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彰化血清篩檢爭議,指揮中心和研究單位「大和解」
【研究5大發現,證明台灣防疫效果佳:陽性率僅萬分之8.3、感染者百分百有抗體、中和抗體長達5個月未消失、境外移入者抗體出現較本土病例高、醫護接觸者全部陰性】
彰化縣衛生局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進行萬人血清抗體檢驗,引發防疫單位和研究單位在各方輿論下針鋒相對,各種「防疫蓋牌」或「研究逆時中」的陰謀論流竄,連帶引發血清研究正當性、是否通過研究倫理審核、研究經費的出處、抗體試劑的品質等問題受質疑。
■研究結果驗證防疫成果,雙方大和解,指揮中心表達「謝謝」
昨天台大公衛學院發出臨時記者會通知,今(27日)上午,此計畫負責人,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共同說明血清抗體篩檢初步結果。今早記者會上,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皆出席,呈現「大和解」氣氛。
彰化萬人血清篩檢,實質執行人數4,859人,目前為止,陽性率非先前搶先報導的媒體所稱的1%~2%或千分之1,而是僅有萬分之8.3,研究等於為台灣防疫政策提供科學驗證。
莊人祥也改口表示,自己對這項血清抗體研究有相當大的期待,不僅可以了解台灣社區在2、3月期間高危險群的感染狀況,也可以知道台灣精準防疫系統漏洞多大。「這次的血清報告一波三折,謝謝研究團隊排除萬難報告研究結果,滿足大家好奇心,也解決指揮中心蓋牌疑慮。」
■抗體陽性率萬分之8.3,社區很安全
葉彥伯和陳秀熙聯手公布此次血清篩檢的執行過程、人數與結果,澄清外界質疑。
#研究對象和方法:
1.篩檢對象為高風險族群:這次計畫非「廣篩」或「普篩」,是針對彰化確診者以及相關接觸的「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包括:1~4月間確診者18人,以及2~3月疫情高峰期高風險族群:居家檢疫者1,584人、確診者之接觸者362人、醫療院所員工2,238人、健康照護人員693人,共計4,859 名高風險族群,不到萬人。6月開始執行檢測分析,8月12日完成所有檢測。
2.檢測三種抗體:N抗體,S抗體及中和抗體。其中,中和抗體是具有把病毒中和掉的抗體,意義最強,沒有偽陽或偽陰性問題,更具有未來疫苗研發、檢測與對照的意義。
#研究發現和意義:
1.高風險者陽性率低:沒確診的高風險族群4,841人中,有4人測出中和抗體,陽性率僅萬分之8.3。
2.確診者抗體保護時間長:確診18名個案,抗體檢測全呈現陽性,在染病100天後,3種抗體全部都有測到,包括最重要的中和抗體,還有的個案甚至長達5個月,顯示患者痊癒後仍受到抗體保護,至於可以持續多久,仍需追蹤。
3.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抗體出現較早:研究也針對境外移入和本土接觸者確診個案進行對照,發現境外移入的個案,抗體出現較本土病例早,顯示境外移入個案病毒濃度較高。本土病例可能因隔離、口罩等防疫效果,讓病毒濃度較低。
4.醫護接觸者零陽性:證明醫內感染管控有效。
相關研究等於證實台灣防疫效果佳,本土社區病例少,14天隔離防疫和全民戴口罩有加持;確診者都有中和抗體,而且在染病5個月後都能測到,代表仍具有保護力,對未來疫苗測試與比對都很重要。
■確診者抗體保護力可持續至少5個月,有助疫苗研發和測試
陳秀熙表示,血清抗體的調查目的:
1.了解過去該地感染COVID-19的盛行率。
2.在疫情較和緩的地方,有境外移入的個案時,可以協助疫情追蹤調查、阻斷感染源。
3.了解感染後的免疫反應,提供疫苗研究的重要參考。
陳秀熙說,疫苗在第一階段研發劑量時,通常都要做確診個案的研究,這次發現18個確診個案,全部都有中和抗體,且評估都有3~5個月的持續力。陳秀熙說,這個結果可以給疫苗研發很大的信心。
「如果今天不做這個研究,以後做疫苗時就不可能會有這個數據,疫苗研發的信心就不夠。因此我們才要趕快做!」
正進行COVID-19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的國光生技也關注此研究,該公司研發處長冷治湘表示,之前國外曾報導感染者抗體保護力只維持3個月,台灣這次調查發現保護力達5個月是好消息,不過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和疫苗打進去所產生的抗體,不一定能產生一樣長時間的效果,所以還是得透過臨床試驗得到數據。
