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才沒兩天,我的心情大起大落
大起:就在FB跳出2019「動態回顧」老大被宣布美國版Forbes 30 under 30 得主PO 文的「同一天」,清早八點女兒收到了ED 常春藤U. Penn 賓州大學錄取的好消息!
我知道女兒為了申請學校每天閉關拼命,放榜前一晚他焦慮到最高點,拉著我跟弟弟拼命禱告,因為太過緊張,深夜還請我去房間拍她的背安撫,彷彿回到小baby時陪他睡覺的畫面...我本來還挺平常心,被他情緒牽引也變得徹夜難眠~清晨7:30張開眼睛偷滑手機,想看是否已有結果,沒想到他突然打開我房門,大喊一聲「我要來尿尿」😂我倆的情緒此時緊張到了最高點
8:00一到,美國官方宣布放榜的時間,等了1分鐘沒有回應我想沒機會了,沒想到8:02女兒爆哭地衝進我房間~媽媽!我進了!我進U.Penn 了~一時之間悲喜交加,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母女兩抱頭痛哭⋯⋯
不容易,真的很不容易:放棄了所有休閒娛樂,我家這位關小姐基本上不打扮、不逛街、不買衣服(永遠學校運動褲+披頭散髮)、高三了還不拿零用錢(養她很省🤣)申請學校的道路上真的好多關卡,我智慧不夠、又沒有另一半可以商量,我們母女最常出現的畫面就是一起攜手禱告、擁抱禱告🙌
孩子很懂事,跟媽媽哭完之後立刻打電話感謝導師,據說電話另一頭導師也是在班上感動地哭到發抖...接著女兒一一致謝給幫她寫推薦函的老師。不過女兒哭完後回頭叮嚀我:媽媽12月底前不要Po喔,很多同學還在繼續申請,有些人可能要明年三月才放榜...
大落:開心兩天,把該感謝的家人長輩一一致謝之後,我的情緒Down到了谷底...真的嗎?一手捏大的女兒就要出國讀書了嗎?接下來可能有10年過年他都不在身邊嗎?好複雜的心情,讓我開始思考人生是否將走向另一階段....無論如何, 2020最美好的禮物,就是女兒的入學許可
仰望2021 ,希望出國前能跟孩子更多單獨相處、認識台灣、看見世界、教她做菜學習媽媽味的機會,還有他說:媽,你可以開始教我化妝嗎?然後我真的該買一點衣服了😄😆
❤️據說今年Early Decision Penn全台只有兩位?疫情中真能出國讀書嗎?真不敢相信這個小娃娃要長大單飛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控制 不買衣服 在 吃貨娘娘遛狗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雙11的衣服到啦❤️💛💜
記得之前很胖的時候 一直死不買衣服
公司主管一直說....不準再穿寬鬆的...你會繼續胖
我都一直說~瘦了再買❗️
我說到做到~瘦下來狂買了🤣🤣🤣
衣服👗 鞋子👢帽子🎩
可憐了我的口袋🥺
瘦身ᴛɪᴘs:衣服請穿合身,因為你會不爽那個肉肉溢出來的樣子❗️不小心又長肉你就會感覺到😤😤立馬控制住
控制 不買衣服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覺得自己很難搞、地雷很多、標準高又無法妥協,弄得自己精疲力竭?你可能跟我一樣是個高敏感人唷!(文末附成人版高敏感特質自我檢測表)】
今天不談孩子,來談談大人。
之前曾說過,我是因為蕃茄的關係,才開始查詢有關高敏感特質的資料。而在閱讀那些書籍和文章的時候,其實第一個受益的人是我自己——原來我自己就是高敏感人。
先來前情提要一下。
「#高敏感特質」這個概念於一九九六年由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博士在「高敏感族自在心法」這本書中所提出。它不是一種需要矯正的疾病,而是一種人格特質,就像「外向」或是「內向」一樣。雖然這個族群不是社會中的多數,但是比例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擁有高敏感特質,並不少見。
艾融博士指出,擁有「#高敏感特質」的人,有幾個共同的傾向。第一,是在行動之前會觀察和反思,處理每件事情都會多一些程序。第二,因為同時需要留意很多事情,容易受到過度刺激而感覺疲累。第三,會有情緒化的反應和強烈的同理心。第四,對周遭所有的細微之處很敏銳。
如果你是一個高敏感成人,以高敏感特質在二十五年前才開始被提出的簡短歷史來看,你的成長過程有很大的機率不會太好過。在「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中提到,「因為當前的社會普遍崇尚外向者的特質,喜歡健談的人,喜歡做事果斷,喜歡勇敢等等,高敏感特質的人很容易從小就遭受很多批評,甚至被父母期待『改進』。」光是我自己的腦海中,就時常有「大方一點」、「不要那麼在意」、「管你自己的事就好」、「這樣就不高興你以後怎麼辦」這些聲音在擾亂。你很有可能到現在還會受到這些已經內化的標準影響,還在鞭策自己「不要想那麼多」、「標準降低一點」、「多跟別人來往不要那麼閉俗」,同時痛苦於永遠無法達到那些標準。
