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輻射污染水海放 韓國國會壓倒性決議對抗
文:宋瑞文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福島核災後,因地下水流經事故後的原子爐,每天衍生300噸大量的輻射污染水,災後一直儲存於地面的儲水槽。但因儲水槽數量與日俱增,時有日本政府打算放流到海洋的風聲。
然而,就在2020年12月10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對記者表示:「(輻污水海放)不能一直拖延。」此事原本國內就有國會議員批判,和日本隔海相對的韓國反應更大,不但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議案,地方政府也串連對抗。對抗情勢越發緊張。
政府與民間看法分歧
關於輻射污染水的處理,東京電力的官方說法大體上包括:「經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降低污染程度,應稱為處理水。」「其中無法除去的氚,是大自然也普遍存在的,海放後影響程度僅為自然放射線被曝程度的1/1000。一般核電廠也會平時排放。」「濃度降至不超過公眾輻射防護建議值(一年一毫西弗)的程度。」「至今沒有動物實驗或疫學研究,氚會比其他核種的影響來得大(見文末經產省簡報第16頁)」等等。
然而,早在2018年底的公聽會裡,與會的學者專家就指出,處理設備出水口的抽驗紀錄顯示,有鍶90、碘129等超標紀錄。福島海放的標準是60000貝克/公升(見經產省簡報第18頁),但其他國家有許多低得多的標準,像是歐盟的100貝克/公升等。
前京都大學物理教授山田耕作則表示:「氚即便在稀釋後海放,仍會透過食物鏈生物濃縮,也可能會透過環境循環回到陸地,在過去已造成公害問題。目前的放出量是過去全日本核電廠3-9年份的鉅量,和生態系隔離是唯一的正確做法。以上發言是30個團體與268名科學家與市民的連署共識。」
韓國國會決議對抗
2020年12月9日,韓國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案,要求福島輻射污染水的處理,需要經過國際性的同意手續。
提出議案的議員李元旭,是韓國國會科學技術資訊傳播通訊委員會的委員長。該決議案的內容,除了韓國政府應該努力把關之外,還包括輻射污染水處理需經國際同意,日本如何履行國際原能機關的建議,也應該透明公開等等。
2020年12月22日,由韓國17個地方政府首長組成的協議會決定,將團結起來阻止福島輻射污染水海放問題。該協議會發表了共同宣言,表示將和國際組織與關係國家的專家們,建構專門的體制,檢視輻射污染水的處理安全與否。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對福島輻射污染水有相當瞭解。國務總理李洛淵曾言及,處理過的輻射污染水,仍有高比例超標,部分超標達2萬倍等問題(2018年10月東京電力資料),不受日本政府宣傳影響。
其他國家反應
台灣方面,約莫韓國大動作反應的一個月前,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等環團到外交部抗議。其他像是俄國、中國等其他的東亞日本鄰國,都表示過疑慮或譴責(參照文章:福島輻污水成國際醜聞 周邊國家批評戒懼)。
除東亞國家抗議外,據說西方國家也有廣泛的反感。澳洲墨爾本大學副教授Tilman Ruff撰寫的專文寫道,日本政府此舉激起了全球的憤怒,他引述聯合國特別報告員Baskut Tuncak的話:「我敦促日本政府三思:是否要做好一個人權和環境的真正擁護者。」
如同前述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所瞭解的一樣,Tilman Ruff也提及福島輻射污染水處理的失敗經驗,污染減少有限。日本政府關於福島輻射污染水的官方說明,不僅國內有上百位科學家無法認同,也不足以說服國際社會。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
教授升等失敗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最愛的電影之二:「3 Idiots」】
昨天半夜三點才睡,我拉我大兒子一起看我最愛的電影之一「三個傻瓜」。這是一部影響我很深的電影。
看影多年,我個人最愛的三個電影,除了「刺激1995」外,就是「三個傻瓜」還有高倉健的「鐵道員」。這三部電影,不管我之前已經看了多少次,每次看都會熱淚盈眶。昨天深夜在兒子身邊,在電影的好幾幕,黑暗中我又偷偷流了不少淚。
我第一次看這電影,要謝謝我的好同事,也是台大非常讓我尊敬的優良導師曾雪峰 Snow H. Tseng 教授。在十年前,某次他邀請我參加他與導生的活動,他放了這電影的 DVD 給導生看。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電影,非常震撼。因為電影中許多對於分數主義、形式主義的批判,正是在我當老師後常思考的問題。
尤其是當我在密西根大學擔任 EECS 講師時,我看到美國一流大學教工程,非常在乎運用工程知識解決實際世界問題的素養。而當我回到台灣,發現在大學卻是以考試、知識為主。學生考了很多試,分數也很高,但對於如何運用工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卻是少有想法,也少有熱情。到後來當我接觸更多領域時,我發現這樣的情形不是只有工程領域,許多的領域都有。(題外話,很高興看到臺大好幾個工程科系,包括我們電機系,在這十年陸陸續續針對大一課程做了許多革新,讓大一學生對工程之用更有感。)
我們只叫學生學知識,但很少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學這個。我們也很少讓他們實際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當學生不知道為何而學,也不知道學了如何運用,到最後他自然就變成一個只會應付考試的人。甚至,有的人對這樣的學習失望、挫折到連考試,都已經不在乎,懶得去應付了。
這樣的問題,在人口爆炸、高度競爭的印度,更是嚴重。在分數主義、形式主義的壓力下,印度學生自殺率非常之高。我很佩服阿米爾汗、「三個傻瓜」,用電影的形式,巧妙的用許多有趣但發人深省的橋段,讓看電影的學生、老師、家長,重新思考:
有意義的學習是什麼?
