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生活在這個國家最難的地方,是心常常要一揪一揪的,目睹著最貧窮、最不公的種種。
.
七月底的週三,新的一波南極冷氣團報到。據氣象報導,那是今年入冬最強的冷氣團,連里約的山區都可能會降雪。城市裡下著雨,傍晚從健身房回來的我們,濕淋淋的,決定順道到附近超市買熱湯作為晚餐。
.
超市的熱湯是秤重制的,每天都推出四種不同口味,原本就很受歡迎。可能是今天特別冷,他們把販售熱湯的小桌子搬到人行道邊,不用走進超市就能看到,吸引著更多人排隊購買。
隊伍是向店裡排的,排隊的人都提著傘、穿著長袖長褲大外套。
.
四鍋熱湯前面,站著一個短袖男子,他抱著的盒子是他正在販售的 TWIX 巧克力棒。
他發抖,偶爾跟一旁的超市店員搭幾句話,抱怨著很冷。我看著湯鍋蓋一次一次被掀開,冒出熱煙,肯定也很香,他站在那兒是想藉由熱煙取暖嗎?
.
我邊排隊邊想著,是否該多買上一碗湯讓他暖暖身子、填填空腹。我掙扎了很久,最後剛好趁 Filipe 先回家去,就另外點了小碗去結帳。
.
這個超市有左右兩個門,我結帳完往外走時,發現左門外有兩三個流浪漢躺坐在門邊,便改往賣濃湯的右門,碰到那位短袖男子,問他是否接受這碗湯。他毫不猶豫地快速接下,匆匆說了謝謝就準備開動。
.
是的,左門邊有兩三個流浪漢,而路的對面也有兩三個,而我只買了一碗湯,給我認為至少有試圖要工作賺錢的短袖男子。
這個故事還沒結束,果然在我踏入家門後,Filipe 關心到:「我看有個賣巧克力的在那邊,他有沒有跟你要錢或要東西?」「沒有,他默默在那裡賣巧克力。」「嗯,那就好。」
「可是我自己買了一碗湯送給他。」我不好意思地說,像是一個孩子做了甚麼調皮事,卻忍不住隱瞞。Filipe 用一臉「真受不了你呀」的表情作為回覆。
.
從前我自己在巴西利亞念書時,時不時會掏錢跟路上小販買東西,分送食物給街友,或是按他們要求的買便當、三明治、尿布等等。遇上他們的頻率,真的是「時不時」而已,偶爾幫一下還可以。
但在貧富差距極為顯著的里約,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的頻率,就不是「時不時」了,而是「常常」甚至「超常」。
可能走在路上不到五分鐘,就可以碰到五個人以上來要飯要錢、賣糖果餅乾;連坐在公園裡想討個清閒,坐在餐廳裡想吃頓飯,都會一直被打斷。
.
每被找上一次、或路經過一次,我的心就是揪一次。我變得外表很冷漠殘酷,連連說不、抑或毫不回應,但我的撇過頭不注視,其實是為了減輕那股心痛。
我不想看清楚孩子的臉龐仍是如何稚嫩、老人的皺紋已經歷多少風霜、女人是否懷著孕手裡抱著嬰孩、是否有衣服有鞋穿、是否有個家還是餐風露宿、是否還健康還抱有生存意志...
幫了一個,還有下一個;今天幫了忙,明天他們也還是繼續在路上。不知道能幫到甚麼程度、甚麼時候,好像已經不是幫忙就會有改變的了。
.
當豐衣足食、家有屋頂是一種特權,每一天生活在這裡,都扛著這樣的無力感、罪惡感、心力交瘁;這是我覺得比這裡治安很危險、文化很不一樣、各種狀況很不好適應.... 相比起來最難的一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歌詞 #至少還有你 #富士山下 今天我們繼續講十首細思極恐的歌曲Part 2: 6. 來不及—陳珊妮 這首歌是講著一個女孩子去停屍房見她的情人,開始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來不及送你一程 來不及問你什麼算永恆 甚至來不及哭出聲 來不及陪你一陣 下兩句就更恐怖了: 來不及送你一程 來不及為你盡點責...
