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在小說手稿《Crash》完成不久,英國作家J. G. 巴拉德(J. G. Ballard)遭遇了一場嚴重的翻車意外。
.
身為全世界對車禍最迷戀的男人,後世沒有人能確定J. G. 巴拉德當時是打算順著自己筆下的主角,完成一場完美的車禍(即便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抑或這一切只是一個神秘的巧合。他的這部作品後來在1996被加拿大鬼才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翻拍成了《超速性追緝 Crash》(1996)。
.
人的性癖好有千百種,巴拉德偏偏開創了前所未有的一種────對車禍事故的強烈慾望。在這則故事的世界裡,角色們不僅沉浸於體驗車禍的歡愉,也參與觀賞車禍的演出,向同好道出對車禍體驗的性幻想。其中許多人都是曾經遭遇車禍的受創者,他們從此不可自拔,想要一再體驗這種接近死亡的高潮。
.
在巴拉德眼中,沒有什麼比高速公路的市景更代表20世紀,他認為這是完全屬於20世紀的景觀。事實上,我們已然親身經歷、習以為常,根本沒想到我們已經身處於一個典型的科幻世界,與過去人類數千年的歷史產生了明顯的斷裂。
.
在這個被機器/車驅動的時代,人類將自己的軀體置入在一個移動的容器之中,為了追求便利,不惜將性命託付其中。久而久之,似乎也形成了一種異化現象,人體與車體漸漸合而為一⋯⋯。在巴拉德中中,人類對汽車的想像或許不只是「交通工具」那般簡單,而有著將之視為肉體延伸的慾望。
.
人類在考量購買什麼車款時,本來就會考慮什麼樣的車適合自己,光是這個念頭,其實已經是人類將車視為「新軀體」的開始。更不用說許多人類對賽車運動的迷戀,再再顯示了這種慾望已超越滿足交通便捷性的本質,而是讓自己達成肉身所不能為的速度,甚至能在一瞬間終結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
這種人對車的投射,若是如此獵奇、不堪。皮克斯的動畫系列《汽車總動員 Cars》不也成了駭人之作?
.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各種虛構所統治的世界裡,我們生活在一本巨大的小說裡,虛構已經存在了。作家的任務是創造現實。」J. G. 巴拉德有云。
.
這本書出版之時,《紐約時報》書評人怒批,這是「令人感到最厭惡的書」。但後續也有學者發現巴拉德是如此精準地將人體比作車體,探討科技、性與死亡。爭議之聲直到電影《超速性追緝》在坎城影展問世之後,依然未曾止歇,即便坎城影展予以評審團特別獎,在英國仍有鼓吹予以禁播的呼聲。
.
世人固然覺得這部作品的概念古怪、病態,但作者巴拉德卻不以為然,他說如果人類真正懼怕「車禍」所造成的死亡,那又怎麼會前仆後繼地讓自己成為一名駕駛?他以此指出,我們每個人都在潛意識之中追求死亡的宿命,明顯有一種對死亡的驅動力隱隱作祟。
.
很少人還記得,其實早在1970年四月,巴拉德便已經在倫敦的新藝術實驗室展示自己以「車禍」為名的展覽,展品有三輛因車禍壞損的汽車組成。在私人的展示會上,巴拉德刻意安排一名女演員上空遊走在展場之中,沒過多久,酒酣耳熱的賓客們竟然放肆在車體上塗鴉、撒尿,甚至進入車中試圖侵犯坐進後座的女演員。在那一刻,人們已經無法分辨車與人/女性的分野,而一概視之為「物」。
.
而在隔年,他親自主演了結合劇情片與紀實風格的短片《Crash!》,他在片中娓娓道來自己對車禍的認知,甚至模擬死亡車禍的發生。這部作品成了小說的前奏,也是電影《超速性追緝》的前身(全片詳見留言處)。
.
在《超速性追緝》之後,巴拉德持續創作不懈,而且多有影像化,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包括他的半自傳之作《太陽帝國 Empire of the Sun》(1987)與反烏托邦科幻之作《摩天樓 High-Rise》(2015)。近期大家最熟悉的,無疑是《愛×死×機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的第二季最末章《溺斃的巨人 The Drowned Giant》(2021)。
.
