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影VR+XR 體驗片單超完整心得】by woffy
.
之前去 高雄電影節 Kaohsiung Film Festival試片的心得詳細文字版一次給大家,來自 woffy 的第一手觀影心得。
如本期節目所說,若你也是對這項技術不太熟悉、停留在過去印象的人,很適合去雄影一趟,感受他如今成熟的影像與多元領域的運用。
還沒聽過節目嗎?快去聽我們聊 ☞☞☞
https://neildrinkmilk.firstory.io/episodes/ckfo1rv8q68nu0800jcvs9jfb
以下是個人試片體驗的各片詳盡心得:
-
對我來說,VR的重點就在於「視角」,無論是第三人稱式的探索360度的世界,還是做為換位思考的共感教育,重現他人的經驗,我都重複在想「為什麼必須使用這技術?而非傳統的平面影像?」「為什麼是這個視角?我現在的身分是誰?」「為什麼在這時間點切換了視角?」,如此的思考過程與不同作品之間的交互作用,是一般電影/影像難以提供的,給我頗多啟發。
.
✦【子宮綺想】✦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8
視覺與意象上最讓我驚豔的作品。作者來自多摩美術大學資訊設計系,此作作為他的畢業製作,完成度之高非常驚人,不愧是專出產中學生救世主的日本。
片名 MOWB 是 WOMB(子宮)的倒影。以母親與女兒輪迴式的相互追逐作為故事核心,近似探險活寶的畫風,搭配午夜福音式行雲流水的畫面符號。精細而美麗的手繪線條,是少數有做到完全360度無死角的作品。
以旁觀者的角度進入主角親密而柔軟的童年搖籃,到濱海的嬉戲,與華麗的宇宙廊廳,每一個場景在讓你屏息的同時,劇情卻又帶著命運不得不的傷感。是一趟使人內心為之安靜的美好旅程。
看完當下馬上想到了一部有相似元素的MV,一查果然是同個導演:
https://youtu.be/zLBq-1G9_1s
在看子宮綺想前歡迎看看這部!可以用手機感受一下上述的360度無死角是怎麼回事 XD。一樣也是大量鏡面、海洋、宇宙與優雅閃亮的元素,相對子宮綺想完整而靜態的畫面,這MV讓觀眾追逐金絲雀身影的動態設計也非常迷人!
.
✦【Closet】✦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7/5982
這部和前一部是綁在一起販售,導演是台藝畢業的學生,也相當年輕。混合了定格黏土與手繪的回憶插入,偶動畫的技術很成熟細膩,在此之前沒想過這也能做成VR。故事直白,情感纖細,最後一些視角上的改變,讓我很好奇導演的用意 XD。(還有為什麼選用了日文配音?)
導演前作很ㄎㄧㄤ,曾在噗浪上紅極一時 XDD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tFb8SxVBA
.
✦【霧中】✦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4/6042
這部是雄影邀請數位導演做的原創作品之一。導演是曾做過以交友軟體為主題的電影《你找什麼?》的周東彥。一言以蔽之,這部作品即是重現了男同志三溫暖獨有的沉浸式體驗。我沒有去過所以無法說這作品很「真實」(據經驗者表示是說他們身材太好這點不太真 XDDD),但性愛場面完全沒有遮掩,甚至相當高畫質 XD。雖然露骨,但氛圍上有些微妙的詭譎,組合起來的感覺挺神奇。沒有太具體的劇情線,但他在窺視與被窺視/慾望與被欲望的一些設計,以及最後在視角上的twist滿有趣。
在《潤男的Room》的近期節目中,導演也談了關於創作的想法,以及接下來他的台澳合作互動式劇場作品(也是以網路情慾為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聽聽。
-
這次VR單元有好幾部相當具有人文關懷的作品,作為社會議題的呈現是很直接卻有效的做法,讓原先事不關己的觀眾強制進入他人視角,感受他們的生活。我和尼爾也討論到未來若能將報導者的專題作類似轉化,應該會是很棒的運用。
-
✦【移工日記】✦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1
改編在韓國工作的緬甸移工日記。旁白朗讀的內容詩意,劇情結構本身也很文學性,講述他身在首爾苦熬,心卻被緬甸回憶所拉扯的日子。在畫面上雖然沒有特別炫技的部分,但結合了唸白、配樂與貫穿整部的雨聲,穿梭於粒子波紋化疏離的城市與人群之間,其冰冷的調性使人悵然。
.