「抱團取暖意思」的推薦目錄:
抱團取暖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灰階思考》部落格文末抽書 x2 本
你聽過 股癌 Gooaye 嗎?過去一年多來,這檔長踞各大 Podcast 排行榜的投資理財節目,儼然成了很多人的通勤良伴(包含我!)。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因為聽了節目,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今天就來幫大家介紹這本塞滿了股癌風格的著作。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y-think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灰階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 Podcast「股癌」的節目製作人謝孟恭,這個談投資的節目上架數週內就成為台灣 Podcast 各平台總排行榜第一名。節目的內容比較偏大眾向,尤其適合股市「菜雞」(投資新手)收聽。
在這本書中,作者彙整了之前在節目上分享過的精華,搭配許多財經界的故事和各路投資大師的觀念,寫出了這本同樣適合投資新手的投資書籍。書中分成三個段落鋪陳,首先是排除人們常見的思考偏誤,接著是廣納多元思考的心態,最後是實際付諸行動的叮嚀。
對於投資老手而言,這本書稍嫌簡單和淺薄,但我覺得這正是作者厲害的地方。起初我聽股癌的時候,也認為怎麼都在說一些簡單的入門知識。後來我漸漸改觀,為什麼這些晦澀的財經知識從他口中說出來就這麼「直白好懂」又「平易近人」,真的要換成我自己說的時候,卻如同有鯁在喉、難以開口?
原來,把艱深的觀念,用三歲小孩也能聽懂的方式說出來,其實就是一門「表達的藝術」。作者的投資觀念和策略對投資新手很有幫助之外,我更喜歡觀察的是他如何把這些事情用白話文說出來的方式。以下我整理這本書的九個重點,以及一些我的延伸想法。
.
【排除思考偏誤】
.
1.打破常見的迷思
物極不一定必反。「漲多必跌、跌多必漲」這句投資人琅琅上口的順口溜不一定總是成立,實際的情況是:(1) 漲多不一定必跌,有些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夠深,能夠持續、穩定地長期成長、(2) 跌多不一定必漲,當一家公司的營運和競爭力都持續出狀況時,可能直接一跌不回頭。
別跟股票談戀愛。根據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加權計算出來的「羅素3000指數」,自從1980年來漲幅已經超過七十倍,但是驚人漲幅的背後,僅來自於7%企業的貢獻。反而有40%的企業,市值下跌了七成以上。選對股票的報酬很驚人,但選錯股票的懲罰也很嚴重,別單壓、重壓單一企業。
.
2.別盲從大神
小心股海牛鬼蛇神。媒體和網路上有許多財經專家會把自己包裝成能夠預測股市走向的神人,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師」最後要賺的就是學費。很多人面對投資選股的壓力時,往往會希望抓到一隻浮木,甚至是起了貪念想要找一夕致富的方法,卻往往落得適得其反。
站在大盤的肩膀上。股癌節目裡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盤是很難被打敗的存在。根據數據指出,美國市值前500家企業市值的「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十年打敗85%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因此初踏入股市的新手很適合從「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策略著手,站在大盤的肩膀上先勝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再逐漸提升自己的投資眼光和技巧。
別把思考外包出去。作者譬喻地很傳神,人們常常有病急亂投醫的情形,誤把路邊邪廟當神廟。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去瞭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度」,所謂專家或老師給的建議必須要自己消化吸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如同《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提到自主思考的觀念:「讓專家和科技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導大權」。
.