我曾撰寫過針對該文本的分析,嘗試解讀片中巨人的象徵,全文刊載在VERSE網站,篇名為〈《愛×死×機器人:溺斃的巨人》 這巨人是中國還是蘇聯?〉(詳見留言處)。
.
至於那場車禍究竟有沒有奪走J. G. 巴拉德的性命?
.
答案是否定的。不過與他筆下的人物不同────巴拉德從此變成了一個戒慎恐懼的優良駕駛。
.
.
(J. G. 巴拉德在經歷這場車禍之中,拍下了當時車禍受損的福特汽車的各個角度,組合成了一張海報。)
#超速性追緝 #Crash 甲上娛樂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漫威 #洛基 #湯姆希德斯頓 🎥 抖森原本要演索爾這個角色!還戴金色假髮手拿喵喵鎚! 🎥 在《腥紅山莊》、《摩天樓》都有超養眼畫面啦! 🎥 和索爾戲外感情超好,竟是因為... 漫威影集《洛基》推出之後 很多人又再次被洛基圈粉 而這次的影集裡面 洛基揭露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 不僅讓觀眾瞭解他的內...
「摩天樓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I don't Drink lat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好雷] 摩天樓High-Rise,不是超現實而是寫實-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摩天樓】HD高畫質中文電影預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就是Dr.Laing搬進了摩天樓社區展開新生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電影摩天樓-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電影摩天樓-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微雷《摩天大樓》厲害了我的塔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摩天樓電影 在 進院欣賞《摩天大樓》前你所必須閱讀的幾個重點人事物! 的評價
摩天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他白皙的皮膚現在已經失去了珍珠般的半透明感,上面散布著本應被夜間潮水沖走的沙。手指間布滿大片海草,臀部和膝蓋之下的縫隙里有一堆垃圾和海螵蛸。他的五官也還在不斷腫脹,但儘管如此,這個巨人仍保持著他那宏偉有如《荷馬史詩》般的身材。
.
肩膀的巨大寬度,以及巨大支柱般的手臂和腿部,仍然將這個人物帶入了另一個層次,而且這個巨人似乎比之前我腦海中的傳統人類大小的肖像,更能代表溺水的阿爾戈英雄或《奧德賽》英雄之一的真實形象。」
——J. G. 巴拉德(J. G. Ballard)」
.
這是第二季的動畫影集《愛×死×機器人 Love Death + Robots》的《溺斃的巨人 The Drowned Giant》(2021)之中的場景,但文字卻是來自其原著作者J. G. 巴拉德。在故事中,主述者在風暴後來到岸邊,聞風來看看一個躺臥在海岸邊的巨人。只是在進一步理解故事隱喻之前,或有必要先從作者巴拉德的個人經歷來切入。
.
英國小說家J. G. 巴拉德於1930年出生於上海租界,他的父親是洋行經理。從小的他就身處在一個與外隔絕的豪宅,就讀教會學校,過著西方生活。但在1937年淞滬會戰之後,情勢丕變,他們舉家被迫搬離,期間年幼的巴拉德經歷了日軍的侵襲與混亂的中國社會的混亂局勢,更在1943年與雙親和妹妹被關進監禁歐美僑民的龍華集中營。
.
這個經歷促使他完成了半自傳小說《太陽帝國 Empire of the Sun》(1984),只是為了強調他的無助感受,父母的角色都被略去,聚焦在小男孩一個人面對戰亂的感受。三年後,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將之搬上大銀幕,飾演劇中男孩一角的、也等同是作者本人投射的,正是當時年僅12歲的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後來也成了聞名國際的影星。
.
巴拉德的文學生涯1960年代發跡,即便目睹了一切最殘酷的現實場面,但他卻埋頭構築科幻類型的情節,在當時被譽為新浪潮派科幻小說家,後世也尊其為促使賽博龐克誕生的先驅者。
.
