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English can be smarter.
真心話時間
如果可以聰明,誰想要看起來呆呆的
你說大智若愚?我說你想太多。讀的人沒讀到大智,只讀到愚
更大的問題是很多人錯也不知道錯了,更不知道自己英文寫得很呆,就像寫中文信不知道自己寫錯字或表達錯誤,讓讀的人一頭霧水或者不把你當一回事
「完美寫手」特訓班除了把重要觀念和原則都搞定,不再犯低級錯誤,還要教你寫聰明英文
底下這些情境舉例:
1. 我代表開會/出差,之後會再補上進度。
「我再跟你說」
你可能會寫:
I’ll tell you about it.
模糊!
I’ll let you know.
好一點。
完美寫手:
I’ll fill you in.
聰明簡單又清楚。
- fill someone in
補上資訊
#memo好用
2. 希望對方在下班前回覆
你可能會寫:
Please reply today.
很沒禮貌。
Please repl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客氣多了但對方可能下禮拜才回你。
完美寫手: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sponse by the end of business today.
- end of business 下班時間
也簡稱 #EOB
所以下班前有人寫成 before EOB
3. 感謝對方撥空出席活動
你可能會寫:
Thank you for coming. You’re so busy and you still came.
不糟,就是微呆,可以更好。
Thank you for taking time out of your busy schedule to join us.
不錯,可以更精練。
完美寫手:
We appreciate your support for us amid your tight schedule.
要寫好英文,這些都是基本功的展現而已。懂的人也都在字裡行間讀得出功力。
課程涵蓋多樣文體:
https://bit.ly/3pAyV7F
開課在即,名額有限,快加入吧!
#留言 試試身手
「這次首波產品的推出非常成功!」
浩爾限量幫你批改喔
👨🏻🏫 完美寫手培訓班 👨🏻🏫
開課時間:12/5(六)9:00-12:00
上課地點:台北市大安區/線上班開放報名🔥
來上課囉 >> https://bit.ly/3pAyV7F
撥空回覆英文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讀者來信- 在美國非 STEM 理工相關科系的找工作詢問
最近有幾位讀者有類似的問題, 特別選了一位讀者的詢問,和她討論了一下細節,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 一些背景細節有做調整, 以下是讀者背景及問題。從上次的其他讀者回覆,讓我覺得群眾智慧太厲害了, 我自己想破頭也想不出許多細節, 再有請大家不吝賜教,一起幫忙給予建議。
------------------------------------------------------------
Brian 你好, 很謝謝你一直都在你臉書專頁上更新資訊分享給大家。最近看到你分享的學徒計畫裡面有一個“找工作計畫”的表格,我已經有填寫那份表格,但輾轉也希望看能不能分享我的背景給您,且希望你是否撥空能給我一些建議。
我目前在 Amazon 歐洲的擔任 Cloud Support Engineer ,計劃想轉換跑道類似 technical program/project managemer, 我一直都有在嘗試從公司內部轉職、或是申請其他公司的職缺,但是因為沒有太多project management 的經驗所以面試都沒有給下來,也因為目前主管私心不想損失人,所以他一直不太願意協助我在 Amazon 內部轉職。
目前已申請到美國華盛頓大學的 Global Business Program,想充實自己在 project management 和 business 的經驗,希望對我未來轉職有幫助,也會利用在課餘時間撿回一些 Python, Java, Javascript and SQL 的相關技能。
今年九月入學明年六月(2020) 畢業後有一年 OPT, 但因為只有一年的 OPT,沒有像其他 STEM 相關學科可以延長到三年的時間,所以會擔心申請工作的公司會有所顧慮。
因為擔憂是美國簽證不拿,想請問你的建議,在這九個月有沒有其他推薦的作戰策略... 非常謝謝你花時間閱讀我的背景!
