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安欠打臉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64714851593579&id=125132522218484
無視疫苗國際現況,還能粉高虹安的人也是小清新北七。
怎麼不去跟自己黨主席講「成功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60068161314869&id=634529868
今天不就到貨了嗎!
63萬劑!10月30才過期好嗎!🤣
越南5月買BNT疫苗7月就到貨 高虹安:為何台灣不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940040686021&id=608396020
訂了三千ㄧ百萬,來了九萬,這說明了什麼?此外,夠某黨亂打一通嗎?再者,高立委背後的郭大老闆,從嚷著嚷著要捐疫苗,比越南久吧?怎麼還不見蹤影?是因爲中共因素嗎?還是只有五百萬的小單,被排擠了!?如果3100萬那到九萬,五百萬訂單被接受了,又能拿多少?以比例來講,不就ㄧ萬五千劑上下?這現象又說明了什麼?
#請貴黨主席,好好善用疫苗,別瞧不起立陶宛的兩萬疫苗,因爲他的盟友縱使財富傲人,善舉難匹,若比照越南到貨進度,台北市可分配到的疫苗,可能還不夠在一個市場揮灑。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35489626567341&id=100003190313947
峰狂打臉94爽!:#高虹安欠打臉?
越南有像台灣一樣被上海復興衝康擋掉簽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75488822543514&id=2044308798994874
台灣自購的AZ和莫德納
從疫情爆發前到現在都已經陸續到貨195萬劑了
還是只有輝瑞BNT才是所謂的國際認證疫苗?
越南近一億人口到現在才到貨50萬劑自購國際疫苗
(包括這次到貨的9萬7000劑BNT)
在這之前也都是靠其他國家和Covax提供疫苗給越南
(Covax分配了249萬劑 日本捐贈136萬劑)
高虹安怎不去酸越南也都靠友邦捐贈?
而越南9800萬人口至今僅施打了390萬人次
台灣2300萬人口至今已經施打了290萬人次的公費疫苗
論覆蓋率是有比越南低嗎?
你要不要誠實地把數據提供給社會大眾?
還是要這樣刻意遮掩數據的帶風向?
#資源回收黨果然都是同一種貨色
#什麼色
#垃圾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42772512399704&id=100000009966828
【回顧】
一【輝瑞疫苗台灣買得到?柯P:一定排到很後面、晚於英法兩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41560759317328&id=584986081641475
揮灑94狂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直新聞週一報】
1.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表示:「樂群三路其實它離這個,過了一個堤頂大道二段,它就到了內湖科學園區,所以它距離內科很接近,那內科其實本來就有很多,商務型的高階主管,那他們如果要就近用餐的話,那當然選擇樂群三路是最近的,那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整個樂群三路一帶,其實也是大直的豪宅區,所以說光是在地住戶的消費力道,其實也很足夠。」→https://www.ustv.com.tw/UstvMedia/news/112/20200825A142
2.大直商圈發展協會秘書長曹邦全表示,中元節是傳統「尊天地、敬鬼神」的民俗文化,但因應時代觀念變遷,除了普渡拜拜、搶孤、放水燈之外,更可以用新穎的節慶活動歡樂度過!→https://times.hinet.net/news/23029794
