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來個問題測驗~
天氣好熱啊!你喝水喝得夠嗎?正常人飲水量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30cc,(心臟病腎臟病患者需限制),如果以70公斤計算那至少要喝2100ml。
解渴是喝開水還是飲料?你愛喝含糖飲料嗎?你會喝酒嗎?喜歡冰涼的啤酒嗎?你喜歡吃火鍋、帶(剝)殼的海鮮、內臟、精緻食物嗎?有沒有偶爾覺得腳的大拇指或手指頭關節紅腫痛?你抽血驗過尿酸嗎?
今天訪視一位新個案,阿公80多歲,中風臥床有鼻胃管,可以稍微應答但是沒辦法很清楚,護理師職業病掃描第一眼評估就看到個案右手肘如柳丁大小的痛風石,我問:很痛嗎?阿公點頭。女兒在旁邊「加強」說:少年愛喝酒,痛一輩子,沒辦法啦!吃藥會稍微改善,但是一直拉肚子(秋水仙素),手腳關節好一點結果換屁股痛(腹瀉),現在要人照顧,我也很累,看他痛捨不得,吃了藥,尿布一天換7.8次,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醫師也沒招了!
好der~為了避免大家以後痛風纏身,請仔細注意每日飲水量,不要吃太好,不要吃太補,不要喝太多酒或含糖飲料,火鍋少喝湯底,海鮮選擇種類,帶殼的控制一下,內臟類偶爾就好不要貪口,維持理想體重。希望沒人因為痛風發作而受苦,真的很痛,沒騙你。
—————以下轉貼網路文章—————
一. 前言:
痛風古稱「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貴病」,因為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使他無法走路和騎馬領兵上陣。頗為有趣的一點是在歷史上,患上痛風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社會嚮往的疾病,因為只有達官貴人,有權有勢的上流社會人士才有機會患上痛風(高尿酸飲食多數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此外,亦有認為痛風的發作是可預防癱瘓和中風等更嚴重的疾病。
痛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典藉裡,因其疼痛來得快如一陣風,故由此命名。古代又稱「痛痹」,明朝虞摶所著醫學正傳云:「夫古之所謂痛痹者,即今之痛風也。諸方書又謂之白虎歷節風,以其走痛於四肢骨節,如虎咬之狀,而以其名名之耳」。
二. 介紹:
痛風(Gout; 學名:metabolic arthritis)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女性一般在50歲之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後會增加發作比率。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趾關節(這種情況稱為podagra),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的關節。
三. 流行病學:
說起「痛風」,在早年被民眾視為是「富貴病」,主要是因為它最容易出現在常吃大魚大肉的貴族或有錢人身上,也就是說對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根本是一種終身不可能罹患的疾病,就台灣地區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很少有痛風的病例發生。
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地區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大幅起飛,民眾的生活水準自然改善不少,優裕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與毫無節制,使得昔日被稱「富貴病」、「帝王病」的痛風,有不斷增加、逐漸普遍化的趨勢。目前痛風在台灣地區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疾病,不但人數越來越多,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下降,據資料顯示最年輕的患者只有九歲,值得警惕;也因此現在痛風已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搖身一變為應酬族、酒仙、肥胖人士常見的健康問題。
四. 引起的症狀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風的主因。研究指出在男性身上,血尿酸濃度愈高者,出現痛風症狀的機會愈高,血尿酸濃度超過每公合9毫克者,4.9%會出現痛風。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與飲酒(尤其是啤酒)、過量的肉類海產(尤其是內臟及帶殼海鮮)攝取有關,近來的研究指出高糖(如碳酸飲料及果糖)會導致痛風。另一方面,維生素C,咖啡和奶製品則可能對阻止痛風的發生有所幫助。
酒精引發痛風的原因是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濃度加強,使得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症。一些食品經過代謝後,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此外,劇烈運動、肥胖及壓力亦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誘發痛風。
