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後驚魂未定-談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地震後,嚇到的可能不只大人,孩子因此更容易受到驚嚇或緊張、不安,想到就問:「媽媽,地震來了我們房子會倒嗎?」我可以感覺得到他的不安的情緒,這會是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
救災雖已告一段落,但面對這過程的心理反應,如果沒有慢慢減緩恢復,可能會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由其是孩子表達及認知能力還在學習、發展中,身心尚未成熟,經歷此重大創傷, PTSD症狀好發機率會偏高,更需要特別留意。
∎「創傷壓力的形成」
在沒預警下被迫面對、經驗或親眼目睹,一種或多種可能構成死亡、危及身體完整性的重大威脅事件。兒童感受到強烈害怕、無助、恐怖,會用混亂或激動行為表達感受。
∎「創傷後出現三種壓力症狀」
1.帶著痛苦反覆經驗到與創傷有關的記憶或情境
不斷想起或夢見創傷情境,並表現痛苦。遊戲時重複扮演創傷的特定內容,或在圖畫中呈現經歷的地震情景。回事發地點或看到相關情節、物品,出現痛苦或明顯不適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快、冒冷汗、身體開始發抖等。
2.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反應麻木、疏離,是創傷前所沒有的症狀
盡可能不去想或講相關的事,逃避某些活動、地方、人物。若問起發生什麼事?會回答不知道、想不起來,無法回想重要事件經過。對以前喜歡的活動感到沒有興趣,上課不專心、懼學、成績退步等現象。
3.出現創傷前所沒有的過度警覺反應
難入睡即使睡著,也常半夜驚醒,或噩夢連連。清醒時變非常敏感,容易受驚嚇或緊張不安,影響注意力、上課不專心、遊戲時難投入。難表達或調適自己的感覺、情緒,而常哭泣、發脾氣表現內在感受。
∎「有效協助兒童度過創傷壓力心理危機的方法」
1.保持冷靜,讓兒童相信你會保護他
營造穩定、安全的環境及感覺,用身體接觸(如擁抱、牽手等)及安慰言語,勿讓孩子獨處,不會覺得孤單。不批判、否定創傷事件發生的行為,如:你笨喔!怎麼不知道要喊救命、自己爬出來,只會哭。
2.鼓勵兒童表達想法及感受
可藉活動設計,以遊戲、圖畫、文字或語言等不同形式,協助表達痛苦感受或與創傷有關的想法,若他們不願意或還沒準備好,不要勉強,否則會更害怕。避免勸導或直接說一些安慰的話,例如「不要想太多,事情已經過了,小孩子只要好好吃飯、唸書就好」這樣逃避的說詞,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3.正面增強、肯定兒童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增加其自我控制感
肯定孩子勇氣,並回饋正向能力。協助保持正常作息、恢復就學、料理日常生活起居,分配簡單家事,從基本生活技能中,尋找自己的自主性與自我肯定。
4.修正幼兒的負向認知或歸因,以減輕自責、罪惡與無助感
將實際情況作溫和解說,如:地震是地殼變動,這是天災,沒有人可以完全預測,絕對不是因你而起。讓孩子了解有症狀,感到失望無助是正常的,其他人遇到同樣的事,也會相同的現象,減低其不安與無助。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需盡速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醫」
1. 持續達一個月以上,出現以上三種壓力症狀,其中一項從未改善,且影響學習、人際關係、生活自理等功能。
2. 症狀持續未超過一個月,但兒童認知、情緒、行為呈現嚴重異常,出現失去定向感、失去日常生活基本功能、傷害自己或他人、有自殺傾向、情緒過於激動、重複行為無法停下來等。
3. 父母師長無法接受孩子情緒反應,或是自覺討厭孩子、諷刺孩子、對孩子發脾氣,在照顧孩子時感到身心俱疲、需要求助。(完整文章,詳: (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BBcomes.tw)-「大地震後驚魂未定-談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http://bit.ly/35WWs7V )
【Reference】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簡介
➤「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臺灣腦庫)」: http://bit.ly/2xaOZTK
➤「發展多元、整合、友善、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病人照護體系」: http://bit.ly/2ZQdiCq