3.由臺北市商業處輔導台北市大直商圈發展協會自主辦理的第一屆『2020大直中元神鬼共舞扮裝舞會』於昨(29)日盛大舉辦,在大直ATT 4 Recharge前廣場熱情開跳!→http://n.yam.com/Article/20200830931990
4.台塑集團共同創辦人王永在夫人周由美才氣縱橫,用水墨畫筆揮灑出高潔曠達人生觀。【游墨唯美:周由美水墨畫展】9/13開始展出,一場東方風情的藝文沙龍,將在美術私邸「大直碩」優雅呈現。→https://tw.news.yahoo.com/企業私人美術館-周由美-王永在夫人-水墨展-033332229.html
5.宋浩良已高齡88歲,近幾年事業都由孫子宋大江接手,他除了是新聯國際開發董事長,同時也任職虹光國際開發董事長。最著名的投資就是2015年砸下將近10億買下大直土地,範圍擴及美麗華商敬業二路、敬業一路以及340坪商用地,2017年也以將近13億元買進伊都汽車旅館,若以土地價值計算,他前後在大直花了約22.5億買土地。此外,宋大江2016年也以1.72億買下大直豪宅「西華富邦」,2020年再分割一半面積賣給妻子劉珈妤。→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91279
6.ATT 4 recharge位於大直重劃區中,周邊也有開業十多年的美麗華百樂園,以及美福、萬豪等五星級飯店,再加上淡水河岸邊的豪宅,拉高了當地的住宅行情。另一方面,內湖科技園區的就業人口也是當地房市的重要支撐,尤其大直的生活機能良好,是許多內科就業民眾的購屋熱門地區。→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372827269066.html
7.由臺北市體育局舉辦的「瘋狂一夏玩水趣」臺北親水體驗活動,活動地點在臺北市大佳河濱公園大直橋下,體驗項目有獨木舟、SUP立槳式浪板、水上腳踏船及泛舟艇等,7歲以上之民眾均可參加,要讓民眾在安全又安心的狀態下還是能盡情享受暑假體驗各項水上活動項目。→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29001218-260410?chdtv
8.「班傑明.摩爾」在全球分佈於加勒比海、歐洲、亞洲,及中東地區等49個國家,2017年引進台灣後至今已三年,目前也有大直旗艦店、台中店兩處銷售據點,提供全球化的建築及室內佈置的專業塗料服務。→https://tw.news.yahoo.com/想改造居家新風格嗎-用頂級乳膠漆-benjamin-moore讓家煥然一新-015520324.html
9.喜歡吃帝王蟹及螃蟹的海鮮控看過來!台北市最大的Buffet「豐FOOD海陸百匯」(大直典華一樓)將於於9月17日~11月30日推出「趕蟹季」,全餐期菜色隨機推出黃金蟹、旭蟹、三點蟹的各式料理,而且8月29日到11月30日還限量供應整隻的帝王蟹,加價購為每隻2399元。→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795102.htm
10.惇敘工商學生戴富育小五時從越南返台,當時連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在大直國小老師陪伴下,現在說得一口好中文,曾經輔導他的老師、大直國小總務主任張勝順獲獎,在學生致詞最後階段,老師也現身舞台,師生相擁感動眾人。→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812125
11.搶攻9、10月住房市場,台北大直英迪格酒店即日起推出限時72小時「94狂」住房優惠,旅客透過酒店官網預訂標準價住宿方案,可任選其一優惠:+0元:連續入住,買2晚送第3晚(價值4447元);+9元:送2客早餐(價值1716元);+99元:送2客早餐及2客O’Clock Lounge(價值3432元),暢享紅白酒、啤酒、雞尾酒及特色輕食;+999元:買1晚多1晚。→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27003818-260410?chdtv