------------------------------------------------------------
以下是我的回覆:
謝謝你的來信詢問, 如何在美國找工作及順利的申請到工作簽證,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 如果現在在閱讀的讀者們不清楚相關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從你的問題來看, 你已經在美國的科技公司工作了 (Amazon), 因為你想要轉換領域,但不論是內轉,或是其他公司的職缺都沒有上。 於是你想要藉由來美國唸書,可以合法獲得畢業後一年的工作機會來抽每年 85,000 個名額的工作簽證 H1B。
H1B 不是個人可以掌控的外部因素, 看起來到時候你會有碩士學歷,所以機率會比學士的抽籤人機率稍微高一些。 但我也看過一個同事抽 3 年都沒抽中,要先調去倫敦,也有同事大學畢業第一抽就抽中了。 當然和每年抽籤的人相比, 我看到的例子也都只是個案故事,沒有什麼代表性,只是要說明什麼情況都有可能而已。
從上一個幫忙回答問題模式, 我是想要不那麼正面直接的告訴我的想法或建議,而是希望藉由不同的反向詢問來幫助讀者思考自己真的想要什麼, 有什麼可能的替代方案或選擇。 但因為你好像已經大方向的選擇都做了,所以這次的回答我就試試看直接建議或告知想法。
因為我在 email 詢問了, 知道你一年後最大的目標就是留在西雅圖。 如果這是你的目標的話, 當初怎麼沒有先以 Cloud Support Engineer 的方式用 L1 簽證調來美國, 這樣你就不會因為沒有經驗而被內轉拒絕。 我想 Amazon Cloud Support Engineer 以 AWS 的市場份額,在美國應該也是很需要你這樣的工程師吧, 先處理完了最難的簽證問題後,在美國再來轉職。
不過你說你 9 月就要來唸書了,好像大概就是 1 週後的事情, 想必你也是下定了很大的決心才來唸另外一個學位...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可能會先查詢一下學校, 有沒有什麼類似的碩士學位可以修類似的課程,但是隸屬於 STEM, 如果有的話,想盡辦法先換學位,確保 OPT 能延長,未來有有更多次的 H1B 抽籤機會。
不論學位能不能改變, 你剛入學應該就要積極找工作了,學校的資源盡量多利用, 修改履歷、 就業博覽會、工作介紹等等。
西雅圖是 Amazon & Microsoft 的總部, 目前 Google、 Facebook 在西雅圖的分部也都在持續擴張, 2017 年我寫了 “西雅圖要超越矽谷了?”,除了就業需求持續增加, 生活成本比灣區低,吸引許多人才離開灣區搬到西雅圖發展。 是除了舊金山灣區外很好的就業城市。
如果你有看到大公司舉辦的 meetup, 時間許可下有準備的參加。 有準備的參加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說是 Amazon 辦 AWS 相關的 meetup, 可以先查詢當天主題, 講者背景, 參加時主動的去和講者交流, 介紹你過往也是 AWS 的 engineer, 對於相關的技術有什麼見解、疑問等等,也有興趣知道他有沒有相關你可能可以貢獻的地方, 說不定你就在類似的場合得到實習或是工作的機會了。 我過往也有因為這樣得到工作的呢,請參考 “感謝在美國遇到的貴人- 劉耀經館長、 Terry、Kirk"。
你可能會有疑問, 怎麼好像我還是要用過往的工程經歷來找工作...當然以上是假設如果我是你的話的情境, 以我來說, 我覺得我的英文沒有足夠好到沒有相關學歷、背景可以勝任美國公司的 Project Management 的職位。
我知道我的部落格及座右銘是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you think you can't--you're right. 不論你認為你做不做的到, 你都是對的。 但是我目前美國的工作經驗中,我還沒有看過沒有類似經驗直接轉換成 PM 的。 許多人可能是先做軟體工程師幾年,有經驗後轉換、又或者是美國受的教育,英文及溝通完全可以應付各種情況、亦或是從類似 PM 的職缺一路做到 PM 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我之前和 Jackie 的直播 “直播訪問: Jackie- 從 Google 到臉書, 工程師到矽谷頂尖 PM 養成秘笈分享”, 她有 MIT 的學士及碩士學歷,她要轉換做 PM 也是從工程師時提出建議,慢慢的從她的工作時間分出 PM 的部分,逐步被認可後才完全轉為 PM 的。 當然她的 PM 是 Product Manager, 你想做的是 Project Manager , 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
再次回到你說的你一年後最大的目標是在西雅圖找到工作, 因為你不是說你的目標是一年後變成 PM, 所以我覺得你想要在美國留下來的目標比你的轉職夢更重要,因此, 要讓美國公司願意接受你給你工作, 不是藉由一個你還沒念完一年學位的經驗, 而是你過往幾年在 Amazon 及其他公司的工程經驗。
當然,這樣好像和你原本計畫的不太一樣,但我覺得這是機率比較高可以得到工作的方式...
歡迎臥虎藏龍的讀者群給原提問者其他建議。也請西雅圖的各路朋友,告知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及好的資源可以運用啦。
歡迎 Like 或是關注我的粉絲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及我的所見所聞。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8/how-to-find-a-job-as-non-stem-major-in-us.html
撥空回覆英文 在 潔媽和女兒一起浪跡天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光匆匆,2018又到了尾聲..
