ラブソング (Love Song) ◎amazarashi
沒有未來 亦無灑落的陽光 地下墓穴將時代埋葬
被從油田冒出的黑煙 嗆得直咳的妹妹掛著微笑
去西邊兵營領取配給的哥哥沒有回來
只有電視嚷著「要買要快喔」 那令人厭煩的噪音
你們可是生在富足的時代啊 以前老被大人如此揶揄
何處才是安寧的所在 發覺時已經太遲
躁動的煙直直升起 問那是什麼的聲音嘈雜起來
那些傢伙一個個消失 如今城鎮已成墓地
連愛也不懂的人 確實存在著
為什麼將其無視呢 將其無視才是愛嗎?
ATM 電椅 Strelka和Belka* 紙鈔及硬幣
愛即是一切
下下輩子和下輩子 社會性 人指骨製成的項鍊* 花飾
相信吧 愛即是一切
在傾盆大雨中 傘也不撐地行走
呢喃著「沒有傘啊」 其實連買傘的錢也沒有
即使回到那狹小公寓 也悽慘到又想死去
只有電視放著「要買要快喔」 那讓人厭煩的噪音
連夢也沒有的人 確實存在著
不能將其譜寫成歌嗎? 將其無視還能稱為是歌嗎?
資本主義 non-fiction fiction 個室播映間* 虛無 人生回顧
愛即是一切
席格納和席格列斯* 首發列車 自殺 歌手和商業主義
相信吧 愛即是一切
對未來沒有期待了 連呼吸也感到困難
在夜的闃黑中 因不安而難以成眠
不管是被愛 或是去愛
在那之前的我們啊 要先買到愛才行
消費吧 消費吧 如果不先有那些 就活不下去
消費吧 消費吧 只有如此你才能得救
社交恐懼 買春 輪迴轉世 Love song Love song
愛與和平 白吃白喝 墓碑
愛即是一切
自動步槍 壽險 物慾 電玩遊戲和殺人犯
愛即是一切
得趕快去買才行 買得比誰都多才行 用搶的也要到手才行
不買到愛不行
◎譯註
*原文:ストレルカとベルカ。1957年,為了測試太空飛行對生物是否安全,蘇聯科學家們挑選出12隻流浪狗進行訓練,其中表現最佳的,便是Belka和Strelka兩隻狗狗,牠們在1960年8月19日乘Sputnik-5號升空,和一些小老鼠、昆蟲、植物、微生物等一起升空。飛行途中與結束後,兩隻狗兒狀況良好。(連結請見留言處1)
*原文:人の指の首飾り。典出自釋迦摩尼的弟子之一央掘魔羅(梵文名Angulimala),他曾因師母的陰謀,聽信老師的指使,要殺千人並用他們的指骨串成項鍊,方能得道。當他殺到只差最後一根手指、因而想殺害自己的母親時,佛祖出現並開示,央掘魔羅痛改前非,成為佛陀弟子。(參考:(連結請見留言處2)
*原文:個室ビデオ。是日本一種提供私人單間與成人影片租借服務的商店,部分店鋪不接待女客。(連結請見留言處3)
*原文:シグナルとシグナレス。宮澤賢治一篇短篇童話。(連結請見留言處4)
◎作者簡介
amazarashi,日本青森出身的搖滾樂團,核心成員為秋田ひろむ,及豊川真奈美,詞曲由秋田ひろむ創作。樂團名取自雨曝し的拼音,意為「暴露在驟雨之中」,秋田ひろむ說:「若將日常的悲苦比作風雨,那我們都是暴露在風雨中之人,想至少把『即使如此』的感覺歌唱出來。」因此命名。作品重視文學性及與MV的搭配,希望能創作出讓人想看著歌詞聽的歌,專輯部分版本會附上主唱秋田撰寫的小說,也曾有詩作於文藝春秋刊出。此外,為了使觀眾著重歌詞的內容與世界觀,amazarashi在現場LIVE也採用不露臉、在前方搭建紗幕投影歌詞的方式進行。
◎小編朱豈鈺賞析
不知你是否也有過這種感覺?螢幕中、包廂裡,一直到各大賣場,到處都播放著情歌,「愛」一詞被掛在嘴角大聲傳唱,彷彿愛即是一切、即是全世界,但世界又不是這樣一回事?這首題為「情歌」,卻不是情歌,是amazarashi主唱秋田弘,有感於情歌氾濫到感覺快失去了價值,結合其對社會的反思——尤其是同樣氾濫的消費主義——而寫成的諷刺歌曲。