3.當心同溫層陷阱
避免深陷同溫層。人類長久演化下來的「群性」,讓我們對群體內的人緊緊團結,對群體外的人毫不手軟,甚至恨意濃烈。投資方法和策略千百種,如果太過於執著於某一種策略,然後又跟同溫層內的人一起取暖,往往會忽略了其他多元的觀點,錯過了潛在的警訊,這對投資不一定是好事。
加入新的同溫層。意思是跳出原本的舒適圈,針對不懂、不熟的事物,先去瞭解,而後評論。如同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經說過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時候要刻意讓自己擺脫意識形態上的枷鎖,試著去理解「反面」立場的觀點,讓自己能夠同時掌握不同面向的看法。
讓大師成為你的同溫層。這讓我回想起另一本《知識的假象》書中提到:「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只有當我們看得夠廣,踩在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描繪出更完整的知識地圖。
.
【廣納多元思考】
.
4.謹慎面對加工資訊
如何善用加工知識。隨著數位時代蓬勃發展,資訊的爆炸已經不單是用洪水氾濫可以形容,我們每天接觸的「加工知識」也越來越多。作者提醒,「只」吸收加工知識可能會造成偏食和營養不良,必須懂得把加工知識當成一種「索引」,用它們來找到資訊的源頭。
懂得找到資訊源頭。許多優良的加工知識產出者,會把資料來源檢附在文章內、文章末、影片註解中,如果要避免「斷章取義」的速食現象,就必須真正投入時間,找到資料最源頭的「原型食物」來吸收。與其聽別人說巴菲特今年又說了什麼,倒不如直接找他親筆寫的股東信。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作者舉例像是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瑞.達利歐(Ray Dalio)都擅長利用備忘錄跟投資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這些備忘錄的觀點之犀利、視野之遼闊,而且他們總是在修正自己的看法,學習新的東西。我很喜歡的俄國詩人普希金(Pushkin)曾經說過:「閱讀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因此,要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從大師的眼中看到不同的世界。
.
5.贏家的特質
樂觀,但不天真。這邊指的不是天真浪漫型的樂觀,而是要瞭解「風險」的本質,預期前方一定會有許多「驚濤駭浪」,但心底清楚在長期趨勢的發展下,人類社會將持續「進步」和「成長」的樂觀態度。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短期的波動,什麼又是長期的成長。
耐心,穩中求勝。耐心這個特質放在現代的社會環境,只會越來越稀缺。巴菲特曾經說過:「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他深知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時間」加上「複利」,也就是他著名的「雪球理論」(找到濕的雪和一條長長的山坡,讓雪球越滾越大)。當投資人越是急著殺進殺出,這顆雪球就越是滾不大。
行動,承擔風險。最近我讀到德州撲克冠軍選手吳紹綱寫的《致富強心臟》這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作者提到成功就是要「承擔多一點風險」(Take more risk.),而且把風險控制在「安全邊際」之內。應用到投資也是一樣的,我們要認識到「風險」是比「報酬」更加重要的一環,承擔你可以承擔的風險(但別失控),才有機會獲得甜美的報酬。
.
6.總是保持質疑
質疑是一種求知的態度。作者認為保有質疑的態度,就如同幫自己繫上一條「安全帶」。2020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有一位二十歲美國青年,誤以為自己交易失策負債73萬美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事實上,他並沒有賠這麼多錢,只是因為他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也沒向券商再詢問細節,結果才讓憾事發生。
求證是必要的行動。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習慣看網美打卡美食、推薦景點,甚至有時候連投資標的都要「跟風」一下。問題是,當我們沒有對細節仔細求證,連自己再跟什麼、買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往往會淪為股票市場裡的「韭菜」(大戶眼中容易被收割的散戶)。懂得綁上一條質疑的安全帶、自己採取行動去求證事實的人,可以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安全。
.
【實際付諸行動】
.
7.從認識自己開始
認清自己是誰。書中提到一個作者去面試特斯拉業務員的故事,面試官要求在場的面試者試著「賣給他一輛特斯拉」。結果每個面試者都使出渾身解數背出特斯拉的性能、規格、特色。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面試官買車的用途是什麼?家裡有幾個人?如果我們在投資之前,沒有認識自己投資的「目標」,會很容易迷失方向、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投資沒有萬用答案。每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報酬可能都彼此不同,每種年齡層、每種職業屬性的投資方式,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投資沒有完美的「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策略。與其問哪種投資標的最好,倒不如問怎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
別輕視風險接受度。我們都知道股市大起大落,卻時常輕視了當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在帳面上「大跌」時的心理感受。這讓我回想起探討頂尖投資家如何追求報酬、管理風險的《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書中有一句話書說得非常好:「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重要的是拿出自己賺來的真金白銀,真正投入到市場中實際感受那種起伏帶來的情緒,你才會知道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度如何,再進一步思考如何管理風險,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
.