➤「臺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http://bit.ly/2klhew0
➤「探究弱勢兒少保護個案之風險管理與身心發展」: http://bit.ly/2WzkOk3
➤「預防接種服務財務解決對策」: http://bit.ly/2I2cw0B
➤「人口高齡化與社會福利-社會投資的反思」: http://bit.ly/2YXEXSz
1.來源:
➤➤資料/照片
∎( 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 )-「大地震後驚魂未定-談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http://bit.ly/35WWs7V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小孩PTSD #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中華民國)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pdf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地震後驚魂未定-談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地震後,嚇到的可能不只大人,孩子因此更容易受到驚嚇或緊張、不安,想到就問:「媽媽,地震來了我們房子會倒嗎?」我可以感覺得到他的不安的情緒,這會是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
救災雖已告一段落,但面對這過程的心理反應,如果沒有慢慢減緩恢復,可能會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由其是孩子表達及認知能力還在學習、發展中,身心尚未成熟,經歷此重大創傷, PTSD症狀好發機率會偏高,更需要特別留意。
∎「創傷壓力的形成」
在沒預警下被迫面對、經驗或親眼目睹,一種或多種可能構成死亡、危及身體完整性的重大威脅事件。兒童感受到強烈害怕、無助、恐怖,會用混亂或激動行為表達感受。
∎「創傷後出現三種壓力症狀」
1.帶著痛苦反覆經驗到與創傷有關的記憶或情境
不斷想起或夢見創傷情境,並表現痛苦。遊戲時重複扮演創傷的特定內容,或在圖畫中呈現經歷的地震情景。回事發地點或看到相關情節、物品,出現痛苦或明顯不適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快、冒冷汗、身體開始發抖等。
2.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反應麻木、疏離,是創傷前所沒有的症狀
盡可能不去想或講相關的事,逃避某些活動、地方、人物。若問起發生什麼事?會回答不知道、想不起來,無法回想重要事件經過。對以前喜歡的活動感到沒有興趣,上課不專心、懼學、成績退步等現象。
3.出現創傷前所沒有的過度警覺反應
難入睡即使睡著,也常半夜驚醒,或噩夢連連。清醒時變非常敏感,容易受驚嚇或緊張不安,影響注意力、上課不專心、遊戲時難投入。難表達或調適自己的感覺、情緒,而常哭泣、發脾氣表現內在感受。
∎「有效協助兒童度過創傷壓力心理危機的方法」
1.保持冷靜,讓兒童相信你會保護他
營造穩定、安全的環境及感覺,用身體接觸(如擁抱、牽手等)及安慰言語,勿讓孩子獨處,不會覺得孤單。不批判、否定創傷事件發生的行為,如:你笨喔!怎麼不知道要喊救命、自己爬出來,只會哭。
2.鼓勵兒童表達想法及感受
可藉活動設計,以遊戲、圖畫、文字或語言等不同形式,協助表達痛苦感受或與創傷有關的想法,若他們不願意或還沒準備好,不要勉強,否則會更害怕。避免勸導或直接說一些安慰的話,例如「不要想太多,事情已經過了,小孩子只要好好吃飯、唸書就好」這樣逃避的說詞,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3.正面增強、肯定兒童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增加其自我控制感
肯定孩子勇氣,並回饋正向能力。協助保持正常作息、恢復就學、料理日常生活起居,分配簡單家事,從基本生活技能中,尋找自己的自主性與自我肯定。
4.修正幼兒的負向認知或歸因,以減輕自責、罪惡與無助感
將實際情況作溫和解說,如:地震是地殼變動,這是天災,沒有人可以完全預測,絕對不是因你而起。讓孩子了解有症狀,感到失望無助是正常的,其他人遇到同樣的事,也會相同的現象,減低其不安與無助。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需盡速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醫」
1. 持續達一個月以上,出現以上三種壓力症狀,其中一項從未改善,且影響學習、人際關係、生活自理等功能。
2. 症狀持續未超過一個月,但兒童認知、情緒、行為呈現嚴重異常,出現失去定向感、失去日常生活基本功能、傷害自己或他人、有自殺傾向、情緒過於激動、重複行為無法停下來等。
