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曾經介紹過《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的動畫影集,後來我又看了漫畫,之後,為了寫這篇在 #CCC 的文章,特別查了故事背景在1988的社會事件,也才知道《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這個被一拍再拍的故事,竟然是根據一場極為悲慘的女童連環謀殺事件(宮崎勤事件)。
.
在明白導演三敬部是以非常隱晦的方式,透過主角藤沼悟回到過去,在1988年位於日本東京與埼玉的連續女童誘拐殺人案,讓我不得不佩服三部敬的偉大精神,他雖未聲明自己的作品與社會案件的直接關聯,卻默默地以正義、慈悲與善良「重建歷史」,也為漫畫中的受害女孩保留溫暖與佑護。
.
在現實案件中受害的女孩們,都遭受到極為殘忍的肉體磨難。雖然現實已經無法改變,但是在想像的空間,悲劇可以改寫、歷史可以重建、記憶可以重繪。於是,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三部敬透過主角藤沼悟不斷地回溯與倒帶,親身回到過去,以行動改變歷史,扭轉悲劇,讓那些可能會在事件中受到苦難的女孩子們得到保護,同時也把即將降落在她們身上的磨難轉移,交由主角藤沼悟的肉體承擔。
.
這是東方佛教的業力概念,假若悲劇終究會發生,人間的業障無法逃避,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將這些災難轉嫁他人,肉體的劫難對小女生來說實在太殘酷,三部敬於是轉嫁這些悲傷,交給承擔得起的心智與身體——年輕漫畫家藤沼悟。
.
。。。。。。以下有雷。。。。。。
.
看電影、漫畫、或影集時,或許你心中會有個疑惑,為何藤沼悟與雛月加代的生日會是在3月2日呢?
.
為了創造故事的張力與角色間的緣分與巧合,三部敬將藤沼悟與雛月加代的生日都設定在3月2日,於是,藤沼悟在第一次的拯救計畫設計橋段,只要能在當日安排兩人一起慶生,讓雛月加代不要在謀殺案當晚一個人在家,就能改變命運。只是,藤沼悟大意失誤,讓雛月加代在慶生之後就回家,而晚上十時到十一時,正好是命案發生的關鍵時刻,這也是第一次命運扭轉計畫的失敗之因。
.
第二次再回到1988,藤沼悟的計畫更加周延,他設計長達數日的廢棄校車避難,讓雛月加代待到3月4日之後再現身校園。而夾在3月2日的生日當天與3月4日之間,是日本的重要節日——3月3日女兒節。
.
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3月3日是個關鍵日,也是女孩的重生日,只要雛月加代能夠平安健康地度過3月3日的24小時,就表示藤沼悟的護衛已經成功,他們已躲過八代學的連續謀殺案,重生在另一個平行線的時空。
.
三部敬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讓主角藤沼悟以自己的肉體承擔女孩子們無法逃脫的謀殺業力,故事最後將八代學繩之以法,還設計3月3日女兒節,作為「女孩重生日」,象徵性地扭轉歷史、也重塑記憶。三部敬的創作,可謂漫畫家最高境界的慈悲與關懷,同時也實踐了藤沼悟幼時的夢想——「我長大以後想當一個漫畫家,畫像神奇戰士一樣的英雄。不管他輸給敵人多少次,都不會放棄,會繼續奮鬥」。
.
。。。。。。
.
如果想多了解宮崎勤事件,想多了解宮崎勤事件是如何被轉化為小學變態老師的誘拐與佈局,就快點進入文章閱讀吧。
.
全文在CCC創作集:https://bit.ly/32K5i9C
.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漫畫CCC
#三部敬
#宮崎勤事件
#重建歷史扭轉乾坤
改變你的心智影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正向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少年若與他人有較緊密的連結、正向的自我形象,還有較社會性的認知與行為技巧,除了會有較正向的情緒外,也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犯罪。
人都需要自我肯定與受到他人肯定,也需要滿足內心深處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儘管幸福感是主觀的,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但對少年而言,若是能從家人、朋友等人得到滿足,自是不需要從其他問題管道獲得幸福感。
因此青少年心裡要的不多,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種幸福感,他們自然會長成健康、幸福及完整的成年人!