秋田的歌詞常帶有敘事詩般的氣質。這首歌開篇兩段,就為我們勾勒出一個小說般的場景:汙染、貧困從領取配給等描述,讓讀者聯想到較落後地區的圖景,也使最後一句電視宣傳的消費主義噪音顯得對比與批判性強烈。
在消費主義氾濫的時代,許多地區的人擁有了充足(甚至過剩)的物質生活,但面對心靈匱乏與所謂未來卻愈發茫然,此處,作者放了句或許各個地方的年輕世代都有共感的兩句歌詞,想必你我也可能聽過長輩們調侃:你們現在活得比我們以前好多了!然而我們看見的卻是累增又越來越難解決的各種問題。短視使人類覺察不到危險,無論是心靈的崩潰或製造的各色社會問題,就如同看見騷動的煙升起時危險已然釀成,無論騷亂指涉為何(戰爭、環境破壞、隨機殺人……)都使這段描述呈現出作者的觀察與思考。
在第四段的副歌中,作者羅列了數個彼此之間跳躍度極大的意象,彷彿人類社會中各種現象的切片式快照,創造聯想遊戲般的效果,詮釋空間極大,並交由讀者自行感受、聯想、與意象碰撞。舉例來說,小編提到這串時,第一個聯想方向是以「文明」為主題去感受:ATM與紙鈔、硬幣等當然是人類文明的經濟面向,而Strelka和Belka則是對蘇聯太空犬,也是首批在太空軌道上存活的生物之一,被視為文明躍進的象徵,這些都較接近閃亮輝煌的文明產物,但電椅,它或許也可說是一種「文明」的產物,在某段時間甚至被看做維持社會秩序的正義化身……但同時,若用文明的角度看這串詞彙排列,電椅在其中卻像大理石地面上一塊黑色突起的礫石,有同質性卻又彷彿一個刺點。
不過,這也只是一種聯想可能,這一張張並列的社會快照要如何感受,全由讀者自行思索。但只要願意思考,就能咀嚼出「愛即是一切」這句如何用武斷的結論,製造出強烈的反諷感。當思考被膚淺的口號替代,當人們習慣將反思導向強硬的單一解,但這些解答卻往往缺乏深思,就像高呼愛即是一切,但前段也不斷反問:將許多困惑無視,也是愛嗎?這些意象與歌曲中其他反問一樣,作者並不意圖給出固定解,甚至不一定有個明確方向,而是將觀察與反問不斷擲出,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解答。
接續的主副歌兩段,與前面結構大致類似:場景→叩問→意象羅列,與最後武斷卻諷刺強烈的「愛即是一切」。到最後三段起,歌曲語氣急轉直下,前面的反問、觀察被一連串帶有焦慮感的、口號式的論斷取代,這三段間的一次副歌,其所羅列的意象也更明白地往「社會問題」的方向選取,尤其自動步槍到電玩與殺人犯一列,很明確能勾出不同社會爭辯已久的價值觀問題,也使整段歌詞顯得更加尖銳。
這首歌的前半段,主歌原本以場景方式鋪陳,而副歌則多為短語、呼告,形成鬆緊交錯的節奏;而最後三段將節奏催急,宣洩出對消費主義時代的焦慮:想靠消費填補所有空洞,甚至「要先買到愛才行」,使筆者聯想到市面上許多綑綁愛行銷的商品,例如鑽戒、花飾,或這首歌主要諷刺的情歌氾濫——第三次副歌中連續出現的點題「love song」放在此處是筆者很喜歡的節奏,歌詞經營到此處,已經從前面的觀察、辯證,激化到彷彿衝撞的力度。
最後四句簡單有力,承接兩段前兩句「消費吧」所述,將買到渴望的東西(愛)當作擁有的唯一出路,只是簡單的直述句,卻明確將整首歌堆疊出的焦慮推至高點,彷彿看到賣場中爭搶到瘋魔的人群,但架上賣的卻是一片虛無。
以「令你想邊看歌詞邊聽的歌曲,現在有幾首了呢?」作為主流出道宣傳語的amazarashi,意圖將他們的想法用敘事詩般的精緻歌詞傳遞給聽眾。如果今晚有時間,看著歌詞、點開曲子,聽聽不願忽視連夢都沒有的人的主唱,如何將他心中的感受譜寫成歌,或許也不錯呢?