冷治湘希望進一步了解台大這次的研究案,感染者感染的是哪一個病毒演化株、產生什麼現象,「資訊愈多當然愈好」,將來研發疫苗才能知道哪裡可以再改善。
■研究倫理IRB爭議,計畫6月啟動、台大校方8月11日才通過審核
此項血清抗體研究,是否有通過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IRB)的審核,成為重大的爭議。今日記者會上詹長權公布,此項研究前端部分,針對高風險群進行收集、抽血、送檢體等,全部都是由彰化縣衛生局負責;台大公衛學院針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因為不涉及抽血、不是臨床,因此台大規定這一類IRB就在校總區審查。」
不過公布的資料上顯示,該計畫是送交台大校總區的台大行為與社會科學倫理委員會的研究倫委會(IRB),8月11日才通過,但計畫6月即已啟動,仍有事後補件的瑕疪。
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林綠紅則質疑,研究此次被分成兩段,彰化縣衛生局採檢體、台大公衛學院分析,屬性不同;台大公衛學院說明有通過IRB,但彰化縣衛生局都沒有提及倫理審查,也沒有明確說明檢體如何取得、是否在受試者同意書中向受試者說明風險、檢體使用等內容。此前網路上流傳一份彰化此項篩檢的受試者同意書,林綠紅說,若同意書真是如此,「這部分就是違法《人體研究法》,瑕疵很大!」
此外,林綠紅說,台大也應該要去釐清,進行分析的資料有沒有符合規定,「不然萬一檢體來源有問題,IRB再審時就會說不能做研究,這才是合理的。」
但問及彰化收集血清檢測的試劑規範為何,葉彥伯只表示,由台大來回答;詹長權則回應,彰化也有公務的做法,規範都有做到。
■回應經費來源爭議,詹長權和科技部說法有異
針對此項萬人血清抗體的計畫經費來源,詹長權曾提及部分來自於科技部,但遭科技部打臉。今詹長權更詳細說明,台大公衛學院由「群體健康研究中心」負責此計畫,並由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支持。他表示在2月5日,科技部人文司司長在會議中提及,希望團隊可以幫忙研究COVID-19,「政府要求,我們也很想做,」因此才有了這次的萬人血清抗體篩檢。
對此,科技部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此計畫名稱是「台灣大學群體健康研究中心」,按規定需要設「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對研究進行督導、建議。原先台大公衛學院申請的計畫內容,是分析彰化萬人健檢資料,包括含糖飲料、飲食型態與代謝症候群風險研究,同時也涵蓋C肝、肺結核傳染病防治等議題。
科技部表示,這些都是使用現有資料;而在指導委員會會議中,確實是科技部人文司長林明仁為主席。但科技部說明,是委員提出建議研究中心可以朝「COVID-19」研究,但詳細內容為「利用公開數據研析」;且按照規定,就算是指導委員會建議後,仍要由台大將調整後的計畫內容送科技部核備,目前此計畫到明年2月到期,並未收到台大來函申請變更計畫內容。(文/陳潔、嚴文廷、林慧貞;攝影/吳逸驊)
#延伸閱讀
【疫苗新布局:爭取牛津授權、台廠代工有望,國家隊產能為何恐受影響?】https://bit.ly/2XMJKXY
【PCR、快篩、血清抗體,究竟有什麼不同?】https://bit.ly/3jfRr12
【真的假的?COVID-19陽性與否,PCR的篩檢其實存在「灰色地帶」?】https://bit.ly/2Qvq6f6
#彰化 #血清 #篩檢 #COVID19 #陽性率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 #研究倫理 #報導者
指導教授同意書台大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多這段期間回國的彰化人都在隔離期間被挖出去醫院做採檢試驗。
擺明著自己搞一套,難怪需要透過政風去查,到底問題在哪!為何沒人通知指揮中心。
為何要透過政風,法律部分參考這篇
https://www.facebook.com/103907364416246/posts/198341744972807/?d=n
#搞懂彰化縣政府為何被請政風調查
#別用全台灣人民的恐懼進行政治鬥爭
#這是什麼局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一名自美返台無症狀的居家隔離10歲小朋友,隨後陳時中表示要送政風查辦
接著,中時與部分媒體出來評論陳時中嫌彰化衛生局多事。
網路有人帶風向,說陳時中隱瞞疫情,彰化縣政府破了疾管中心的局,才被送政風修理。國民黨接著出來要陳時中說清楚…..