透過其作品,顯然會意識到童年造成的陰影是如何影響他創造類似秩序瓦解、暴力、末日的題材,對社會階級的批判也處處可見,包括也曾在2015年改編為同名電影的《摩天樓 High-Rise》。在1964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終端機海灘 Terminal Beach》中,其中一篇《溺斃的巨人》亦可堪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詳全文請點下列連結)
.
.
本文重點:
●《溺斃的巨人》中的巨人指的是一個國家?
●四散的身體器官可能代表的是「文物」?
●《太陽帝國》與《溺斃的巨人》有著神秘的連結?
●解體的巨人意味著的是⋯⋯?
.
全文重點: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love-death-Robots-drowned-giant
《愛×死×機器人:溺斃的巨人》 這巨人是中國還是蘇聯?
VERSE #愛死機器人 #溺斃的巨人
摩天樓電影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等了一年終於來啦!(#羅賓)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 #緋色的彈丸
摩天樓電影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漫威 #洛基 #湯姆希德斯頓
🎥 抖森原本要演索爾這個角色!還戴金色假髮手拿喵喵鎚!
🎥 在《腥紅山莊》、《摩天樓》都有超養眼畫面啦!
🎥 和索爾戲外感情超好,竟是因為...
漫威影集《洛基》推出之後
很多人又再次被洛基圈粉
而這次的影集裡面
洛基揭露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
不僅讓觀眾瞭解他的內心世界
也讓大家更愛他了
那除了戲裡面的洛基之外
戲外的他也是個萬人迷喔!
0:00 開頭
1:10 出身背景
3:11 成名作品—洛基
4:47 其他作品
6:59 金球獎爭議事件
7:45 高調示愛的戀情
9:25 演員以外的魅力
13:52 片尾加碼
----------------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Sherry Youtube頻道【 @HOLY Sherry 】https://reurl.cc/RdmkzG
個人ig : @holy_sherry https://www.instagram.com/holy_sherry/
摩天樓電影 在 I don't Drink lat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暫不加好友/避免釣魚被跟場
▶ 成為頻道專屬贊助者:https://reurl.cc/WL6An7
(開房觀眾場免搶/雙人組隊.多人組隊.團隊組隊/一起拍攝遊戲影片)
--------
▶ Twitch 拿鐵遊戲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nodrinklatte
▶ 訂閱頻道打開通知小鈴鐺/直播不錯過唷!
▶ 我不喝拿鐵[直播]副頻道: https://goo.gl/naEj1E (PC/PS4遊戲實況直播)
▶我不喝拿鐵[玩具]副頻道: https://is.gd/fBQF8p
-------- 聊 天 室 版 規 --------
*請不要留言揪團/交友/組隊等訊息(這不是交友頻道)
*由於直播歡樂場不保證吃雞 歡迎輕鬆觀看
*有關遊戲深入問題 請自行詢問官方小編(這邊不是客服唷)
*好友已滿 /只跟固定朋友組隊 不加戰隊 謝謝邀請(請勿洗頻)
*請勿在直播時一直留言說你殺了誰或被誰殺了(遊戲有贏有輸很正常)
*聊天室30秒可發一次留言/請尊重他人勿洗版
*請注意發言維護一個健康的遊戲實況
*直播中請勿謾罵/騷擾實況主管理員其他觀眾或是貼外部連結
*如犯以上事項 管理員或版主看到會自行禁言300秒
*屢勸不聽騷擾者直接BAN(停權)已維護其他人權益
PS.由於youtube系統有過濾關鍵字設定,所以有些偵測到不當留言會被系統自動刪除
謝謝每一位觀看遊戲實況的朋友!感謝你們的收看!
希望我的遊戲直播可以幫助您紓解生活壓力~散播歡樂散播愛唷!
▶我不喝拿鐵主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IdontDrinklatte
▶我不喝拿鐵FB粉絲團 : https://goo.gl/k93Ea2
▶我不喝拿鐵副頻道: https://goo.gl/bL7W1d (PC/PS4直播用)
▶Twitch 遊戲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nodrinklatte
▶請我不喝拿鐵喝飲料 - 歐付寶:https://goo.gl/GhxywF
--------------------
▶感謝斗內觀眾/玩家請拿鐵喝飲料吃便當!謝謝你們!
