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腹肌會整親BB?
以前既我都係甘諗
有新聞報導過職業運動員
因為腹肌太緊 胎盤唔夠位生長 而胎死腹中
(抱歉 唔記得係邊類運動)
亦都有crossfit games athlete
懷孕期間無減輕過training
係6個月早產左
但⋯常人距離呢個效果其實係遙不可及
除非你每日操幾個鐘 一星期操足7日
都係core related 既運動
(given 你係識同aware你個core)
(唔好以為做運動既人就識用core
我教過好多玩開長跑 足球 泰拳 啲core都好渣😅)
如果一星期淨係做一兩日gym
好多人連有腹肌既感覺係點
可能成世人都未感受過
仲講咩胎盤唔夠位生長而令BB無足夠既空間成長🙈
(就等如啲人話唔想舉鐵 驚好大隻⋯
其實你知唔知要幾努力先可以變大隻?!)
常人係無可能同胎盤鬥🔚
腹直肌分離係必然既事實‼️🥲
但如果你可以保持肌肉彈性同記憶
根本唔駛晒錢去做紥肚
產後做返幾個月核心運動
rectus好大機會合得返
✖️當然唔係叫你做sit up 甘concentrate✖️
懷孕期間只係用佢30-50% ‼
(好似你呼氣時個肚收入少少姐)
呢個awareness 對你懷孕期都有好大既幫助‼️
第一 你無甘易 anterior tilt
姐係(R腰)令下腰過分負重而引致腰痛
第二 減輕膝頭既負荷
第三balance得好啲無甘易跌親或拗柴
第四 產後收復容易好多
其實媽媽產後既腰酸背痛
除左因為抱BB而引起既勞損
無左core既support絕對
係引起寒背 腰酸背痛既原兇
亦因為core 無左彈性 有左第二胎
個肚會更大 唔舒服既症狀會越嚴重
腹直肌分離得更遙遠
想回復生之前既狀態更加遙遙無期
只要對身體有足夠既awareness
其實做靚媽唔係甘困難
但女生們 如果你從來都無諗過動起來
將來必定後悔🙈
Video taken at week 28
Inclined bench press 55lbs
拗柴症狀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隔空把脈行不行?】
身體的病痛不會自己停班停課,若能趁疫情讓自己慢下來,好好地休整年久失修的身體,也是天賜良機。
自從衛福部開放遠距醫療後,鍼還中醫的許多病友們也開始利用這項資源,但我想許多人心裡總覺得怪怪的:「遠距不能把脈,按內咁有效?」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脈診,一直是中醫的標誌性元素,它帶來的神秘色彩中,雖有著疑惑的光暈,也散發著希望的光芒。
有個朋友,稱他為O大吧,跟我說家人得了怪病的故事:
O大的父親從得病後在各大醫院各科輪轉,從核磁共振到基因晶片都做過,但都無法給O大一個可接受的解釋。無望之際,O大被介紹去看了一位中醫師,而在該中醫診脈良久後,說出一些O大也說不清楚的解釋後,個性執拗的O大竟然買單了,讓父親接受中醫的治療。
我追問為什麼O大沒有像在西醫檢查時質疑報告內容一樣去挑戰把脈的結果,O大的回覆讓我印象深刻:
「當中醫師把脈時,我彷彿覺得他懂了很多我們不懂的資訊,又有著彷彿全身赤裸、被看透透了的感覺。」
似乎很多人對把脈有著類似的感覺:赤裸、看透透、安全感、比X光還厲害。但對我而言,脈診是中醫師搜集病人資訊的其中一項診斷工具,如同西醫的心電圖、電腦斷層、超音波。
如同急診用生命徵象、理學檢查、病史、電腦斷層……來診斷出一個腦中風的病人需不需要打血栓溶解劑,決不是光看電腦斷層就決定治療。絕大多數中醫師也不是只靠脈診一項工具來診斷。
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代表中醫師用眼耳鼻舌身意,去蒐集患者的色身香味觸法。每一個感官都是一項診斷工具,都各自蒐集證據來接近患者的實相。
通常望聞問切會這樣排列,是因為一位有經驗的中醫師,在望診這關就篩選掉大部分病因的可能,以 #蕭御醫講透中醫
