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通車】
國道一號高速公路於1971年8月動工
在1977年12月31日
搶先讓三個重要路段通車
1978年10月全線通車
這條公路北起基隆市,南抵高雄市
全長374.3公里
簡稱中山高、國道一號
是臺灣第一條高速公路
一起來回顧
日期:1977/12/31
圖說:高速公路台北圓山大橋及交流道開放通車
報別:聯合報
#承載你我的臺灣記憶
#一高二高三高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78-01-01/聯合報/02版】
高速公路三處路段
昨天分別通車
【本報綜合報導】高速公路圓山交流道至台北交流道、楊梅至新竹、及豐原至台中交流道三路段,昨天開放通車,高速公路工程局長胡美璜分在三處主持通車儀式。
自昨天起,全長三百七十三公里的南北高速公路,已通車路段,包括基隆直抵新竹、豐原至台中交流道,及台南至鳳山三重要路段,對疏導台灣西部交通有很大幫助。
胡局長于上午八時卅分宣布圓山交流道至台北交流道路段開放通車。他在通車儀式中表示,這條路段通車後,可與同日開放的楊梅至新竹段配合,使台灣北部地區經濟最發達、交通最繁密的基隆至新竹長九十六公里的一段高速公路,得以貫通。
高速公路楊梅至新竹段,于上午十時通車。在通車前,胡局長致詞強調:這段路線的通車較預定時間提前半年多,應歸功於該局同仁的悉力推動及承建單位的奮力趕工。
胡美璜說:楊梅至新竹段雖係加工趕建完成,但無論就路線設計的精優、或路面施工的平整,乃至橋樑品質的控制,及邊坡穩定的維護等,都能力求完美,極盡妥善。
他指出,楊梅新竹段穿越湖口台地邊緣處,開挖深路塹時,發生長達五百八十公尺的大坍方,經以長六百廿公尺的地下排水隧道,及高八公尺、厚六公尺、長三百公尺的蛇籠擋土牆,予以徹底防制,這在設計與施工技術上,可說是國內創舉。
新竹縣政府於十時半,在新竹交流道上舉行慶祝茶會,林保仁縣長在致詞時,代表全縣民眾,歡迎高速公路通車新竹,他並代表新竹縣致贈獎牌給胡美璜局長、北區工程處是石中光、新竹工務段長夏尚平、竹北工務段長莊人農、榮工處,及日商青木公司。
高速公路豐原至台中交流道路段,也於昨天下午三時開放通車。胡局長指出,這段高速公路提前完工,主要是配合台中港開港營運的需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童夢幻境陶藝展 #藝術家呂蕙如專訪 在童年回憶中找尋最初的自己 陶藝家呂蕙如帶領你我一同進入童夢幻境 幼時回憶的觸動 透過雙手的重新捏塑 試圖敲醒妳我內心中的童夢記憶 來自大自然的孩子 喚醒童稚的同時也提醒環境議題的重要性 「透過手捏塑出喜歡的東西,我認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承載你我的臺灣記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童夢幻境陶藝展 #藝術家呂蕙如專訪
在童年回憶中找尋最初的自己 陶藝家呂蕙如帶領你我一同進入童夢幻境
幼時回憶的觸動
透過雙手的重新捏塑
試圖敲醒妳我內心中的童夢記憶
來自大自然的孩子 喚醒童稚的同時也提醒環境議題的重要性
「透過手捏塑出喜歡的東西,我認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從小在樹林長大的
呂蕙如,在阿嬤家度過童年的生活,在她的記憶中—那兒有一大片綠意與花草,每天赤腳在自然中奔跑,感受泥土的濕軟與花草的香氣,小小瓢蟲在手掌走動,蝴蝶停在手背上的感動,對於一個喜歡大自然的小女孩來說;至今仍記憶猶新。
幼時就發現自己喜歡塗塗抹抹、動手做美勞、翻翻童話故事繪本等等,呂蕙如
也表示,在這樣的時光中特別地快樂。雖然到大學前並沒有受過術科教育的訓練,但是她對於藝術的濃厚興趣,卻從來沒有間斷過。在就讀大學的期間,累積了不少平面類與立體類的作品,而其中所表現的元素與脈絡,和兒時的記憶是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因此,呂蕙如的創作也多與童年有關,創作主題經常圍繞在她喜愛的花朵、蝴蝶、家屋、城堡等。
開啟學習手作的契機 沉浸在創作的喜悅裡