--------------------
BGM :
Kawaii
Rev
Metal_Race
Where_to_Walk
Essence_2
Vindicated
Evening_of_Chaos
AJR-Drama
Upbeat
March_On
Outlet
Dizzy
gabbie june - american dreams(not your dorp remix)
Hit_My_Soul
Smart_Riot
Happy_Bee
Safety_Net
Where_to_Walk
Essence_2
Vindicated
Evening_of_Chaos
AJR-Drama (official Audio)
--------------------
或許您還喜歡
▶最新手遊情報:https://goo.gl/xjIHD6
▶最新PS4情報:https://goo.gl/04Ys6M
▶熱門電影預告:https://goo.gl/JgJrM6
▶熱門上傳影片:https://goo.gl/WHrVvM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即時收看最新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IdontDrinklatte
摩天樓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梗你報新聞】2020-OCT. WEEK 4
華納兄弟再與中國合作《巨齒鯊》續集?!
.
▶ 收看YouTube(單篇)影片:
https://youtu.be/GpyFyEKI9dw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t1cq242fhz081285gapg9k
.
改編自《深海侏儸紀》小說,由華納兄弟投資的中美合拍動物災難電影《巨齒鯊》,在2018年上映後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儘管評價褒貶不一,在中國10.5億人民幣的加持之下,華納兄弟即將拍攝《巨齒鯊》續集作品。導演將由《摩天樓》導演 班懷特利接棒,第一集編劇狄恩格爾佳里斯、喬恩霍伯以及埃里希霍貝爾也將回歸執筆。至於傑森史塔森、李冰冰、趙文卓、露比蘿絲等人是否回歸演出,仍未公布具體內容。
.
.
大家看到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
新聞編輯:Jericho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2HdIoWMM0Ip4VtXd35gRQ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
https://www.facebook.com/FILMemesTW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容唷!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巨齒鯊 #themeg #華納
摩天樓電影 在 【摩天樓】HD高畫質中文電影預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摩天樓】(High-Rise)完整電影情報請見→ http://www.truemovie.com/2016moviedata/HighRise.htm觸電網粉絲頁按讚→ ... ... <看更多>
摩天樓電影 在 就是Dr.Laing搬進了摩天樓社區展開新生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建築師Anthony Royal在電影裡的形像是白淨的,象徵他高貴、至高無上的身分,故事中說他因為一場意外而一直將自己所在摩天樓的最頂樓,看著摩天樓發生的事,他建設摩天樓的 ... ... <看更多>
摩天樓電影 在 [好雷] 摩天樓High-Rise,不是超現實而是寫實-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剛剛二刷這部片,再回頭看看版友們的心得文章與推文交流,覺得這片的確實在很「鏘」,在彷若嗑了藥的迷幻中很容易一頭霧水。畢竟這片的題材是 1975 J.G.Ballard 小說,若想在本片的狂歡派對與大亂鬥中找出劇情意義,恐怕還是跟著這個脈絡比較有跡可循。