五.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包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臟病變和尿路結石。臨床上可分幾個階段如無症狀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中間緩解期和慢性痛風。
1.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濃度過高,但無臨床症狀。此種狀態以後易引起急性痛風或尿路結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但少數人則可能終生無症狀。在門診常可見病人把一切的關節或軟組織症狀,歸咎於尿酸過高,事實上有不少病人其尿酸過高是屬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風:是因沉積的尿酸鹽被白血球吞噬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易侵犯中年男性和停經後的婦女,早期時下肢關節較易受侵犯(少數病人則可能先侵犯上肢的關節),且愈周邊的關節愈易受侵犯。發病初期以侵犯單一關節為主,多以在第一蹠趾間關節(腳的大拇指的第一個關節),以後則可能有數個關節受侵犯。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此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踝、膝、腕關節都可能發生。
關節炎常在夜間發生且症狀產生極為快速,病人常在睡夢中被痛醒。急性痛風可能由於外傷、酒精、藥物、外科手術或急性內科疾病而誘發。這種突然的發作在數天到數周後即消失,但一年會發生數次,不過也有時候幾年才發生一次。
3. 中間緩解期:指二次急性痛風中間之無症狀期間,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風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可長達十餘年亦可短至數個月,但往後之無症狀期可能愈來愈短。
4. 慢性痛風:痛風者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痛風,此時病人除有慢性關節疼痛外,亦常有痛風石沉積於關節內或軟組織。由於關節受破壞和慢性發炎反應常導致關節變形。 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鹽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痛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若沉積在腎臟亦會影響腎臟功能。
5. 痛風性腎病變:尿酸鹽可能因沉積於腎臟而引起腎臟病變。痛風病人亦可能是因年齡增加、高血壓、尿路結石、腎盂炎等其他因素引起腎臟病變。
6. 尿路結石:痛風病人常發生尿路結石,且其機會隨著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而增多。
7. 其他相關疾病:痛風病人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脂血症。
六. 結語:
40歲以上者應定期健康檢查,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預防痛風。若患上高尿酸血症,除了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外,亦必須從生活與飲食杜絕一切痛風的誘因。減少進食動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內臟類、非素食的高湯,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則不必擔心),也需避免飲用過量酒精飲料,尤其是啤酒是痛風患者的禁忌。以長期來說更有效的飲食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腎臟病的飲食(低飽和脂肪、低鈉、低升糖指數、低精緻糖、蛋白質不要過多或過少,腎功能損失已經到一定程度的患者鉀及磷也不能過多),這樣也容易維持理想體重,減少肥胖問題。切勿暴飲暴食(包括盡可能的經常飲水、不要到口渴才喝水、用少量多次的飲水來達到充足的飲水)、飢餓過度,運動不足及激烈運動也會增加痛風風險。
若痛風已經發作,則須立即檢測尿酸濃度、腎功能、血壓血糖及接受治療,並開始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第一次痛風是要開始預防這些疾病的信號),以免引起心肌梗塞、腦栓塞和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
https://www.scmh.org.tw/dept/lab/show/Preview/page-137.html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H.E.成員Ella(陳嘉樺)去年4月誕下兒子勁寶,對兒子「愛不釋手」下,便患上了媽媽手!新手媽媽常忙於替寶貝孩子擠奶、換尿布、洗澡或抱著安撫情緒,若是姿勢不正確又反覆過度使用手腕,就可能導致肌腱發炎。 連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都可能是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媽媽手是什麼? 物理治療師蔡永裕主...
