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化跑步功率訓練》(Run with Power)書中第五章探討影響「跑步效率」的因素,作者Jim Vance分類為四類型因素。
「生物力學與肌肉骨骼系統」
落地方式、體重、彈性、鞋子與鞋墊
「神經肌肉因素」
神經肌肉途徑、疲勞、受傷
「生理因素」
性別、年齡、溫度
「心理因素」
動力、專注力
分類方式與《跑步的科學與實務》(Science of Running)第七章有一些差異。沒有提及「代謝效率」因素,或許是強調跑步效率與體能之間的區隔。疲勞與受傷都會對神經肌肉因素產生負面影響,改變動作控制與神經連結。但不同的是疲勞耐受性可以訓練,但受傷需要休息。
#溫度與跑鞋
溫度、鞋子鞋墊都屬於外在的因素,但對於效率都有很大的影響。跑者都非常關心練跑或比賽時的天氣,也很在意自己穿著的鞋款。《跑步的科學與實務》提到簡單改變鞋款,就會使步態產生巨大的差異,對跑步的生物力學造成改變。
氣溫高時,身體為了散熱增加周邊微血管血流量。輸送氧氣的血液量減少,造成代謝效率降低,長時間下身體無法維持同樣的輸出功率。但經過熱適應訓練後,能夠改善。
#內心的力量
效率是個很科學化概念的數據,卻受到內在心理因素很大的影響。越是好的運動員越能在重要比賽提高集中心志,突破自己的極限。
「就效率來說,跑者是否能專注在技術精準地進行動作,同時承受壓力和疲累,這些都和心理素質強度有關。」
「我們可以訓練自己接收、採納和拋棄收到之訊息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可能就是成為專家的關鍵。」
這兩段分別是《科學化跑步功率訓練》與《跑步的科學與實務》提及內在心理因素對跑步表現的重要。選手或全力投入比賽的跑者,都可能在比賽中經歷極度專注,感受不到跑步以外事物的經驗。經訓練有能力在深度疲勞下持續維持專注,就能大幅改善長跑的跑步效率。
#runningefficiency
#跑步效率
[ 跑步效率Running Efficiency (1) ]
跑步效率傳統使用「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指標,傳統定義方式:
「同樣速度,耗氧量越低(消耗能量越少),跑步經濟性越高。」
同樣速度,效率(或經濟性)提升跑起來更「輕鬆」,更有機會將跑步表現往上突破。菁英或訓練有素的跑者,大多數的成績進步可以用跑步效率的改變來解釋。
#影響跑步效率的元素與意義
必須清楚了解影響經濟性的元素,才能夠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撇除地形、天氣、鞋款等外在影響,內在影響可以分成三大項:
#神經肌肉
- 神經與肌肉的溝通效率,動作的精練程度。
- 影響的因素:神經訊號傳遞與跑步動作控制、肌肉力量生成、肌纖維特性等
#生物力學
- 身體跑步「力學」的優劣,能量(彈性位能)的運用能力。
- 影響的因素:身體構造、下肢彈性能、落地方式等
#代謝效率
- 供給肌肉運作的能量生成效率。
- 影響的因素:肌肉需氧量、氧氣輸送與使用效率、基質利用方式與產生能量的效率等
簡而言之,以上三大項可以分別視為跑步的「主動」、「被動」、與「體能」層面,代表不同類型的效率。
提升效率必須考慮三者的平衡,顧此失彼的訓練模式反而將造成總效率降低。
#跑步效率
#跑步經濟性
#這絕對不是拖稿XD
#接下來要探討訓練層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接下來要探討訓練層面 在 余文彥 Wen-Yen Y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跑步效率Running Efficiency (1) ]
跑步效率傳統使用「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指標,傳統定義方式:
「同樣速度,耗氧量越低(消耗能量越少),跑步經濟性越高。」
同樣速度,效率(或經濟性)提升跑起來更「輕鬆」,更有機會將跑步表現往上突破。菁英或訓練有素的跑者,大多數的成績進步可以用跑步效率的改變來解釋。
#影響跑步效率的元素與意義
必須清楚了解影響經濟性的元素,才能夠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撇除地形、天氣、鞋款等外在影響,內在影響可以分成三大項:
#神經肌肉
- 神經與肌肉的溝通效率,動作的精練程度。
- 影響的因素:神經訊號傳遞與跑步動作控制、肌肉力量生成、肌纖維特性等
#生物力學
- 身體跑步「力學」的優劣,能量(彈性位能)的運用能力。
- 影響的因素:身體構造、下肢彈性能、落地方式等
#代謝效率
- 供給肌肉運作的能量生成效率。
- 影響的因素:肌肉需氧量、氧氣輸送與使用效率、基質利用方式與產生能量的效率等
簡而言之,以上三大項可以分別視為跑步的「主動」、「被動」、與「體能」層面,代表不同類型的效率。
提升效率必須考慮三者的平衡,顧此失彼的訓練模式反而將造成總效率降低。
#跑步效率
#跑步經濟性
#這絕對不是拖稿XD
#接下來要探討訓練層面
接下來要探討訓練層面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過去我分享過很多關於怎麼「優化」我們的腦力,讓我們更有創意、更有效率的方法。而其中呢,我好幾次有談到,怎麼樣去切換我們的心智模式,特別是一些身體的活動,像是走路可以幫助我們,去優化我們的腦力。
而且啊,如果你是我的線上課程的學員,【時間駕訓班】的話,你會更清楚的知道,其實走路它也是一個幫助我們,進入內在運作模式的「發散模式」的一個途徑之一。
那談到「走路」這件事,有一些更細心的朋友,就會跟我討論,究竟是走路本身就有幫助,還是因為要走路、要走出去,因為外界的刺激,而幫助我們優化我們的腦力,讓我們更有創意?