✦【虛擬自由】✦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6/5985
紀錄在監獄裡的生活,並將VR影像帶給受刑人們的一項計畫。不太算體驗,比較是一種紀實性的影片。看完滿讓人思考「現實/虛擬」與「自由/不自由」之間的關聯,也很想看這個計畫帶出的更多討論。
.
✦【沖田先生的記憶劇場】✦
https://www.kff.tw/TW/vr/raceUnitDetail/5994
非常優秀!這部和子宮綺想是我最喜歡的兩部作品。此作具備了互動的遊戲性,觀眾可以藉由感應手把,去經歷導演的爺爺──沖田先生過去的記憶。劇情重現了日裔加拿大籍的人們,在二戰時所受集中營的迫害,是相對不太為人所知的一段歷史。導演作為旁白,將沉痛的歷史濃縮成家庭相本式的私密故事,配合簡單的互動,彷彿瀏覽著沖田先生的旅程的同時,我們也親臨現場。
我覺得他在視覺上處理得像舞台劇場這點很聰明,一方面能更專注於敘事主體,不需要做滿整個畫面,另一方面這也確實是「記憶」本身的樣貌:我們無法重現當下周遭的其他細節,只留有腦海裡捕捉單一面向的瞬間。另外,利用基本的動作與回饋,卻能創造出十足的帶入感這點也很棒。
-
✦【攻殼機動隊 GHOST CHASER】✦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18/6064
超級好玩!超級感動!全米哭泣!!!!
與前述的都不同,此活動是搭配Q-Ride設施的4DX體驗。簡單來講可以想像成像環球影城那類的遊樂設施,所以要到智崴集團的場館進行體驗。
畢竟是原廠的商業作品,完成度超級高,各方面感覺得到投入的大量資金 XDDD 身為有看過攻殼的影迷(不敢稱是攻殼粉)在任務剛開始,城市映入眼簾,以塔奇克馬的身分飆速於公路上時,真的是感動萬分。很類似於當初看4DX夏日大作戰,OZ世界映入眼簾時的感受:天啊這世界真實存在。
3D的畫面細節超級多,該有的爆破與華麗戰鬥都給的很大方,節奏也很棒,在素子的關鍵攻擊畫面還會瞬間慢動作,帥到我雞皮疙瘩。基本上沒有劇情,就是從頭到尾的動作戲,但恕我直言,就是非常爽,無話可說。
由於攻殼的電子腦設定,使得畫面視角流暢切換於公安九課的角色與機械之間顯得很合理!我喜歡這種形式與內容相襯的服貼感。另外連音樂都超好聽是怎麼回事呀──(除了讚嘆不知道能說什麼了)
這部有不同配音的場次,習慣日文的我們不小心聽到中文版的還是多少有點出戲,如果能搶到日文版的還是力推原版 XD。
-
最後講一下另兩個很ㄎㄧㄤ的互動作品:
【腦洞大開:怪奇發燒島】和【蟲蟲的營養大戰】,前者是以進入生病小朋友體內的病毒(細菌?)為視角,畫面非常螢光繽紛,用色超狂亂 XD 劇情也很爆走。後者則是帶著奇想色彩的偶動畫,敘述未來人類將蟲作為主食可能會有的爭議。這兩件若放在科學博物館類型的場所效果應該不錯,詼諧的調性也滿適合小朋友。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7/5986
https://www.kff.tw/TW/vr/raceUnitDetail/5987
-
以上有些作品是沒有字幕、純英文發音的,購票時可能也要注意一下~
另外我自己很在意,但沒能體驗到的作品:
.《微醺列車》:是專門做體驗設計的「驚喜製造」耶,還有附酒,滿好奇該怎麼和VR結合的~
.《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第一人稱體驗洞窟繪畫是如何發展的作品,可以自己畫出圖,據說玩起來會很感動 XD
.《佛羅倫斯》:來自記憶碑谷首席設計師的作品,這部是免費觀賞!
.《Sigur Rós:精靈之聲AR》:我就想聽Sigur Ros~
-
其實原先並沒有預定要寫文字版本,但是我真心覺得體驗下來很有意思,所以想認真推薦給大家。並不是作品都完美無缺,但在領略過各種題材與媒材的可能性之後,對我而言是第一次正視到,這項技術已不再只停留在實驗性質,而是確實能打造電影所做不到的體驗。對影迷來說,雖然票價與時間比較貴一些,但仍是滿值得各類型嘗試一趟,了解一下為何各大影展都開始開VR單元的 XD。
你都讀到這何不按進來:
✦VR 體感劇院 - VR FILM LAB:
https://vrfilmlab.tw/
✦當然也別忘了雄影的主要影展播映,每年都選出讓北部人流滿地口水的片單:
https://www.kff.tw/TW
.