「手肘骨膜發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動身指南 Getting Starte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揮別網球肘,4招緩解動作自已來︱蔡永裕主任【早安健康】 的評價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江P醫件事#18】手肘莫名疼痛?不打網球也會得網球肘! 的評價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手肘痛】一招緩解手肘外側痛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手肘骨膜發炎 在 重物或擰毛巾時),會引起前臂肌 - Facebook 的評價
手肘骨膜發炎 在 動身指南 Getting Starte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手肘疼痛與彈響聲直播精華】
本次直播兩大重點:
1. 手肘區域疼痛的介紹
2. 手肘彈響聲
----------------------------------------------
1. 手肘區域疼痛的介紹:
在所有的運動種類和運動技巧中,都包含了大量的過頭舉手的動作,使得手肘的傷害變得非常常見。
主要依據疼痛的區域可以分為手肘的外側、內側、前側和後側傷害,在這些傷害中,#手肘的外側疼痛是最為常見的。
【手肘外側疼痛】
可能有肱橈關節骨性關節炎、剝離性骨軟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游離骨、肘肌發炎, 橈神經隧道症侯群…等等。
其中最常見的為 #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和 #橈神經隧道症侯群(Radial tunnel syndrome)
---------------------------------------------------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影響約50%左右的網球族群,所以又稱網球肘。
痛的區域: 外上髁(常見發生於橈側伸腕短肌的肌腱)。
橈側伸腕短肌肌腱會跨越肱橈關節線,直接連接到肘關節的關節囊。而橈側伸腕短肌肌腱的前側部分相對於後側及遠端薄了許多,這個薄且脆弱的附著位置可能是造成肱骨外上髁炎的主因。
《處置》:
#物理治療是網球肘介入治療的第一線,除了常見的伸展運動,徒手治療中的關節鬆動術,針對關節面和肌腱的沾粘做鬆動術和Mill’s manipulation也是有幫助的。
訓練上針對共同連接到外上髁共同肌腱的腕伸肌做離心收縮的訓練來增強肌力並減少肌腱所受的應力,也是針對網球肘復健上非常重要的一環。
儀器治療包含震波(慢性期)、經皮電刺激(急性期)、超音波等等,其中目前研究上認為比較有效的儀器治療為高能或低能雷射。另外針灸也被認為針對外上髁炎是有幫助的。
---------------------------------------------------
#橈神經隧道症侯群
好發於30-50歲女性,為橈神經在橈骨頭和旋後肌的上緣或下緣中間區域被壓迫產生的神經症狀。
痛的區域: 外上髁下三指幅位置、會有刺、麻、痛感在手肘以下的背部區域到手掌背部區域。
不會有肌力的喪失,指伸肌和旋後肌的肌力正常。如果指伸肌肌力下降、伸腕動作伴隨橈側偏移則可能是橈神經的另一分枝—後骨間神經壓迫造成的。
---------------------------------------------------
【手肘內側疼痛】
常見於肱骨內上髁炎(俗稱高爾夫球肘),發生率相對外上髁炎較低。
---------------------------------------------------
#肱骨內上髁炎(高爾夫球肘)
痛的區域: 內上髁(通常在橈側屈腕肌和旋前圓肌中間的區域)
常與內側尺側副韌帶拉傷或撕裂混淆,肱骨內上髁炎做腕屈肌的阻力測試和被動伸展時會出現症狀,而尺側副韌帶的拉傷和撕裂則可以在被動的手肘外翻測試產生症狀或是有手肘不穩定的狀況發生。
《處置》:
處置上和外上髁炎相似。
---------------------------------------------------
2. 手肘彈響聲
彈響聲可分為 #內側彈響聲(關節外彈響聲)和 #外側彈響聲(關節內彈響聲)。
---------------------------------------------------
#手肘內側彈響聲
可能的原因:
1. 脫位的尺神經: 可明顯的看到神經滑動和出現彈響聲,約發生在手肘彎曲70-90度的範圍內。
