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專科需要論文,學校沒教怎麼寫?
⠀⠀
整個醫學教育,論文寫作課僅存在特定醫院,且課程走到最後,還是以臨床導師教學為中心,並未有一堂化繁為簡的系統性教程,教育新生代的醫師學子們如何寫論文,大多是踏著老師的路子,看著學長姊的論文,一步步的茫然摸索,經過數年的鍛鍊,運氣好一點能成就一篇 SCI 的論文,運氣差一點就投在 non-SCI 的期刊。
⠀⠀
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我覺得滿可惜的地方是花了很多時間在摸索上,當摸索完畢後,往往又有更多臨床的事務還有考試的壓力接踵而來,只能期待自己早點進場,早點開始摸索,方能避免這樣的疊加壓力,所以個人一直很期待有一堂課能夠標準化(SOP)這樣的論文寫作流程。
⠀⠀
⠀⠀
▎免 IRB、免收案還能升等用,為什麼不學?
⠀⠀
剛開始接觸統合分析和實證醫學時,不免帶有一些徬徨,過往的生物統計沒有學得頂好,SPSS 怎麼操作也忘得差不多,NNT 和 NNH 也是最近才搞懂,更遑論統合分析還有許多參數都不曾於在學期間學習過。
⠀⠀
平常僅是在 journal reading 時接觸到,輪到自己要寫時,卻遲遲下不了筆,要怎麼納入 / 排除 data、怎麼設定 primary / secondary endpoint、subgroup 分析要怎麼做等等問題一一浮現,讀別人的 paper 很簡單,自己寫一篇卻難如登天。
⠀⠀
但如今 IRB 送審的要求內容和嚴謹度與日俱增,衝著不用送 IRB、不用收案的兩點優勢報名了這堂課。殊不知在一開始,蔡校長便點出統合分析的具體好處,且能作為升等用的 original article,這麼亮眼的優勢,當然要趕快進場進修囉!
⠀⠀
⠀⠀
▎三個小時,手把手帶你完成統計圖表。
⠀⠀
每次來到工作坊,最期待的便是手把手教學,聽課講概念固然重要,但做不做得出來又是一回事。自己在家偷摸過 CMA 的操作,完全一頭霧水,哈哈,雖然已經是相對簡單的軟體,但沒有人教還真的不懂重點在哪裡。
⠀⠀
短短的三個小時,從 data 的填入,分析模型設計(random / fixed),開始到第一張森林圖的產出,即使是第一次跑統計的生手,也在不到半小時內便產出一張 forest plot,是很振奮人心的一件事!
⠀⠀
⠀⠀
🚩 年輕研究者的起步首選 #好工具在手 #發表論文不難
⠀⠀
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meta-analysis 是起步的好領域。
⠀⠀
☑ 不需跑 IRB
☑ 不需花錢請助理蒐集檢體
☑ 不需要砸錢一次一次的進入加值中心
☑ 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醫療相關人員
☑ 只要能組成研究團隊,還可擁有飛快的發表速度。
⠀⠀
⠀⠀
【 全新梯次 📣 統合分析工作坊 】
⠀⠀
如果你想靠自己,用電腦搜尋資料庫文獻,寫篇論文出來,meta-analysis 就是你做研究的首選;因為 meta-analysis 論文容易寫、容易發,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
🔹 現在投資自己,將來 PubMed 有你!
🔹 好評加開|8/22(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教學醫院評鑑條文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整個醫學教育,論文寫作課僅存在特定醫院,且課程走到最後,還是以臨床導師教學為中心,並未有一堂化繁為簡的系統性教程,教育新生代的醫師學子們如何寫論文,大多是踏著老師的路子,看著學長姊的論文,一步步的茫然摸索。
經過數年的鍛鍊,運氣好一點能成就一篇 SCI 的論文,運氣差一點就投在 non-SCI 的期刊。
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我覺得滿可惜的地方是花了很多時間在摸索上。
當摸索完畢後,往往又有更多臨床的事務還有考試的壓力接踵而來,只能期待自己早點進場,早點開始摸索,方能避免這樣的疊加壓力,所以個人一直很期待有一堂課能夠標準化(SOP)這樣的論文寫作流程。
短短的三個小時,從 data 的填入,分析模型設計(random / fixed),開始到第一張森林圖的產出,即使是第一次跑統計的生手,也在不到半小時內便產出一張 forest plot,是很振奮人心的一件事!