對我自己而言,最大的幫助就是了解到「不是我有什麼不對勁,是那些要求不適合我。」
這句話像剪刀一樣,「啪」地一聲把某些纏繞在我心中多年,像是詛咒一樣的「提點」斷開,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在理解高敏感特質之前,我經常感覺自己處於很不舒坦的狀態。如果我選擇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我的內心覺得被強迫很不愉快;但如果我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走,我又擔心自己太不一樣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最後在極大的矛盾之下,我時常做出一些很極端的選擇,然後搞得自己暴躁易怒又難以接近。
舉例來說,我非常討厭週年慶人擠人又嘈雜的場面,光是想像就覺得壓力極大。但是當我表明不想去的時候,家人說我養尊處優,都不懂得錢很難賺幫家裡多省一點。我覺得自己很糟糕,大家都可以忍受在那樣的環境下買東西,只有我不行,好像是一個很自私的人。為了表現我不自私,我決定「都不消費買衣服只穿舊的就好」,這樣我就不會被說浪費了——我從來沒想過,其實家人很有可能根本不介意人多的場合。
而現在,我明白我根本不需要去喜歡週年慶,也不需要不買衣服。我只要買衣服的數量減少,就可以同時控制預算,又在我覺得舒服自在的時間去逛街。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會觸怒我敏感神經的小細節,例如黑色的筆一定得要是純正的黑色,一點點色差都不可以有;筆尖和紙張接觸時的滑順程度和紙張下陷的深度有嚴格的標準;咖啡廳的採光、人數、氣味、還有音樂的類型和聲量都影響到我的消費心情;參加的聚會超過我能忍受的人數或是話題讓我完全提不起興趣等等。
這些讓我煩躁的小事,我現在可以一項一項的把他們都抓出來,用不同的心境去面對,讓我可以比較舒服地活著。像是把「買文具」這件事情當成一個尋寶遊戲,遇到真心喜歡的物品才掏錢買下,然後很珍惜地使用。我不再像以前一樣覺得自己很難搞,於是強迫自己使用隨處買得到的文具,結果老是因為使用的感覺太差最後一邊抓狂一邊重買。
雖然還沒找出全部的解方,但停止找自己麻煩的我,快樂多了。
如果你是個有孩子的高敏感人,了解這個特質更是有很大的幫助。高敏感特質和遺傳有相當大的關係,如果你是高敏感人,你的孩子很可能也是。這個時候,你是否能夠接納自己的特質就會非常的重要,如果你可以,那你的經驗就會被轉化成一個非常有用的資料庫,你可以因此更能夠同理孩子,更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因為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相反的,如果你沒有接納自己,覺得這個特質是一項「必須要改正的缺點」,你會有很大的機率用相當強硬的態度矯正孩子,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有跟自己樣的經歷」,但是反而弄得親子兩敗俱傷。
當初蕃茄出生的時候,儘管我們當時對高敏感特質一無所知,我們憑自己介意的細節幫蕃茄安排他的生活和環境。例如傑克怕吵,所以他始終確保夜晚有白噪音圍繞蕃茄,讓他不會被貓叫聲或是路上一些突然的噪音驚醒,而我對光線敏感,所以我早早就買齊遮光窗簾,確保陽光不會影響蕃茄的睡眠。也因為我們不喜歡突發狀況,都只跟少數熟識的朋友約,一次的人數少於四人,也都約在一些蕃茄熟悉的地方。這些安排都陰錯陽差地符合了蕃茄的需求,所以他雖然敏感,個性卻一直都很穩定。
講了這麼多,來開獎吧。
雖然伊蓮・艾融博士的高敏感特質網站也有成人的高敏感特質檢測,但是當中有好幾項描述相當接近,不太容易了解當中的差異,所以這次我決定分享「#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裡的量表,歡迎大家來玩玩:
[高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 (HSP)](https://www.suncolor.com.tw/event/books/highlysensitive/quiz.html)
60分以上就表示你可能是高敏感族,我是118分,你呢?今天先來看看高敏感檢測,之後再繼續來聊聊更多當我理解到「我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之後,我和自己、孩子還有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如何變得不一樣!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