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前輩在提斜槓,分享一點感觸。
1999年出社會時,學校時代所學的,能應用在網路領域的技能實在不多。雖說曾經陪著老師架設區域內網,跟著維修熱力學教室相關電腦,甚至還跟著老師被校長叫去規劃與部署資訊教室的網路設備,但大部分工作還是熱力學老師在負責,而我頂多是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設定網路卡、設定內部區域網路等。要拿這項技能出外工作,看似好像能勉強應徵MIS,不過實在不是個人於職場所望。因此,在學校時代,硬著頭皮跟老師又學了各式各樣的軟體。
熱力學老師想多瞭解3D軟體的應用,尤其在分子運動系統的模擬上,可以做到什麼樣的效果。被老師在半推半就之下,四處找了軟體,然後看著完全陌生的英文介面,開始學起3D Studio MAX、Maya、Softimage、Solidworks、Pro-E等。回顧這段學習過程,從結論來說,對一個專科生來講,沒有人教,再者網路翻譯還不普及的年代,要硬嗑英文翻譯,軟體學來著實痛苦萬分。最後,模擬分子運動系統只玩到煙霧、流水效果,進一步把人物3D建模稍微學會後,大致就這麼半途而廢。
人生斜槓,莫名在這一年展開。
右手小拇指上有個很大的疤痕,是當時陪著熱力學老師在實驗室裡,安裝網路卡、影像卡時,不小心沒卡好,活生生把肉夾在主機板跟卡楯中間。那時,我家住在汐止,學校在泰山,熱力學老師偶爾週末會到我家,把玩那堆從光華商場買回來的二手主機跟各種電腦零件,嘗試運用被人廢棄不要的零組件,試著「活化、再造」。尤其,學校資訊軟體資源極為稀少,我們的嘗試,不過是為了讓專科同學們可以有個稍微能用的資訊環境。投入資訊領域的那段歲月,老師從沒在客氣,想到一個題目或是方向,隨即要我去找軟體、找硬體、找資料,就是一句話,然後要我做到。
有一天,熱力學老師說他被校長盯上,要求我們為了學校資訊軟體環境,開始試著架設Mail Server。這玩意對於當時才專科四年級的我來講,實屬全新未知領域,特別是連老師一知半解下,唯一摸索出來的還是Microsoft方案。於是,我被老師諭令去找出各種Microsoft 的企業解決方案。我想,在1998那年,跟我們這類專科生最好的朋友,莫過於XYZ。看懂的人,大概多少理解我在說什麼。XYZ通常不負所望,透過對方找到Microsoft SMB(Small Business )office軟體,其中的Mail Server方案,完全符合老師期望,而我也從那天開始,陷入設定Mail Server的活地獄裡。
誰想學這麼多技能?有時或許是天注定。
畢業前一年,熱力學老師還真的很關心我畢業要做什麼工作,而沒頭緒的我,只是回老師說:「可能做個網頁設計吧。」不說沒事,說了,我的人生齒輪好像又被硬是轉個幾圈。老師說:「那你幫我做一下公司網站吧!我在美國有跟幾位朋友成立一間公司,但還沒有網站,你來做吧。」然後,靠著專三、專四、專五這三年課後累積自學的網頁製作技術,為老師做了個網站,同時還要替他們找主機放上去。事情這樣就完了嗎?當然沒那麼簡單,後來老師想要弄個ftp,方便跟美國的同事交換資料,結果又去搞台ftp Server讓他們方便作業。
學生時代的斜槓,大致到這邊為止,已經讓人覺得很莫名其妙。畢竟,我以為在機械實習工廠,能夠把磨鐵塊、焊接、板金、用車床、沖床、洗床、CNC學會,可以讓自己至少在機械五金相關加工廠上班不是太大的問題,可萬萬沒想到,一腳踏入網路資訊領域,從事網頁設計、美術設計的工作,更甚者因為熱愛繪畫、插畫,在課後時間經營個人網站,也經營出一些小小名號,並且靠著興趣與嗜好,結交許多朋友。讀機械工程科系的我,更不能想像在網路圈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從美術跨到企劃,再從企劃跨到行銷,後來一腳踏上創業之路,不想學的技能也在創業這幾年,強迫自己學習跟參與。
進入中小企業後,宿命是做得多,做到昏天暗地。
2000年網路泡沫掉之後,網路公司倒閉掉大半,但還是有很多小型的網路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像是突然多出一大票「網站製作公司」以及「網站代管公司」,在那年代的網頁設計師一職,基本上不可能只做網頁設計,通常還得多做企劃、文案等相關工作,要是能寫文案還可做企劃架構時,公司也會要求順便做提案、內部文件表單、產品介紹文案等。不管要或不要,公司規模小員工少,老闆要求之下,工作通常多又雜,可礙於沒有太多工作經驗,再加上網路業發展並未到一個明確的框架之中,所以進入中小型網路公司上班,必然會不斷提升增加工作類項。
初入社會後,令人匪夷所思不外乎是除工作任務內的事務得做,還要多做很多非工作領域的事情,像是招呼好客人學到水泡茶、製作各類支援表單、撰寫各種補助案、為老闆私人撰寫各種詭異又難以說明的企劃,然後從網路走向實體,做展場規劃設計、佈置、叫賣商品之類的事情,工作展開又多又雜,瞬間冒出一股自己彷彿什麼都要會的錯覺,實務上很多事情做得沒經驗、沒到位,因而被老闆、主管罵。出乎意料的是,耐罵的技能從中慢慢增長、茁壯,想也沒想過,原來能挺得過謾罵會是職場上一項重要的職能。
為什麼創業之後,很多創業者的技能會大幅擴張?