3. 父母師長無法接受孩子情緒反應,或是自覺討厭孩子、諷刺孩子、對孩子發脾氣,在照顧孩子時感到身心俱疲、需要求助。(完整文章,詳: (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BBcomes.tw)-「大地震後驚魂未定-談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http://bit.ly/35WWs7V )
【Reference】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簡介
➤「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臺灣腦庫)」: http://bit.ly/2xaOZTK
➤「發展多元、整合、友善、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病人照護體系」: http://bit.ly/2ZQdiCq
➤「臺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http://bit.ly/2klhew0
➤「探究弱勢兒少保護個案之風險管理與身心發展」: http://bit.ly/2WzkOk3
➤「預防接種服務財務解決對策」: http://bit.ly/2I2cw0B
➤「人口高齡化與社會福利-社會投資的反思」: http://bit.ly/2YXEXSz
1.來源:
➤➤資料/照片
∎( 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 )-「大地震後驚魂未定-談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http://bit.ly/35WWs7V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小孩PTSD #幼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中華民國)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pdf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ear Zindagi(電影 2016)
昨晚看了一部電影。在它落畫之前的最後一晚,我和家人及時看了一部有關心理諮商的印度電影。
輔導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它讓你看清自己、疼惜自己及成為自己。
有感而發,所以忍不住又上來寫寫說說。最近很長氣。呵呵。
女主角沒有辦法長久維持一段親密關係。模式不斷重複:有人追求她、雙方進而相愛,然後她以各種不同的理由來拋棄她其實是喜愛的對方。
她以為沒事。可是,她頻頻失眠、掉淚。
她因一次的公幹而無意間看見講台上的心理諮商師(由印度大帥哥 Shah Rukh Khan 飾演)說了一番自我揭露的真心話,內心對此產生共鳴。就這樣,戲裏的後半段開始產生一系列輔導過程。
戲裏的一些道具、作法及話語所帶出來的概念很有意思,我記得的有:
1。椅子概念
可以在輔導室內放不同的椅子。
這位心理諮商師隱喻著這些不同的椅子代表著當事人與不同男性的親密關係狀態。人,一生中在追求著適合自己的一張椅子。有些椅子看來高貴,可是讓人坐得不舒服。有些椅子看起來平凡無奇,卻教人感到舒適。每個人就是這樣不斷嘗試換椅子來坐坐,直到找到一張適合自己的椅子。
這樣的隱喻,是希望女主角不要再把自己不停換男朋友的行為被自己解讀為cheap,flirt(淫蕩)。這樣的隱喻達到 normalization (常態化)的效果。
女主角說:「要是每個人可以像你這樣帶著不批判的角度看待我就好了。」
心理諮商師說:「你不要管別人怎麼看待你,最重要你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走進諮商室的個案們,難免有著偏低的自我價值感。自己覺得比較差一些,自己比較不好,比較爛,比較不幸運等。所以運用適當的隱喻(metaphor)或故事分享(story sharing)來把個案的行為及表徵「常態化」,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2。白開水
輔導室內放白開水,jug 及杯子。
沈默時,可以喝杯水。
開場時,可以倒杯水給個案。
個案傷心時,流下眼淚之後,可以倒杯水給她喝。
個案完成一個突破,可以當白開水當成烈酒,舉杯共慶。
白開水是一個能連結心理諮商師及個案的當下那一刻的關係。
3。玩具(而且是可被弄壞的)
女主角在一次的諮商對談裡不小心弄破了一個小玩具。
心理諮商師並沒有把壞掉的玩具扔掉。他把修理好的玩具繼續擺在同樣一個地方。
等下一次女主角發現到的時候,心理諮商師不經意地說:「我相信壞了的東西是可以被修補的。」
這個隱喻說法是意味著女主角弄壞了的關係也是可以修復的。也鼓勵女主角往這個方向去思考自己的煩惱。
4。帶個案走出戶外。