2. 肱三頭肌內側頭的部分肌鍵脫位: 可明顯的看到肌腱滑動和出現彈響聲,約發生在手肘彎曲115度。
---------------------------------------------------
#手肘外側彈響聲
可能的原因:
常見的為滑液膜皺壁、撕裂的環狀韌帶,另外不同的原因包括關節腔內游離的軟骨、手肘後外側不穩定、前臂內側皮神經彈響聲(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極少)、關節內半月板(極少)、外側肱三頭肌腱(極少)。
---------------------------------------------------
【後半段影片連結: https://is.gd/TpdaYJ 】
#網球肘 #高爾夫球肘 #手肘疼痛 #手肘彈響聲 #物理治療 #橈神經隧道症侯群 #剝離性骨軟骨炎 #手肘外側痛 #手肘內側痛
手肘骨膜發炎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
⭕Repost 整合篇
之前心得分兩篇寫,重新再掃描一下自己寫的東西,覺得很多觀念還是很受用。
其實撇除觸診的部分我沒有仔細研究細節以外,整本看下來大部分的觀念都早已在其他地方得到驗證,當然有一些小地方老師的看法不同,但從書中講的脈絡其實也能夠理解。
看完原來發現我已經超前部署啦。
節錄重點心得:
✅身體的錯位,基本上都是一種旋轉,如果瑜伽練得好,是可以逐步解開不同系統跟層次的身體問題。
✅但知道自己身體有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才能真正解決而不會進一步造成傷害。(註:不是每個人能或需要做同樣的動作跟順位)
✅瑜伽如果變成拉筋大賽,會衍生出很多問題。當過度的收縮拉扯擠壓身體的結構網絡,只會讓整個系統失衡。
✅老師治療的一些瑜伽老師或資深瑜伽練習者,拼命拉筋造成身體終端筋膜相對緊繃,表面上身體很鬆,實際上深淺層的結構張力落差很大。
✅筋長一寸,延壽十年。大家都誤會了,正確是筋生長一寸,可以延壽十年。筋拉長了一寸,只會少活十年。而只有正確練習才能讓筋生長一寸。(註:如果印度式的瑜伽都要加深,深度延展的話,在這點我寧願相信中醫這個整體張力均衡的概念)
✅瑜伽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在擺出體位過程中,結構網絡的變化,以及擺出體位法後的呼吸方式。
✅呼吸。胸式呼吸可以引動淺層結構網絡,腹式呼吸可以引動深層結構網絡,兩種都重要。
✅瑜伽之所以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是因為同時能在身體的物質層次有作用,同時也是心靈的鍛煉。
✅身體會記憶情緒,情緒跟身體產生一種共構的狀態,所以在身體還原的過程中,很多情緒跟生命中的創傷是可以被療癒的,但是必須在寧靜的觀照下才能達成。(註:筋膜的理論也說到情緒會藏在筋膜裡)
✅正確的練習,必須以呼吸引動網絡,逐漸對位,還原,鬆懈,才能夠逐漸延展,才能解開深層的黏連,而透過反覆的刺激,結構網絡因為有需要而重新生長,這時候才真的是「筋長一寸,延壽十年」。(註:筋膜重塑需要6到24個月不等,依照西方的研究)
✅疼痛的意義,發炎, 結構異常。(疼痛科學)
✅手肘膝蓋是中繼,處理前後。(相鄰關節假說)
✅看見整體,筋膜動作鏈 。(張拉整體)
✅對境心數起,心如明鏡,不預期。 (如何正確評估)
✅望,看變化,正念冥想。(專注)
✅五禽戲,整體平均的練習。(華人的Animal Flow)
✅神經肌肉連結,動作的產生。
✅皮膚影響大,先處理表層 。(解剖列車順序)
✅怕癢也是一種病,緩衝空間不足。
✅痠,張力問題。因為淺先鬆,深慢鬆。
✅麻,神經壓迫。
✅關節中軸化概念。
✅治療的心像。(反思跟經驗的累積很珍貴)
✅走路是好運動。(步態是最高級的簡單動作)
✅瑜伽練對是好練習。
✅硬壓,硬整骨其實都是破壞結構。
閱讀愉快🙏
正確內容還是以自己閱讀的感想為主摟。
#讀書筆記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
#kensyogalife
手肘骨膜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H.E.成員Ella(陳嘉樺)去年4月誕下兒子勁寶,對兒子「愛不釋手」下,便患上了媽媽手!新手媽媽常忙於替寶貝孩子擠奶、換尿布、洗澡或抱著安撫情緒,若是姿勢不正確又反覆過度使用手腕,就可能導致肌腱發炎。
連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都可能是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媽媽手是什麼?
