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我想打籃球|30天練出完美投籃
👉https://www.pressplay.cc/link/6FF79BE1
🔥募資限時優惠68折!
🎁 #完成貼文任務領取「限量優惠碼」
在下方po出和籃球有關的照片或是留下任何一段話
就可獲得「限量課程優惠碼」
再折200元!
-
想要在籃球上有所突破,就從投籃開始🏀
投籃是籃球中最基本也最關鍵的因素,這堂課將幫助你建立正確的投籃觀念,矯正錯誤的投籃姿勢。
我會從過去的教學經驗中挑出最有效、以及投報率最高的訓練項目整理成綜合訓練菜單,只要持續練習就能強化肌肉記憶,就能大幅提升投籃命中率🎯
◤系統化掌握投籃技巧
八 堂 課 成 為 射 手 ◢
[ 🏀 第一步 投籃動作調整 ]
學會正確的投籃姿勢
‣ 手|拿球方式、出手姿勢
‣ 腳|腳步站姿、施力位置、接球腳步
[ 🏀 第二步 強化肌肉記憶 ]
提供有效、高投報率的訓練項目
‣ 中距離跳投(定點、動位、急停)
‣ 三分球投射(定點、移動)
‣ 單人和多人訓練菜單
[ 🏀 第三步 融入應用情境 ]
‣ 投籃技巧應用
‣ 判斷出手時機
‣ 判斷情勢,採取不同進攻方式
‣ 一對一單防,完成後撤步跳投
-
【教練,我想打籃球|30天練出完美投籃】
🎁9/24 ~ 10/15 募資獨家:
‣ 68折優惠$1480(原價$2180)
‣ 附贈訓練菜單(電子檔)
‣ 享實體課8折優惠
🎁解鎖活動:
‣ 達300人,買課就抽「一對一訓練」(抽2名)
詳細介紹:https://www.pressplay.cc/link/6FF79BE1
預計開課時間:2021/11/0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Coach Fu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achfui #教學片#投籃 #1.5motion #投籃力量3 這次會教為什麼要壓一下才投籃.2motion 跟1motion 投籃力量完全不同, 所以接球動作也完全不一樣.這次很詳細告訴大家,如何使用核心力量投籃 1:27-3:00 為何投籃需要壓? 4:00-5:00 上半背屈曲對投...
投籃姿勢 腳 在 Sky's NB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天看了幾場公牛的比賽,感想只有...Coby White真強。對,不是上季那種手感好的瘋狂射手式的強,而是...真的強。
.
新秀觀察我詬病的所有問題,出手選擇、傳球意識、切入腳步,Coby全部大躍進,進步程度非常誇張。甚至可以這樣說,看了兩場下來他是公牛最穩定的球員,而上一季他則是公牛最看天吃飯的球員之一。
.
一來一往之間,你就知道差別有多大。
.
腳步這點上,上季Coby的多餘腳步真的很多,一堆有的沒的多餘跳躍、多餘小碎步、腳步切換得超不乾淨,導致他切入老是慢半拍、拖泥帶水,看得人很痛苦。而這點我真的沒有料到過個半年他可以修正得如此完整。
.
搭配他半場判讀的進步,可以看到他整個擋拆的比賽內容大進化。能迅速用腳步過人切穿防線,一拍直接閱讀防守判斷要傳還是要直接上。
.
也能慢下來運用腳步去牽引防守,去尋找出手機會、創造隊友空檔,雖然傳球依然在攻擊型控球的範疇內,但不論節奏快慢,只要機會有出來都有傳到、視野放得很開。
.
尤其在他動靜切換自如的攻擊下,其實滿能解放出長人的roll in空檔的,這幾場WCJ主要的進球都是受惠於他。至於傳弱邊雖然是也看得到,但傳球時機和創造弱邊機會的能力相對來說就沒那麼優異。
.
即便以Coby的體能和臂展條件來說,他能進步的大概也沒多少了,不過一名兩年內有望得分上看18-20分、搭配5籃板5助攻、還有優秀三分自走砲能力的攻擊型控球,這仍是非常非常難得的資產。
.
看來開季之後Coby和Tomas Satoransky會有很好的先發控球競爭,甚至我想以當前潮流來看,或許接應能力更好的Coby已經有七八成站穩先發位置了。
.
只是相對Coby的大躍進,兩位內線核心就...很危險,真的很危險。
.
Markkanen是典型的被養壞的案例。他過去兩年大幅增加上肢的肌肉,去年準度就已經下降了、今年更是完全沒有準心可言,連投籃姿勢都已經和生涯初期完全不一樣了。
.