(https://www.facebook.com/Dr.XizoJiaJu/)
有一集女性的四種玫瑰體質為例,比如瘦白型的女性就容易往適用柴胡的氣鬱體質靠近,黃臉婆就偏向濕氣重的體質。
再說聞診,如果說話聲音出不來,或是尾音變弱,通常是虛證,說話的共鳴腔如果都在身體右邊,代表左側可能有毛病。
這時體質的可能性已經出來大半,再問一些想改善的症狀,反覆確認主要症狀以及矛盾症狀是不是存在比如腸胃虛寒體質的人表現為大便軟與吃不下的概率是比較大的,如果反而大便硬且食量大,就要回頭去檢視前面的診斷,重新推敲可能性。
或是最後再用脈診,去將前面望聞問三診篩選下的結果做最後確認,判斷浮沉虛實,左右升降,決定處方。
這就是大多中醫師執行業務時的方式,我以我的角度詮釋。而中醫師是個很容許有各自特色的行業,但大多順從這個基礎架構。
而一些光靠把脈就可以從頭說到腳,前世斷今生的中醫師我也認識幾位,有興趣我再講講這方面的故事。
假設「望聞問切」各佔25%,的資訊量,視訊遠距醫療大概能蒐集六七成的資訊,再加上該名中醫師對你過往治療的經驗了解,所蒐集的資訊量不會有想像中的少。對於同一療程,或跟以往差不多的症狀,通常遠距是足夠的;而一旦真的需要當面診斷,通常中醫師也會跟你溝通。
對初診患者而言,如果能有第一次見面把脈最好,但如果症狀不複雜,用望聞問三診也能得出方向。至於複不複雜,需要把脈的時候中醫師一般會再跟你溝通。
這是我對「看中醫必須要把脈」這個刻板印象的提出的粗淺看法,當然不能代表所有中醫師的意見,尤其中醫是會根據醫師本人的技能點數不同而發展多元的行業。而在把脈只是四診之一的觀點下,遠距的中醫診療我認為是可行的。
--------
● 防疫的錯誤養生觀念?這樣才完蛋拉!|診邊小知識
附上快速連結:https://youtu.be/Xgqa1bcQZAo
--------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生氣茶看這裡:
https://zhenhuan.org/
#遠距醫療
#把脈
#望聞問切
#事業逆風健康輕鬆
拗柴症狀 在 大少奶's Delicatess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近兩年發現女性睇中醫調理係好重要,老老實實進入中女階段身體同賀爾蒙變化都大🤦♀️
加上年輕時又鍾意飲凍飲食凍品,到咁上下年紀就出現又虛又熱又火又鬱又乜痛又物痛仲加埋情緒變化🤦♀️
總之要趁早調理無咁易病打好個底係重要
搵中醫同搵另一半一樣係要夾,唔夾就唔夾無得逼架嘛!所以搵到好中醫就同搵到老公一樣唔好放手,哈
入正題:好感謝 遠志中醫 診所邀請體驗中醫服務,診所一入去已經感到舒服起碼唔會緊張
睇了兩次先由李醫師診症再由晶晶醫師幫我針炙(乜家陣中醫咁後生嘅?)
有柴醫之稱既李醫師精準地指出我身體症狀同點形成,再開藥比我
晶晶醫師幫我針炙已經令我即時有反應,針完感覺真係好舒服,第二次針時拗柴隻腳未消腫,但針完第二日已經消腫好多(ig有相睇)
心思思想搵佢試埋美容針炙可以消減臉水腫
地點在油麻地都方便易去,地鐵站一出就到呢
特別鳴謝診所姑娘,容許我三番四次改期仍然好友善,謝謝體諒呢幾個月又忙仲要拗柴唔勞動得呢
#遠志中醫 #柴醫 #晶晶中醫師 #針灸 #中藥調理 #油麻地中醫
拗柴症狀 在 以後很容易再拗柴」的經驗,原因是足踝關節扭傷往往被低估 的推薦與評價
姿勢。」何梖榮說。 常見的拗柴症狀,包括足踝局部紅腫、發熱、疼痛及關 節活動幅度 ... ... <看更多>
拗柴症狀 在 【自診自醫系列】繼發性拗柴"一次扭傷,老是扭傷" A08 A09b 的推薦與評價
【自診自醫系列】繼發性 拗柴 "一次扭傷,老是扭傷" A08 A09b. 15K views · 11 months ago #物理治療 #運動 #復康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