物理治療師蔡永裕主任說明,手碗與拇指的連接處有兩條肌腱,若與骨頭產生摩擦,長期下來就會引發疼痛,而這個現象之所以叫媽媽手,是因為常好發於新手媽媽身上,因為很多新手媽媽因不熟悉抱嬰兒的正確姿勢,很容易將手腕過度彎曲,肌腱就容易擠壓進而發炎、疼痛。
蔡永裕主任也透露,不只是媽媽會有這個問題,他自身也曾經患上媽媽手,其他像是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等,因為長期反覆使用手腕,也都可能是好發族群。
媽媽手如何舒緩?戴護腕、亂按壓都NG
蔡永裕主任指出,臨床上看過很多患者會帶護腕,但這其實沒幫助。因為戴護碗的同時也約束了手部肌腱的動作,反而更容易產生摩擦。此外,還有患者喜歡強力按壓疼痛處,但若是用錯方法,就會愈壓愈痛、愈壓愈腫,適得其反。
媽媽手很容易反覆發作,蔡永裕主任表示,主要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難避免用到拇指與手腕,反覆使用加上姿勢不正確就容易再次復發。
他以「扭毛巾」為例,許多人扭毛巾的姿勢錯誤,導致手部肌腱容易受到牽伸,引發疼痛。正確的方法應是盡量用拇指側邊抓穩毛巾,再做扭轉,盡量不要用手指下壓、內摳的方式,就能避免媽媽手。
蔡永裕主任也建議患者,可將手腕肌腱微微延伸,每次大概10秒左右,藉此讓肌腱能適當舒展。
媽媽手4動作正確舒緩
緩解腕關節壓力
Step1:將患側手放在兩腿之間,並先將手肘打直,再微微後縮。
Step2:用另一手輕推手肘中線,向外推再回到原位,來回重複10次。
增加肌腱延伸度
Step1:將患側手手肘彎曲,拇指朝上。
Step2:另一手覆蓋患側手的虎口,拇指壓著患側手的掌骨,牽伸肌腱,此時會感覺到肌腱被拉扯,持續約5-10秒。重複10次。
增加腕關節活動度
Step1:另一手壓在患側手掌骨上。
Step2:患側手的拇指依序朝「上、內、外」方向活動。每個小時做10次。特別注意全程手腕應處於不會疼痛的狀態。
媽媽手痛點按摩
Step1:患側手手肘彎曲,將拇指收於掌心,並將手腕朝下。
Step2:另一手拇指壓住手腕痛點,並以「單向按摩」,不要來回。做完10次就能休息。特別注意全程手腕應處於不會疼痛的狀態。
媽媽手臨床上如何治療?
至於媽媽手是否能夠手術處理?蔡永裕主任回應,現在比較流行是增生療法,或血小板的注射,能夠促進組織修補。另外也有人使用震波療法,鬆解肌腱沾黏的地方。
但傳統上仍以物理治療為主,包括超音波、甚至做一些微電流的刺激,減緩疼痛,再從事適當的運動訓練,就能達到舒緩效果。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5
【相關影片】
揮別網球肘,4招緩解動作自已來
https://youtu.be/Vd8E1tDSNoc
手痛到罷工!這招一出手 疼痛不再來
https://youtu.be/TWdILRKaEwM
五十肩越推拿越疼痛!正確緩解很簡單
https://youtu.be/bW2GazQq3R0
【相關文章】
大拇指卡卡、手腕腫痛!媽媽手復健操讓你快快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674
手腕長期用力,小心媽媽手上身!1招舒緩肌腱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58
常見慢性運動傷害--媽媽手及板機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863
#媽媽手 #蔡永裕 #復健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手肘骨膜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為自己的健康打幾分呢?有什麼症狀或疾病一直困擾著你嗎?
