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要截圖才能轉發分享 #接獲反應那就再貼一次
拜託,可不可以多觀察一下再發文啊。
台灣買的轉播權是英文版的IOC畫面、就是寫TPE啊。
至於日本NHK能翻譯全部畫面,就得回歸到是否因為日本是主辦國、所以IOC給權利可另外處理畫面;或者很簡單、他們很有錢錢買乾淨版的轉播權、自己上鏡面。
假設是錢錢問題、那為什麼台灣媒體不花錢錢呢?就一句話,就算花了錢錢,你覺得會怎麼寫呢?還不如IOC處理就好。
#我很不喜歡故意撕裂社會的發言
#也很討厭不明就裡就全怪媒體的發言
#在那邊說明明就能寫台灣啊 #啊那是日文啊
增強各國對台灣的認識、乃至於改變世界各國對台灣的稱呼、稱號、認知,向來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日本因為民族認知和政治,用了台灣;美國NBC轉播一邊說Chinese Taipei,一邊不忘介紹Taiwan。我覺得這樣很好。
回歸要不要正名,這次奧運,綠營政治人物有意稱呼台灣代表隊、國外媒體藉機會強調台灣、你我心照不宣就好了;各家媒體和藍營稱呼中華隊,一來尊重正式稱呼、二來我們未正名、未修憲。
#總統說過了中華民國台灣六個字是整個社會的最大共識
EDIT: 我發現很多人沒有很理解我發文的初衷、雖然我已經盡力一一回覆了、不過想說考量到未來可能還有人提出問題,那我就先在此把我在各處的留言、統整內容、補充說明:
我提出的質疑從來不是正名問題,我不能接受的部分是從頭到尾是焦糖沒有試圖了解媒體作業環境、間接鼓勵支持者攻擊媒體。
我相信焦糖哥哥有不少媒體的聯絡方式,如果真心要了解,他真的可以私下問任何記者,我也相信同業們會很樂意向他解釋其中的緣由。不過他選擇的是發文、並在底下寫道「明明就可以寫台灣」,藉由他公眾人物的身分鼓勵支持者在底下留言痛罵各家媒體,讓民眾對媒體有誤解、從而產生不信任,或許有些人不覺得這撕裂社會,但我覺得無助於社會的互信發展。
而很多人想表達的,簡單來說就是:國內媒體怎麼使用的中華隊稱呼?支持使用台灣隊的民眾,自然會覺得媒體都在國內了怎麼可以自己矮化自己呢?
但這件事情上,首先要意識到現實就是東奧正名未通過、目前國內社會上就國家代表隊的稱呼仍存在歧見的。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有人支持台灣、但同一時間也有人支持中華民國。
這就回歸我在其他留言提出的一個根本性、關於正名的問題:國內民眾對於我們國家隊的稱呼,有些人不想用「中華隊」、但同樣也有些人擔心不用這稱呼就會影響選手出賽。
在這個前提下,試問在目前意見仍存在分歧的台灣,負責轉播的媒體要打上「中華民國」、「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台灣」? 無論用了哪一種,國內一定會有另一群人都無法接受。
此時媒體,無論偏藍偏綠,在用詞上就要尋找一個所謂的「有所依據」。因此媒體選擇的方法是就是用有依據的做法—按照我國政府官方目前的立場,也就是官方單位「中華台北奧委會」使用的稱呼:「中華隊」、代號TPE,也是保守的作法。雖然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說「代表台灣的中華隊」、或「中華隊代表台灣出征」;但在正式稱呼仍依據官方用法的「中華隊」。
不過有些人自然會批評媒體幹嘛這麼保守、沒有國格之類的,而且在國內應該不會有差別吧?
這就要考量到當年在名古屋協議中,奧委會裁定我使用中華台北的稱呼。那動盪的年代,北京政府更多次想盡辦法禁止我國參賽。最後奧委會經投票的方案,就是讓我使用「中華台北」參賽;就算我們用了中華台北,對岸仍不斷地向國際奧委會投訴,要求撤出。
因此假設國內轉播,用了無論是「中華民國」或「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這傳達的訊號,對岸有沒有可能藉此向奧委會投訴、有沒有可能影響我們未來的選手,不得而知。
基於這個考量,目前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根據執政政府旗下官方單位使用的稱號。
不過如同我多次強調,我非常歡迎、更感謝外媒和其他國家用更有識別度的Taiwan稱呼我們,提高我們的能見度。但反觀我們自己適不適合做多、這連帶的外交影響或許是大家可以思考的。
有時候處理敏感的稱號問題,我覺得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國內喊得開心就好。國內喊得開心,如果從而影響我們的國際空間、反而是退步的。我主張的立場是暫時透過其他國家增強我國的能見度(這都是我外交官努力的成果),我們再適度前進,不要擔心一步一步來,只要每一步都是穩的就好。外交議題上,很多時候不一定要非黑即白,就算是灰色地帶、持續穩健推進,這是我樂見的。
或許執政黨深知、也考量到這正名的敏感性,2018年曾撤了東奧正名。
我強調很多次:無法接受的人,我很支持、很鼓勵大家向執政政府表達意見,呼籲正名。台灣是個民主社會,大家都有權利向政府直接表達訴求,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尤其中華隊這稱呼顯然不能讓台灣所有人滿意,例如焦糖。我全力支持大家認為不妥當的話,大可以向中華奧委會、執政黨表達您的看法和期待。
我透過我的分享,純粹是希望大家能理解媒體做事的邏輯,而且不是一昧的把矛頭指向媒體,質疑、甚至痛罵媒體為何用了我國政府官方目前仍使用的正式名稱。
感謝大家。
據說英文用法 在 Vicky Lin 林韋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Lockdown追劇冷門分享
追完了熱門的新劇 #后翼棄兵,是否覺得有點空虛難熬?來分享一些我曾經看過,覺得蠻喜歡但好像討論度沒有很高的Netflix劇!