-
美編:林泱
「搖滾樂的核心 價值」的推薦目錄:
搖滾樂的核心 價值 在 Nowhere Boy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首先要多謝喺Youtube《最後的搖滾》MV度留言嘅朋友們,你哋嘅支持同認同就係對我哋最大嘅鼓勵💪 除咗有位朋友話首歌好好聽令佢諗起Keroro之外,另外都有一個留言令我哋好窩心~
By 肌肉的浣熊:
很久不聽粵語歌。恰巧click入嚟,姑且留個cm。
MV一出,正中擺一盤棋,黑白兩后先讓一手,鏡頭一切,Nowhere Boys一身末世感裝束一一亮相,畫面再一拉,一行人橫過黑白格,赫然是棋。詞雖無棋/操縱的意涵,MV卻以這層解讀附加之;《最後的搖滾》,也從單單是首搖滾,變成一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搖滾。
還是先看歌詞。從(膚淺的)修辭層面上看,看得出音樂意象向末世的靠攏——音域的拉扯乃情緒的狂放,變奏喻風雲變幻,節奏的激情是情感的熾熱、從而聯繫上炮火、烽煙等軍事情節;又,詞中空間取得極大,寫盛世則言散盡(佔用最多空間,非默默淡出的流或逝),樂器或爛了或被高舉(「抱起」),突出動作的幅度,直視霧霾,又昂首問天,橫向縱向都拿盡,對以「最後的」修飾的「世界盡頭」來說,倒是很合適。說到底,(如果抽離2020香港的脈絡,)描繪的是末日了,樂隊不管不顧地就是要彈一次搖滾。
所以問題是:明明要末日——為什麼要無用功地唱首搖滾。
就把回答的重點放在「搖滾」上吧。(這也就關乎樂隊想表達的東西,為什麼非得搖滾呈現出來的問題。)搖滾意涵很多,最核心的價值,可以說是反叛:青少年叛逆家庭價值,地下樂隊叛逆主流市場,民眾叛逆社會霸權。兜兜轉轉,話題返回一開頭說的MV畫面,明明自己是隻棋,在博弈的大環境下,遭逢整個世界連同這小小棋局的末日。反叛何用?畢竟,世界末日,做個人的一場忤逆,沒多大作用。
但不,陳涵評《我們的搖滾樂》,說過一句:我們就是搖滾樂,唯有內化它的精神,才能唱自己的歌。搖滾精神就是對固有論調的衝擊(如果有支搖滾流派成了主流的既定的風格,肯定有更多的新流派對它發起挑戰)。在「末日」下,我唱一首搖滾,不是如尼采所言西西弗斯對抗荒謬一般,擺出一個反叛的姿態,而是要衝擊「末日」的整個論述——誰界定的末日?誰說這就是最後?誰說焦土了就是盡頭?確然是天崩地裂,但有人「重返戰場」,有人未曾「心死」,有人「整裝準備」, 末日這回事,憑什麼是下棋的巨掌說了算?