12.大直英迪格酒店搶攻9、10月住房市場推出限時72小時「94狂」住房優惠,透過酒店官網預訂標準價住宿方案,連續入住,買兩晚送第三晚,加9元送兩客早餐,加99元送兩客早餐及兩客在館內Lounge享紅白酒、啤酒、雞尾酒及特色輕食,加999元買一晚多一晚。→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829001218-260410?chdtv
13.團隊在課程設計完成後,並與大直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合作進行「媒體識讀體驗營」活動,共有10位來自中山及士林區的國小3至5年級弱勢家庭學童參加。課程中除教導學童認識新聞傳播媒體外,包括「我是小記者:新聞追追追」、「媒體小尖兵:使用與法律」、「新聞食事我最棒」三個單元主題,透過5W1H聯想法教學童如何當小記者採訪問問題。→http://mol.mcu.edu.tw/銘傳傳院成立usr團隊-結合在地-推媒體識讀力/
14.衛福部台東醫院日前收到一件包裹,裡面裝著20多封來自各縣市學校力挺醫護的卡片,黃色牛皮紙袋上署名是北一女一年級學生李孟庭,聯繫上李孟庭和就讀大直高中的弟弟李孟融,才發現這對姊弟從今年3月底開始透過臉書社群募集力挺醫護的信件,期間他們歷經期末考的課業被迫暫時中斷,連清明端午假期也在整理信件。→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81639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15.就讀北一女的李孟庭與就讀大直高中的弟弟李孟融,3月起發起「一人一信,力挺防疫英雄」引起廣大迴響,來自台灣各地的學生,把對醫護人員的感謝,親手寫進信裡,再寄給姐弟倆,由他們轉寄給醫院,5個月來已經寄了3000多封,連台東醫院都收到,姊弟暖心行為讓醫護好感動。→https://www.ntdtv.com.tw/b5/20200828/video/277716.html?北一女學生挺防疫英雄%20募3千手寫卡片送醫院
揮灑94狂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下評論】《屍速列車:感染半島》(Peninsula)
#以下有雷斟酌閱讀
4 年前的坎城影展,以法國新浪潮巨擘尚盧高達的作品《輕蔑》定為主視覺,似乎正向世人宣告法國的電影地位仍屹立不搖,但誰也沒能想到,那年的坎城掀起一股強烈韓風。以「復仇三部曲」名聞遐邇的南韓名導朴贊郁以《下女的誘惑》打入主競賽單元,大膽的女女性愛寫出男性父權底下的慾望凝視,此外,在競賽外的兩部南韓類型片,羅泓軫的《哭聲》以及延尚昊的《屍速列車》也造成風潮。
這三部作品都在同年於台灣院線亮相,首先由《下女的誘惑》在 6 月登場,接著是 8 月的《哭聲》,南韓電影的口碑在這兩部作品堆疊下,於台灣逐漸延燒,最後由 9 月亮相的《屍速列車》收割,導演延尚昊熟稔類型電影的鏡頭語言,走入病毒與人性間的對立,在末世中豪筆一揮,於高度娛樂性中寫下令觀眾聲淚俱下的類型片典範。
4 年後,延尚昊完成《屍速列車》的系列作《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續集的時間軸也在病毒爆發的 4 年後,環境與背景條件相同,但因孔劉、馬東石等人確定捨身取義,續集自然不會有這些角色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以姜棟元、李貞賢為首的人馬,描述姜棟元飾演的大兵逃離失控南韓後,在姐夫苦勸之下,逼不得已共同返回被外界孤立的半島,找尋失落的 2000 萬美金,進而展開一場自我救贖的辯證旅程。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的核心,就是「救贖」,是表面以活屍包裝,實則探問人性的公路電影。導演延尚昊在開場戲便替全片定調,姜棟元駕車逃離南韓時,途中撞見恐慌的家庭求助,李貞賢飾演的驚慌母親請求姜棟元帶著孩子逃難,但姜棟元因恐懼及猜忌,就此踏下油門別離。延尚昊在此寫下男性的狠心及女性的無助,讓男性的「過去」埋下虧欠(還有在船上另一位母性的遇難),替「現在」的救贖之路鋪墊,而兩性間的對立與互助,此後更隨著劇情推移層層激化。
