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
【為什麽植物能吃肉?】
一項於2020年5月14日發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通過對3種親緣關係相近的食肉植物進行分析,調查指出它們獲得食肉技能的進化路徑。
食肉植物捕食獵物的方法多種多樣。
——
比如豬籠草(Nepenthes sp.),會用含有酶的“陷阱”把跌落其中的昆蟲消化。
而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以及兩種水中近親,則會通過迅速閉合葉片捕獲獵物。
——
那麽,這些陷阱是如何進化出來的?通過基因測序技術,研究人員獲得了3種食肉植物—捕蠅草、囊泡貉藻(Aldrovanda vesiculosa)和茅膏菜(Drosera spatulate)的基因序列,並將其與另外9種植物(包括豬籠草)的基因組進行對比。結果發現,食肉這一飲食習慣源自約6000萬年前一個共同祖先的全基因組重覆(加倍)事件。
——
這次事件使原本作用在根部幫助植物吸收營養的基因一下子多了出來,其中一些轉而表達在葉子中,幫助消化獵物。分析結果還顯示,食肉特性不僅在這3種植物的共同祖先身上進化過一次,還在豬籠草中獨立進化過一次。加上此前的研究,植物的食肉習性至少已進化過6次。
資料來源:科學世界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