擅用輔導室以外的社區及大自然環境,讓輔導過程發生在室外。
這位心理諮商師帶女主角去海邊、在田園騎腳踏車、乘搭渡輪等。
心理諮商師能否把個案帶到戶外?這個舉動依然是灰色地帶。到目前為止,歐美國家也還在議論著這個課題。
其實這會把個案曝光,讓當事人沒有隱私。然而,這也可以讓附近大自然(nearby nature)的環境及对谈治疗能同步療癒對方受傷的心靈。借用大自然戶外的療癒因素,有文獻顯示這是更有效的。
目前我看到歐美獨立經營的心理諮商師有提供這樣的戶外服務或者是居家服務,甚至把當事人帶到引發創傷的事發現場來進行內心的療癒工作。大部分機構或有規模的團隊,就沒有太敢貿貿然從事類似的戶外谘商服務。因為這會冒犯了所謂傳統的職業道德倫理。
各國的輔導公會所設定的職業道德倫理依然有它自身的規格及規範,所以戶外服務依然不普遍,而且還是在試水溫狀況中。
對我而言,it is no harm to try。前提是只要達到當事人、諮商師及機構(三方)立場的允許及同意,不傷害對方也不傷害自己,這是可以去嘗試的一種新方式。
我google 了一下,找到一份好資料,你若想更進一步了解此戶外諮商服務課題的探討,不妨點進去讀一讀,尤其是chapter 4: Why outside?這能令助人者有多一份不同的視野。enjoy reading。
資料題目:Taking therapy outside
by Martin Jordon, University of Brighton (2013)
http://eprints.brighton.ac.uk/13232/1/Final%202014%20pdf%20PHD%20.pdf
叮嚀你,請記得,我們對不認識的事務不要如此快速掉入「把它分類為異類然後推開它」的習性。請用開放的眼光去引接未知、不批判地去認識未知,是我們很需要的學習態度。
越專業、越有經驗的助人者,就越容易掉入「我都懂了,而且我認識的是比較好的、比較專業的」的封閉態度。且讓我們不斷彼此提醒、彼此共勉之。別掉入封閉的眼界裏。
5。戲裡的一句對白:「Past was not dead actually, past is still alive. 」(試譯:過去並沒有死亡,過去依然活著。)
嗯。很有意思。
有些偏向激勵性的講員多半會叫人往前方看。放下過去,忘掉過去或者「過去」過去了,我們能抓緊的唯有就是現在,進而展望未來。
其實這聽起來也沒有錯。只不過對於一些生命依然卡在過去的,會有點難度。不是說要放下,就能放下。放下過去,對我而言,從來都不是輔導的目標。畢竟,Past was not dead actually, past is still alive.
不曉得你有沒有類似與女主角同樣的經驗,你目前的生活經歷,一旦面臨不如意之事,過去的畫面片段會不時回來「刺激」你?不是你刻意去挖自己過去的傷疤,可是它會不時回來flash back在你腦海。
要是如此,那麼,就是靈驗了這一句台詞:「Past was not dead actually, past is still alive. 」
你或許就需要停下腳步,聽一聽,看一看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停看聽)
這個對於「過去」而做出停看聽的輔導過程牽涉的有幾個階段:
a. 和諮商師建立一段信任、良好、保密的關係。
b. 逐漸揭露自己:和諮商師一同去經歷那份對自己即愛又恨、即疼惜自己又討厭自己的掙扎。掙扎的旅程會產生力量。
c. 和過去的自己修復、和過去的重要他人對談、和過去的情景說聲謝謝或再見。
d. 進而重建一個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的新決定。(這個才是放下過去而 move on前進的階段。)
因此,放下過去不是喊口號,也並非是把信念掛在嘴邊,植入腦海。「放下過去」是一個掙扎且困難的旅程。它需要你的勇氣去面對那醜陋的自己或他人,那不堪的過去,更需要你的冒險。真的不容易的。
6。戲裏的一句對白:「Don't let the past blackmail your present to ruin your beautiful future」。(試譯:別讓「過去」勒索你的「現在」而毀滅你那美麗的「將來」。)
我一直深信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生命,甚至是更美好的生命。
當電影差不多進入尾聲,女主角毫無保留把自己交託給「過去」,如如實實把自己內心深處的童年傷害說出來。她哭到像當時六歲的小女孩。也就是勇敢地揭露自己內在的受傷小孩。
讓哀傷流動、讓恐懼釋放、讓委屈、生氣種種的情緒通通都被解放,讓過去的都被正視、被聽見、被感受。
當完成了敘述,諮商師用白開水來和她敲杯,慶祝她勇敢地正視過去被父母遺棄的恐懼。
諮商師說了好幾句我覺得很有 sense 的話。如下:
- 你不見得要寬恕他們(父母),你對他們生氣,那是你的權利。他們的確也真的做錯了。
- 你能否不把他們當成是完美的人來看待?他們(父母)其實也只是平凡人。而且平凡人都會做錯事。
- 現在,你難得可以正視當初被拋棄的恐懼。你願不願意在此 here and now 和恐懼說一聲再見?and then say hi to your life?