而後,姜棟元離開南韓逃往香港,4 年來在香港如走肉般遊蕩,按照電影設定,朝鮮半島因活屍肆虐成一座孤島,人人敬而遠之,而在《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中窺見香港,並與南韓相互觀照是有趣的。
過去一年,香港因「反送中」抗爭動盪不安,人民與政府衝突日趨惡化,甫推動的「港版國安法」更加速香港死亡。此時香港人心惶惶,自我審查底下出現諸多不敢入境香港的人民,某部分喪志的港人也希冀逃離香港,以免承受牢獄之災。從現實中的香港局勢,遙相對望虛構中因活屍淪陷的朝鮮半島,成了某種意在弦外的解讀——香港因人為因素、中共惡法受困;南韓則因病毒蔓延、活屍大軍遭到遺棄,兩相對比之下,人類與活屍就成了某種折射,都能斷開現今社會群體網絡的鏈結,香港甚至不用活屍便已成孤島,「現實總比電影荒誕」這句話某程度的確精準,不勝唏噓。
然而,這樣的過度解讀(相信延尚昊絕對沒有此意),卻也碰巧拉出延尚昊在救贖之路的另一層核心——與「活屍」相比,「人類」更可畏。「活屍」沒有情緒,只能聽音、面光狂奔,只懂無腦地獵捕生人;人類不同,是乘載七情六慾的裝置,在《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中,更放大了「貪婪」,美國商人、武裝傭兵部隊、返回朝鮮的難民,皆圍繞 2000 萬美金,你爭我奪,於是在角色的求生當中看見人性的醜陋,彼此互相猜忌,黑吃黑,人吃人,貪婪駕馭人性,延尚昊在活屍底下,描繪出一幅人性浮世繪,是底層人類處在煉獄的難堪眾生相。
隨著主角一行人返回朝鮮半島,延尚昊迅速以「車」為引導,建構出被遺忘、詛咒的失落國度。當開車的人說道:「南韓我很熟悉,開車沒問題。」延尚昊旋即以武裝傭兵的閃光彈丟出幾道熱辣、鮮明的光,光是一把雙面刃,能驅趕夜幕,照亮城市,但同時也能吸引活屍,當活屍湧入時,在光的見證下,南韓面目全非,熟悉的家園、街道變了樣、走了味,一般的「車」無法立足,更別說是由逃離南韓 4 年的「外地人」操控,於是主角們便落入武裝傭兵的圈套之中,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危機依舊是由人類給出,若非閃光彈,活屍並不會發現主角們,這場戲也帶出「人類」比「活屍」可畏的意旨。說穿了,活屍縱使可怕,仍舊是被人類操控的低端生物,真正用腦袋算計的,是人類,可畏之處不在肉身的強大,而在內心的盤算。
一般的車無法在廢墟中生存,延尚昊便拉出另一組救援部隊,由李甄、李濊沅兩名小女孩開著升級版改良車款,前往營救主角,展開一場又一場目不轉睛的飛車動作場面,俐落的轉場,極具律動的剪輯,宣告了這是人與人、人與活屍的相互追擊,三者對立下,是一場場屬於城市的戰鬥,與第一集的高鐵車廂相互對照,延尚昊 4 年前精準掌握密閉空間的特性,4 年後也能在開放場域中揮灑自如,再再證明延尚昊在動作類型片中駕馭「空間」的導演功力,更道出被活屍摧殘 4 年的朝鮮半島,已經是被棄置的人們的主場,每天處在生存邊緣、汲取末世氛圍養分的孩童們,面對活屍都能是神色泰然的姿態。
延尚昊也透過這場戲,點醒姜棟元,當姜棟元陷入危機,是由小女孩拯救,延尚昊寫意地拉出意旨——「面對弱小應當給予幫助」,給了姜棟元當頭棒喝,再度批判面對求助的李貞賢未伸出援手的舉動(且是男性漠視女性),有了教訓後,才逐步給出「救贖」的可能性。
