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兒童拍痰的重要
今天中午,看到小兒急診的護理師,正在教家長如何拍痰。
影片中的5個月大弟弟,因為患有細支氣管炎,咳嗽5天,痰非常多。
弟弟非常配合媽媽(可能太累了😫睡著了),接受媽媽👩的拍痰。
#拍痰的重要性
痰積於肺部深處,除了以化痰藥、補充水份及充份的營養協助稀釋排出外,亦可藉由拍痰刺激深層痰液排出,否則逐漸發生痰液聚積會致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一般拍痰建議至少 一天4-6 次,症狀會有明顯改善。
#拍痰原則
(一)拍痰時間:進食前 30-60 分鐘或喝奶後 2 小時才可拍痰,每次 10-15分鐘,每天 4-6 次,如有噴霧治療,則在噴霧治療後再拍。
(二)拍痰技巧:
1.病童趴於床上或家長大腿上,呈頭低腳高姿勢(可墊枕頭或棉被於下半身),如:影片內容
2.家長雙手(或單手)手指併攏,彎成杯狀,以適當力道拍擊病童後背,避免拍打肋骨下緣、骨突處及脊椎。
3.拍擊時,注意病童呼吸是否順暢,若有呼吸困難、臉色發紫或是嘔吐,請立即停止拍痰。
(三)拍痰後予姿勢引流,維持頭低腳高約 10-15 分鐘,利用重力原理使痰流 至氣管或口鼻。
(四)若病童無法咳出痰液或痰音重,可請醫護人員協助評估是否需要抽痰, 同時注意痰的顏色、量及黏稠性。
(五)若病童有腦部或心臟病疾病時,拍痰時應採平躺側臥姿勢。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