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齊金總理秘史 The Twentieth Century
喜劇
上映日期:2020-09-04
片 長:01時30分
發行公司:天馬行空
IMDb分數:6.9
導演:
馬修蘭金(Matthew Rankin)
演員:
丹貝爾恩(Dan Beirne) 、 凱薩琳聖羅蘭(Catherine St-Laurent) 、 薩麗安尼科米爾(Sarianne Cormier)
官方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kydigi
https://www.skydigient.com/
★ 2020 柏林影展論壇單元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 2019 多倫多影展最佳加拿大首部電影
★ 2019 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加拿大不過就是接二連三失敗的性高潮
出身多倫多的麥肯齊・金傳奇的一生。幼時神佛就不斷託夢給他的母親,小金金將來一定會成為總督的駙馬爺、百分之兩百篤定當上加拿大的新總理。不料在新總理選秀大賽中,他在「以尿簽名神鵰王」、「臨危不亂剪刀手」、「聞腋青年搔癢癢」項目中,都落居第二,即便在後來的「爆打寶寶爆豹王」 單元拔得頭籌,加上撒手鐧「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未來總理致贈的楓糖胡桃冰淇淋(雙份的喔)」,依舊無法改變預賽結果。小金金坐等天上掉下來的機會,終於在「電音冰宮格鬥王」決賽裡揚起多倫多「憤怒」的緋紅旗幟,一舉消滅魁北克「溫柔」的邪惡勢力,以「失望」完成加拿大的統一大業。
電影角色姓名和部分設定根據加拿大史上最偉大總理麥肯齊・金的日記,但情節與日記毫無關聯,惡搞至上。本片堪稱加拿大版【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你不須要知道東邪與西毒的恩怨情仇,但是你絕對可以樂在表哥歐陽鋒與真心人黃藥師的惡趣味之中!以超8和16mm攝影機拍攝,再帶入反串、3P、戀鞋癖、種族及縱慾等多項議題,疑真似假,揭開這位歡樂無法ㄉㄤV的總理秘史。
【關於電影】
超8和16mm攝影機拍攝,加拿大版《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本片取材自加拿大前總理麥肯齊・金的日記。大學主修歷史的導演馬修・蘭金,大學時期看了這本日記,深受其中私密、趣味十足的自我叩問吸引,便開始花大量時間研讀這位加拿大歷史上最偉大,頭像還被印在加幣紙鈔上的總理麥肯齊・金的生平。電影以超8和16mm攝影機拍攝,除了引用真實人物的話語,並搭設大量風格強烈、極具早期德國表現主義的場景,以及添加頗具懷舊感的動畫,再帶入反串、3P、戀鞋癖、種族等多項議題,話題性十足。本片更堪稱加拿大版《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標榜就算完全不知道加拿大殖民歷史、英法混合的文化背景,也依然可以樂在其中!導演馬修坦言,這部作品的根基是一本日記,而非歷史年表,因此其中摻雜著許多主觀的認知,觀影過程像是一場夢境,將麥肯齊・金內心的夢想和混亂,以更高度的視角一一審視,可說是一個相當私密的作品。馬修表示「我是以一種『噩夢』的形式詮釋麥肯齊金1899年的處境,出現在他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都經過再造,成為超現實的狂想。」
從國族出發,關於愛與渴望、挫敗與自我實現的普世寓言
這部電影也試圖帶領觀眾一窺表象之下的加拿大本質,包含在光鮮外表底下的失望、厭世、煩躁等複雜情緒。導演馬修坦言確實會擔心加拿大以外的觀眾,會因為不了解加拿大歷史而無法進入劇情,「可能看完這部片後,兩周內大家會熱烈地透過維基百科來認識片中的人物和事件、地名。但可能只有加拿大人能徹底理解其中所揭露的國家隱喻。」然而馬修也提出反思,他表示自己深受許多魁北克民族主義電影啟發,「我認為這些作品最重要的價值是,這些故事是一群人共同的記憶,但這也會有風險,它可能只會得到少數人的共鳴。然而我認為魁北克電影之所以得以在國際電影圈佔有一席之地,是因為他們很努力在說自己的故事,同時也不忘找到自身與世界的連結,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又具備普世性的作品。」他更直言,相較之下加拿大的英語區仍有許多努力空間,要去衝撞、突破傳統的國家觀點、愛國主義等束縛,「這也是我正在做的事情,我認為《㊣麥肯齊金總理秘史♂》的內裏是一個關於愛與渴望、挫敗及自我實現的故事,不僅僅是加拿大人,他關於地球上每個曾經迷惘困惑的你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HWDnebi74