親子關係是怎麼回事?
什麼才是真正的友情?
如何面對競爭與焦慮?
文憑證書有什麼重要?
還有自十年前看過這電影,就一直在我腦海中的這句話:
“Pursu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 Rancho from “The 3 Idiots”
「追求卓越,成功自然會伴隨而來。」
曾經,陳良基部長在當年我還是菜鳥教授的時候,也跟我說過類似的話:「心中沒有升等,追求卓越,升等自然會發生。」
我們很多人都很會算計,很在乎成功跟外在的光環。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在算著怎麼樣才能最快成功,總是擔心著怎麼樣可能會招致失敗。在這算計跟焦慮的過程中,我們變得綁手綁腳:成功反而離我們更遠了,更別說要成就真正的卓越了。
但如果你拋開這一切算計與顧忌,只是專心地一心一意去做著你心中真正偉大、真正有熱情、真正覺得帥氣的事。你就有機會真的做得很帥,而且,成功自然就會伴隨而來。這些年結交的好幾位朋友,都是這樣的人。每個都很帥,但不光是因為長相,而是因為每個人都燃燒熱情實現自己心中的卓越。所以,每個人都好帥!也自然地,成功伴隨著他們的卓越而來。
十年前看「三個傻瓜」,另一個打中我的,是片尾的那所學校。五年前會創辦「無界塾」做實驗教育,實踐心中真正理想的教育,我想在十年前看到Rancho 那所很酷的孩子們的學校時, 應該在我腦海裡就埋下了日後辦學的種子。至於後來跟 DFC 許芯瑋 Kate Hsu 合作,才發現 DFC 就是由影片中這所學校在真實世界中的原型 Riverside 小學的校長 Kiran 所創辦。這一切的緣分,更讓我驚嘆!
———————
昨晚,看到電影中一幕,Rancho 跟 Raju 說:「我們的心太容易害怕,你得哄騙它;不管天大問題,告訴你的心:All is well 一切都好。你就會有勇氣面對問題。」
十年前是教書的我被打中,現在則是創業的我,又被這句話打中了。最近每當有困難困境在煩心的時候,我就會放 All is well 這首歌。哄騙一下自己的心,然後就有勇氣再走下去了。
很開心,過了十年,我終於能讓我兒子也看了這部影響我很多的電影。如果你是學生,或是老師,或是爸媽,很推薦你有空的時候再看一次這電影。你會發現每次看,都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思考跟體悟!
#看一看 #想一想
有意義的學習是什麼?
親子關係是怎麼回事?
什麼才是真正的友情?
如何面對競爭與焦慮?
文憑證書有什麼重要?
(歡迎分享)
教授升等失敗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大學教授那麼愛哭窮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4672134.A.9B1.html
因為就真的很窮啊。想想你讀書讀到博士,光是在學校可能就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若是人文學科的博士,可能還得花更久的時間。然後當你鑽研了這麼多的學問之後,你以為在學校可以開開心心的做研究,但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
不只是要做研究,做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要寫論文報期刊,得到KPI,不然要怎麼升等? 除了研究之外,你還得負責教學,成天面對一些不想來上課的大學生,當掉太多人還得寫報告,期末還得接受學生給自己打分數,萬一結果不好還要被教務處抓去釘。此外,有些時候還倒楣的要兼任行政職,慘的是還要接導師,更糟糕的是若不經營人際關係,系上成天把你的課排在周一早八或各種討厭的時段,讓你只剩下零碎的時間能運用。偶而還要跟專題、指導的學生開會,吃些連自己都不想吃的飯。你說這些教授真的有過得那麼爽嗎? 還真沒有。
待遇呢? 其實在混到副教授之前,不管是講師還是助理教授,都是過得戰戰兢兢,畢竟誰都想要有個終生職的副教授飯碗能捧,當然你就是得有足夠的點數和履歷才有機會。但其實即便是副教授或教授,本薪加上學術研究費也就十萬左右,以付出的心力來說確實不是件划算的事情。
待遇確實不好,隨便跳槽到中國都能有著好幾倍的薪水。但相對的,在台灣的大學教授,社會地位確實不錯。至少相比於那些同樣資歷而在業界工作的45歲同儕,就算仍是副教授,頭銜也遠較同儕響亮,在常人眼中的社會地位也較高。
畢竟這社會的運作方式很簡單。你若希望一個專業人士願意接受較低的薪資待遇,就要給予更高的精神價值,例如榮譽及社會地位。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司法系統、醫療系統的職位上,不然醫生幹嘛願意留在醫院而不自己開業? 當然是社會地位較高之故。不然你以為為什麼要推動「護理師」正名運動? 當然是因為給不出更多的薪水,只能給榮譽啊。
大學教授很好了,本業當然賺不了錢。
但你可有不少學習樣板可以依從。
理工科教授,你可以透過產學合作提供廉價人力,向民間企業插乾股。
藝文類教授,你可以吹捧某些藝廊力捧的不入流畫家,賺取業外收入。
不然你可以整天罵建商,與張教授學習博名聲,再向建商買房。
再不然可以學習徐教授,求官失敗就另起爐灶,雖然今年剛失業。
再再不然,你可以向柯教授學習如何扮演受害者,投入選舉。
教授升等失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成功的人克服挫折,失敗的人抱怨挫折!
真的嗎?
會不會「挫折」,不一定要克服?
而是讓人了解自己,你想怎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