8.別把雜訊當訊號
財經界亂象多。在這個大多頭年代,冒出許多號稱可以「事前預測」和「事後驗證」的投資專家,或者把任何意見都說得「模能兩可」的投資大師。這些雜訊常常會引起人的貪念,想說賭個一把,說不定這次就被這個專家大師說中,能夠翻身翻倍呢!結果,雜訊始終是雜訊,跟隨雜訊行動的後果好一點是載浮載沉,差一點就直接溺水滅頂。
接受多元持續修正。即使我們選定了某一種投資策略,也不要讓自己故步自封,要記得讓自己保持接收最新的市場訊息(前提要懂得區分訊號和雜訊),對策略作出微調和修正。我很喜歡的《跨能致勝》這本書中提到:「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持續接收多元意見,異中求同,是打造成功策略的不二法則。
.
9.炒股前先炒人生
人生如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有在投資的朋友或許都聽過這句玩笑話「本多終勝」,一開始有龐大「初始資金」的人,都透過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往往會遠勝過初始資金較小的人。如同前文提到,你雖然無法管理「報酬」,但你能控制的是「提高累積本金的能力」,無論是加薪、轉職、創業,都能幫你帶來更多的銀彈,讓你在市場上擲出更多骰子。當你能骰出更多次、骰得比別人更長久,相對就提高了骰中豹子的機率。
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資。因此,與其心心念念在投資報酬率這種「不可控」的因素,倒不如努力投資自己,這才是唯一「可控」的因素。在《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中有一個很棒的投資觀念:「真正擁有無限成長潛能、讓你可以更快達到財務自由的,其實是創造更多的收入」,也就在專業和事業上持續「開源」。投資自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投資。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有聲書讀後感想】
我當初第一次要讀《灰階思考》的時候,雖然自己已經有這本的電子書了,但那時候在「1號課堂 App」看到這本書竟然也出了「有聲書」?而且全暢聽會員還可以直接聽整本?當下超興奮!可是仔細一看,竟然不是主委本人的原音重現,而是找來 Podcast 百靈果的凱莉操刀演出。
雖然當下有一點期望撲空,可是真的給他聽下去之後,我就改觀了。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易懂(股癌風格,晦澀金融投資知識直白講),加上凱莉的說書口條真的很流暢,我一邊開車一邊聽這本書,就像是平常在聽股癌一樣暢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是最早開始聽的讀者之一,整本有聲書都還沒錄製完成。接下來就變成每天推出一個小章節,然後我就很像在「追劇」一樣,每天上班通勤時聽一個新的段落。這也是我第一次把有聲書當成追連續劇來聽,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總結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聽書體驗,我雖然聽過許多 Audible 英文有聲書的經驗,卻都是同一性別的作者+說書人,沒有聽過這種作者和說書人是不同性別的組合。對於這本有聲書的組合,我很欣賞1號課堂的操作手法,除了噱頭十足之外,也確實帶給我很獨特的體驗。
有興趣聽這本書有聲版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1號課堂使用心得文章,你也可以聽 YouTube 上面的試聽版感受一下。新書發表的時候他在台北簽書會也有一段現場分享,你可以聽聽看他怎麼說。
.
【後記:保持思考的多元性】
.