故事宮寓維基百科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韓文的「哭聲」和「谷城」發音相同,帶有一種雙關的意味,「谷城」是環繞著全羅南道的一座山中小鎮,長滿了各種迷人的捕蠅草,居民大多純樸善良,卻連續發生駭人聽聞的滅門血案。
「哭聲」這部電影在短時間內引起網路熱烈迴響,劇情相當緊湊,又融合了多種戲劇元素,將「驅魔」此一類型片推向全新的境界,被譽為神片不是沒有道理的,想學習分鏡、剪接的人,這是一部相當好的範本。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環環相扣」意思是一個環節緊扣另一個環節,每個環節或者過程之間相互關聯。想要理解這個成語的意境很簡單,進戲院看完「哭聲」立刻秒懂。
片頭引述一段新約聖經路加福音有關耶穌復活的經文,這段話是解開全片謎團最關鍵的鑰匙,第二串鑰匙出現在片尾的五分鐘。導演羅泓軫花了很久的時間琢磨劇本,他運用一種文學上所謂「後設」的寫法,將觀眾可能的觀影反應也納入故事情節裡,也就是說觀眾買票進電影院的那個瞬間,就已經默許了自己扮演故事其中的角色,即便是捕蠅草裡的獵物也活得很開心。
「你以為你走進這裡還能全身而退嗎?」這句台詞不僅是對著信仰不堅定的教會神職人員說的,同時也是對觀眾說的,那種渾身不對勁毛骨悚然的後勁,會一直持續到你離開電影院還陰魂不散,這就是終極的恐怖!眼見不一定為憑,但若非親眼所見,你會相信那是真的嗎?全片緊扣著宗教符碼,在信與不信,迷悟之間,真相早已經離我們遠去,當善與惡沒有明顯的分際時,人性面臨了最大的考驗。韓國神秘的薩滿巫俗與西方傳入的基督教天主教在本片中撞擊出精采的火花與交鋒,你不能不說這是一部宗教意味極為濃厚的片子,它或多或少挑戰了我們的價值觀,卻沒有被南韓宗教界抗議列為禁片也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筆者出生於一九七三年,那年發生了很多關鍵性的事,包括驅魔片類型的始祖「大法師」The Exorcist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一九七一年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而小說則是改編自一九四九年一位驅魔神父Roland Doe 在美國的馬里蘭州親身體驗的一宗驅魔案件。
只不過主角從男孩變成女孩。電影講述一對母女生活愁雲慘霧,住在位於華盛頓的舊公寓裡。家中不知為何連續發生怪現象,先是出現閣樓上的奇怪撞擊聲音,當女孩在母親面前玩過現今年輕人很流行的「碟仙」之後,發生在小女孩身上的各種奇怪事件接踵而至,她會在宴會賓客面前說出「你們全部都得死。」之後開始尿失禁,小女孩的睡床某天晚上突然劇烈搖晃,接著小女孩性情丕變。母親到處苦尋各種現代醫學治療卻不得其門而入,最後決定尋求驅魔儀式為小女孩進行治療。
這故事有沒有感覺很熟悉?沒錯它就是驅魔類型片主要的故事架構,今天把同樣的架構移植到南韓全羅南道的山中小鎮,再加上一些懸案類型片的哏,以下是延伸閱讀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的《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1971)、《罪魁禍首》Suspect Zero(2004)、《殺人回憶》Memories of Murder(2003)、《索命黃道帶》Zodiac(2007)這些電影主要是參考美國著名的連續殺人魔黃道十二宮殺手Zodiac Killer,或譯為星座殺手、黃道帶殺手,可以上維基百科查閱詳細內容。
因為這起發生在美國六零年代的殺人事件,衍生出一種假設性的「零度懷疑理論」Suspect Zero。或名為「最低懷疑理論」。在《罪魁禍首》片中湯瑪斯曾經拜訪一位專家,他提出了最低懷疑理論,以解釋嫌疑犯奧萊安留下的“ф”符號。
我們不妨舉個例子解釋:你曾經見過50英尺的鯊魚嗎?假設你的答案是沒有。目前我們捕捉到最大的鯊魚有24英尺,這就能證明不存在50英尺的鯊魚嗎?一群生物學家便如此解答了這個問題。你知道饑腸轆轆的鯊魚會接近人類,但對於一隻50英尺的鯊魚來說,海洋永遠是藏滿美味佳餚的餐桌,它可以靠鯨魚和大章魚維持生活,它可以永遠不用浮出水面威脅人類。因此這些生物學家認為,即使有50英尺的鯊魚,我們也不會見到它們,所以應該有50英尺的鯊魚,只是我們從來沒看到罷了。最低懷疑理論與此相似,假設有一個連環殺手足夠聰明,可以在某個特定時期躲過追捕,並且隨時隨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而不被懷疑。
因為我們的心裡面有疑惑,所以不敢相信眼前所見是真實的。可以被合理懷疑的事,因為各種因素我們在自己心裡面去編織它理由,而且深信不疑;因為我們對於神明或天使或魔鬼有著既定的印象,所以我們也容易被類似的形象所迷惑,去相信不可能相信的事就是信仰嗎?還是植入我們腦海中的意念呢?我們所祭祀的所崇拜的那些真的是神明嗎?神明就應該要有求必應嗎?導演透過電影狠狠甩了觀眾一巴掌,有時候惡意是沒有理由的,只要放出誘餌,就會有魚兒來吃,但上鉤的獵物真的是受害者嗎?