6 / 19(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接受報名中
🚩 無經費、無資源者的起步首選。
🚩 省去初學者的試誤成本,帶你跨出最困難的一步!
【特別公告】好評加開,把握機會!
新思惟熱門課程,2021 上半年三梯次釋出皆迅速額滿。
多人候補中,別再錯過。
🎖 【共享榮耀】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 CRP/Alb 對頭頸部癌症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Diagnostics 刊登!
[快訊] 馬瑄孝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股骨頸骨折後不同術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頷牽引術對長期矢狀面前後徑之影響的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以指定論文為例
✓ 拆解論文架構:照這樣做,最容易。
✓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Meta-analysis 重要數值
✓ 互動實作時間: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以發表為導向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減少卡關,邁向成功。
⠀⠀
🚩 無經費、無資源者的起步首選
⠀⠀
最新梯次|6 / 19(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瞭解課程|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年度回顧】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2020 年共 689 篇論文發表!
🎖 2021 年 1 月新思惟校友總計 84 篇發表,其中 13 位是首篇論文發表!
⠀⠀
無論你是想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或是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現在正是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
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願意在繁忙訓練的同時,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的發展。⠀⠀
【學員評價】
「從對課程半信半疑,到一口氣報名兩堂課。」
「講師們毫無保留的教學,完全掃去我的擔憂!」
「拖了一年才來,參加新思惟絕對不後悔。」
「新思惟講師們的經驗分享,別的地方聽不到。」
我要發表|6 / 19(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立即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教學醫院評鑑條文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中藥產業發展、人才培育與中醫藥管理108/12/04
壹、中醫醫療照護與人才培育
為促進中醫優質發展,近年來本部朝四大面向努力:
一、建立中醫師臨床訓練制度:
自 98 年推動「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計畫」,103年起正式實施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制度,於 107 年 研訂中醫內科、針灸科專科醫師訓練規範,並自 108 年推 動專科醫師制度試辦計畫,遴選 11 家合格醫院進行試辦, 以培育具急重症處置、中西醫合治及中醫實證研究量能之 人才。自 105 年起至 108 年止,已輔導 7 家教學醫院建置 臨床技能測驗中心,培育優質人才。
二、推動中醫多元特色醫療:
102 年起輔導 6 家教學醫院,建立中西醫整合照護模式及 5 家醫院建立 11 種病種中醫日間照護模式;104 年起 輔導中醫團體及機構,建立 2 種不同場域(護理之家及老 人之家)之中醫參與長期照顧模式;105 年起完成 3 種(耳 穴貼壓、雷射針灸及經皮穴位電刺激)中醫參與戒癮治療 及標準作業流程,促進多元發展。
三、確保中醫醫療品質:
依醫療法第 28 條及 95 條規定,本部滾動檢討辦理中
醫醫院評鑑及中醫師職類教學醫院評鑑。迄 107 年底,經 評鑑合格之中醫醫院計 5 家;教學醫院附設中醫部門,經 中醫師職類教學醫院評鑑合格醫院計 43 家。另中醫診所 部分,則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辦理督導考核。
四、健全中醫服務團隊:
辦理教學醫院中藥指導師資培育及中醫護理基礎訓練(七科九學分)課程,並規劃教學醫院中藥人才培訓及中醫 護理進階訓練課程,期能提升中醫團隊人才素質,增進服 務品質與量能。
貳、中藥品質管理與產業發展