年少的時候,長大彷彿很遙遠,一年的日子過的是長長又久久,中年的時候,青春成了前塵往事,一年的日子不過是眨眼間。
前一刻不過才剛過不惑,轉眼間馬上就要知天命了。
人的一生不過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到了中年更能體會這個道理,命運是張大網,人生海海,不論此時此刻是順境還是逆境,擁有的,感恩知足,失去的,笑看人生。
我在鏡周刊的採訪裡聊到,從年輕到現在我都不會替自己的人生畫個框框來圈住自己,或許說的好聽點,可以叫做不設限的人生,但其實更多的是不斷的打掉重練。
記得我在離開電信業的時候,當時的主管約談我,他語重心長的提醒我,已經在公司經營了好幾年,也做到了部門主管的位子,如果離開,一切都得重來,要我慎重考慮清楚。
當時我一如既往的瀟灑,說是想得很清楚了,決定跳槽去接受新的挑戰,一個我從未待過的產業與領域,一家外商跨國醫療器材廠,去當執行長的特助。記得當時年紀還小的米蟲還這麼問過我,她說:"媽咪,妳為什麼主管不做了,要去當秘書。"
對於工作,我一直還蠻樂於接受不同挑戰的,產業知識可以學習,工作或處事邏輯卻是相同的,當時對自己還算是有信心的,心想應該沒什麼困難的吧,畢竟當時的工作有一大塊的範疇都是在做分析,各式各樣的分析,我心想幫執行長做些分析的工作應該也不會困難到哪裡去吧。
沒想到我上班的第一天就踢了一個大鐵板。
一早辦理完入職手續,公司規定都還沒來的及聽完,執行長就把我叫走了,她手上拿著一大疊的空白表格,上面貼著一張便條貼,寫著一個公司名稱跟國外的會計師電話,她說: 把這些資料填寫好,聯絡國外的會計師,在百慕達設立一家新公司。
然後就轉頭走了,沒幾步後轉身,告訴我早上就把這件事先辦好,很急。
我看著那疊對我而言根本是天書的空白文件,天知道,我英文程度不好,只能點coffee or tea,而且從來沒有設立公司的經驗,更遑論是一家海外的公司?
看來我把事情想的簡單了,特助不是只是分析資料而已,而且這份工作要能立即幫上執行長的忙,別期待她能撥空手把手教妳。
第一天她對我很是失望,來來回回我一直到下午四點才把所有的表格資料準備好,會計師才回覆了確認沒問題,下班前執行長把我叫進辦公室,她說: 會計師打了通電話給她,問她怎麼會找了一個連設立公司都不會的人來當特助? 雖然試用期是3個月,但是我若無法以最快的時間進入狀況(她停頓了一下,讓我明白沒說出口的話),接下來說了句鼓舞我的話: 希望我能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狀況,別讓她失望,她不知道我連申請一間海外公司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
隔行如隔山的道理我是懂得,雖銀行與電信業也是完全不同的產業,但業務屬性卻都是與消費者相關的,而這間外商的跨國醫療廠卻是完全不同的生態與領域。
第一天我很是受挫的下了班,第二天上班前還在路上踩到了狗屎,至今難忘。
所幸我以打掉重練的心態生存了下來,而這份工作又開啟了我新的視野。
人生,別為自己設限,我一直這麼告訴自己,一路上也一直這麼走著。
走著走著來到現在的中年,打掉重練從來都不是件輕鬆的事,踏出舒適圈更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尤其是年紀漸長以後,不再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知道現實人生不是童話,離開舒適圈的路途上,前方茫茫根本看不清是崎嶇還是坦途。
但人的一生不也就是一段旅程嗎? 生命的旅程。
2018對大媽來說,又是跨出舒適圈的一年,而且是跨很大的一年,其實大媽是生性害羞不好意思面對鏡頭的人,看我平日裡不拍影片或開直播就知道了,我並不擅長於面對鏡頭...
今年廣告公司來找我的時候,大媽曾有一刻感到退怯了,但很感謝廣告公司的總監一直鼓勵著我,我想,雖大媽並不是成功人士也不是理財專家,但若一個平凡大媽的故事也能鼓舞跟我一樣沒有後援或人生也遇到挫折的媽媽們,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人生,也可以靠自己努力及規劃來開創未來,千萬別怕夢想太大,只怕不敢做夢,或許有資源的人圓夢很容易,但沒資源的我們只要肯努力,夢想,也能有實現的一天。
當然也很感謝富達,最後挑選了大媽來代表台灣篇的追夢故事,於是人生中從未想過竟然有一天會拍了廣告的一個中年大媽,那時候整整失眠了2天。
然後我在廣告開播的時候,躲到人煙稀少的大漠去了,不敢面對自己🤣🤣🤣
接下來也很感謝鏡周刊、非凡新聞的報導,還有東風衛視邀請了大媽上節目,讓我今年嘗試了好多人生中的第一次。
每一次我都很緊張,但每一次我都告訴自己要勇於接受挑讚,就像我告訴米蟲要勇敢一樣,我想,嘴巴上告訴她要勇敢,不如自己先勇敢,人生別設限、別裹足不前,孩子有眼睛自己會看。
你若不堅強,誰替你勇敢?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各自須面對的挑戰,與其幫他鋪路,不如教會他面對挫折的勇氣,學會能在老天爺安排的人生路上,勇於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
2019,又是嶄新的一年。
最重要的是感謝一路以來陪伴著大媽的你們,有篇報導說龐大的部落客族群中,45歲以上的僅有1%,謝謝大家不嫌棄願意收看一個中年大媽的文字,能在茫茫網海中遇見你們,真好。
2019,讓我們繼續互相打氣,一起加油,一起前進,好嗎?
#不設限的人生
#體會不同的風景
#照片中高的是米蟲矮的是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