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需要一點幹捨離】#贈書🎉
是的,我沒打錯字,就是幹捨離!
有時候,人生卡就卡在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又怕「管他去死」後會變成自私自利的王八蛋…但小孩子才做選擇,你可以既尊重自己,也禮遇他人。
在榮格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做「#人格面具」(Persona),它是我們渴望這世界看見的那一面,它協助我們融入社會、適應制度與禮俗、建立親密關係、追求成就與目標…
通常我們會竭盡全力地讓這一面發揚光大,而這一面即使讓你活地很辛苦,你也不會輕易將之改變。
但,如果我們誤以為面具就是完整的我,那鐵定會出大問題。
當你過度認同勤奮努力,你就可能對享樂放鬆感到罪惡;當你過度認同無私奉獻,你就可能對自我照顧感到不安;當你過度認同耀眼迷人,你就可能對卸下光環的自己無法容忍;當你過度認同意志堅定,你就可能對徬徨無助的自己深惡痛絕……。
紐約資深編輯──曾就讀哈佛大學的莎拉.奈特(Sarah Knight)是眾人眼中的資優生,父母、親友給的幾乎都是讚美、誇獎,這卻差點摧毀她前半輩子的人生。
為了達到這些讚美的標準,莎拉不容許自己犯錯、不容許自己偷懶,畢業後在競爭激烈的紐約出版界打拚十五年,無論薪水、職位、名聲都相當過人,但在得到一切的此刻卻迎來人生最憂鬱的低谷時期,無論待在家、去工作、或是上班途中的一分一秒,都令她痛苦到難以呼吸。
最後,莎拉決定離職,拒絕繼續活出別人期待的樣子,開始活出自己。這些巨變也使她發現,#我們都需要一些管它去死的精神,#才有心靈的餘裕感受快樂、#體驗生命。
我認識不少像莎拉這樣成就非凡、極度努力的個案,總是憤憤不平地問:「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就是不快樂?」很多人都曾在某些時刻出現這個聲音,但其實,對於「過度努力的完美主義者」而言,這份「不快樂」真是來得恰到好處!
我常笑說,我總是一邊痛苦、一邊感謝自己的感冒時刻,如果沒有感冒,我不知道還要繼續逼迫我的身體到哪裡去,一旦感冒,就只能乖乖就範,躺下來,和身體在一起。
同理可證,當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感到幸福,這份憂鬱正在盡責地提醒:#親愛的,#是時候卸下人格面具,#好好喘息一番吧😌
相信《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這本書能幫助各位有系統地釐清生命,哪些人事物早該被你幹捨離,而且你不需要Say Sorry!
----------抽書三步驟🎁-----------
1.追蹤本粉絲頁、及按讚此貼文
2.tag一位好友,並留言:「@___,一起來做幹捨離,而且我不需要say sorry!」
3.公開分享此篇貼文
8/19(四)晚上7點截止,
9點左右公告一位得獎昕粉名單
(另一個名額在Instagram: @the.original.you,
可以兩邊同時參加喔)
感謝 遠流粉絲團
-----------------------------
想聆聽昕理師的線上課程
《#人類內在揚升的關鍵時刻》💜
https://www.bcccourse.com/online/CoursePage.aspx?cid=20210111509
-----------------------------
想閱讀《#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Search
才有心靈的餘裕感受快樂 在 #才有心靈的餘裕感受快樂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मा #才有心靈的餘裕感受快樂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