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不容許你有任何一點自我懷疑
#誰與爭鋒 #幕後寫稿記
這週賽事是我人生目前為止,最慘烈的一次舞台表現,事後老戰友 KJ說 傳來超對症下藥,讓我又想哭又想笑的一段話,內容是一位韓星在韓綜上的分享:
「在越大的舞台失誤,反而越能在DNA留下記憶,知道以後怎麼做才能更好。」
/
是呀!走過後想想,雖然這次跌得痛,但也狠狠地領悟了許多。那,這次舞台在我DNA留下的記憶是什麼?
那就是...「舞台,不容許你有任何一點自我懷疑。」
錄影的那陣子,自己的生活狀態,處於一個能聽見好多聲音的迷霧裡,覺得每個聲音都有其道理,盡其所能地想滿足,卻沒有好好面對自己,問問自己哪個聲音是該堅持的、是想堅持、是最適合自己的。
一邊懷疑著這樣做對嗎? 還是應該那樣做更好?
一邊說服著自己我做得到,又一邊不相信自己能做的好。
一邊逼迫自己先前進再說,又一邊茫然的不知道該怎麼跨穩步伐。
就這樣,不穩定到極致的內心狀態,一下就被舞台看穿,血淋淋的戳破,呈現出了不穩定到極致的表現。
/
那下次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呢?
我想,那就是...未來在面對越大的挑戰,越要清楚自己的初衷和樣貌,清楚自己該堅持的選擇,然後打從心底的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所有。
唯有你自己先相信了自己,旁人的相信才能在你身上發揮加乘作用,你所面對的挑戰才能有能量和機會回應你。
也許,這樣的相信無法保證你會戰勝,但絕對能讓你不因自我懷疑而事後懊悔,穩定的發揮出你當下能力所及的所有。
/
最後,言歸正傳,這次的比賽主題是城市行銷,我所要行銷的城市是新竹市,在賽前準備中,我也特地走訪了一次新竹,體驗到了新竹新舊交融,溫故而知新的魅力。
文中的照片是新竹市的幾處美景。下方為劉宥彤老師熬夜耐心指導下的精彩演說原文,真的感謝老師。
/
「減法思惟」的美麗都市-新竹市
大家好,我是劉千嫚,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紹一座以「減法思考」規劃,脫胎換骨的城市,那就是新竹市。我原本以為新竹就只有科學園區,就是面板,半導體和高科技,但在去過之後我發現,新竹的驕傲已不再只有護國神山,而是用「減法思考」找回了「人和自然間的和諧關係」,所以如果你想想在”一天之內”,體驗人文與自然融合的輕旅行,我向你推薦新竹市。
環抱新竹市的母親之河是頭前溪,頭前溪左岸有綿延10公里的綠色廊帶,這裹有親水的自行車道,有球場、有滑板公園,還有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大家可以帶孩子來這裹觀察生態,全家一起看夕陽,迎著風騎自行車,或是漫步在新竹左岸。到了南寮漁港會接上17公里的海岸線,由溪入海,沿途有招潮蟹聚集地,海水退潮時「萬蟹奔騰」的景觀非常特別。
台灣四面環海,但過去卻沒有美麗的港口,減法思考的南寮漁港整建,最重要的是清埋淤積,恢復港口功能,不再用消波塊阻擋大家親近海岸,而是用石塊拼接了像魚鱗狀的階梯,被稱為魚鱗天梯。在南寮漁港附近是國際風箏賽場,五彩繽紛的風箏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令人心曠神怡。
回到市中心,從新竹火車站就可以延著新竹護城河往下走,新竹市是北台灣最早被建立的城市,在二十分鐘的步行距離內,擁有全台密度最高的古蹟聚落,可以看見清朝,民國時期及日治時代的建築。護城河沿途公園綠蔭,樹蔭下到處都找得到椅子坐,水中還有藝術作品,一條簡單的河為城市帶來了漂亮和感動,減法思惟是懂得重新活用文化資產,帶來新的生命力,而不是到處興建無用的蚊子館。
來到新竹市,也別忘了來看看全台灣最友善動物的動物園,新竹動物園不以珍奇異獸為號召,而是為動物建造類似他們棲息地的家,沒有高牆,沒有層層柵欄,這也是一種減法思惟,而這種近距離的接觸也會讓你覺很療癒。
新竹市擁有全台灣最年輕的人口結構,是一座活力城市,也擁有最進步的「減法思惟」,減法不是不建設,而是找回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生活方式,找回關於水,關於生態,關於歷史等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你只需要用一天來體驗新竹市,或許,你會一輩子想待在新竹市。
完全脫稿演出的演說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03L6LBja2g&t=8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8的網紅黃偉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有處秘境,曾是電影「總舖師」劇中的浪漫場景。 經過闢建後,改名為「大涼生態公園」。當初因為運河潮差關係,要回填出一座小島,是有困難的。 環境設計的監造主任廖賢波提到,包括植栽、護坡的部分,製造自然的棲地環境,必須跟潮汐搶時間。 現在完工後儼然成了鷺鷥的棲息地,也是當地居民運動、遛狗的好去處...