- 最後他說:「Don't let the past blackmail your present to ruin your beautiful future」。(試譯:別讓「過去」勒索你的「現在」而毀滅你那美麗的「將來」。)
最後這一句,最經典。也是整部電影想要傳遞的精髓。
有時候,我也覺得輔導與諮商就像是去看中醫一樣。中醫著重於系統治療,也有「先排毒後進補」的概念。
輔導也一樣,不是腳痛就醫腳。就像這部戲,女主角的感情出現問題,卻是與原生家庭父母遺棄她的問題有關。
諮商師要有一雙「看出過去(因)與現在(果)是如何產生脈絡及關係」的眼睛。
有時候輔導員急著要給當事人進補,說了很多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話。可是,虛不受補,越多積極正向的話語,其實在當事人還未處理過去的傷害,內心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反抗及壓力。唯有讓當事人排毒,經歷那些當時候卡著的言語及情緒表達,再來進補。當事人就聽得進去了。
所以,印度戲在這裡,一定會設計一首超級無敵愉快的歌曲。
讓女主角抱抱椰樹、轉幾圈、曬曬太陽、撒撒嬌、抱抱父母;來顯示:她和過去的恐懼說聲再見了,她重拾回那份愛自己及愛父母的能量。呵呵。
7。諮商師要和當事人說再見
要結束療癒過程,這個部分需要好好經營及安排。
戲裏的諮商師在帶著女主角乘搭渡輪的時候,從此案到彼岸,下船之際,他就說:「我們的諮商要進入尾聲了。我們快要說再見了。」
這一幕的畫面,很有隱喻。諮商師本來就是一個擺渡人,讓當事人從痛苦的這一岸走到解脫的那一岸,上岸後,就再也沒有任何聯繫了。
這時,當事人會產生依賴,想要一直有個人可以依靠。這也為何說明,有些擁有偏差行為的中學生一旦安好之後,離開輔導員,結束輔導過程,他又繼續發生狀況了。那麼他又可以回到輔導員的身邊了。所以他必須要時常都有事。
這一個部分是很弔詭的。輔導員的角色就是希望對方一切安好。可是不要離別的當事人就會一直頻頻出狀況來拖延這個療程,讓輔導員沒有理由放她走。
戲裏的女主角在最後一次的諮商裡,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捨,也詢問說以後可以成為朋友嗎等等。
諮商師如何好好地和當事人說再見,是一門智慧。
在戲裡,他們的示範很棒。即便離別了,對女主角而言,那是一個很新的互動經驗。她不再需要先把對方丟棄,而尋找自己的安全感。她知道這一趟的離別,往後的生命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她自己一人需要去面對了。
然而,她給諮商師一個深深的擁抱。(這也是另一個爭論的課題,輔導員可以在諮商室單獨擁抱異性個案嗎?時間不夠用,這裏就不談了。)
好好地說再見。
和過去、也和這位擺渡人。
引接未來,我們都值得擁有更美好。
說完了。
這部電影今天下畫了。
我還是會建議輔導與諮商的同仁可以一同觀賞然後進行討論。裏頭還有不少議題可以進行學習討論的。
謝謝你們的閱讀。我會加油的。
以量
假期 mood 又要到了,輪到我去抱抱椰樹、轉幾圈、曬曬太陽去。