學習藝術的過程中,在平面繪畫之外,呂蕙如更發現自己對於手作的喜愛;當開始動手捏塑時常忘記時間的流逝,這樣的作陶過程中,彷彿讓她處於另一個時空,處在一個只屬於自己、不被外在打擾的世界。提到對於陶的熱愛,呂蕙如笑著說:「陶土的質樸,還有各種不同釉色的表現,深深令我著迷。」特別是手感給人的溫暖,那份溫暖的堅持,她相信是所有手作人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由於自小熱愛自然,她選擇自然中富含記憶性、可手塑性的土作為媒材,以陶藝創作的方式來詮釋個人的情感。
談起創作中最關切的事情,呂蕙如回想起的是童年與自然相處的幸福時光。那樣的回憶與經驗,已深深刻印在她的腦海之中;那是無可抹滅的印記。揉合了童年的經歷與夢境,觸動了她心靈中的鑰匙,不只透過夢境,也想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重溫兒時的幸福感,同時也期許在陶藝創作中,能自由的悠遊其中,試圖在腦海浮現或勾勒出自己的童年意象。蕙如更想著帶領大眾們,一同進入她的童話想像世界後,從封閉已久的內心中整合過往,找回最初的自己。
美麗的創作語彙 象徵著藝術家內心的世界
在蕙如的作品當中,你會發現:小時候筆下常畫的家屋、夢裡的雲朵、繽紛的城堡、祕密花園中的花朵與蝴蝶們等夢幻元素,都是她創作裡時常出現的語彙符號,在驚艷童時的美好之際,不妨也放鬆倘佯;在這一片呂式所精心營造的童夢幻境裡。如此美麗的符彙,也擁有著許多心靈上的意象喔!例如顏色繽紛的花朵是兒時感動的重要元素,也是心靈完整的象徵。而花形意象中的蝶,則有尋求心靈深處「轉變」力量的意涵。堅強的城堡與家屋是固守心靈的象徵,用它來守護著兒時的永恆又美好的回憶。以雲有機造型為載體、述說著夢境中既真實又虛幻的存在。
打造夢幻的城堡 回歸童年的初心
採訪的當時,我們也相當好奇;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會經歷甚麼樣的心境變化,呂蕙如是這樣描述的:因為童年在自然環境下成長,深深體會到自然的美好,可使我們有回歸母性般的懷抱;使我們心靈獲得沉澱與祥和。「我很幸運能無拘無束在自然的環境下成長,度過幸福的童年歲月。」,童年裡的房屋並不單純只是棟建築物,也是承載她記憶的容器,是情感的儲藏所。想試著捏塑出可愛、溫暖、穩固家屋與城堡形象,給予人們溫馨與幸福的感受。而在形塑泥土的過程中,她的心境彷彿回到幼年一般那樣放鬆與快樂,讓童年的回憶融入作品之中,進而回歸到自身,尋回最初的童心。
陶藝創作時的滿足感使心靈沉澱
「我想用土揉和我的童年經驗、童年意識、夢境與幻想,進而表現在我的陶藝作品裡。」,藝術家呂蕙如也表達:陶瓷創作就如同用陶土在捏塑與形構出她的內心世界。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能回到如童年般的赤子之心,自由自在的捏塑,沉浸在創作時的幸福感中。就像是藝術治療般;幫助她抵抗現實牢籠的束縛,而在心靈留下一塊寧靜、祥和的淨土。關於此次展覽的作品,期望觀者看著呂蕙如所創作的微型童話世界中,也能依稀喚起彼此的童年意識,傳達出放鬆且療癒、心靈沉靜的感覺,同時也隱約透露出夢境般的氛圍與靜謐安詳的氣氛。更對自己也期勉著,作品能帶給人溫暖的親和力、愉悅的心情與童話般浪漫幸福的氛圍。(文:金車文藝中心)
呂蕙如學經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研究所 畢業
承載你我的臺灣記憶 在 Eric Chou《受夠Enough》Official Music Video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聽到這首歌曲,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入圍14 項金鐘、生涯拿下5 座金 ... 沒機會讓你懂我我好幸運在那時候有你愛我受夠一步兩步三步我錯過搶先你 ... ... <看更多>
承載你我的臺灣記憶 在 千里步道- 【你我相逢在淡蘭道上】 大家有看淡蘭道Tamsui-Kavalan ... 的推薦與評價
【你我相逢在淡蘭道上】 大家有看淡蘭道Tamsui-Kavalan Trails 今天早上的新書發表 ... 這條百年山徑除了承載悠遠的歷史與記憶,也需要現代的維護與關注,因此除了以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