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抽空po了演講的大綱整理,可是好像不見了,只好重新再寫一次,好懶喔!
摘要一下這次演講的重點。
在演講中,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走平衡木可以訓練注意力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大家想一想,然後再往下看
對於注意力的訓練,絕對不是用一套活動,反覆訓練就可以達到我們要的效果,沒有任何一個套餐可以提升不同小朋友的注意力問題。還是要依據小朋友的狀況,給予不同的訓練。認知能力越差的,或是年紀越小的,要以感覺統合或知覺動作來訓練,但是對於認知較好的,光是知覺動作的訓練是不夠的,必須加上「認知與執行功能」的要素,所以,走平衡木能訓練注意力嗎?這個答案是「可以,也不可以」,認知差的可以,認知好的不可以,所以如果小朋友認知很好,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就算再走一百年的平衡木,他的注意力也不會改善,這也是很多治療無效的原因,因為找不到問題,只會用同一種方法不斷的訓練,效果自然不好。
此外,在治療中,曾經遇到小朋友上課不專心,當時,我要他「專心一點!」,但是小朋友很無辜的跟我說
#我不知道怎麼專心
對,很多小朋友不知道怎樣的表現叫做專心,所以當我們要他專心一點,他會無所適從。那如何讓小朋友體會專心的感覺呢?答案是「思考」及「執行功能」,只有小朋友在思考,並且小心翼翼的執行,這時再讓他去體會當下的心智反應,他就能慢慢學會專心了!
在活動設計的部分,很多人會陷入一個誤區,例如有人設計了拉重物到達定點後,去拿配對的東西。這樣的活動有沒有訓練注意力的效果?有!但是有限,除非這個小朋友的認知真的很差,連規範性都沒有,那這樣的活動對他有幫助,但如果這個小朋友的認知已經到了中大班的程度,那這個活動的目的就不是在於訓練注意力,可能是增加本體覺的輸入,也可能是遵守規範的訓練,但是,絕對不是注意力訓練。這時候,如果能在拉重物的過程,再提供一點思考,例如要小心拉過障礙物不能碰到,或是過程中必須不斷的迂迴前進,這樣或許注意力的治療要素會多一點。雖然任何活動皆需要注意力的參與,不過,參與的程度還是會依據活動的內容有所改變。舉例來說好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個經驗,就是下班後開車或騎車回家,結果邊開車邊想一些事,等到回神時,發現已經到達家門口了,這個是分散或分配式注意力很好的展現,可是,對於開車技術而言,每天開這段路,並不會使您開車技術變厲害,您必須常常開不同的路,山路,小路,崎嶇不平的路,隨時面對挑戰,開車技術才會進步,注意力也一樣,如果活動的內容是不需要小朋友花太多心思的話,對於注意力的幫助是不大的。
下面是我在執行注意力訓練的內容,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小朋友的反應,他們是否很專心呢?
再問一個問題,影片中訓練的是哪些注意力呢?(集中?持續?分散?轉換交替?選擇?)歡迎下方討論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Empire Motor Club / EW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 documented my day with AMG Driving Academy at the track, and what an amazing experience it was. They provided professional instructors to sharpen up...
提升 開車技術 在 快點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各位開車技術應該會有顯著的提升(#遠在天編)
🚗🚗🏎🏎🚑🚑
#國道 #車禍 #小物件 #掉落物 #殺傷力
提升 開車技術 在 唐宏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此生相當值得回味的旅行之一: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好玩的方式就是要自駕遊,但是自駕的風險很高,網路上查到所有的分享,絕對會提到 #爆胎!
你不能問那些自駕納米比亞的人:你有沒有爆胎?
正確的問句是:你在納米比亞自駕爆胎了幾次?😂
真的不誇張,我們這次的旅行12人,分為三台車,有一輛爆胎了兩次,有一輛爆胎了三次❗️
但我們這一車完全沒有爆胎,一次都沒有👍🏽
後來別車的朋友就一直打聽:你們這車的人到底是怎麼開的,為什麼你們就是可以不爆胎呢?你們都車神啦?