事實上他的問題從非上肢,而是核心和下盤力量不足,導致他在場上的續航力和卡位要位偏弱,所以我真的不明白到底一直練上肢肌肉衝三小,練到現在粗得要死然後投籃都不會進,有屁用嗎?
.
就像之前公牛記者在自己podcast上說的,Markkanen現在存在感真的很低,常常會連續三五個回合根本意識不到他在場上,因為他除了變很壯以外根本一點實質作用也沒有。
.
只希望這個賽季Donovan還有機會救他,不然大概...就又是另一個像Meyers Leonard那樣瞎機巴亂增壯結果自毀生涯的案例了。
.
Wendell Carter jr.則是另一個面向的崩壞,那就是技術的停滯和信心的毀滅。而相比起Markkanen的增壯是幾年前就開始,WCJ的鍋則極度明顯是去年那位教練搞出來的。
.
原本上季就該練的外線完全沒練,導致現在想打5 out,結果就是完全沒辦法把球投進。投丟的次數多了就連帶信心也開始投不見,上高位手遞手人家都放他三步、他還是只想趕快把球送給別人,慘不忍睹。
.
不過必須說WCJ在短擋拆的狀況下還是很優秀的,幾次和後衛擋拆後在罰球線接球,他就能運用很高的協調性和速度過掉長人,可以說和上上一篇貼文提到老鷹的Bruno Fernando一樣,他們都是高位作戰才有用的全能型中鋒。
.
問題是回到上面說的,Donovan也不是沒讓他上高位,但他就信心崩壞、除非擋拆硬塞球給他不然他拿了球就只想傳掉,所以就真的是無解,只能隨著賽季以及他三分的進步,看能不能慢慢找回自信了吧!
.
至於Zach LaVine就...沒啥改變。傳球意識、半場判讀、出手選擇這些腦袋的東西還是一樣,禁區上籃也依然迴避碰撞導致會放槍,問題一直都存在、卻也一直都沒修正。
.
老實講有點失望,他看起來大概就是這樣了,很好的得分手,但不會是王牌。
.
所以公牛現在其實是有點尷尬的,雖然Patrick Williams非常香 (是的,但這部分請容我保留到新秀初探) ,可是不論是他、Coby、LaVine,大概都只是二三當家的上限。
.
在沒有明顯可作為王牌的核心、加上內線雙塔能不能修好還成疑之下,公牛的重建之路,真的是曙光忽明忽滅,似乎看得到一些好的徵兆,但問題卻也非常非常的多。
.
#芝加哥公牛 #CobyWhite #LauriNarkkanen #WendellCarterJr #ZachLaVine #2020NBA熱身賽 #NBA逐場分析 #NBA球員分析
投籃姿勢 腳 在 Sky's NB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想講太多新秀的東西,畢竟想留著等新秀初探做成影片,所以只簡單談一下這兩天看黃蜂比賽的想法。
.
最讓我驚豔的無疑是Jalen McDaniels,這名去年的二輪秀如果你覺得名字有點熟悉的話、不用懷疑,他就是今年首輪新秀Jaden McDaniels的哥哥。
.
而必須說啊,哥哥就我看來很可能成就會遠超身為五星高中生的弟弟。
.
這傢伙有著不輸弟弟的先天條件,6呎10吋身高、7呎臂展、極快的速度、優秀的協調性、水準之上的爆發力,之所以會掉到二輪是因為他技術非常粗糙、且今年已經22歲。
.
但肉眼可見的是,比起弟弟、Jalen的球商和學習力好不知道幾倍,他上一季是完全沒投籃的,今天這場卻展現出非常好且柔軟的投籃姿勢,動作一氣呵成、手感甚至還比黃蜂這兩年努力栽培的Bridges還好。即便接球腳步不穩定、但相信外線練起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
同時他也是一名很好的空切者,懂得適時在底線遊走、接球後運用自己的身材優勢和協調性在碰撞下終結。並且他還有簡單下球切入的能力,在短擋拆接球時能直接從罰球線運用爆發力和臂展一兩步墊進去攻擊籃框。
.
總之,就是一名類似Jerami Grant那樣、運用高機動性和身材,以及基本不複雜的技術,在球場各個角落都能接應得分的類型。不過就我來看Jalen的協調性更好,倘若技術能持續提升上去,他的進攻能力是有可能超越Grant的。
.
甚至可以說,就我來看他現在已經滿接近雷霆時期的Grant了。
.
而這也就是我一直在強調的。不能因為黃蜂這幾年操盤老是很問號,就連帶覺得他們一定其他部分也都很爛。
.