此前我已經發過一篇關於本片的無雷背景文章《摩天樓 High-Rise,粗獷主義烏托邦》,根據本片的 1970s背景與現代建築場景回溯 High-Rise相關理念,文章網址如下,眾多概念照年代順序來看有: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1360731.A.C4F.html
1920s 現代建築運動,柯比意提出 Plan Voisin健康城市模型,以摩天樓住宅為基礎;
1945 二戰結束,現代住宅新建需求激增,「現代主義」建築成為社會主義住宅實踐;
1952 柯比意於馬賽公寓 Unité d'Habitation實現「高樓城市」理念;
1950s 英國學習馬賽公寓發展出英國版本的「空中街道」形式;
1950s-1970s 英國住宅建設發展出「粗獷主義」建築風格;
1970s 英國住宅開始引入跨階層「混合居住」理念;
1975 《摩天樓》High-Rise 小說出版;
1979 柴契爾夫人領導保守黨執政,開啟英國新自由主義年代。
本片在一片混亂中最高調直白的概念,就是片尾柴契爾夫人廣播的聲音「只有一個資本主義,端看資本在哪些人手上而已」。但原著小說出版的時候還沒進入柴契爾夫人時代呀,從戰後到此時英國不管是保守黨還是工黨基本上都還在努力重建英國經濟、建築與社會呀,當然英國從來就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只是一直都有工會對抗,也一直都有社會主義理念彌補資本主義產生的失衡,直到柴契爾夫人時代才整個崩潰一去不返。
本片有個小朋友,每次拿著萬花筒當望遠鏡,男主角 Laing問他看見什麼他總是回「我看見未來」。「未來」,也許在這片裡指的就是片尾的柴契爾夫人時代 (1979-),那將英國整個轉向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的新資本主義年代;而「現在」指的可能就是原著出版的 1975 年,是 1950s-1970s英國以 High-Rise大量建造住宅、解決居住問題、塑造混合階層社區的社會主義理想年代,而且已是這年代的末期。片尾小朋友再拿起萬花筒,看到的未來是代表理想的建築師被槍殺、人人為己你爭我鬥搶食資源。
在這個脈絡下,我們也許可以發現《摩天樓》這片未必是在控訴資本主義,而更可能是嘲笑社會主義(現代主義建築)的天真理想。而若要說這片「反烏托邦」也許也言之成理,但並不像近年我們愛看的那些有個極權家長操弄一切的反烏托邦小說電影,這片反而是在講述一個極權真空、操弄失控的失能烏托邦。
High-Rise 摩天樓,對內自足對外隔離
從 1952 馬賽公寓以來,這種 High-Rise的住宅理想就是把生活機能全包在一棟高樓中,有休閒層購物層服務層等等,和本片的游泳池層與超市層異曲同工,就是要人除了工作之外、所有關於「居住」的機能可以全部關在這裡再也不用出去。也因此,此建築風潮發展出的「粗獷主義」風格變成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嚴肅堡壘,在建築表情上不歡迎外界進來也不鼓勵住民出去。
於是,High-Rise 就成了一種理想的封閉型社區,說難聽是好控制,說好聽就是易於實踐階級融合的「社區」夢想。看看本片,除了這棟摩天樓場景之外,只有讓斗森開車出去上班兩次,事實上低層記者們除了上班也根本沒有要出去的理由,生活可以全在這裡面不用出去;甚至到了大樓危急時,竟然也沒有人想要出去尋求外援,只想著留在大樓裡向內吃自己 XD 說到極致,就是片頭片尾說斗森「Laing 越來越享受摩天樓生活」。
上層與下層,假融合真分化
住 40 樓的建築師 Royal,如所有雄心壯志的建築師一樣,不只設計建築還自命設計生活,也就是妄圖設計人性。他的理想是階級融合,設定此生活型態後就靠建築當生活的容器,可惜一直不如他所願,總是疑惑自己的設計是否少做了什麼?後來才漸漸覺悟可能是做太多了,也就是太執著、太強求,根本不切實際。
說到階級,本片的上中下層也並非截然分明的貴族、中產與底層。樓上那些人也不是公爵伯爵而是高端專業菁英,愛開巴洛克 party只不過是過過貴族乾癮而已;低層的王爾德等人是 BBC記者群,明明也是中產階級但是文化產業比較苦哈哈而已。常跟樓下混的還有一位心理醫生,腦科醫生 Laing則是嚴守中立安份跟樓上樓下都能混。這些人,老實說也沒什麼底層與貴族,就當是中產階級不同收入水平即可。
同一棟樓說「階級融合」,其實還是上層玩上層的、下層玩下層的。不同層的人在現代主義建築師包含本片建築師 Royal心中是應該要水乳交融的,實際上當然也沒人設下有形壁壘阻攔上下層自由移動啦,但一定會酸會嗆會流言蜚語打退堂鼓。譬如 Laing受建築師之邀上樓開趴,被嘲笑捉弄;但上層的女演員(Sienna Guilloy我的吉兒呀!)下來超級市場買菜,還不是被超市小妹(Stacy Martin我的小喬呀!)嗤之以鼻說閒話?