搖滾本來就適合搞革命。壯烈地唱到曲終,就是忍指頭上被弦割穿的痛, 打破末日這個偽命題。 伴隨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般緊湊的三連音,棋子返回原位,再嚟過,吹呀。
*只看作品不夠細緻,還得置回現在的語境。官方的主流論調中香港一直溫婉柔弱,如棄妻,如順妾,富競爭力而目標乃替誰顧家,為貿易通道、他人自出自入,旁人要呵護珍惜「這個家」。國家機器滲透,如無形魔后的手指,不夠進行曲的宏偉。我主觀認為,香港需要多一點搖滾。
**可能成個理解根本就係錯。希望導演同樂隊容諒路人對首歌嘅少少詮釋uwu。(嘗試加粗體加到頹廢,唔加了)
-
「最後的搖滾 The Final Movement Live 2020」門票現正公開發售
🎫 - https://www.popticket.hk/event/the-final-movement-live-2020
-
《最後的搖滾 》Official MV - https://youtu.be/yJHXTjDW5_A
-
#最後的搖滾 #TheFinalMovement #NowhereBoysHK #寰亞音樂 #FrenziMusic
搖滾樂的核心 價值 在 宇宙電波 UNIP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oger Waters 最新現場專輯『Us + Them』正式上架!
https://youtu.be/gV0_C4dN-kk
Pink Floyd 元老 Roger Waters 在 2017 至 2018 期間舉辦的『Us + Them』巡迴,在經過了一共 156 場,全球動員超過 200 萬人的現場之後,去年 Roger Waters 和導演 Sam Evans 將荷蘭阿姆斯特丹及英國的演出影像,剪輯成演唱會電影『Us + Them』在全世界上映,集結 Pink Floyd 以及個人時期的精彩曲目加上撼動人心的視覺效果,試圖透過電影傳達人權、自由與愛的核心價值。
這部在世界各地都獲得極高的評價的演唱會電影,終於在這個月以 DVD 及藍光形式發行,同時也發行了現場專輯,個人認為這場『Us + Them』大概是近年最好看的現場之一,假如喜歡 Pink Floyd 或是喜歡 70 年代搖滾樂的樂迷,真心推薦能夠考慮收藏這部作品。
Roger Waters / Us + Them 線上聽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6t2iNN1eyys71UV7eW9i7O?si=d_qfUcDBRxqlksab_PpCbA
Roger Waters / Pigs
https://youtu.be/QWLBtMz5OuY
Roger Waters / Money
https://youtu.be/LnRXVt1UFrQ
#RogerWaters
Roger Waters
#pinkfloyd
Pink Floyd
搖滾樂的核心 價值 在 迴響音樂藝文展演空間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迴響 ... 的推薦與評價
2015年春成立於台北的後搖樂團,典型的雙吉他編制演奏的是不典型的後搖滾樂。 ... 而Surpassing譯為超越,為符切中自然出格的核心價值不僅包含生物自然,還包含人文 ... ... <看更多>
搖滾樂的核心 價值 在 百年老字号酱肘子,绝密配方免费公开,价值不菲的黑汁才是核心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百年老字号酱肘子,绝密配方免费公开, 价值 不菲的黑汁才是 核心. 1.8K views 4 months ago. 摇滚 大厨. 摇滚 大厨. 843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搖滾樂的核心 價值 在 [專訪] 20年的搖滾樂隊Tizzy Bac X 125年的Barbour 的推薦與評價
20年的搖滾樂隊Tizzy Bac X 125年的Barbour:真實和堅持自我,就是經典的核心價值!