偷偷告訴你在這種爛路上面不爆胎的秘密:不踩剎車!
我們這車三位駕駛輪流開車,我們的規定就是不踩剎車,你只有兩個選擇:踩油門,或是放掉油門🤣 真心不騙啦!我們就真的靠這一招沒有爆胎呀!
也因為這一次的納米比亞旅行,我們這一車的人都有一個共識:
#不踩煞車 #不問價格
不看價格的意思就是說,所有的行程,你只能問行程內容,你只能考慮這個行程你有沒有興趣,你可以問行程的細節,然後告訴我到底你有沒有要參加,但你就是不能問價格!
為什麼有這個規定?因為我們這車的人,只要有人開始問價格,我就會說:你是有差這一點嗎?有差台幣一兩千嗎?🤣🤣🤣 都已經跑到地球另一端非洲的南部來了,如果這個行程你有興趣,為了台幣一兩千你難道要放棄嗎?
所以後來就定下的規定:不問價格❗️
後來,不踩剎車、不問價格 也成為了我之後旅行的規定🤣所以我跟拉傻去南極,也是一直購物不踩剎車、不問價格🤣🤣🤣
後來在南極光是衣服與紀念品,大概就花了台幣50,000以上吧!好可怕🤣
納米比亞的自駕旅行實在是很讓我回味,同車的三位旅伴,我們大家輪流駕駛了將近5000公里,回來以後開車技術都大幅提升👍🏽
還在難得的柏油道路上飆車時速180公里,回來台灣我好想要買一輛皮卡,畢竟這可是恐怖份子最愛用的車呢!🤣
想加入「不踩煞車、不問價格」的舉手🙋🏻♂️留言給我👇🏽
#納米比亞 #自駕 #namibia #attravel #drivingtour
提升 開車技術 在 Empire Motor Club / EW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 documented my day with AMG Driving Academy at the track, and what an amazing experience it was. They provided professional instructors to sharpen up my driving skills, and put me through a variety of driving exercises with different AMG cars. I got to drive the all new AMG GTR Pro as well as some other AMG’s which was really cool. I also met and drove with the 5 time DTM racing champion from AMG, Bernd Schneider. He obviously drove the AMG GTR Pro to the its limits. Ridiculously fun day. What more can I ask for? Mercedes, take me to Affalterbach next year? Haha...Much love to Mercedes Benz in Taiwan and of course AMG. You guys are freaking awesome!
AMG賽道體驗記錄..完美的一天 專業的教練指導 賽道訓練 實際的體驗了AMG性能車款 也讓我的開車技術大大提升... 更屌的是開到了全新GT R Pro並親眼見識到了 五次AMG DTM賽道冠軍把 GT R Pro操駕得淋漓盡致... 超扯的一天 滿足的無法言喻 下次帶我去德國吧? 哈哈 非常感謝賓士和AMG的邀請 你們超帥的!

提升 開車技術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1"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虛幻的優越感效應」。
這個效應指的就是哦,沒有人會相信自己是在統計數字上,靠近「平均值」的那一群。我們都不相信自己是一般人,但是會覺得其他人都是。
說白話文吧,就是我們都會覺得自己的開車技術,可能會比「平均數」來得好;或者是自己的長相。甚至於是自己做任何事情、可以有的表現。
我們都會覺得自己應該會比一般水準來得好,或者是至少是中上以上吧!這樣的一個心理現象,其實有很多實驗跟研究都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本來就會去美化自我的形象。
可是有一些人會吐槽喔,就會說哎~那當我面對到一些大挑戰,或大任務的時候,都會有一種信心危機,都會總覺得自己不夠好,那這又要怎麼說明呢?
其實關於這方面的矛盾,在1999年,紐約大學的史登商學院,裡面的克魯格教授,他就用一系列的研究證實了!