鬥爭與派對,除了資源更是文化
本片表面上,上下層的衝突起於資源分配問題,停電停水停電梯造成了有限資源的衝突,只好走紅海策略你死我活。事實上這很笨,出去不就好了?但這就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低密度疏離之心理效應,看看 Laing站在廣大無邊的停車場上多麼不知所措;這也是粗獷主義建築的粗野堡壘意象,不歡迎外人進來、內部居民也固守堡壘死不出去。出了事竟然誰都不想走,拒絕一切外援,專心向內榨取內部資源。
而內部資源真斷了嗎?那也未必。照建築師 Royal階級融合的混合居住社區之理想,應該事不分階級共體時艱共同管理資源,停個幾天水電一定撐得過,不久就會回歸完美。不過這當然只是傻建築師的白日夢,不同階層的住戶別說在資源短缺時無法合作共生,事實上還沒斷水斷電前的承平時期早就已經擦槍走火。
本片衝突,其實開出第一槍闖出第一個大禍的,就是男主角 Laing。他只不過看 39 樓貴公子醫學生 Monroe 趾高氣昂不順眼,謊報個健檢結果就害他跳樓了,這才點燃導火線,尤其打開了狂人 Wilder 身為下層記者忿忿不平的好奇心,才走上無限上綱挑戰平衡的暴走之旅。
Wilder 第一次大暴走,當然是帶著孩子們佔領游泳池,更在泳池派對中殺了女演員的愛犬而激起第二個血仇。此時尚未停電水停電,暴動殺戮無涉資源爭奪,而是文化競爭:我們就是不爽上層富人、就是不爽你們假惺惺派對也要包場、當然用我們的孩子戲水派對將你一軍;而後上層的要復仇,也先想辦「更棒的派對」打趴 Wilder ,不落人後佔領下層超市。看看這些英國人不論上層下層,每天生活的重心就是派對,這正是屬於他們自我認同的文化表現呀!
在此,傳統資本主義的階級鬥爭已經無法完全套用在本片,本片不是如《末日列車》單向地上層剝削下層、下層向上層革命。比起《末》片,《摩》片的樓上樓下地位相對均等,兩邊互看不順眼、兩邊互相挑釁叫陣、然後兩邊互相入侵佔領對方領域。畢竟,《末》片還可以說是隱喻階級的超現實電影,而《摩》片可是基於英國真實蓋出的建築場景與真實發生的跨階層混合居住,不是超現實而更接近寫實,頂多是戲劇化一點而已。
男人與女人,爭鋒與持家
許多觀眾都注意到本片的性別問題,發現在上對下的剝削中,「底層男人」如 Wilder 毫無生機只有一搏,女人則還能攀援富貴去和頂層建築師上床讓他包養。這樣說的確很悲哀,不過若把這個「上層剝削下層」的傳統階級鬥爭模型拋下,我們也可以從本片的性別差異當中閱讀出截然不同的訊息。
先從 Wilder 與懷孕妻子 Helen的關係來看看,這位王爾德根本沒在養家的,放著大腹便便的妻子照料一堆孩子相依為命,妻子哀求留點錢下來也懶得留,自己出去卻不是去找物資回家餵飽妻小,而是去與看不順眼的上層「文化競爭」拼一口氣... 他的行動理念根本和競爭物質資源養家活口的階級鬥爭無關,而更像血氣方剛的街頭男孩驍勇鬥狠只為出口氣。上層的有錢敵人們也沒好到哪去,只不過是有錢的驍勇鬥狠而已,要佔領下層超市只是圖個爽快,亂打一通出口惡氣卻不動超市資源,鏡頭拍到有在搶資源的只有 Laing而已。
血氣男孩的自私爭鋒,最嚴重的就是「你上了我老婆」,根本只把妻子當財產與面子在看的,自己不但平常不幫妻子持家也不噓寒問暖,甚至有機會還樂得去上別家的女人滿足自己的自信與雄風。無獨有偶,上層有錢人也一樣,平常使喚女傭,女傭斷貨了就使喚老婆,然後心理只想著驍勇鬥狠要給樓下潑猴一個教訓... 拜託在這資源短缺的時節,誰的打架是為爭取資源而打呢?本片都沒拍,只拍大家打殺得很爽而已,「爭取資源」云云反而像是個開打的藉口。
本片男人只在出口氣,只有女人在務實養家活口。看男人打打殺殺了那麼多戲份,那女人的戲份主要在哪呢?有 Helen大腹便便與孩子相依為命、有 Charlotte孤身帶孩子一直找男人、有超市小妹撿到本法文書就要力爭上游、有建築師妻子在資源崩潰後洗手作羹湯、當然也有瘋狂女演員一直問人要不要簽名... 不過女人們最高調的一場行動,竟是在片尾一起穿白衣、一起整理建築圖與模型、一人一刀砍死行刺建築師的 Wilder !