這個問題非常好喔,而且他問到一個更細緻、更核心的部分;如果我們能夠有效的回答他,那對於自己在工作跟生活裡,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狀態,並且讓自己更有效率,就會很有幫助。
其實關於這方面的討論,還真的有心理學家,去做了一系列嚴謹的研究。這是美國的心理學家,馬利利.奧帕左跟丹尼爾.史瓦茲,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來探討「走路是否能夠增加創意」這個問題。
他們找了48個參與者,一剛開始請他們每個人坐在桌子前面,不做任何的事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讓他們完成一個「創意評估」的測驗。
而接下來,再請他們在跑步機上慢慢的走動,就跟我們平常散步、走路是一樣的速度;透過這樣子走路一段時間之後,再進行創意評估的測驗。
結果呢,比較他們坐著跟走路之後,所獲得的創意分數,發現喔在走路之後的測驗分數,會明顯的變高。
那稍微瞭解實驗研究的人,就會知道喔,這個研究表面上,好像是支持「走路」能夠提升創意,可是它的實驗設計方法,可能就有一點爭議了!
因為呢,這兩次測驗有可能是第一次坐在那裡,坐完之後因為對測驗不熟悉,所以分數比較低,並不是因為走路完之後,分數變比較高。
所以如果這個順序,跟時間因素沒有排除的話,那麼這個實驗研究的證據,仍然是不足夠的。
所以呢,他們又做了第二個實驗,他們一樣找來48個參與者。把他們分成三個組別,第一個組別是「先走後坐」、第二個組別是「先坐後走」,而第三個組別是「兩次都坐著」。
所謂的「先走後坐」,就是先走路一段時間,然後做測驗,然後再坐著一段時間做測驗。所以呢,它後面的都是以此類推,像「先坐後走」,就是先坐著完之後做測驗,然後接著走完再做測驗。
所以第三組就是「兩次測驗」,都是坐一段時間,做一次測驗,再坐一段時間再做第二次測驗。
接著他們就比較這三組的結果,結果發現喔,不管是「先走」還是「先坐」,只要是走路散步完,之後的創意分數都會比較高;尤其是「先走後坐」的這一組會特別的明顯。
表示哦,第一個實驗當中懷疑創意會高,是因為測驗順序的這個問題的影響層面,其實是很低的。而且更有趣的是喔,兩次測驗都坐著的那一組,他第二次測驗的分數,竟然會比第一次測驗的分數還要低。
這就表示哦,不會因為熟悉這個測驗,而使這個分數變高。所以呢,得到了一個明確的結論,叫做「走路會比坐著更能夠激發創意」。
當我們確認了「走路」它的一個功能之後,再進一步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很多人會以為喔,其實真正引發我們創意、激發我們腦力的關鍵,不是走路;是因為走路的過程當中,會有外界的「刺激」。
所以呢,針對這個問題,究竟是「走路」本身就有幫助,還是因為走路造成的「刺激」產生幫助?就有心理學家,再做了延伸的實驗。
這次心理學家找了另外兩組人,一組呢,是要坐在輪椅上,然後他們被推到戶外,逛一逛之後接受測驗;而另外一組是待在室內,面對一面白色的牆,走路一段時間之後,再接受測驗。
實驗結果發現喔,面對牆壁慢慢走路的那一組喔,比坐輪椅被推到戶外的受試者,得到更高的分數。所以囉,再次證明「走路」這個行為,是可以激發創意的。
不過呢,這不代表「環境的刺激」是沒有幫助的,其實「戶外輪椅組」,他們所獲得的分數,跟那些一直坐在室內的參與者比較起來,「戶外輪椅組」得到的分數,仍然是比較高的。
所以談到這裡,如果想要讓自己更有創意、讓自己的腦力得到更好的發展,無論如何起身走路,哪怕是在室內逛幾圈,都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了,如果你能夠走出去,享受一下陽光、空氣或者是綠地,那一定會是更好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
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看懂、聽懂眼前的人的狀態,並且透過適當的問句,引導出必要的共識。
這一門課不管運用在生活還是職場,都會為你產生關鍵性的幫助;因為畢竟行走江湖,你總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
然而,你是否能夠去實踐自己想做的事,關鍵的能力,就是你有沒有跟他人達成共識、化解差異的協作能力,這一門課期待你的加入。
在我錄音的時候呢,10月15號的這一門【高難度對話】課程,名額已經在倒數了,而且它是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
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3、4月之後;所以呢,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