招潮蟹棲息地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底下的泥地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現在竟然出現一堆垃圾,還有招潮蟹停在鞭炮殘骸上……
🉐隨時隨地看電視📺 https://goo.gl/fYB6on
招潮蟹棲息地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團體申請於白泥「海岸保護區」🏝️🏝️ 建3000個靈灰龕位🛕🛕】
位於白泥嘅「海岸保護區」擁有珍貴紅樹林同濕地,環境優美,相信唔少人都去過「打卡」。最近有團體申請喺保護區建1座3層高靈灰安置所,以提供3,162個龕位,我哋當然向城規會表示反對啦!靈灰安置所會對保護區內嘅生態環境造成空氣同噪音污染,亦會令來往白泥嘅稔灣路出現交通擠塞。成個申請根本唔make sense嘅。😠😠
如果你都關心今次改劃,就快啲向城規會提出意見啦:👇🏻👇🏻
https://www.info.gov.hk/…/tc/plan_application/Y_YL-PN_9.html
** 11月20日截止 **
----------環保觸覺意見書全文----------
環保觸覺(本會)就規劃編號為Y/YL-PN/9,申請於新界元朗白泥稔灣路的「海岸保護區」及顯示為「道路」的地方改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表示強烈反對。
> 建靈灰安置所違反「海岸保護區」的規劃原意
訂立「海岸保護區」旨在保育具地理、景觀和生態價值的天然海岸線和環境。此地帶一般不宜發展,除非有關發展能提升保護區內的環境與生態質素,或涉及莫大公眾利益。反觀靈灰安置所並不符合以上功能。若是次申請獲通過,必立不良先例,等同對於「海岸保護區」發展商業項目「開綠燈」。
> 項目將造成嚴重生態和環境影響
位於上、下白泥的「海岸保護區」擁有珍貴紅樹林、泥灘和濕地生境,是野鳥以及招潮蟹、彈塗魚等潮間帶物種的棲息地。在該處建靈灰安置所必為鄰近生境帶來污染和干擾。當信眾焚燒冥鏹時,會釋出濃煙,造成空氣污染。當進行宗教儀式時,也會為原本幽靜的週邊環境造成大量噪音。
> 項目將導致交通擠塞
現時往來上、下白泥的車輛主要使用稔灣路,而該路段屬鄉村式單線雙程行車,不能承受高車流量。由於是次申請項目位於偏僻地帶,亦缺乏公共交通連接,估計將來有一大部分訪客會使用私家車往來。將來項目落成後,在春秋二祭的月份或舉行宗教儀式的日子,大量車流必令稔灣路出現交通擠塞,也會為該地帶造成空氣和噪音污染。
考慮到是次靈灰安置所的申請有違「海岸保護區」地帶的規劃原意、亦會為週邊生態環境帶來污染和干擾、同時為有關路段造成沉重交通負擔,本會促請城規會否決是次申請。
招潮蟹棲息地 在 黃偉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南有處秘境,曾是電影「總舖師」劇中的浪漫場景。
經過闢建後,改名為「大涼生態公園」。當初因為運河潮差關係,要回填出一座小島,是有困難的。
環境設計的監造主任廖賢波提到,包括植栽、護坡的部分,製造自然的棲地環境,必須跟潮汐搶時間。
現在完工後儼然成了鷺鷥的棲息地,也是當地居民運動、遛狗的好去處,更成了「彩虹橋下的招潮蟹樂園」
✅延伸閱讀:《電影「總舖師」浪漫場景 台南大涼生態公園啟用》
https://reurl.cc/0OEGr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yxv5BZ2eBI/hqdefault.jpg)
招潮蟹棲息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kJllU90e5o/hqdefault.jpg)
招潮蟹棲息地 在 林智堅- 香山濕地復育有成, #台灣招潮蟹15年來成長33倍 ...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清華大學研究團隊調查,今年,香山濕地才見得到的特有種「台灣招潮蟹」有明顯擴張棲息地範圍、穩定繁衍趨勢,估算超過43萬隻! 穩定的生態環境也讓香山濕地成為候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