取自《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
……………………………………………………………
各位朋友,早安:
上次直播我感覺遺憾的,是沒好好談到霸凌議題。這本書的內容真的相當豐富,把犯錯到犯罪之間的路徑也帶了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47924389171454
這篇摘文的重點有四個:霸凌與預防霸凌、霸凌事件的長期影響、檢討受害者的文化、幸福是減少犯罪的重要元素。這四個重點其實環環相扣,再搭配上我附上的圖,看到我們在關係中可能缺少的,還有將來我們可以練習的方向。
其實別說兒童與青少年,對很多成年人來說,愛和關心、歸屬感、信任的需求,也不一定得到滿足。自我肯定與社交技巧訓練,也都是一輩子要學習的功課。
「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認為刑事司法的新思維,重點要放在修復因犯罪而撕裂的社會人際關係。」
「正義恢復最關鍵的目的是修復兩者之間原本的信任關係,以及弭平社會撕裂的傷口疤痕。」
目前霸凌事件的處理,有人推修復式正義。這應用在社會上、在家庭裡,都能帶來一種新的思維:到最後處罰誰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個人與關係的修復!
就關係來說,遇上逆風與打擊,那是稀鬆平常。但我們如果希望滿足自己愛和關心、歸屬感、信任的需求,我們還是要從自我肯定與社交技巧的強化,展開修復。
也就是,我們透過理解與諒解的耕耘,能帶著我們走到和解的面前,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剛好,之前在談《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提到相關的概念。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581927152056543
祝願您,能從關心自己、愛自己開始,那一直是每一條路的起點!
……………………………………………………………
【文/ 陳建安】
■ 站起來,拒絕被霸凌的命運自己的人生自己救
被霸凌的原因很多樣,很多並不是被霸凌者本身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我們可以積極做出一點努力,以避免或幫助自己脫離被霸凌的命運。
對於如何預防與避免被霸凌相關資訊有很多「官式」的說法,例如,跟老師說、請老師介入、提升同理心訓練、加強品格教育、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希望受到這樣的對待,甚至還會建議被霸凌者能與對方好好溝通等。沒錯,改變教育現場與學校系統的友善性等這些都是可行的辦法,但是否真切有用呢?許多經歷霸凌的被害者或第一線霸凌防治工作者都知道,上述這些似乎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或力道不足之感。
我們必須體認到生存在這個現實社會裡,還是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自己救」的體悟。因此以下有幾點自救的務實建議:
1. 讓自己強起來。
被霸凌者雖然不都是弱者或活該罪有應得,但要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讓自己容易成為霸凌的被害者?你要讓自己有能力、勇氣去面對那些可能以某些形式欺凌你的人,才是根本之道。甚至畢業出社會後,你還是需要靠自己獨力去面對生活與人際間的權力衝突及挑戰困難。因此,要提升自信與溝通能力等,讓對方知道你也不是好欺負的!
2. 多交幾個朋友。
這不是呼籲,而是實際的數學問題,更是一個團體動力關係。當你被霸凌時,可能你的陣營就只有你,必須孤伶伶地對抗惡勢力。但你若交了一位、五位,甚至更多位班上的同學,此時情勢就是二對四十八或五對四十五,比例上變成一比二十四和一比九了。相信我,我們不是要拉幫結派或利用朋友。但你要知道,在需要的時候有朋友願意拉你一把,對在這個社會生存是很重要的。
3. 能閃就閃。
隨著年紀成長,我們的經驗也會累積,這些可以說是生存的智慧吧!我們知道不要與人為敵,但是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們也不可能跟所有人交集或成為好朋友。因此要學會辨識,有些人你能閃則閃,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中不需要跟某些人有互動,這只會增加被害風險。有時你遇到的問題,就算是大人或專家也需要費很大工夫去處理,或者也處理不了。所以把人生的精力多放在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上,不要陷在這泥沼裡。有道是:「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
4. 避免挑釁。
霸凌與暴力的發生有時是一種雙方互動下的產物。在電影、電視影集裡,我們常會對一段情節印象深刻。當男女主角在吵架的時候,雙方都處於情緒高亢、憤怒至極時,攻擊行為可能就在如下的故事情節中發展:
女:你打啊,有種你打我呀!
男:妳再說,妳不要以為我不敢打妳!
