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Japan生活】8月30日再見! TSUKUMO秋葉原站前店閉店
從秋葉原站電氣街出口一出來,以「來回折返的扶手電梯」作為標誌的建築「LABI秋葉原電腦館」相信是不少人第一眼見到的地標。以特許經營形式1月11日於同址開幕的TSUKUMO秋葉原站前店,營業不足9個月,由於母公司YAMADA電機體制變更的關係,將於8月30日營業後正式閉店。不少日本網友及電腦發燒友都大表可惜及錯愕:「還開了不久啊!」「電氣街口景色愈變陌生」
事實上,自4月緊急事態宣言以來,營運方Project White有感經營壓力,已著手將業務重心移向網上銷售及B2B業務,5月起東京6間店舖,以及號稱「九州最大級電腦零件店」TSUKUMO福岡店都陸續結業,看來這個結業潮還會繼續下去呢。話說世嘉秋葉原遊戲中心2號店也是8月30日結業,加上TSUKUMO秋葉原站前店其實才開店不久就結業,下次開關後再臨舊地,可能還真會變得有點陌生呢。
by #Likejapan_阿FA
資料來源:TSUKUMO秋葉原站前店
https://tenpo.tsukumo.co.jp/sta…/schedule/akihabara2008.html
==========
LikeJapan YouTube每星期更新節目!請多多支持:
www.youtube.com/channel/UCZviX79dSpGwN5cLOl2FPPg
*記得設定做「See First」/「搶先看」,就可以優先看到LikeJapan的內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下的香港 市中心中環 舊去新來,最明顯就係即將開幕既DONKI! 好多名店,貴價產品都無乜客人 相對好冷清 酒吧區就算延長營業至9PM,客亦不多... #疫情下的香港 #中環 #CENTRAL #HONGKONG #LANKWAIFONG #HKBLOG #HKVLOG #HKVLOGGER...
扶手電梯標誌 在 Tiny 微影 香港玩具及模型品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Tiny 城市 - 龍運 ADL Enviro500 MMC FL 12.8米 (扶手梯色) (S64c) [會員限定]
TINY Online Shop及指定專門店【3月28日起】現貨公開發售
這款巴士塗有龍運巴士另一款拉花較豪華版簡約的新塗裝。因橙色拉花圖案猶如扶手電梯,故有巴士迷戲稱這批巴士為「扶手電梯」,屬S64線之特別班次,只於早上及下午繁忙時間服務,由東涌(逸東邨)往返東涌站、國泰城、機場貨運區,並採用全新設計的公司標誌。
***今次為慶祝Facebook 突破五萬人次,將呢架龍運扶手梯巴士改為常品,不需要係會員先買得,依家係個個喜歡巴士既你都可以選購,只係得呢一次,不要錯過。***
即Click入購買:https://bit.ly/3ds3d6x
🔴=預訂 🔵=現貨公開發售
-----------------------------------------------------------------------------
TINY專門店:
銅鑼灣皇室堡 | 柴灣杏花新城 |
山頂廣場 | 尖沙咀美麗華 |
荃灣荃新天地 | 元朗千色匯 |
地址:http://bit.ly/2I72cnP
查詢:FB Messenger:m.me/tinyhk
Whatsapp: +852 5633-2221
Whatsapp快速連結: http://bit.LY/30OKago
***即加入 Telegram 官方頻道,掌握最新預訂及現貨資訊: http://bit.ly/2raMDnW ***
扶手電梯標誌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公屋好靚 ]