如同這本書的核心觀念:「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個色階。」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投資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談「思考方式」的書。真正深諳投資的大師,也都是善於思考、熟捻人性、多元吸收、持續改善自己的終身學習者。
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是我花了「最久」時間寫出的一篇文章,前後總共寫了三個多禮拜才陸續成型。或許這也是對我自己最好的鍛鍊,時常腦袋裡想得太難、太深、太複雜,以至於要用白話文說出口的時候,卻難以開口。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逐漸克服原本的知識枷鎖,也不斷去思考如何將艱深的觀念,轉換成絕大部分讀者都能聽懂的語言。我還想在文章裡偷偷告白,我一開始錄製自己的說書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會聽股癌的節目來獲取靈感,從他流利又不用呼吸的節奏裡找到單口秀的信心,從他直白又流暢的閒話家常裡找到豁出去的釋懷。
回顧起來,股癌節目在去年異軍突起之後,不但讓投資和財經知識更為普及,也扮演起一個社群平台,讓許多不同的財經資訊能在上面廣為流通。「投資」這個被許多老一輩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東西,也以更加親切好懂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對投資這件事還抱有一絲疑慮,那麼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穩定內心的力量和學習的方向。如果你已經有投資經驗卻還心浮氣躁,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老生常談的經驗和智慧。或者,你也可以從類似我的視角切入,學習怎樣把晦澀知識講到讓人直白懂。
這個世界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大是大非的二元論觀點,也不是充滿仇恨和傻樂觀的偏激言論,而是懂得軟硬兼施、多元並蓄、異中求同的灰階思維模式。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ySfEm3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GREY
使用期限:7/28~8/3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
抱團取暖意思 在 郭莉芳 X 理財講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見微知著
一個人的說話方式也反映著他的本質個性,
大方、有禮、講義氣都是可以裝出來的,
但,包容、謙沖、家教.....
從小地方,就可以觀察得到。
人,可以被看扁了,
但,千萬不要被錯看了。
*****
真正懂得建立紮實人脈的,往往都掌握了以下幾個江湖道理:
1.別人幫忙你,即便事情沒有成,也要記得向對方道謝。
2.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因為當下不好意思而輕易答應。要學會有禮但果斷的拒絕人。
3.在前輩與長輩面前,做到敬重有禮就好,不要諂媚跪舔,否則只會讓對方看不起。
當你面對服務生、大樓警衛等服務人員時,也不要有輕視與不屑的態度,
一個人如何對待陌生人,往往暴露出他的本性。
7.不要刻意去追逐尊榮和認同感,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注在自我進步上,時候到了,尊榮和認同自然也會跟著到。
8.寧願和聰明人打架,也不要和愚昧的人爭辯。
9.不要硬是要擠進不被接納和認同的圈子。要讓自己成為圈子。
10.最好的人際關係,就是獨立自主、強者聯合,而不是一群弱者抱團取暖。
14.做錯事時,果斷公正的道歉,不要狡辯,也不要用表面的道歉社交辭令,去包裝自己實際上的不認錯。做錯事唯一能挽回的方式,就是事後道歉的風度。
15.別人自嘲的時候,絕對不要順勢去踩,還自以為幽默。
抱團取暖意思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歌詞 #至少還有你 #富士山下
今天我們繼續講十首細思極恐的歌曲Part 2:
6. 來不及—陳珊妮
這首歌是講著一個女孩子去停屍房見她的情人,開始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來不及送你一程 來不及問你什麼算永恆
甚至來不及哭出聲 來不及陪你一陣
下兩句就更恐怖了:
來不及送你一程 來不及為你盡點責任
你的皮膚都穿鬆了 來不及為你抹點粉
7. 你沒有好結果—李慧敏
這首廣東歌一開始就說:
傷了的女人別走這樣近 被人拋棄的女人殘忍
全都怪你離開我 臨走也繼續傷我
見我粉身碎骨 還點上一把火
開始就是講一個女人如何被拋棄和被傷害,然後接下來就是講她如何復仇。。。
可以死了心 但忍不住恨 但求天會追究這 男人
仍相信有場好戲 命中已註定等你
報應日漸臨近 來清算你罪行
今天淌血是我心 即將痛在你心
身份對調發生 來讓你一生 最喜歡 和珍惜那人
也摧毀 你一生 完全沒半點惻隱
等欣賞你被某君 一刀插入你心 加點眼淚陪襯
來讓你清楚 我當初 嘗到的折磨
你親身 試清楚 如凡事亦有因果
就是因愛成恨的報復咯~填詞人黃偉文當時在想著什麼呢?