29/12/2016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pdf 在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Hong Kong Christian Service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小組. ... 科學碩士(輔導) 、註冊社工) 報名:http://www.hkcs.org/fcb/nacs/documents/201702_enrollmentform.pdf 查詢: 2731-6251 | Facebook ... ... <看更多>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pdf 在 [心得] 書摘-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
https://reurl.cc/D3RnGR
---------------------------------
書名: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作者:留佩萱
---------------------------------
還有自己整理的影片版,不想看幾千字的話可以用聽的~
https://youtu.be/GqTAENVyGxc
---------------------------------
以下書摘及心得
什麼是內在家庭?有些人可能有聽過你的內心存在著「內在小孩」,但是內在家庭又是一個更新的概念,是一種諮商中會使用的治療模式,全名叫做「內在家庭系統治療」(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 IFS)。要了解IFS,首先我們從一個情境開始。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有時候,腦袋好像同時裝著很多聲音?有的互相矛盾,有時很正向、感到充滿力量,有時又覺得一股疲倦感、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這些情緒可能來的很突然,連你自己都沒有搞清楚自己的想法是怎麼來的,他就已經控制你的行為、甚至讓你說出傷人的話,或是做出後悔的決定。
當我們內心同時存在著許多聲音時,可能自己都沒有辦法完全了解自己,甚至覺得自己存在著許多負面、暗黑的想法,是不是跟別人不一樣?其實會有這種想法的你,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人類的大腦就是這麼複雜,就是由這麼多不同部分的你,組合成現在的你,而這邊所說的「部份」就是「內在家庭系統」的核心觀念:他們都是你的內在家庭,而這些部份讓我們有時很矛盾、有時無法理解,但是沒有哪個部分比較好、哪個部分比較差,每個內在部分都是為了幫助你而存在。
測試你的內心世界-
我們從書中一些簡單的小問題開始,試著問問自己,你有沒有曾經經歷過這些想法?或是你正在經歷呢?
1.覺得自己要不斷工作,不可以休息
2.自我批評,怎的事情都做不好!自己怎麼那麼糟糕沒用!
3.對於要拒絕別人感到恐懼與內疚
4.批評自己的外貌和身材
5.明明不餓卻有想要吃東西的衝動
6.花許多時間看社群網站上的貼文跟照片
7.害怕伴侶會喜歡上別人、拋棄你
8.當別人傷害到你時。你感到憤怒
9.生氣時,對伴侶或家人、朋友、同事說出傷人的話語,事後覺得很後悔
10.覺得非常憂鬱
以上列出的問題摘錄自書中第一章節的內容,由於篇幅有限,我只列出十題,如果你有經歷過其中的想法,這時可以稍微按下暫停,靜下心感受一下,當你在那個想法或情緒當下,你有什麼感覺?是喜歡還是討厭、通常你會怎麼反應呢?