(今天大家紛紛替公屋抱不平,也來湊熱鬧。這是去年寫的,為一個教育項目,閱讀對象是有意了解香港建築的高中生,盡量深入淺出,希望當時有為他們打開第一扇門)
建築可以閱讀一個地方的過去。
香港公營房屋,源自一場火紅年代的意外:1953年石硤尾大火,53,000人無家可歸,衍生出第一代徙置大廈,成為公屋雛型,其時主要為安置受災居民與寮屋戶,設施比較簡陋。
翌年,港英政府成立屋宇建設委員會,著手興建十個廉租屋邨,自此為一代又一代香港平民帶來遮風檔雨的家。
公屋因不美麗的意外而來,然而那些年的設計,留下了值得借鏡的美學參考,一座屋邨就如一件放在戶外的設計作品。
舊式公屋建築主張實用,彰顯現代主義風格,為解決空間問題而來,所以必須簡約,務實,以功能為先,不嘩眾取寵。
表面上循規蹈矩,可是只要找到對的角度,自會看到以小為多的哲學,源自排列、重覆,冷靜而整潔的美。
比方說,長型大樓每層數十個單位,縱與橫同時擴張,遠眺屋邨樓房,不論窗戶配搭通風槽,或是走廊圍攔加大門,連綿不絕的重疊和組合,密密麻麻如格子,織出一張鋪天蓋地的網,既是顏色豐富的積木,也是比例對稱的畫。
而公屋在過去50多年間變化多端:長型(西環邨、彩虹邨等)、I 型(新田圍邨、啟業邨等)、工字型(禾輋邨、彩雲邨等)、十字型(大興邨、順安邨等)⋯⋯不同結構有時又會各自生出不同的美感,幾何三角或梯形,為屋邨帶來只此一家的面相,由建築去確立身份。
數到至今依然被視作經典的結構,包括雙塔式設計:1967年落成的華富邨,由前政務司廖本懷操刀,是全港首個出現雙塔式設計的大樓,由兩個正方型對角互扣而成。特別在中庭的大型天井,天井之間是電梯大堂,以走廊通道包圍。
天井大小跟樓層高度跟隨比例制定,確保日光照到每一層,也幫忙通風,帶動熱空氣上升和流動,並且減少空間的封閉感覺,住戶踏出家門馬上一眼關七,鄰里關係更為緊密。
意外收穫是震懾眼睛的構圖效果──由地下抬頭看,世界成為聚焦成一條方形管道,一個勁兒衝上天空;而樓層不斷交錯重疊,構成深不可測的方格,也是讓人禁不住生出壓迫感的一個巨井,極光與極暗,最高與最低,那反差不斷衝擊熟悉的認知。
更科幻的設計,屬於1975年入伙的勵德邨,前工務司鄔勵德的曠世作品,成為電影《攻殼機動隊》的取景場地。
全邨共八座大廈,其中四座為眼鏡形建築, 是全港至今唯一的圓柱體公屋建築,遠看就像一對巨大的煙囪,亦有點西方中古圓塔建築的味道。
裡頭是一個接一個的圓,每座27層,每層17戶,跟雙塔式天井異曲同工,一圈一圈相疊而成,是個無限延伸的宇宙,引你想像:有人說那是相機開開合合的快門,有人覺得活像波板糖,更多人形容那是通往平行時空的隧道。
這些因排列與重覆而呈現的幾何,散落屋邨每個角落,可以是樓梯扶手不停旋轉的一道漩渦,可以是通風牆千變萬化的花飾演繹,亦見於那年代十分流行的紙皮石設計;只要你打開雙眼,邨內都是小風景,標誌設計者心意。
而寫在梯間、印在告示招牌,以及邨內街坊小店招牌上的字體,更是屬於香港地景的一種獨有文化,剛勁有力的北魏體,挺拔端莊的楷書,嚴肅卻不失靈巧的隸書等等,都為建築物添上秀外慧中的靈氣。
那些年獅子山下的基層市民,因為公屋而終於成家,有了安身立命的處所。
屋邨的美,除了結構上建設上,更重要是包含了將心比己的考量:為改善生活而來的設計,以人為本,最是親厚。
「有許多建築師說,夢想去建公共屋邨。乃把人的屋住環境與呼吸空間皆設想完備,是絕高藝術。而香港,是最好施展身手之地。」台灣作家舒國治曾經在《香港建築》一文這樣寫。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_kit
扶手電梯標誌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疫情下的香港 市中心中環
舊去新來,最明顯就係即將開幕既DONKI!
好多名店,貴價產品都無乜客人
相對好冷清
酒吧區就算延長營業至9PM,客亦不多...