女:那你打啊,你敢打我試試看!
男:(啪⋯⋯一個巴掌真的就甩在對方臉上)
女:你敢打我,你真的敢打我⋯⋯(不可置信地狠瞪著對方,還一手摀著臉)
別挑釁、別逞口舌之快,因為你不知道人在情緒失控下,會做出什麼不可預測的行為出來!
正向看待霸凌,並不是希望或歡迎霸凌。但若哪天發生了,在不造成生命威脅與重大安全傷害下,你可以選擇用正向心理的觀點看待。這是正向被害心理學提到的:既然不幸的事件發生了,我們要從負面經驗中找到成長和正向的力量。例如,從中了解、體會寬恕、堅毅、正義、憐憫及同理等正向美德。孩子,你若能了悟這些正向心理,克服與解決霸凌困境,你的人生會更偉大!
遇到和預防事件的發生是兩碼事。當然我們要有被害預防的警覺,我們可以保證不霸凌別人,但無法保證自己不被霸凌。因此不要期待別人都會公平對待異己或同理自己。
…………
■ 霸凌的長遠影響—四十年後傷害依然存在
霸凌(肢體、精神、性及關係)被害會因個人特質(性格、認知、能力、資源多寡)及透過直接與間接形式,如:網路、謠言、文字、剝奪等有形無形手段而有不同影響,並且也會因為角色型態而產生不同的衝擊。
在兒童時期被霸凌的人,在五十歲時有較差的身體、心理健康及認知功能。而同年齡時期若經常被霸凌者,他們有更嚴重的憂鬱、焦慮失調及自殺想法。此外,這群被害者也比較容易出現低教育程度,尤其男性更容易失業或收入較低。同時社會關係與幸福程度也受到影響,受霸凌者較不易維持關係、好的社會支持,以及低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許你會認為這群被害者本身有較差的條件,但排除智力、情緒與行為問題及父母社經地位影響後,發現霸凌的影響仍存在著。
在霸凌事件中,除了過去大家熟知的加害者與被害者身分外,更有近年才被重視的一群人,他們同時身為霸凌者,也是受霸凌者(bully—victims)。就負向影響來看,有趣的是,那些純屬於霸凌者的,發展上通常被認為相對較無問題。就算有,也只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在學校爭議較大,較缺乏同理心;通常他們也來自問題家庭與不良素行。但除此之外,研究並沒有發現他們成人之後有較嚴重的情緒或情感問題。
相反地,影響成人時期心智健康(焦慮、憂鬱、自傷及精神問題)最大的並非是單純的被害者,而是這群霸凌/被害者。這群人一方面具霸凌特質,卻也有被霸凌的內化負向問題。他們較常處於社會孤立、寂寞,也較無能力建立友誼關係,而且大部分來自失功能家庭。後續研究也發現,雖然他們具雙重身分,但一般相信他們是由被害後轉為加害者。這是一個所謂「從被害轉加害」的情形,他可能因為缺乏愛、關懷與尊重,從被霸凌傷害的角色,轉而以霸凌別人來滿足肯定感與關注還有自信。最後,對於長期與偶爾被霸凌者的比較研究發現,前者更容易在兒童時期出現精神問題。
…………
■ 為什麼民眾常不站在被害者那邊?
就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們對日常社會的互動,以及自然世界運作的法則都認為有個背後的秩序。這個秩序提供我們一個穩定能預測的生活世界,我們得以覺得有安全感。一個不安全與變動的社會,會讓我們失去生活的預測能力,耗損我們的心智資源與精力。試想,若我們每天還要花功夫重新學會判斷他人是好人或壞人、友善或不友善,是一件多麼令人精疲力盡的事。
假設這世上所有事件的發生是有因果關係的,我們便會本能般對事情進行歸因判斷的強烈動機。其中一個歸因是「正義世界」(Just World)假說。簡單地說,是認為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因此對於性侵被害者而言,我們常會驚訝地看到(尤其是事件未明之前)網路鄉民留言譴責被害者(通常是女性),這個奇特的心理現象違反人們會同情弱者與被害者的憐憫之心。
…………
■ 少年幸福感與犯罪成反比—當我感到幸福,看到的世界便會有愛
正向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少年若與他人有較緊密的連結、正向的自我形象,還有較社會性的認知與行為技巧,除了會有較正向的情緒外,也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犯罪。
從心理學解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與受到他人肯定,也需要滿足內心深處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儘管幸福感是主觀的,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但對少年而言,若是能從家人、朋友等人得到滿足,自是不需要從其他問題管道獲得幸福感。因此青少年心裡要的不多,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一種幸福感,他們自然會長成健康、幸福及完整的成年人!
