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優傳媒專訪 #用大數據把郭董變更潮
#高虹安 表示,她和學長在2007年時所做的「大選情緒分析」研究,是利用社群討論和網路文章,去分析文章所寫出來的文字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情緒,針對2008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 #馬英九 和 #謝長廷 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民眾在情感上比較喜愛馬英九,但對於謝長廷的滿意度比較高,「可以看出在總統選舉中,真正影響選民決定的原因,情感因素大過理性部分。」
高虹安說,許多候選人觀察到這個現象,所以會用「接地氣」的方式讓選民知道「我懂你」,「這不代表他提了什麼很棒的政策或議題,而是因為他懂我,所以我覺得他應該能夠幫我提出我想要的東西。」
高虹安說明,#AI 就是把人在做的事情,變成機器或是電腦自動幫忙做,人不可能一天看幾十萬篇的網路新聞或文章,但運用電腦 #爬蟲技術 可以讓它自動閱讀幾十萬篇文章,並且還要能讀懂,「也就是讓機器看完文章後,我就能夠知道文章裡的正負情緒或喜怒哀樂,甚至是它的關鍵字、對象是誰。」(#字慧輿情資料庫)
高虹安舉例,比如「透過部落格容易達成溝通」這句話,必須先把「溝通」、「容易」這個字詞斷出來,下一步要去了解這個詞背後所代表的情緒,或是正負面的意見。
而AI在定義每個詞的時候,除了這個詞所代表的意義有哪些外,也可以發現這個詞跟其他詞共同出現的頻率和情境很像,「比如 #韓國瑜 的同義詞還會有韓導、韓市長或是韓總機、草包,就會把這些詞全部分在一起,電腦會自己去看。」
高虹安表示:「機器怎麼去處理新的詞是比較難的事情」。她舉例,譬如在觀察蔡英文時,原本文章上的「英粉」在總統專機私菸案後就出現很多、變成了「菸粉」,因此也要去教機器學會「菸粉」等於「英粉」,而教的方法就是讓機器看過很多資料。
高虹安專訪〈三〉/用大數據把郭董變更潮
https://www.umedia.world/news_details.php?n=201911211754510842#201911211754510842
「接地氣同義詞」的推薦目錄:
接地氣同義詞 在 很接地气的同义词 - 農藥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很接地气是什么意思,很接地气的近义词,很接地气的反义词,很接地气的同义词,跟很接地气类似的词:接地气,平易近人,挺接,接地气儿,太接,蛮接,很朴实,更接地气 ... ... <看更多>
接地氣同義詞 在 London Walker 倫敦走著-張傑旅行短篇'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在英文要怎麼樣才能「接地氣」呢? 說謝謝時來句Ta,就感覺很在地哦! ... you還可以說其他同義詞,而不是這種說 thank you很落伍的態度吧! ... <看更多>
接地氣同義詞 在 Re: [閒聊] 會很排斥中國人或中國用語嗎? -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手機排版請見諒)
這件事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一、如果是台灣本來就有的詞語,為何要特地去使用中國的用語?
例如:
1. 影片變成視頻
2. 列印變成打印
3. 資訊變成信息
之類的
如果只是字面上有些改變
看到後可以理解它是什麼
這些都還算是可以接受的
但問題是有些詞的中國用語
聽到的時候根本不會聯想到
是台灣用語哪個詞的同義詞
像上面第3個例子,信息跟資訊
在台灣有個很相近的詞叫"訊息"
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的台灣人
一開始看到都是先聯想到"訊息"
但是"訊息"跟資訊的意思是天差地遠
是後來用久了才慢慢習慣
信息(中國)等於資訊(台灣)
不過其實也還很多人不知道
所以如果那個詞在台灣有同義的
為什麼要特地使用中國的用語呢
這不就等於拋棄了台灣原本的用語嗎?
但我也知道很多人其實都是
看到網路上的用詞就跟著用
後來才知道那是中國的用詞
但是即使如此還是覺得沒差
因為已經用習慣了
但是這在某種層面而言
其實就是中國在利用網路
慢慢的對我們進行文化滲透
而你只是沒感覺或不知道而已
二、單純的外來語
外來語,顧名思義外來的語言
在全世界其實都很廣泛的使用
所以中文裡面當然也不會例外
舉個簡單的例子:
像熱狗就是從英文Hot Dog直翻的
所以如果是台灣原本沒有的用語
也就是台灣用語裡找不到同義詞
那麼這就叫做外來語
不論它來自哪個國家
但我必須先說,這裡只討論"用語"
也就是並非標準中文詞彙的慣用語
以下舉例:
"靠譜"在台灣並沒有同義的用詞
我們原本都直接說可靠
或是講的比較白話一點
就會說「我覺得不行」
但是外來語裡就有同義詞了
而且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
ok = 靠譜 、不ok = 不靠譜
ok是英文,所以它也是外來語
而且我們甚至沒有轉成中文
就直接把英文套用到中文裡
如果是這種單純的外來語
那就是兩國間的文化交流
沒有什麼不可以
雖然以我本人而言
聽到中國來的外來語
還是會覺得怪怪的啦
但還不至於會太在意
不過如果是台灣本來就有的詞語
可是卻還去使用中國那邊的用語
我覺得對於我們台灣原本的用語
跟文化來說,其實有些不尊重了
所以,換句話說:
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化跟用語
那誰還要來尊重你呢?
附帶一提,本人我還是大學生啦
我做報告常常都是負責統整的
每次看到有些人交的東西
都從網路上直接複製貼上
錯字不改,對岸用語沒修正
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
有些人甚至整篇都是簡體字
從中國網站找資料複製貼上
連丟Google轉成繁體都懶
有時候看到真的會賭爛
可以拜託不要那麼懶嗎
每次辛苦的都是我們這些統整的
X的如果不改又會被老師噴
不過一方面是我自己也不能接受啦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I43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96.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79331398.A.EA7.html
※ 編輯: Willy690813 (27.242.96.32 臺灣), 01/18/2020 15:14:19
※ 編輯: Willy690813 (27.242.96.32 臺灣), 01/18/2020 15:33:26
訊息在中國的用詞是短信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