過去許多心理學派,都是教導我們如何「對抗」負面想法,希望把不好的行為跟情緒「趕走」,但IFS不同,IFS認為不論你喜不喜歡你的內在現在的所作所為,他們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去傾聽他、理解他,並且關懷他,讓他信任你。
我自己在閱讀這個概念的時候,其實覺得有點無法理解,我直覺地認為「我」就是「我」,我的心裡怎麼會有「其他的我」需要我去理解呢?隨著繼續往下讀,我對IFS有一個我自己可以比較好懂的解釋:當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某些事件對我們的情緒產生特別深刻的反應,也許是大事,也許是不經意的小事,甚至你可能已經遺忘了,而你的內在為了應對這個事件,會做出某個反應,當這個事件的影響力夠大時,你的反應就形成一個內在人格,在你未來遇到類似的狀況,他就會一直用這個反應來保護你。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這個例子也是我在看這本書,在練習的時候突然想起的塵封的記憶。我自己平常很不敢跟老師、主管、老闆這種感覺上比較「高層」的人相處,只要單獨跟「高層」相處,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不知道要說什麼,很怕被評價,後來我在試圖詢問自己內心這個「害怕的聲音」時,腦中浮現一個畫面:那是一個十歲的我,國小的我本來是很不怕老師的,而且我跟班上的實習老師很要好,後來實習老師結束我們班的實習之後也順利在我們學校任職正式老師,而且跟我們是同年級,我每次在走廊遇到老師都會很興奮的跟她打招呼,直到有一天,老師已經走進她
的教室站上講台,我經過老師教室還是很興奮的跟老師揮手,結果被老師大吼,大概是說她已經在上課了,我還在那邊不懂得看情況之類的。詳細的對話已經不記得了,但當時的心情卻還是清清楚楚,回想起來甚至有點心疼當時十歲那個非常受傷的我,從那之後我在學校遇到那位老師也不敢再跟她打招呼,即便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也已經懂得察言觀色,但我的內在部分並沒有跟著長大,他還停留在小時候的我,繼續用一樣的方法:疏遠長輩、避免說錯話來保護自己。
對長輩保持冷漠是我其中一個內在部分,其他人可能也有別的方式,像是自我批評、愛比較、很需要照顧別人、追求完美、工作狂;甚至極端的情況,可能會藉由衝動購物、暴飲暴食、酗酒等方式來保護你。過往的心理學會用排斥的方式來對抗不好的想法,希望把它消滅;但IFS試著用另一種方式,這種概念認為每種情緒都很重要,沒有絕對的正面或負面,希望去探索你內心的人格為什麼會衍生出這種行為。
什麼是內在家庭?
▲內在家庭示意圖
IFS理論把人的心智分成「自我」與「部分」,自我(Self)就是你存在的本質,當你不被其他「部分」影響的時候,呈現出來的狀態。當你存在自我狀態時,表現出來的情緒會是平靜、好奇、有同理心、勇氣、連結、自信、創造力以及清晰。
同時,IFS認為人是多元心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許多次人格,稱為「部分」(Part),部分分成兩種角色:「保衛者」跟「被放逐者」,保衛者(Protectors)會在平常做出一些行為來保護你,又分成行為較正向的「管理員」(Manager)與行為較激烈的「救火員」(Firefighter)。而被放逐者(Exiles)是過去發生痛苦事件時,替你承擔了痛苦情緒後,被你的潛意識遺忘的內在孩子。
就像電影腦筋急轉彎裡,小女孩萊莉的心裡住著憂憂、樂樂、怒怒、厭驗、驚驚等五種人格,當其中一個人格站上主控台,萊莉就會呈現出那個人格的樣子。我們的內心就像萊莉一樣住著很多部分。
IFS中的這些部分並不是一種情緒,而是某個部份的你,如果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站離開,留在原地的就是你的自我。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可能你曾經面對的事件讓你的部分覺得他需要承擔某個責任,比如說,在被指責的時候,你的內在部分用憤怒來回應,那之後當「憤怒」站上主控台時,你的內在部分就被「憤怒」混合(blended),你看世界的眼光就變成「憤怒」。
內在家庭系統的創辦過程--
在1980年代,IFS的創辦人里查.史華茲博士(Richard C. Schwartz,)本來是一為家族治療師,他的諮商方式是認為個案的問題與家庭關係有關,所以他透過解決個案跟家庭的關係,來治療個案本人的問題。在他跟個案的互動中發現,史華茲博士覺得他已經處理完個案跟家人的關係了,但個案的失調行為還是持續出現,接著他聽到好幾個個案表達「內心的聲音還是覺得很悲觀」、「內心的聲音很憤怒」,這個反應讓史華茲博士感到擔憂,他認為個案們是不是「瘋了」。
後來他也嘗試走進自己的內心,才發現自己的內心也住著不同的人格。
一開始,史華茲醫師試著幫助個案趕走這些「不好的情緒」,像是想像把內在部分關起來、或是列出自己的成就來說服內在部分,透過很多嘗試之後,情況不但沒有變好,有的個案還惡化了。直到醫師向厭食症個案黛安的保衛者「自我批評」屈服,他說他放棄對抗「自我批評」了,這時「自我批評」才跟醫師說,他沒有要對抗醫生,他的存在是為了幫助黛安。
IFS幫助我們什麼?