https://www.gq.com.tw/fashion/article/barbour-tizzybac
By Aaron Feng
2020年1月14日
圖:https://reurl.cc/oL7LQ5
[Special]台灣樂隊Tizzy Bac在不久之前,才剛結束樂隊成軍20週年的大型演唱會。三個
半小時的演唱會唱好唱滿,一個夜晚,將樂迷們回憶中的經典,和團員們心中最重要的歌
曲都好好地呈現了。玩團簡單,但能走過20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Tizzy Bac在1999年
成軍,中間經歷不少起落,得過金曲獎,也曾因為意見不合而休團長達5年時間,直到貝
斯手許哲毓罹患癌症,三人才恢復連絡,並合體錄製新專輯。儘管哲毓來不及在離世之前
,親眼看見樂隊復出的第一張專輯《知人》發行,但也讓主唱陳惠婷及鼓手林前源再次走
在一起,帶著哲毓的精神往前,以兩人編制創作,繼續Tizzy Bac的音樂旅程。
圖:https://reurl.cc/Nj0jR9
圖:https://reurl.cc/exDxOK
身為一個有故事的樂團,Tizzy Bac之所以在台灣樂壇站穩腳步,惠婷認為是:「經得起
時代的考驗。」她舉披頭四的音樂為例,「儘管到現在,你還是可以在他們的音樂裡聽見
很真實的東西。搖滾樂的魅力就是在於它的真實,它拿真實的血肉去和你對話和碰撞。也
許我們的作品能夠存活下來,也是因為我們老是拿真實的自我去和世界對話,所以可以換
得一些超越時代的共鳴。」
圖:https://reurl.cc/Nj0jRk
前源點頭表示同意,認為Tizzy Bac的核心價值就是:「誠實,單純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不刻意為了流行而做的歌。」他認為一路以來,團員都很認同自己做的音樂,「甚至在休
團期間,我心裡也很清楚,這個樂團並不會就此結束。」樂隊等同於品牌,經歷階段和生
涯上的轉折,在決定不遞補正式貝斯手之後,這條被兩人稱之為「復健之路」的旅程,順
勢而為,邊走邊看,是惠婷及前源目前的心態。但可以確定的是,Tizzy Bac不打算放過
自己,接下來絕對會在音樂上持續打磨,為愛著他們的歌迷寫出更多經典歌曲。
圖:https://reurl.cc/8GjG5y
對於「經典」,前源給了,「過了一段時間再去看,還是能從中發現新的東西。經典不只
是舊的,還是新的。」的定義。20年的Tizzy Bac,與擁有125年歷史的英國經典油布外套
品牌Barbour同樣通過了時代考驗。兩人的私服走的都是舒服有型的風格,前源特別喜歡
Barbour棉質襯衫的版型與材質,Barbour經典的絎縫背心及外套都擁有輕巧保暖的特質,
同樣是前源認為相當實用的單品選擇。他也欣賞Barbour與曼徹斯特雜誌Proper自有男裝
品牌Hikerdelic合作的Hikerdelic Whitworth Jacket撞色外套。外套使用4盎司輕質蠟棉
,連肩袖的Oversize版型搭配大口袋設計,是Barbour品牌少有的Urban Outdoor風格,只
需輕鬆套上去,寬鬆時髦的輪廓,就能讓整體風格瞬間有型起來。
圖:https://reurl.cc/pd6dZZ
而Barbour最經典的設計,就是號稱「滴水不漏」的油布外套。惠婷欣賞1983年推出,依
狩獵、射擊機能而設計的Barbour Beaufort Wax Jacket。外套的腰後方有特殊設計的雙
拉鏈大口袋,原本是設計來裝工具或小型獵物,都會人士多半都用來置放書報雜物,惠婷
則開玩笑地說,這個口袋拿來放小抄剛剛好。而與英國時尚KOL亞歷珊鐘(Alexa Chung)
首度合作的聯名系列款式Barbour Annie Quilt以1930年的Beacon單排扣外套為原型。
Annie軍綠色絎縫外套最搶眼的設計,就是以撞色燈芯絨領搭配同色系的口袋蓋。熱愛搖
滾樂的Alexa Chung正是以熱愛搖滾的女孩形象設計出Annie外套,與惠婷女主唱的身份不
謀而合,輕柔保暖的設計,也讓她一穿傾心。
圖:https://reurl.cc/5l1l8v
圖:https://reurl.cc/AqAqy3
在樂隊正式邁入21年的此時,惠婷與前源各自有一句話想對對方說,前源關心惠婷的身體
健康,給她的一句話是:「不要吃太鹹。」而惠婷覺得前源動作太慢,想對他說的則是:
「動作快一點。」不愧是走過風雨的音樂好夥伴。如同即將126歲的Barbour一樣,讓經驗
成為養分而非包袱,持續做經典的事,開創更多的經典歌曲和設計,便是Tizzy Bac和
Barbour共同堅信的價值。
Barbour Taiwan 官網:https://www.barbourtaiwa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80.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izzyBac/M.1587287821.A.4B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