#疫情下的香港 #中環 #CENTRAL #HONGKONG #LANKWAIFONG
#HKBLOG #HKVLOG #HKVLOGGER #HKBLOGGER #市面實況
中環 (Central) 是香港 (Hong Kong) 步伐快速又精力充沛的商業和零售中心,這裡蓋滿了摩天大樓、時髦的購物中心和豪華飯店。在具標誌性的維多利亞港口 (Victoria Harbor) 則停滿了渡輪和傳統的船隻。這裡以夜生活而聞名,蘭桂坊 (Lan Kwai Fong) 有喧鬧的酒吧和夜店,而位在附近的荷南美食區 (SoHo) 有酒吧和時尚的餐廳。能夠遠離城市喧囂的,則是香港公園 (Hong Kong Park) 和香港動植物園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Garde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yC4z3q5Z60/hqdefault.jpg)
扶手電梯標誌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海洋公園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黃竹坑道180號,佔地逾91.5公頃,是一座集海陸動物展覽、機動遊戲和大型表演於一身的主題公園,於1971年成立,於1972年7月動工,於1977年1月10日[4]開幕,為一個由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非牟利機構管理。香港海洋公園依山而建,主要分為高峰樂園及海濱樂園,以纜車和海洋列車連接。高峰樂園與大樹灣間則由一條全香港第二長的戶外扶手電梯貫通。2005年,海洋公園啟動耗資55.5億港元的《全新發展計劃》,全園景點及機動遊戲由原來約35個增至80個,分為八大主題區域(亞洲動物天地、夢幻水都、威威天地、熱帶雨林天地、動感天地、海洋天地、急流天地及冰極天地),並且躋身為世界級主題公園,成為全球最受歡迎及最多入場人次的主題公園之一,於2012年獲頒全球最佳主題公園(The Applause Award)大獎。隨著海洋公園近年積極開拓新景點及加入多種國寶級動物,公園於2011年的入場人次已突破5百萬;2012年4月26日,海洋公園連續9年打破入場人次紀錄,突破6百萬,更於同年6月突破710萬人次,其中首10個月海外及香港遊客的入場人次分別上升15%及25%;2012年全年入場人次達破紀錄的750萬,比較2011年增加9%;當中一半旅客來自中國大陸,一成半為外國,其餘為香港本地。由開業至今,海洋公園已接待超過一億一千萬名遊客。海洋公園的前身是巴黎農場,農場位於南朗山北部的山腰,佔地約100畝,創辦人謝德安是澳門富商何鴻燊的五姐夫,於1950年代開辦,於1972年7月因為政府撥地興建海洋公園而結業,現址為海馬標誌一帶之下(即現今香港警察學院之東南附近)。海洋公園由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資助及香港政府免費撥地興建,工程耗資1.5億港元,經過4年半時間的興建,海洋公園於1977年1月10日在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禮下正式開幕。在1982至1984年間,賽馬會再次撥款2.4億港元進行公園第二期發展工程,先後興建水上樂園、登山電梯、百鳥居、紅鸛池及孔雀花園等設施。早期海洋公園的營運資金,主要依賴門票收入及賽馬會的撥款支持。因為入場費偏低,曾經出現虧蝕。2012年11月,海洋公園獲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博覽會(IAAPA)頒發頂尖榮譽大獎「2012 Applause Award」(全球最佳主題公園),成為首座亞洲主題公園獲得此大獎,公園並同時獲得協會頒授數碼市場推廣、最佳整體製作及視覺展示卓越大銅三項卓越大銅鈴獎。2015年11月5日,水上樂園正式動工。當年的「五彩天梯」計劃以「八色滑梯」形式重現,並增設巨浪衝浪機、兒童嬉水區等設施。但因應設計改動及工地發現沼澤,不利施工,需作擴充鞏固工程,故樂園將延至2018年開幕。海洋公園分為高峰樂園(山上)和海濱樂園(山下)兩個主要區域,內裡再分為八個不同主題的區域,包括夢幻水都、亞洲動物天地、威威天地、熱帶雨林天地、動感天地、海洋天地、急流天地及冰極天地,提供各式各樣的景點及娛樂體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ASaAhoHZEg/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_1MTNJqO6NYQehVkeGXOmbsCY_g)
扶手電梯標誌 在 【維修檢驗工作粗疏】 【大陸扶手電梯意外頻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湖北一宗導致一名母親死亡的 扶手電梯 意外,近日引起公眾熱烈討論。有人質疑商場早知肇事電梯有故障,但没有圍起警告 標誌 ,亦没有停止電梯運作。 ... <看更多>
扶手電梯標誌 在 細節要留意齊守規搭扶手電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打呔男公仔:不要看電話要留意 扶手電梯 女公仔:不要在 扶手電梯 上行走請記住要 ... 熒幕蓋字:細節要留意齊守規搭 扶手電梯 www.emsd.gov.hk 機電工程署 標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