創業,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不是不想請更多人來做,而是請不起。因此,創業之後,如果工作不涉及過多深度專業,能自己做的,一般來說多數會自己扛下來做。然後,接著是無止盡做不好、被修理、幹不到、再修理、不到位、繼續修理的做到要你命的死循環之中。說好聽一點是省成本,能者多勞;說難聽一點,誰要你沒錢、沒背景、沒貴人拉把手還自以為是的想創業。經營一個網站,沒內容可是不行,於是自己來寫;網友問題多,提出許多疑惑,還是要自己做客服;找投資人至少得準備募資計畫,不管會不會寫,沒有也沒得談,咬牙硬上熬夜上網查資料,拼了命的一頁又一夜的寫。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財務、會計。多數新創企業成立初期,甚至到了營運中期,多數不會在會計、財務上下太多功夫,頂多紀錄一般流水帳就很厲害,要聘僱一位專門會計,幾乎不可能。這也樹立日後與投資方難以談判的門檻,我也曾是其中的受害者,令整個募資過程困難重重,為此與太太一同學習初等會計,使用會計軟體入帳,試著藉由軟體做出各種財務報表,用來跟投資人洽談之用。在做的過程中,常會出現懷疑人生的念頭,不停地自問著:「為何會走上這條路?幹嘛要找自己麻煩,沒事把自己弄成這個鬼樣,何苦?」開始質疑自己時,步伐會變得緩蠻、沈重,情緒相對被影響,當某一天停下腳步回過頭來一看,發現自己累積了無數的技能、職能,有的好、有的不好、有的專業、有的不專業,好像什麼都會,意味著什麼都不是很到位,那種自我質疑的遲疑,成為前進過程中的一大阻礙。
時至今日,一位知名的資深業界講師,在課堂上分享到:「當老闆的,最好要會打高爾夫球,了解高爾夫球的社交文化,最好還可以懂得怎麼喝紅酒、白酒。不會,很多未公司尋求成長、增長的活動,很難有介入參加的機會。」聽他這麼說,似乎到了現在,要學的技能、職能,還得再增加。斜槓人生,由不得自己,可以的話,誰不想活得簡單、輕鬆,可也是為了想要活得越簡單,付出的代價相對越高,越不想怎麼做,世界就會越想要你往那邊做。
打高爾夫 右手 痛 在 柯耀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標竿:80歲領導,展現肌肉)
游泳後,穿了便服,去參加持續了37年的好友盛會!我們是在研究所時,在陽明山上課結識,大家來自各研究所與公部門!後來人生,許多成為立法委員、金融官員、研究所長、地方首長...每二個月聚會一次,交換心得,享受友誼,從未間斷!
今晚,有人來自深圳、台南、宜蘭,我算近的,搭了捷運,揹著攻頂包進入!剛從新疆回來的好友,分享在林口球場一桿進洞,我倆曾相約觀瀾湖球敘,我每次到該球場,都是授課,從未帶球桿...
一旁立法委員出身好友,分享了西藏之旅、精彩故事!名嘴出身,出口就是震撼...隨後,地方首長出身的好友,分享各地馬拉松的經歷,說道「耀宗!您在世界各地跑...」
我笑著糾正道「是您在世界各地"跑",我是各地"走"...這差很多...」除了陸戰隊時期的每天五千公尺之外,我很少跑步...現在,零關節痛,非常珍惜當下的無上幸福!
我們當年的領導,書記長現在八十歲,身強力壯,精神抖擻!舉起右手臂,展現結實肌肉,說明每天都伏地挺胸、健走...強調「目標是活到100歲,目標是做出來的」令人讚嘆...右側馬拉松高手補充道「運動,就是提升新陳代謝...」
幾天前,我才在國際社團盛會,一旁80歲領導,與我分享,其之前的前社長,全往生了...現在其更加珍惜健康,零三高、每天萬步、SPA、打高爾夫球...
我在一群卓然有成的人生典範中,深受激勵!
現在當然體力好,身強力壯,然要提前鍛鍊,效法頂尖領導, 80歲人生,燦爛健康!臨走前,跟深圳好友分享「兄弟,我剛從深圳回來,行程太緊,都不敢讓任何深圳好友知道...」半路上,已經收到大家的開心合照...
美好的37年友誼,愈長久愈彌足珍貴...
www.idi.tv/video
打高爾夫 右手 痛 在 物理治療師臨床治療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1.
一位上班族,女性,因為右手肘疼痛前來治療,主因是打高爾夫球引起的。
經由手肘的抗阻力測試,確認是網球肘(tennis elbow)症狀。
治療的過程都採用一指刀手法治療,先用順法由淺入深,慢慢的將手肘外側緊繃的肌肉與結節(taut band)放鬆,再用撥法重新讓肌纖維排列整齊,最後貼上貼布,使用痛點提高和放鬆的貼法完成治療。
此次的治療次數蠻多次的,後又因患者開車時發現方向盤定位跑掉,又施力轉動方向盤開車,導致症狀又惡化,最後在時間上無法配合,而結束治療,但患者最後有回饋說症狀僅剩輕微,漸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