建築師,神的執念孕育美麗世界
雖然沒有一個個明說,但片尾強烈暗示這棟大樓不管上層中層還是下層的女人,都是建築師 Royal的情婦。Charlotte 的小孩是他的、說不定 Helen的小孩也是他的、搞不好全棟樓小孩也都是他的私生子女? XD 如果從傳統階級鬥爭眼光看,也許又會覺得「這個住 40 樓頂層的吃遍了全樓各階層女人」,真是斯文敗類;不過放在現代主義建築師的歷史理念下,我也傾向做出不同的解讀,可能還是敗類,不過至少有個值得傾聽的理念。
首先,建築師 Royal是屬於上層嗎?那倒未必。在一場上層男人們計畫痛宰 Wilder 的小會議中,Royal 明確地與大家畫清界線:「這是我開的派對,是我邀請了你們大家來」,很明確地將自己置身 39 層樓所有階層之外,將這整棟摩天樓與 high-rise生活視為自己的派對,也就是自己的現代主義烏托邦設計。不管摩天樓分多少種階級,建築師都自命超然於他們,是神一般的存在。
前面說過,現代主義建築師除了設計建築物,更設計理想生活、甚至設計理想人性!當然現實的生活與人性不由建築師所控制,但哪個建築師不把建築當自己的孩子?哪個現代主義建築師不希望自己能像生個孩子一樣蓋出建築物、孕育美好生活烏托邦?當「生育」指涉建築師的設計大夢時,我們就可以對整棟摩天樓情婦們做出另一個更具關懷的解讀:
建築師 Royal的烏托邦夢想,每個階層的男人都自顧驍勇鬥狠懶得理會,只有女人們認真地要一起經營這美好生活,紛紛加入建築師這邊讓他播下希望種子,然後回家含辛茹苦拉拔孩子長大成人。烏托邦的希望只會在他們身上,不會在驍勇鬥狠的男人身上。因此,當一路鬥到底的男人代表 Wilder 來殺死建築師時,女人們苦心經營的希望都破碎了,當然一人一刀咬牙切齒殺死 Wilder 。
建築師 Royal當然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家,但本片與其說批判他,不如說嘲笑他的天真而不勝唏噓。建築師的現代主義建築志業,也就是英國這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體制下的社會主義跨階級共生理想,在 1975 年這「粗獷主義」高樓住宅的顛峰時期,Ballard 彷彿已經預見這烏托邦美夢的隕落,因而書寫了這個人人為己率獸食人的瘋狂世界。這個故事沒有針對任何階級控訴或讚揚,只是冷冷地把所有階級打混再分成部落,看見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的人心在每個階層都是一個樣子。
隨著柴契爾夫人宣揚「只有一個資本主義」的聲音出現,時序終於從《摩天樓》原著出版的 1975 年,進入美夢正式隕落的 1979 年。胸懷理想的建築師死去、驍勇鬥狠的血氣男孩們多敗俱傷,剩下的就是最懂得置身事外、保護自己、徹頭徹尾利己主義、又保持英國紳士道貌岸然身段笑容的 Laing。在英國自此大轉向一去不返的 1979-1990柴契爾夫人時代,正是這些自利的個人準備摩拳擦掌,毫無底線如蟑螂般存活下去、大放異彩!