為了瞭解台灣民眾的健康狀態,早安健康日前進行2018年的健康大調查,共有高達兩萬五千人參與調查。
這項調查當中,台灣民眾為自己健康打的分數,是勉強及格的62分,
有意思的是,年紀愈大,分數越高,越年輕覺得自己健康狀況越不好。
其中,民眾最普遍的病痛是什麼呢?答案是:肩頸腰背酸痛,比肥胖與代謝問題還要高,
我們都知道台灣已經是亞洲第一胖的國家,疼痛問題還困擾更多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們邀請骨科醫師陳怡孜醫師來為我們分析。
疼痛是什麼?
疼痛是身體給我們的警告,讓我們可以規避傷害及危險。只是有時過度疼痛、長期疼痛,反而造成困擾。
疼痛兩大類:急性疼痛、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指的是身體受傷引起,例如外傷、開刀後的受傷,傷處刺激引起疼痛,復原後就不痛了;
慢性疼痛指的是痛了個月以上、外表看來沒特別傷處,但是持續疼痛,較多是神經痛,
有可能是神經受傷引起長期疼痛。
此外,疼痛時也要盡快就醫,因為長期疼痛會讓整條神經都變得更加敏感,痛覺本來是要偵測身體的傷害,
要手術也通常要找到確定的地方,例如椎間盤突出可以用手術移除,
若是整條神經都過於敏感而無法找到真正的痛處,就很難手術而只能控制疼痛了。
【相關影片】
肩頸頭痛、手肘酸麻無力,快看脖子出什麼問題!
https://youtu.be/K-6abpzGFkQ
腰腿又痠又痛 腰椎間盤突出是這麼回事
https://youtu.be/a7gwkPY12E8
肩頸痛讓我頭快炸開了!該如何舒緩呢?
https://youtu.be/Q5Fu_lxZ2gk
【相關文章】
身體的疼痛,為什麼總是不會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010
擺脫疼痛生活:揭開疼痛治療的神秘面紗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73
筋膜糾結釀肩頸痠痛,4步驟鬆筋膜解疼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801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手肘骨膜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將掌心朝上,拇指到肘關節會感到疼痛的話,極有可能就是網球肘。
正式醫學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屬於肌腱發炎產生的疼痛。
長期使用手機,從事劇烈運動或過度使用手腕,使肌腱超過使用負荷,造成拉傷與挫傷。
此外,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導致手腕與手肘變得僵硬,血液循環不良而產生麻痺症狀。
由於使用肌群不同,手肘外側的疼痛被稱作「網球肘、手機肘」;內側則是「高爾夫球肘」。
【更多疼痛麥擱來】
落枕怎麼辦?枕頭怎麼選、怎麼躺?
https://youtu.be/Wsx5X2x9cJU
足底筋膜炎 要如何正確舒緩?
https://youtu.be/BWxN5DwR57g
每天3招 遠離膝關節炎
https://youtu.be/W6AhqItELKQ
【相關文章】
揮別網球肘、手機肘!2穴道2伸展舒緩手肘關節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110
手麻無力被痛醒!改善2常見手部疼痛舒緩神經壓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88
35歲後開始關節退化!醫師推薦:保養關節必做3件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156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Life of Riley by Kevin MacLeod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Source: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400054
Artist: http://incompetech.com/
手肘骨膜發炎 在 揮別網球肘,4招緩解動作自已來︱蔡永裕主任【早安健康】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