而從這場戲開始,《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才揭示這是一部女性主義的電影。除了兩名小女孩的英勇之外,後續也能看到李貞賢經過 4 年的洗禮,從一名無助的母親,轉化成能手握真槍與男人、活屍拼搏的女性,更疊影出片頭另一位選擇與孩子死在船上的母親,母親的角色,在《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中皆是保護他者的存在。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是一部積極、主動的女性電影,女性不再是消極、拖累、等待男性救援的拖油瓶,反而能拯救男性,這點與權海孝飾演的老兵,不斷發電報向名為「Jane」的女性求助也可窺見。順應 #MeToo 時代也好,打破南韓父權窠臼也罷,延尚昊都在續集中,挖掘出和第一集不同的面向,是對父權社會的咆哮,2020 年拯救弱小的不再是孔劉、馬東石,而是李貞賢、李甄和李濊沅等人,她們攜手剽悍開著兩台大車,用堅毅而溫柔的身影,替活屍類型片注入一股別開生面的女性樣貌。
除了女性之外,延尚昊更善用「被世界遺棄的朝鮮半島」的特性,在所謂的第三世界中,側寫出第一集較少刻畫的階級脈絡。當人類文明脫離法治,面對災難與死亡進逼時,人性便無止盡惡化,於是延尚昊透過掉落體制之外的傭兵部隊,構築出「地下社會」、建立新的秩序,弱小的人類被稱作「野狗」,遭到豢養、奴役,食物鏈最低層的人類猶如鬥犬般,供上一階層的人類娛樂,延尚昊放大此等特性,讓觀眾窺探脫離法治以及處在生存邊緣的原始人性,所謂「性本惡」,在延尚昊的鏡頭底下精準且到位。
或許,讓人類陷入末日危機並非喪屍病毒,而是人之本性,脫離律法依附時,是比喪屍更泯滅人性的存在,延尚昊全片的另一層意旨,也就慢慢浮現而出。這也是續集需要注意並嘗試刻畫的重要角落,延尚昊對於喪屍類型片的世界觀,仍舊極為敏銳。
都說了這是一部「自我救贖」的公路電影,姜棟元被小女孩拯救喚醒內心良知,所以在片子中段義不容辭地回頭拯救被傭兵部隊圍困的姐夫,這是延尚昊描寫角色的醒覺,縱使最終姐夫仍舊亡於傭兵部隊,但正如李貞賢所說:「盡力就好」,姜棟元透過「被拯救」(小女孩)和「拯救他人」(姐夫),兩種互為表裡的主/被動關係,揮別纏住己身多年的愧疚。
而在「救贖」的命題底下,延尚昊還使用了「光」的意象。如上述所言,「光」能吸引活屍,是殺人武器,但同時「光」也是黎明升起的象徵,是逃離朝鮮半島的指引,傭兵部隊利用「光」追擊,姜棟元等人也能利用「光」反擊,活屍、人類都能見「光」,「光」是殺人武器抑是續命良藥,端看如何運用,延尚昊的符號隱喻,也如「光」一般,極具可視性,在大銀幕中閃現。
片尾,延尚昊設下與首集不同的結尾取向,《屍速列車》的孔劉拼命救人,最終喪命,而《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則讓姜棟元順利拯救李貞賢,若再細看,便能發現除了權海孝之外,其於喪命的人皆因「貪婪」而死,活下來的姜棟元、李貞賢等人,是救贖,是保護,是犧牲,拾起的皆是人性良善面,從此角度來看,是延尚昊的轉變,也是身為導演「懲惡揚善」的價值取向。
綜觀《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在活屍類型片底下,將女性、救贖、貪婪、階級等元素熔冶一爐,提煉出人性的複雜面向,全片深入淺出,一語中地讓觀眾感受核心意旨,雖然結尾權海孝的死亡因為角色刻畫不足,力道稍稍偏移,且略嫌濫情薄弱,而母女間重逢擁抱的慢動作也盡顯俗氣,情緒則過於飽滿、突兀,不懂收斂之美,但考量到商業取向,面對的市場與獨立製作取向不同,便能理解延尚昊的處理方式。
一部好的類型片,是能夠在動作、娛樂等取向之外,賦予角色立體性,才能激盪觀眾情緒,並非一味遞送驚險場面才是緊張刺激、才是效果十足,《屍速列車》這兩部系列作呈現出來的,正是抓緊角色、扣緊主題的優等佳作。在現今疫情動盪底下,《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提醒世人的是,當社會集體意識產生的焦慮,轉化為末日前人類的巨大恐懼時,這股恐懼共感的背後,延尚昊正透過影像緊抓微弱的光,希冀逃離黑暗,與觀眾共同飛往和平彼端。
‼️感謝『GaragePlay 車庫娛樂』試片邀約,《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現正熱映中。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