高雄電影節 𝟷𝟶.𝟷𝟼-𝟷𝟷.𝟶𝟷
XR無限幻境選片指南文字版♾ https://neildrinkmilk.pse.is/w6cbq ━━━━━━━━━━━━━━━
◴ 購票去 https://pse.is/wa887
◴ 2020雄影專刊下載 https://pse.is/w84np
探險活寶日文 在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編活動快報
哇哇哇!小天下的編輯又受邀到 漢聲廣播電臺 介紹我們超級精彩的繪本囉!這次介紹了給大寶的療癒繪本《#媽媽的魔法包包》、甜而不膩的心情繪本《#小捲毛的壞心情》,還有國際大獎作品《#我家在海邊》,教導孩子理解大人的辛勞與付出~
✨節目 #今天上午11點 會在漢聲廣播電台播出,大家可以一邊吃午餐一邊享受好故事喔!💕💕💕
哈囉親愛的朋友,又到了星期五,光陰似箭,今天是五月的最後一天五月31號了!同樣的今天要介紹三本繪本,這三本繪本,都是由小天下出版公司出版,來賓是編輯吳雪梨小姐!
第一本介紹的是日文翻譯繪本《媽媽的魔法包包》: 媽媽的包包裡什麼都有,只要孩子需要,媽媽就可以馬上變出來!記得孩子在小的時候,我的包包也總是非常的大,老公都笑我是哆啦A夢 (還說我連體型都像XD) 總之,媽媽的包包、 魔法的包包、愛的包包,這是一個充滿愛與美好回憶的繪本!
第二本介紹的繪本是《小捲毛的壞心情》: 這本書的文字跟畫風都非常的特別,收到這本書時,我總覺得這本書的畫風不像一般的繪本,仔細看,原來繪者是曾任電視卡通【探險活寶】的首席設計師 ,是一本甜而不膩的心情繪本,讓孩子學會溫柔對待世界!
第三本介紹的繪本是得到多項國際大獎的《我家在海邊》, 這是描述礦工子女隨時心繫在海底挖礦的父親的一本繪本,圖畫和文字都搭配的天衣無縫。這本書真實描繪出父母的辛勞和孩子的真實感受,同時也讓孩子學習理解大人的辛勞與付出,學會感恩和珍惜。
看了這本書,我深呼吸一口氣告訴自己,人生總有困境,即使環境有艱難,我們的心依然可以寬廣,以愛相繫!
精彩的訪問就在稍後11點的【蓓你好時光】節目,歡迎好朋友們收聽!
#漢聲廣播電台全省調頻網
#主持人最近胖太多就不入鏡了XD
探險活寶日文 在 寂光影誌 Loscene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常電影院]
第43場
上上周末和阿中去看場次剩不多的犬之島,身為一個Anti-cat的死忠犬派,不得不說真的是一部看得相當開心的電影。
對稱大師魏斯安德森和日本,乍聽之下就像精緻的法式料理配上湯頭濃郁的拉麵(為甚麼)這樣違和的搭配,細想之後卻無比和諧的組合。原來已經令人在讚嘆的場景美學,再加上日本舒服的設計感,每個過場,每個細節,甚至到最後的工作人員滾動名單都令人看得相當過癮。
狗,更不用說。
光是聽到比爾莫瑞、艾德華諾頓還有傑夫高布倫的聲音,每隻狗我她媽都想帶回家養。(而且越聽越覺得Rex的狗臉真的長得很像諾頓。)
故事的推進,還是可以嗅到一絲在魏斯安德森的色彩童話中常可以嗅到的詭譎意味。以人類的性格來套入狗狗的思想大概就是本片最大的反諷了。但單純一點當作是一部反貓意味濃厚的教育影片,也是有很棒的價值(母湯卵共)。
而語言的設定也是非常聰明的環節,讓我想到美國超ㄎㄧㄤ動畫探險活寶裡面講韓文的彩虹姐姐。用意不是要真的去聽懂別的語言(也幸好我的日文已退化到只能在飯後說出謝謝招待),而是要讓觀眾聽不懂。聽不懂,才更能了解身為一隻狗對於人類,只能透過語調、肢體,去了解對方,進而溝通那樣超越物種的感覺。
狗那樣單純的情感,真的相當動人。忠誠,也許會被做為是自願喪失自由的愚蠢。而這樣的愚蠢,卻也讓人類願意付出代價去拯救愛犬。
這部電影真的很棒,應該差不多要下檔了,不想看恐龍和高樓大廈失火的趕快去看狗吧。
Isle of Dog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