1. 喜歡看歷史劇的可以來看看實景在佛羅倫斯拍攝的「Medici」 麥地奇家族。一共有3季,講述15世紀義大利麥地奇家族如何發跡崛起,不只造就了佛羅倫斯的獨一無二,也是因為這個家族熱愛藝術的影響而成就了我們熟知的文藝復興時期!
老實說第一季的主角Cosimo 和他的弟弟、老婆從少年演到中年,竟然只靠髮型改變,而沒有任何老妝特效,凍齡到會讓人腦筋錯亂,一秒出戲。但經由影集看到百花大教堂的圓頂是怎麼建造的和那些我們熟知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背後的故事、知名藝術家的養成歷程原來都跟麥地奇家族息息相關,讓我邊看邊忍不住一直谷歌惡補歷史!看完真的好想再次重遊佛羅倫斯喔!
雖說講的是義大利的故事,但這卻是不折不扣的英劇!全劇是英文發音,義大利人講標準英文不常見了吧!😆偷偷説~ 第二季和第三季的主角是家族第三代的Lorenzo de'Medici,由帥氣的英國男演員Daniel Andrew Sharman飾演,剛好符合我的菜,所以可以眼冒愛心地追完。😍
2. 歷史劇覺得太沉重,就來看看美劇 「Grace and Frankie」吧!目前已經出完6季,聽說第七季就是最終季了!當初我一看到老戲骨珍芳達就忍不住點進去看,沒想到一看就停不下來!故事的一開始兩對兒女都已成年的夫妻,某天老公們突然同時要求離婚,原因竟是他們不只是事業夥伴,更是一直隱瞞著所有人的同性愛侶😱而飾演Grace的珍芳達和飾演Frankie的Lily,原是個性截然不同,有點格格不入的兩位人妻,在經歷震撼的離婚後,一起搬入了海邊小屋,開始了互相扶持的室友生活,最後反而成為彼此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PS.珍芳達非常重要,曾經因為她的健身錄影帶而帶動了80’ 運動風的崛起,研究服裝彩妝年代史時不可不知這號人物!)
這部片有爆笑有溫馨,也有很多對同志和老年生活的描述,是部非常容易下嚥的喜劇!記得我之前推薦給一個朋友時,她本來沒有太大興趣,結果一看也是停不下來唷!非常期待第七季的最終章👍
3. 「Dirty John 」目前有2季,都是真實犯罪事件改編。第一季的Dirty John,就是個專門利用網路交友來詐騙女性為生的恐怖情人。看似完美的人設包裝,竟然其實是個毒蟲,還有著許多暴力、跟蹤、傷害等犯罪紀錄....看得也是經歷過網路交友的我,常常嚇出一身冷汗!網路上真的太多真真假假,大家陷入愛情前真的還是要眼睛張大一點,不要輕忽任何蛛絲馬跡!
第二季是「Betty」,一個槍殺了老公和小三的女子,她的遭遇卻引發了許多婦女的同情,紛紛聲援她的無罪....為家庭付出所有的Betty,不但打工支持老公讀書,還幫他打字做筆記,支持他當上律師,再到幫他打點事務所,然後又為他生兒育女,最後就是老公跟年輕貌美的助理出軌又死不承認,但身為律師的他處心積慮地把Betty逼到崩潰,再用法律的途徑把Betty逼到一無所有!
身為人妻看到這種真實案件,真的會覺得比看恐怖片還可怕!回頭看老公,都會忍不住想以後會不會也這樣對我?😱
4. 「The Durrells 」描述30年代的一個承受巨大經濟壓力的英國寡婦帶著4個孩子,搬到了物價低廉、風光明媚的希臘Corfu科孚島,重新迎接全新的生活挑戰。
希臘小島的小鎮風光自然是賞心悅目,但因為貧窮而有著無盡的生活壓力和剛搬到異鄉,那種努力找尋生路的辛酸,看得我也是心有戚戚焉。還好在淳樸善良的當地人幫助下,她們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走上軌道!