其實這種虛幻的優越感,是比較容易出現在我們事前被告知,這個任務很簡單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容易出現「虛幻的優越感」。
因為當我們被灌輸眼前的任務,是所有人都覺得相對簡單的,有了這樣的信念之後,我們在評價自己的能力,我們就會回答:「我們應該會比平均值來的好!」。
可是當我們被告知,眼前的任務是很困難的;那我們就會容易把自己的表現,評定於「低於平均值」。
儘管這個任務,事實上可能不難;只要我們在事前一旦被告知,而我們自己也認定它困難的話。我們就會覺得我們可能沒有辦法,表現出平均數的水準。
其實這樣的心理現象告訴我們,其實不管在真實狀況裡,這個任務是難的、還是簡單的;其實只要「先說先贏」。
你只要先認定「它是難的」,你可能就會有信心危機;而你一旦認定「它是簡單的」,你就會覺得我應該表現的,會比一般人來得更好。
那你聽到這邊可能會想,「虛幻的優越感」我要怎麼樣,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裡,來幫助自己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無論你面對的任務跟挑戰是什麼,你都先把它「想得輕鬆、想得簡單」;你就有辦法透過「虛幻的優越感」,來幫助自己早一點起步,或者是完成任務。
可是你聽到這邊,可能有些人又會拍桌子了。拍桌子的原因就是,我就是沒有辦法一剛開始,就覺得它簡單啊!
它一剛開始就是困難的,甚至於一剛開始,就一堆人告訴我是困難,連我自己也覺得是困難,那我該怎麼辦呢?
那在這裡,我就要特別跟你分享,我自己經常使用的方法。我會怎麼做呢?如果一個任務是「困難的」,代表它所延續的時間和它的規模,一定是相對龐大的。
所以呢,第一個動作,我會先把這些龐大的計劃、龐大的目標,先把它切碎;不管是把它分成功能、任務來切碎。
可能是這整個專案裡面有三個部分,而三個部分裡面,各自會有五個要點;五個要點裡面,又有四個執行細則。
如此這般把它切碎之後,你會發現,每一個小的元件,每一個小的部件,它都會在我們的主觀世界裡,要單獨認定,你都會覺得它是「簡單的」。
再不然就是把它在時間軸裡,把它切碎。如果在一年之後,要完成某個大目標;那麼在這一年裡面,每一季的進度是什麼?
而每一季當中,每一個月的進度又是什麼?每一個月當中,每一周的進度;包含每一周當中,每一天的進度是什麼?
當它把它切碎到「每一天」的時候,是不是在主觀世界裡面,要把它詮釋成相對容易、相對簡單,是不是很容易就這麼認定呢?
其實在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在於當你要面對整體的任務,或者是龐大的範圍的時候,我相信十有八九,多數人都會覺得它很困難。
可是當你把它切碎之後呢,面對每一小部分,是不是要把它認定成「簡單」,就容易多了?
其實,我常常會覺得你要活得自在、有效率,真正的重點是在於,你知不知道自己心智上是怎麼運作的?
而怎麼樣透過「心智運作」的調整,來幫助自己有效的面對、有效的起步。談到這個部分,我很鼓勵你,可以把握我推出的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在這一門課裡會幫助你,學會怎樣在面對龐大的任務,透過「小目標」的設定,來幫助自己有效的執行;並且能夠在最沒有阻力的狀況底下,讓自己開始進行,讓「起步只是起步」而已。
其實無論你會不會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當你面對生活裡的任務,或挑戰的時候;其實不管它是什麼、不管你要怎麼起步?
前提都是在於,你要先讓自己有足夠的「主觀上的勝任感」。而這樣的「勝任感」其實是可以做到,而且很容易做到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也希望你不要錯過「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
在你聽到錄音的這個時候,「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的首發優惠,也即將要截止了;所以如果你還沒加入的話,把握時機、把握機會。
現在你可以用不到一千塊的價格,來參與這一門課;如果錯過優惠的時段,這一門課的價格,就會慢慢的調回它的原價了!
很期盼我能夠透過這一門課,在你面對生命的挑戰的時候,陪伴你一起前進、一起克服;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