事實上黃蜂的選秀眼光這幾年都非常精準,養成能力更是極高,並且對於球員的定位、防守系統的建立等等,都是重建隊裡面我看到數一數二的好。
.
是的,在PJ Washington的新秀觀察裡我有講到,黃蜂的聯防系統有多紮實,如今在Jalen進攻有所成長,能上更多時間、又加入LaMelo這個6呎8吋且機動性超高的球員後,黃蜂的側翼協防海也有望更加亮眼。
.
幾乎可以想像得到,開季經過一定磨合之後,黃蜂的第二陣容會有多精彩。
.
即便由於個人得分、LaMelo開季大概沒辦法打上先發,但這兩場看下來我覺得他是真貨。看不出態度有問題、在場上攻守兩端都井然有序,根本看不出是一名完成度非常低的新秀。
.
比起他啦,這兩天隔壁棚打老鷹的MCW還比較像新秀,ㄏ。
.
在LaMelo超乎預期的成熟之下,他帶領著Miles Bridges、Jalen、Martin兄弟檔、Biyombo這票跳跳人第二陣容,球風真的有夠熱血,防守端迅速協防蓋鍋之後再集體快攻最後alley-oop爆扣收場的畫面,勢必未來會不斷上演。
.
至於先發上,Rozier - Graham - PJ - Zeller的組合上一季基本上已經證明過自己了,如今終於為雙槍找來真正的控球者Gordon Hayward,整個先發一下子就有條不紊了起來。
.
PJ的策應和Hayward的節奏掌控,有望把Rozier和Graham的得分爆發力從不穩定的雙面刃、轉換為更加穩定可靠的武器,而這兩人的牽制防守的能力,也有望反過來提昇前兩人的出手空間、相輔相成。
.
雖然Hayward的合約又臭又長、風險又大,Rozier也是明顯溢價,但事實就是最後組合出來真的是非常完整又全面的一支團隊,說真的這樣要嘲笑他們也還真的是有點難。
.
與其說黃蜂這兩年的操作是亂撒銀子,不如說他們是慧眼獨具、看得出其他球隊放不進去的雞肋,是自己隊上剛好完全合適的真命天子。 (雖然合約還是簽太大就是了啦)
.
所以啊,真的是不要再嘲笑黃蜂了。你就去看今天這場的上半場,看一下就好了,跟你保證你會驚覺這隊怎麼會這麼好看。
.
從去年說到現在了,感覺成功推坑的人數還是少之又少,希望這回在有LaMelo推波助瀾之下,可以成功把黃蜂這兩年非常熱血好看的球風給推廣出去啊!
.
趕快拉親朋好友、三姑六婆一起來闔家觀賞黃蜂比賽啦(#`Д´)ノ 不會後悔的啦幹(#`Д´)ノ
.
#夏洛特黃蜂 #LaMeloBall #JalenMcDaniels #2020NBA熱身賽 #NBA逐場分析
投籃姿勢 腳 在 Coach Fu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oachfui #教學片#投籃 #1.5motion #投籃力量3
這次會教為什麼要壓一下才投籃.2motion 跟1motion 投籃力量完全不同, 所以接球動作也完全不一樣.這次很詳細告訴大家,如何使用核心力量投籃
1:27-3:00 為何投籃需要壓?
4:00-5:00 上半背屈曲對投籃力量的影響
5:00-6:00 重心往前跳跟跳前分別
6:00-6:40 投籃時重心分佈令力量傳送的差異
6:40-7:11 核心發力壓與跳的分別
7:11-9:22 重心跳及核心彈練習
9:22-11:13 動態核心力量的籃球動作
11:13-13:16 投籃時腋下打開角度及合球時球的位置
13:16-14:05 核心力量壓彈投籃
14:05-14:27 1motion合球位置跟1.5motion合球位置分別
14:27-16:12 找出最適合的投姿
16:12-18:05單腳核心下壓練習
16:24-17:22上下手接球投籃位置詳解
18:05-18:53 核心下壓時發力位置
18:53-20:58 2motion接球動作跟1.5motion完全不同
20:58-21:36 1.5motion接球動作
21:36-22:19 新例下接球動作side step catch
22:19-23:28 下壓投籃速度並不會減慢
23:28-27:21 拉鬆你的上半背
27:21-28:17 阿豪及CM投籃練
28:17-29:10 核心下壓動作不能過大
29:26-31:00 1.5motion長短距離控制系統
31:33-32:09 每人的投籃姿勢都不一樣
32:09-32:39 防重心往前步法
34:38 HoTim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nmzIfubSP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