其中3個成年的孩子剛開始看時真的是不太討喜,沒有人願意幫忙媽媽 Louisa 維持家計就算了,還到處出亂子,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可愛之處。飾演大兒子的演員就是後來在「The Crown」第三季裡飾演查爾斯王子的英國演員Josh O'Connor。我是先看了這部戲,後來看到他出演查爾斯王子時,真的忍不住讚嘆「王冠」的神選角👏👏👏
熱愛動物的小兒子非常可愛,據說這個角色其實是作者本人的寫照。我個人很喜歡一直少女思春的女兒,傻傻但卻可愛極了!
Netflix上有3季。看完那些重口味的影集後,來點這類的清粥小菜,反而覺得身心療癒指數5顆星⭐⭐⭐⭐⭐
5. 「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其實已經是好幾年前的日本動畫了,當時日本動漫迷的外甥推薦我看時,我就已經重複看了好幾次了!第一次深深愛上的少年動畫就是這部!劇情轉折之曲折複雜,堪稱神劇!
故事情節是意外獲得「Gease」超能力的魯路修身為不列顛尼亞帝國的遺棄皇子,卻立志要粉碎侵略日本的不列顛尼亞王國(也就是要戰勝他的親生爸爸),而他的好朋友卻是立志要由帝國內部進行改革的白色騎士朱雀,因為他們對人生道路不同的選擇而影響了整個世界!
Netflix 只有第一季,想看第二季和劇場版必須自己去找,有點麻煩。但當我介紹Mr.D 一起看這個動畫後,他也馬上入坑,而且一直説我老婆好酷!介紹給我看的動畫超好看!(代溝是什麼?我不知道😜)
這劇的一個小小缺點就是每集都會結束在讓你心癢難耐的點上,讓你忍不住一集一集追下去。建議追之前先洗好澡,食物零食準備妥當。
不知道這幾部劇,你們看過了幾個呢?還有什麼冷門好劇,也歡迎大家推薦給我喔!
接下來我最期待的就是這週要登場的「The Crown 👑」第四季了!據說是史上最佳選角的黛安娜王妃終於要登場,太期待了!🤩🤩🤩
<<<<<<<<<<<<<<<<<<<<<<<<<<<<<<<
❤️我和D的故事,目前更新到第四章,追起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69540753154264&id=220913834683650
羅馬尼亞少年D的倫敦奮鬥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26703197438020&id=220913834683650
想看更多五四三生活+Couchi庫奇😸IG 追起來👇👇👇https://instagram.com/vickylinnomakeup?igshid=i6ufzopydepk
彩妝專業相關 IG 在這裡👇👇👇
https://instagram.com/vickylin.makeup?igshid=i1pq5q0jrp6l
不常更新,但還是有參考價值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_VGRtQozkKu3NL9faf20w
#london
#londoner
#londonlife
#vickylin
#netfilx
#林韋綺
#倫敦日常
#好劇分享
據說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各位朋友好,祝福大家中秋佳節快樂!
日本這幾天石原さとみ結婚的消息蔚為話題,據說對象是「一般人男性(いっぱんじんだんせい)」(圈外男性),有人說光是能跟石原さとみ結婚就不是一般人了,網路上更出現了「さとみロス」的現象。
「さとみロス」是什麼意思呢?首先這個「ロス」其實是從英文動詞loss而來,大家都知道意思是喪失、失去,但在這裡將它當作名詞用,指得是失去某物後隨之而來的喪失感、無力感。
這個用法據信是由日本ペットロス協会開始,他們新造一個詞「ペットロス症候群」,意即失去心愛寵物後的揮之不去的失落現象。(「ペット(寵物)」+「ロス」)
而被廣為使用則是在2013年的高收視NHK連續劇「あまちゃん(台灣叫做小海女)」播完時,許多人因為不捨而開始出現「あまロス」,就是追完劇後的失落感。
回到「さとみロス」,深受喜愛的石原さとみ突然宣布結婚消息,讓廣大男性開始有「さとみロス」現象,推特更能看到哀鴻遍野。
除了這些還有幾個常見的○○ロス:
半沢ロス:精彩的半澤直樹播完後,大家出現追劇後的失落感。
カールロス:國民零食カール在關東停賣後,許多人出現喪失感。
大学ロス:出社會後想回到大學生活的失落感。
當然除了這些,平常日常生活也是可以照樣造句,讓對話更生動有趣唷!
據說英文用法 在 每日一詞: It is said... - 台東美佳美語American Language Center 的推薦與評價
每日一詞: It is said that…「據說」 文章來源:活用English4U 表示「據說」的句型通常是在敘述句前面加上It is said that,用來轉述眾人的想法或坊間的說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