大家或許不知道,台灣醫界因為疾管中心送政風事件,整個大震盪。
但後來事件釐清後,醫界才發現原來彰化縣這個洞有多深….
#疾管中心的採檢制度是否合理
我們首先釐清,疾管中心對於居家檢疫14天無症狀者,不採檢的SOP是否合理。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收錄的研究建議:無症狀帶原者,經過14天的隔離,幾乎不具傳染力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196533/
因此,疾管中心不採檢無症狀居家隔離者,具有科學實證背書。而且可以免除採檢的費用以及採檢傳染風險。
既然疾管中心的防疫隔離措施合理,為何彰化縣衛生局不遵守?
以及彰化縣補助台大公衛的廣篩是否合情合理?
#彰化縣政府自行採檢無症狀隔離者的大問題
或許大家不知道,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是台大公衛陳秀熙的論文指導學生。
彰化縣政府補助台大公衛的廣篩研究,學生找指導教授合作乃美事一樁。但我們有疑問的是,整個研究與經費來源是否適當?
今天陸續在網路看到數位彰化居家隔離者表示,雖無症狀卻被彰化衛生局找去做採檢,縣政府還讓居家隔離者自行離家到醫療單位採檢。更糟的是,這樣的狀況已有4個月。
這就出現幾個問題
#跟疾管中心有關:
1.彰化縣政府是否違反疾管中心的SOP?比如讓居家隔離者離家接受檢驗,彰化縣政府是否違反隔離法令,並且讓縣民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中。
2.在違反疾管中心的SOP下,如何申請中央的檢驗費用。如果,這些明明不能受檢的人卻採檢,用甚麼名目申請健保費,彰化縣政府是否涉嫌偽造文書以及瀆職?
3.彰化縣政府補助台大公衛的研究經費來源,以及是否完整告被採樣者,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研究的對象
2跟3 這部分,絕對要請其他單位來,免得到時候被說上級施壓,所以這時候便不難理解疾管中心為什麼要請政風來查~
#跟受採檢民眾相關:
1.據傳,台大公衛的萬人研究已經有5000人採樣。若許多人以為採樣是政府的SOP或不知道自己是被研究者,便違反研究倫理。這點一定要請台大公衛研究單位,出示所有受採者的知情同意書,確認當事人是知情且同意下才受採檢,不然彰化縣政府或台大公衛,就涉及欺騙這些受採者。
2.讓這些民眾離家採檢,是否造成這些民眾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當然是縣政府的責任),並造成縣民暴露在不必要的染疫風險中,造成社區防疫缺口。
#都驗出陽性了還計較甚麼
當然,有人說,要不是彰化縣衛生局去採檢,也不會知道該男童是陽性。
但關鍵來了,#重點是防疫不是每個人都要採檢。
上面已經說過了,無症狀者隔離14天已經沒有傳染力,今天男童無症狀好好在家14天後,就不會感染人。彰化縣政府硬把人從家裡挖出來,多花錢,還讓採檢人員跟社區增加原本不需要的風險。有意義嗎?
我們知道很多人覺得社區有人帶原肺炎病毒,心裡就不舒服。
但記得兩件事,無症狀隔離14天就幾乎沒有傳染力;
還有更重要的是,不論你相不相信疾管中心,採用這樣方式至今,社區就是沒甚麼群聚感染,醫院重症、ICU採不到武肺陽性。
換個角度想,在台灣防疫被全球肯定,社區一直沒甚麼案例下,為何總有人念念不忘普篩?
是不相信台灣防疫可以成功?不希望蔡政府防疫有成績?還是普篩背後有動人的利益?
台灣從一月風平浪靜到現在,三月起累積超過十萬人次出境,偶爾有幾個出境者陽性或偽陽性,完全不違反社區乾淨,台灣沒甚麼病例的事實。
我們不需要被上面那些有心人操弄,他們想篩自己出錢篩,鼻孔戳個夠。
但拜託這些大老跟政治人物,#不要拿全台灣人的恐懼作為政治攻擊的工具
至於彰化縣政府與衛生局,希望政風單位好好查
最後,採檢的醫護人員們是依照縣政府指示,受採者是縣政府叫來的,不干這些醫護人員的事,有事應該是縣政府負責!
2020/8/20 10:40更新
陳時中說,彰化縣政府讓隔離者自行外出採檢已6個月,不是4個月
然後還叫大家多去彰化玩!!!!???
補個 #幹
#水鏡共筆
#政風
#陳時中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衛生局
#台大公衛研究
#普篩
#健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