8. 嫁衣—吳虹飛 & 幸福大街
這首歌一開始聽起來就是很詭異,裡面的歌詞也是很恐怖,開始的歌詞是:
媽媽看好我的我的紅嫁衣
不要讓我太早太早死去
媽媽看好我的我的紅嫁衣
不要讓我太早太早死去
紅色嫁衣,讓我聯想起穿著紅色衣服自殺的人,死後就會化成厲鬼報仇,接下來的歌詞是感覺講著她即將要服毒自殺。
啊~
夜深 你飄落的發
夜深 你閉上了眼
這是一個秘密的約定
屬於我 屬於你
嫁衣是紅色
毒藥是白色
嫁衣是紅色
毒藥是白色
接下來的歌詞就有講到她為什麼要輕生:
但願你撫摩的女人流血不停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錯
但願你撫摩的女人正在腐爛
在網上就有很多個版本,有的說是這是一封遺書改編的,就說是一個女生被強姦了,然後她媽媽知道了,不想讓她女兒再繼續痛苦,就給她紅色的嫁衣和毒藥,死後可以找他的仇人報仇。但是歌手吳虹飛已經澄清了,她當時只是情緒非常負面,就用了帝女花和一些網上的故事來作為這首歌的歌詞。
9. 富士山下--陳奕迅
在寫這個之前我也有看過林夕對於這首歌的解釋,但是在我腦海裡面,就是出現樹海的情景,那富士山下有什麼呢?不就是傳說中的自殺森林嗎?
我們來先看看歌詞:
攔路雨偏似雪花 飲泣的你凍嗎 這風褸我給你磨到有襟花
連掉了跡也不怕 怎麼始終牽掛 苦心選中今天想車你回家
開始就是說男朋友載女朋友回家,車外下著雨,在車裡面和她說分手,女生在哭泣。
原諒我不再送花 傷口應要結疤 花瓣鋪滿心裡墳場才害怕
如若你非我不嫁 彼此終必火化 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價
這裡寫著他們的感情已經無法挽回了,
誰都只得那雙手 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曾沿著雪路浪游 為何為好事淚流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何不把悲哀感覺 假設是來自你虛構 試管裡找不到它染污眼眸
前塵硬化像石頭 隨緣地拋下便逃走
我絶不罕有 往街裡繞過一週 我便化烏有
這裡就是說明失去的愛情不能再回來,要學會放下接受,關於他說的富士山私有,林夕有說過:喜歡一個人,就好像喜歡富士山一樣,你可以遠遠望著它,但是卻不能搬走它,你只可以自己走過去
接下來的歌詞就是勸告女生不要輕生:
情人節不要說穿 只敢撫你發端 這種姿態可會令你更心酸
留在汽車裡取暖 應該怎麼規勸 怎麼可以將手腕忍痛劃損
人活到幾歲算短 失戀只有更短 歸家需要幾里路誰能預算
忘掉我跟你恩怨 櫻花開了幾轉 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
這裡說的是以後的情人節我們只能像朋友一樣見面,這樣可能讓你很痛苦,兩人在車裡面,女生已經割腕了,男生在勸告她不要輕生。人生究竟活到幾歲才叫長或短呢?失戀只會更短的意思也是講明女生有輕生的傾向,歸家需要幾里路,可以是代表我們不知道我們能活到幾歲。
真的很佩服填詞人可以寫出這樣的歌詞!
10. 北京一夜
這首由陳升和劉佳慧主唱,而我們常聽到的版本是信樂團吧!