男主角 Laing的複雜與矛盾
雖說一路中立為己聽起來相當自私,但我們且先放下這個成見,誰說人人都該路見不平挺身而出?這種中立利己的人正是英式保守紳士典型(當然英國也有另一種騎士精神的紳士典型),是井水不犯河水消極逐流的 private man 而不是積極入世的 public man。近來才在《夜班經理》看過抖森外冷內熱的演技,在《摩天樓》則一百八十度轉彎成外熱內冷,要跟人聊天打屁跳舞開趴可以,但真跟人談內心甚至被直指真相時,只是冷靜禮貌地 "I am sorry that you thought that way".
然而,Laing 竟是這個摩天樓部落叢林當中,唯一可以淡淡地廣結善緣遊走上下層的人,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安份守己「清楚知道自己的位置」,因此公共事務叫不出他、部落戰爭打不到他,頂多只有公事公辦的專業委託請得動他,一般來說只有喝酒享樂亂聊天時男人才會想到他。
那女人呢?女人則是尋求感情慰藉想打一炮時都會找上他 XD 不過,正如同以上討論建築師與情婦們得態度,在此我也不想用傳統「男人捍衛財產與尊嚴」的邏輯來看待女人的性,而寧可從生育與持家的角度看。既然女人不是屬於任何人的財產,那她們的性對象選擇或求偶行為該如何有意義呢?
綜觀整棟樓的男人,不論收入高低全都是驍勇鬥狠的部落野人,想要認真經營生活的女人跟上他們總沒好下場;要跟,就要跟願意長治久安的男人,在本片就只有胸懷烏托邦理想的建築師 Royal、以及自闢一方好好經營一己生活的 Laing,跟他們上床一方面是僅有的溫柔慰藉、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託付家庭與生活理想。還真剛好,整棟樓的男人不論上下層都讓建築師 Royal大失所望嗤之以鼻,他唯一眼睛一亮看到的希望,竟是這個平庸中立只為一己的 Laing,說不定 Laing才是他心目中烏托邦「各司其職、各安其位」的理想社區人?
這是 1975 年前風行了二十多年的現代社區幻夢,理想是好的但期待不切實際,關於人要怎麼樣在社區之間成為積極入世的「公共人」,此後四十年至今在全球也有更多更深的研究討論。Ballard 在 1970s的幾本現代都市空間主題小說,都在講述這個烏托邦幻夢的隕落,對這些現代主義計畫的淑世理念既是唏噓地疼惜、又是尖銳地嘲諷。
《摩天樓》這個故事的一陣亂仗後,無論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Laing 都是唯一存活下來的主要角色,他的獨善其身令人厭惡地冷眼旁觀見死不救,但也令人欣慰地至少讓人類這愚蠢物種留下一脈香火。至於這個故事是要褒揚 Laing還是批判 Laing?我覺得都已經不是有意義的問題了,這只是人類的建築與社區概念進展到 1975 的一個小結,有甜也有苦、有絕望也有希望,只等著我們跟著 Laing整理儀容環境重新站起,踏進下一個世代看看能走出什麼新局。
很多觀眾可能會一頭霧水,質疑看了這片有什麼意義或「收穫」呢?事實上《摩天樓》的美好理想與黑暗現實離我們一點也不遙遠,表面意義上本片的跨階層「混合居住」理想在 2010s的今日一樣在國際間大行其道,所有社會住宅都在想方設法鼓勵混居夢想融合,包括我們台北市社會住宅計畫從郝冰到柯P 都跟上潮流訴求同一價值,但遇到的現實阻力一樣很大,而且阻力背後的強大後勁更是恐怖。
「混合居住」的場景也未必只是一棟大樓或一個社區,也可以延伸到任何「同舟一命」的處境,譬如同一家同一校同公司或同一國家,我們總是被賦予光明神聖的大同理想,但現實總是搖搖欲墜隨時崩潰。現在的我們也並沒比 1975 《摩天樓》高明多少,只是看看歷史警訊回想今日自身,小心翼翼繼續走下去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54.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2480294.A.A3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