,趁著假期去了倫敦,便找到了無光餐廳,預訂前往用餐。(電影裡面的無光餐廳是為了拍攝設定的場景,跟我去的不一樣喔)
為什麼我的照片只拍了門口,因為大廳只有微光,而餐廳裡面真的完全是黑漆漆一片,而且用餐的規定是不能攜帶手機或手錶,或任何會發光的電子產品。
在大廳,將個人物品放在寄物櫃以後,餐廳的招待服務生會引導客人入座。我們的手搭在服務生的肩膀上,慢慢步入黑暗的餐桌座位;坐定以後服務生會介紹他自己,然後介紹桌面的擺設,怎麼要水,餐具等等的細節,然後就離開去準備我們的餐點。
這個無光餐廳在歐洲幾個城市都有分店,供應的是法式料理。
因為無法在黑暗中點餐,其實是在預訂用餐時,在網路上就已經選好自己想要品嚐的菜色,依照價格高低有不同的菜單。
在完全黑暗中用餐真的是一個非常奇特的體驗,剛開始你會試著找光,找不到光源以後耳朵好像真的更加靈敏,探索著身邊的人事物,也試著用手摸索面前桌上的一切。
我是自己一個人去用餐,因此聽著周邊的人談話也饒有趣味,隔壁兩個女孩是同事也是朋友,利用黑暗玩交換禮物的遊戲,互送了對方一些爆笑的禮物;另外一邊的一對是一男一女的朋友,男生正跟女生表示在黑暗中眉間有一股壓迫感,會有點暈暈的(真的會有一點)。
用餐尾聲,服務員過來詢問有沒有其他需要,交換禮物女孩逗趣的請服務生猜猜我們的長相,我們的服務生不是全盲,是弱視已經看不是很清楚,結果服務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說:“I think you "sounded" like...”
原來對他們來說,他們真的是用耳朵在認識人事物耶,畢竟無法依賴視力,我才驚覺“看得見”好似平凡無奇,其實卻是極大的禮物,同時我才發現,認識世界的角度可以如此不同。
那次的無光晚餐之旅,餐點其實很平凡,但是用餐的體驗卻是非常難忘,如果台灣的無光餐廳再度開放,或是之後在歐洲有機會,可以上網預訂去體驗一下!
祝大家週末愉快,新的一週一切順利!
#跟著電影去旅行 #跟著貝卡去旅行 #繼續嘗試繼續探索 #真愛每一天 #無光晚餐 #abouttime #danslenoir #dininginthedark #travelandearn #diningtraveler #foodexperience #beccaenelmu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