開始的歌詞是這樣的:
不想再問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歸來麼
想著你的心 想著你的臉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這個我們過後會解釋: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處
人說百花地深處 住著老情人 縫著繡花鞋 面容安詳的老人
依舊等著那出征的歸人
這裡的百花深處其實是北京的地安門裡面的一條街名,這裡流傳著一個淒美的鬼故事,在戰亂時期,有一對漢族夫婦住在這裡,有一天丈夫被強行被徵入軍隊送上了前線,他的妻子來不及送上繡花鞋他就出發了,繡花鞋是避邪,保平安的物品,她丈夫離開前答應妻子一定會回來,但是卻不幸的在戰爭中死去,而妻子還在家裡苦苦的等著她的丈夫回來,所以開始的一段歌詞是妻子等待丈夫的情景,然後千年後,丈夫的靈魂在城外徘徊,而妻子的靈魂就在百花深處的這一個胡同。
不要在午夜問路 怕觸動了傷心的魂(人)
人說北方的狼族 會在寒風起
站在城門外 穿著腐銹的鐵衣 呼喚城門外 眼中含著淚
喔...我已等待了千年 為何城門還不開
喔...我已等待了千年 為何良人不回來
然後千年後,丈夫的靈魂在城外徘徊,而妻子的靈魂就在百花深處的這一個胡同。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愛情原本不應該有恨,如果有恨,那是因為你失去在別人身上得到的東西,例如是愛,性慾,安全感,習慣,金錢等等,當這些因愛成恨的其實根本就不是愛情,至死不渝的愛情應該是白頭偕老,直到生命的終結,或直到死亡把他們分開。
記得,愛裡面本來就不存在恨。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大家喜歡這個影片,記得分享給你的朋友看,讓他們知道,原來唱了那麼多年的歌曲,原來隱藏著這一些故事或是隱寓。如果喜歡我的頻道就訂閱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哦~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有趣的影片咯!!
好!!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Y2L8gr5O6w/hqdefault.jpg)
抱團取暖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一些會議結束之後,都已經達成了必要的共識,並且要進入執行的階段。
這個時候呢,就有三三兩兩的人,私底下在討論說,剛剛的決議啊,其實是不OK的,有一些問題需要調整。
然而,你會有一種矛盾的感覺,那就是那你為什麼不在會議的當下,就提出你的看法跟想法呢?
你的想法絕對是對的,在那樣的狀況底下,本來就有話應該說。只是我們很少繞到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就是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組織跟團體,讓我們有話不敢說呢?
其實,關於這樣的現象,曾經就有心理學家,叫做詹尼斯。他在上個世紀,他就研究美國,那個時候決定入侵古巴南部的豬玀灣的歷史事件之後,他透過一些研究,去描繪出這樣的行為。
那時候的背景是這樣喔,在1961年美國的前總統,約翰.甘乃迪。他想要利用1400個逃亡者,去推翻古巴的卡斯楚。然而這些人不是職業軍人,人數其實也很少。
所以,古巴知道他們要來的時候,就把他們全數殲滅。這樣的事件導致在冷戰期間,古巴本來是從置身事外的立場,變成是倒向蘇聯,還差一點引發核戰的危機。
其實仔細想想,約翰.甘乃迪和他身邊的人,是何等聰明的人,而且掌握了美國這麼大的情報機器,也不可能是有情資上面的缺乏。但是他們聚在一起之後,卻策劃出這個笨到不行的行動。
甚至於,在整件事情結束之後,他們的內部人,也說不清楚為什麼當初會做這樣的決定。後來,詹尼斯的研究就指向,其實這是一種「團體迷思」的心理現象。
所謂的「團體迷思」呢,就是一群人抱團取暖的時候,這時候大家的意見,會趨於一致;就算有反對意見,也不會提出來,因為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不合群」的人。
然而,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就會造成很多不合理,或者是愚蠢的決定,它卻被實行的可能。所以,要能夠造成「團體迷思」會有三個必要的條件。
第一個叫做,一群喜歡彼此的人。套一句現在的語言,就是一群「同溫層」的人。
然後呢一個「小圈子」。這個小圈子可能是同事、同樣關注的議題,或者是同樣生活環境背景的人。
而第三個條件,就是「時間壓力」。要在期限之內,做出重要的決策。
所以你仔細想想,一旦有時間壓力,又加上一群同溫層的人,然後關注的議題都類似。這自然而然喔,就會產生一個我經常說的叫「專業近視眼」。
因為,大家太習慣只看、只聽、只想某個層面的部分,所以,自然而然也只會做出,某種慣性底下的決定。