.
以上文字取自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9/1上市】
博客來:https://reurl.cc/9XroYa
誠品:https://reurl.cc/odgzGM
@昶景國際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CJPublishing/
.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改變你的心智影集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你看過《守護者》(Watchmen)的漫畫(1986)、電影(2009)、或是影集(2019),肯定認識變臉羅夏這號人物——臉上罩著會一直改變圖騰形狀的面具的英雄。
雖然一直覺得羅夏的面具相當詭異,不過卻從未想過「羅夏」與「面具」本身,就是同一件事情。
另外,假若你也曾經看過《破案神探》(2017, 2019),肯定也會注意到這部戲劇的劇照與片頭,都有一種對稱的印拓圖騰。
無論是羅夏的面具或是《破案神探》的印拓圖騰,都是「羅夏測驗」的印拓圖騰。
羅夏測驗,又稱為墨跡測驗,是由瑞士心理學醫生赫曼·羅夏克(Hermann Rorschach, 1884-1922)在1921年完成編製(是的,他在隔年37歲時,明明事業有成但年紀輕輕就早早離開人世了)。
羅夏醫生在1921年出版 Psychodiagnostics: A Diagnostic Test Based on Perception 一書,內容是根據他與病患的互動、他透過病患的實驗與研究,書中也包括他所編製的十套「羅夏測驗印拓圖」。
利用這十組印拓圖騰,羅夏醫生請他的病患描述他們的瞬間所感,也就是這些抽象圖騰讓他們產生的感受,由此十種圖騰與感受,歸納出患者的心智與心理狀態。
這是種奇妙的心理探測方式,而想以此法探測他人之心的聰明人,羅夏醫生並非史上第一者。早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兼科學家的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還有繪畫維納斯誕生的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早就提出過類似的理論。
也曾經在十九世紀的德國,有位詩人Justinus Kerner(1786-1862)特別繪製對稱的印拓圖騰,以此激發自己的靈感創作詩文。而 Kerner 那本以印拓圖騰搭配心靈靈感的詩文創作,書名是 Gobolinks, or Shadow-Pictures for Young and Old。生活在同一個世紀的羅夏醫生,就是深深受到這位詩人的影響,才會以印拓圖騰能夠揭示人類心理圖像的原理,作為他的心理學研究方式。
十九世紀的心理學家,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佛洛依德(1858-1939),假若他是以文字敘述的方式,描繪出人類的內在心理模樣,羅夏應該就是那位以圖像的方式,描繪人類心理模樣的心理學家。
不過,正如同心理學已經在一百多年後的今日,有許多的修正、演化、與進展,佛洛依德的論證方式有些在今日已經不甚適用,羅夏測驗亦然,今日在有些學者的看法裡,不過是種偽科學。
但是,在故事的創作上,對於作家編劇來說,羅夏測驗是否正確已經無妨,「羅夏圖騰能夠闡釋人類心理模樣」才是重點。由此,再回頭看看《守護者》與《破案神探》,有沒有覺得更是有趣呢。
《守護者》的羅夏,其面具顯示的就是他內心的各種變化,他是發現謎團與拼湊整體故事的主角,他有自己內心的掙扎起伏,也有發現真實的痛苦與無奈。他內心千變萬化又無法定奪的猶疑,就顯示在他的面具上。
至於《破案神探》,三位偵探(Holden Ford, Bill Tench, 和Dr. Wendy Carr)的工作內容,就是透過與不同罪犯的互動、談話、與觀察,描繪特殊犯罪者的心理模樣。
原來「羅夏」這一詞這麼有趣,如果不是為了多了解「羅夏」這位角色,還真沒想到《守護者》與《破案神探》都使用同一個象徵符號。
除了這兩部影片影集,還有哪些電影或故事,也同樣使用「羅夏測驗」的印拓圖騰呢?如果你有想到,也請留言告訴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