「他們卻驚慌害怕,以為所看見的是魂。耶穌說:你們為什麼愁煩?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37-39
另外私心推薦一部蘇珊莎蘭登主演的《連環殺手》The Calling(2014)個人超愛這部片的宗教氛圍與早期的基督教神秘主義。
文/銀色快手
故事宮寓維基百科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祈求和慶祝豐收的「臘八節」 | 五穀豐登|23 >
據記載,臘八節最早源於中國古代的臘祭。
五穀豐收時,人們便會舉行報謝典禮,
顯示了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敬畏之心,敬天敬神。
臘八節除了祭祖敬神外,原來還有不同的文化意義。
當中的儀式習俗也十分多樣化。
---------------------------------------------------------------
中國自古就重視農業,每當農業生産獲得豐收時,古人便認為是天地萬物諸神助佑的結果,要舉行慶祝農業豐收的盛大報謝典禮,稱為「臘祭」。臘祭儀式結束以後,古人要進行宴鄉活動,用新産的黍糜做粥,大夥聚餐,歡度佳節。後來的臘祭發展成以祭祀祖宗為主的節日。大概到南北朝時期,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定為臘八節。
據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寺院都要煮臘八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臘八粥又叫佛粥。最早是寺院煮,後來民間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以贈百官。臘八粥的棗寓意「早」,栗寓意「力」,就是早下力氣,爭取明年五穀豐收。要把臘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連」的諧音,意味著連年豐收。臘八節正是隆冬季節,天氣寒冷,俗話説:「臘八臘八,凍死叫化。」舊時,地主為了表示對長工的仁慈,過了臘八節才行辭退,臨走時,還要贈送幾個臘八糕。
~臘八節的習俗~
祭祀: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喝臘八粥:中國人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始於宋代。當時每逢臘八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賞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闔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還在親友鄰裡之間相互饋贈,以示祝福。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産,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據説這臘八蒜還有些來頭,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近年關了,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但是快要過年了,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於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了,一年的債務該清算清算了。北京有句老話説:「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衚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因為賣臘八蒜得吆喝「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裏不舒服。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泡臘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如同翡翠碧玉。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説,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臘八面:中國北方一些不産或少産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吃冰:有的地方臘月初七夜,家家都要為孩子們「凍冰冰」。在一碗清水裏,大人用紅蘿蔔、白蘿蔔刻成的各種花朵,用芫荽作綠葉,擺在室外窗臺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裏的冰面凍起了疙瘩,便預示著來年豐收。再把冰敲成碎塊,據説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粥喂樹: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著花卉和果樹,用刀、斧砍破樹皮,將臘八粥糊入斧痕稱之喂樹。這樣來年樹就可以多結花果。民諺曰:「砍一斧,結石五,砍一刀,結十稍。」反映了人們期盼豐收的心願。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中國華文教育網、在線漢華字典網
---------------------------------------------------------------
#歷史 #文化 #故事 #農業 #臘八節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回到秦時》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6.0&page=3
故事宮寓維基百科 在 故事宮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20故宮原創奇幻短劇集《故事宮寓》前導預告—女演員篇 ·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