一、強化中藥(材)品質管制: 為提升中藥材品質管控,訂定中藥材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及重金屬通則性限量基準,並協同各地方政府衛生 局執行市售中藥品質監測,以保障民眾使用中藥之安全。 又為強化邊境管理,執行中藥材邊境查驗制度,針對黃耆、 當歸、紅棗、人參等 21 項中藥材實施書面審查、抽批查 驗,以阻絕不安全中藥材於境外,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為精進中藥濃縮製劑指標成分含量測定規範,選定中 藥濃縮複方製劑指標成分,開發指標成分含量測定方法, 訂定中藥濃縮製劑指標成分含量標準,作為規範中藥製劑 品質之依據。
二、扶植中藥產業升級: 為推動中藥製藥產業與國際接軌,本部於 107 年 9月 20 日公告「中藥優良製造確效作業基準」及實施期程, 生產濃縮製劑之中藥廠自 109 年 1 月 1 日起分四階段實施。 為輔導中藥廠執行確效作業,成立專家輔導團隊,實地赴 廠進行訪視輔導,並辦理相關教育訓練及完成確效作業指 導手冊,以強化中藥廠執行量能,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為開拓中藥製劑海外市場,協助中藥產業爭取外銷訂 單,本部研擬修正「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中藥章節條 文,鬆綁中藥外銷專用之審查規定,以利廠商拓展國際市 場,促進產業發展。
三、滾動編修中藥典規範 中藥典係我國中藥品質標準與檢驗方法之技術規範,亦為中藥產業之遵循依據。為建立中藥材及中藥製劑品質 管制規格,因應世界各國藥典中藥品質規格與檢驗方法更 新及法規要求,滾動編修中藥典規範,業於 108 年 6 月 1 日起實施臺灣中藥典第三版。為促進中藥製造產業外銷擴 展,出版臺灣中藥典英譯版,提供國際專家學者及中藥廠 外銷藥品參考,強化臺灣中藥典國際影響力。
四、協助中藥產業佈局南向市場 配合行政院「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本部積極協助中藥產業全球策略佈局,開發新南向市場。為突破我國中 藥外銷新南向國家註冊障礙,修正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
第 92 條之 1,並彙編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越南中藥註冊登 記輔導指引,以利中藥廠外銷新南向國家之藥品及早上市 ,並與各國建立官方聯繫管道及合作夥伴關係。
參、中醫藥研究發展與人員訓練交流
一、培育中醫藥專業人才與提升中藥執業人員專業知能: (一)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協助國內各大學培育本國及國 際碩、博士研究生,養成具有掌握中醫理論、熟悉 現代科技研究方法的專業人才;同時亦指導短期實
習生從事中醫藥相關之研究工作。
(二)為增進中藥執業人員專業素養,本部結合產、學界團體辦理中藥材辨識能力訓練培訓、中藥廠品管人 員訓練及中藥販賣人員訓練等課程,檢討藥師修習 中藥課程標準及中藥實習問題,以精進中藥藥事執 業人員之中藥專業知能及實務能力,提升中藥藥事 服務品質。
二、強化中藥品質分析: 配合「臺灣中藥典」政策,建置國內中藥品質管制規格,提供標準化的中藥材(含製劑)品質分析方法,做為中 藥廠製造之規範,以確保國人用藥安全。
三、推動預防醫學研究與創新傳統中藥研發: (一)提倡中醫「治未病」的精髓,透過科學與實證研究,帶動傳統醫藥之預防醫學應用及提升附加價值。
(二)積極整合本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植物、化學及生物 活性專長之研發團隊,以實證研究與創新開發倂進 的科學舉證,研發傳統中藥應用於國人代謝異常、 中風及神經功能退化之治療,促進傳統中藥的再開 發,並推動生技產業發展。
四、加強國內、外傳統醫藥合作交流: 積極參與國際性傳統醫藥組織、爭取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建立研究人員短期交流機制,並配合「新南向政策」 建立與南向國家之傳統醫藥研究合作關係,擴大國際影響力。
肆、未來展望
一、訂定「中醫藥發展法」並落實施行: 為落實憲法賦予國家應促進現代及傳統醫藥研究發展之義務,以及因應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應重視並制 定政策管理傳統醫藥,制定我國管理傳統醫藥之法律政 策,本部已擬具「中醫藥發展法」草案,以確立國家中 醫藥發展之基本原則,保障財務及行政資源,促進中醫 藥永續發展,增進全民健康福祉。該項草案業於本(108) 年 11 月 27 日獲貴委員會審查通過。未來本部將積極推 動相關政策,以永續中醫藥政策發展,完善中醫藥醫療 照護,提升中藥品質管理及產業發展,精進中醫藥研究 發展及人才培育,彰顯臺灣中醫藥特色及發揮國際影響力。
https://www.mohw.gov.tw/dl-57929-da2c369d-e711-48f2-bbd0-f9…
教學醫院評鑑條文 在 Joi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改善急診壅塞) (第二十四條)... ... 很高興看到衛福部日前已正式公告於急救責任醫院評鑑條文1.4.4項次,明確訂出3年急診48小時零滯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