其實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如果在這個團體裡面,有人開始提出不同的意見,哪怕只是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心裡都有一個團體壓力,叫做「我會不會破壞這個團體的和諧?」
所以,如果要避免「團體迷思」的發生,就是當你有任何任務、任何計劃的時候,在團隊裡面,至少都要有一個不怕被炒魷魚、不怕被排擠、不怕被孤立的討厭鬼。
這個在天主教會裡面,在討論某個人,是否能夠被封為聖人的封聖會議裡面,也有安排一位叫做「魔鬼代言人」。
他就是負責不斷的去黑這一個對象,不斷的去找出這個對象,之所以不夠資格被封為聖人的原因。
這個魔鬼代言人的任務,倒不需要去分化,或撕裂這個團體。反而是透過這樣的一個人,他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促使大家想得更仔細,想得更周延。
所以囉,如果一個團體要能夠做出好的決策,就要讓不同的聲音,可以被發出來。讓每個人都相信,可以把自己真心想說的話說出來,而且不用擔心被秋後算賬。
然而,如果回答你我現在生活裡,你有沒有發現,我剛剛講到三個字叫「同溫層」。當我們都很習慣,運用網路工具的時候,你會發現「同溫層」的效應,會越來越嚴重。
這就造成可能你在面對自己,的生命的很多決定跟決策的時候,你也有一種,叫做「隱形的團體計劃」。
因為你太習慣跟一群喜歡彼此的人,還有一個小圈子裡,去蒐集訊息、去思考訊息,如果又加上時間壓力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常常就會做錯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會跟朋友分享,我說喔現在的時代,你要找到自己的小圈圈太容易;你要能夠找到自己的同溫層,也太方便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反而要反過來做,「反過來做」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有意思的不要「抱團取暖」、有意識的聽聽別的聲音。
如果在你的專業或生涯裡,你有一些規劃、你有一些突破、你有一些想法的時候,有多少時候是你一提出來,就覺得自己好像變局外人,於是你就不敢去嘗試、努力。
因為,可能在你的內心深處,你會覺得跟大家在一起,還是比較安全。你發現了嗎?這不就是一種「團體迷思」嗎?
我想人生會有兩種後悔。第一種後悔,是有一些你想做的事,一直沒有去做,這是第一種。
然而,第二種後悔更慘,叫做有一些你想做的事,你沒有去做,一直到你見證、目睹了,有人把它做成功了。
所以人生說到底,我們還是得為自己負責任。透過今天的分享,你可以問問自己,你還要繼續「抱團取暖」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如同今天分享到的「抱團取暖」,其實有很多時候,當我們陷入「團體迷思」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分辨訊息的重要能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很難真正的看懂、聽懂,別人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他之所以這麼說、這麼做,的背後意圖。
如果你對這方面是有困難,而且你很希望透過好的提問,跟必要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的話。那麼我就相信,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會給你很大的幫助。
我很期待能夠在3月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khmjpIB5aY/hqdefault.jpg)
抱團取暖意思 在 抱團取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Provided to YouTube by TAIHE MUSIC GROUP 抱團取暖 · 王一浩 抱團取暖 ℗ 2019 太合麥田(天津)音樂有限公司Released on: 2019-11-18Auto-generated by ... ... <看更多>
抱團取暖意思 在 I燒肉抱團取暖の燒肉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I燒肉抱團取暖の燒肉店, 高雄市. 1801 likes · 28 talking about this · 773 were here. Yakiniku Restaurant. ... <看更多>
抱團取暖意思 在 [討論] 賴清德發言人出來回應了(影片) -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