自我批評接著說:「如果今天黛安自我感覺很好,那麼她就會變成一個肥胖又懶惰的人。」史華茲博士繼續詢問,自我批評說:「我很努力想要激勵黛安變得更好、更完美,如果不完美,她就會被別人拒絕。如果我不批評她,她就會一直吃然後變胖。」
原來黛安小時候因為身材圓潤,常常被同學嘲笑,所以「自我批評」這個人格出現,每天羞辱黛安「你很無能、沒價值」,希望黛安可以藉此保持完美。這位「自我批評」就是保衛者中的管理員,確保黛安可以不用再被嘲笑、被拒絕。只是她不知道黛安如今已經長大成人,有能力處理人際關係了,保衛者還被凍結在過去,一直用同樣的方式面對世界。
接著,IFS治療師的工作就是幫助個案像剛剛那樣,跟內在部分對話、建立關係,史華茲博士帶著黛安認識內在的「自我批評」,了解她這麼做的原因,並且同理她,告訴她,黛安現在已經是家裡的「大人」了,你不需要害怕,也不用再做批評的工作了,你現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IFS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我們解除混和(Unblended),將「自我」與「部分」分開,並能夠從自我狀態觀察你的「部分」,你可以從一點點距離外,觀察你的次人格,理解他、幫助他。
次人格的概念在心理學內並不是唯一,但IFS特別的地方是,他協助你嘗試跟自己的內在人格對話,作者留佩萱自己在學習IFS的時候,她也很難想像真的可以跟內在人格發生「對話」,因為作者本身也是很理性的人,當你用太理性的方式思考這套系統,可能很難想像「對話」的真實性,頂多把「內在部分」當成一種情緒的譬喻,但是她還是習慣用大腦去思考。直到學習多年後,才慢慢能聽到內在的聲音,把感受內在部分的過程從大腦轉移到內心。
每個人的內在系統都不一樣,有的人可以清楚看到內在人格,有的人只能隱隱約約感受到。大家可以試試看,抱著好奇心去問問自己的內心,聽聽看他有沒有想跟你說的話。
當我們開始能夠抽離,成為觀察者,用比較有同理心、平靜的方式來關心次人格的時候,這個你就是自我(Self),而IFS就是在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自我,進而認識自己的內在部分,然後自我療癒。
結語--
這本書是我第一次接觸「內在家庭系統」,當然閱讀過程,也是抱持懷疑加上好奇,一方面,理智告訴我這不符合我的人生經驗,一方面又很好奇這套系統在幹嘛,不過其實現代醫學對於大腦的了解本來就還很少,有各種新的理論出現也都不讓人意外,而且這是一套幫助人的理論,也許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但如果因為這篇文章、這本書而接觸到這個理論的人,有人因此受到幫助,那真的是很好的事。
內在部分影響的不只是我們個人,在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兩人的親密關係乃至一大群人的社會結構,都是從最小的內在人格開始,往外展開影響力。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小時候受到的創傷如果沒有被處理,他們會把同樣的行為模式傳給下一代;親密關係中,如果有任何一方無法處在「自我領導」狀態,關係就不會對等;社會上許多的酸民、種族歧視者、性別歧視者也是他們的保衛者透過激烈的方式表達自我,雖然說不一定要接受他們,但是知道他們可能也是為了用某種方式保護自己,就能夠好好的傾聽、用同理心來理解,更能夠促進溝通。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用「自我領導」的狀態過生活,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會變得更和諧、更多理解吧,大家不用再以保衛者的身分出現在別人面前,也能更放鬆、更自然。如果看完這篇文章,覺得對IFS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找找看IFS創辦人 里察.史華茲博士的《沒有不好的你》來看看,為自己展開療癒吧!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46.2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5800691.A.45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