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優秀,別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下)
壓力,如果是人們往上驅動的能量來源,那麼想必也是最後壓垮稻草的最後根源。
最高學府的孩子連續出現令所有人都震驚的自縊舉動,每個人都在問,高學府的孩子怎麼了?
分數,與未來的成就,是否是絕對的正相關?
答案顯而易見,要得取未來的成就,需要許多面向的觸發,包括「學習興趣」、「主動的慾望」、「人際的能力」、「挑戰困境的勇氣」、「熱情」、「信念」等等,在許多條件的培育下,孩子在未來才有可能成為父母理想中高成就人。
課業,在孩子的生命中,約略佔了30%的比重,若孩子得子花費70%的時間去拚命,可以想見孩子得放棄多少事物才能抵達課業的理想值,而剩下的精力,足夠孩子去探索世界?足夠孩子深刻的瞭解自己喜好?如果所有的課業,孩子只需付出30%的精力,就能獲取70%的學習內容,豈不甚好?孩子還有許多精力足以去追求自己的喜好。
我想起心理學的「第十名現象」,它是指一個班裡最有出息的學生,通常不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前幾名,而是班上處於中游的學生。這是由大陸教書二十餘載的一位老師得來的「孩子成長規律」,他在一次畢業聚會上偶然發現,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於是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追溯過去的畢業生,得到這份「第十名現象」的成長規律。
雖然成績優異的孩子並非都適用於第十名現象,但所佔的比例卻是極高,因而父母汲汲營營要求孩子考取優異成績,所為何事?若是為了孩子未來的成就,也許是時候該為孩子的將來成就,放鬆對課業的緊迫盯人才是。
我想起多年前一則新聞,有一位美國高材生,在父母親強力的栽培下,憑藉著資質天賦,一路跳級就讀,沒有任何懸念的畢業於哈佛大學。然而畢業後,這名高材生卻選擇了令眾人訝異的工作──收銀員。
記者採訪他,問他為何擁有高學歷的出身,卻為何甘於當一位收銀員?高材生淡淡的回應:成長到大,一直用腦,覺得累了,現在他只想簡單的過生活。
成績不好,未來的成就肯定會低落?
我的信念是,孩子只是不適合以讀書考試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天賦,不如換條路,繼續前行。
一位在自學團四年的孩子,進學團前,在學校的狀態是老師上課他就趴下來睡覺,睡到下課才起床活動筋骨。轉進學團後,我的閱讀課開啟了他的閱讀興趣,也打開了他寫作的天賦,而他更找到自己的喜好──攝影,今年十七歲的他,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已經成了藝人主播的私人攝影師。
關於未來,一直是屬於善於開創的人,因為未來最熱門的工作,現在根本還沒出現,如果父母以自己認知的世界去指導孩子努力的方向,不放手讓孩子去探索世界的可能性,孩子又該如何適應變化萬千的未來。
我的父親是個國中教師,在父親的認知裡,老師是最有保障的職業,具有優惠的存款利率(18%),又有穩定的退休俸,而教授更是老師圈中最崇高的存在,因此我的成長過程,他拚命的鼓勵四個孩子們努力讀書,將來考取老師一職,如此一來他對我們也才能安心。
然而最後,他見證了18%優惠存款的瓦解,也從未想過四個孩子竟然以作家、教育者的身份,與世界接軌。
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伯樂,讓孩子的天賦自由,是每個父母刻不容緩的義務,也是孩子成長的權力。
#預告年底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即將上市
小編通知
#預告週末書房將再度舉辦頭號粉絲抽書活動
#還未獲得頭號粉絲的朋友歡迎多互動留言得到粉專粉絲標章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
教授 惠存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再怎麼野蠻,也不應該踐踏軍人—無心、無法久留的軍人年改」記者會
國防部網站於本週二(14日)公佈軍人退撫新制草案重點。由於該方案未與軍人團體充分溝通,引起「八百壯士」等團體強烈不滿,認為蔡政府毀棄之前與年改團體先溝通再公布之承諾,將有損軍人權益。另一方面,國防部明年將推動全募兵制,但是募兵成效卻不如預期,不少人認為,是蔡政府的年金改革,讓報考軍校人數銳減,也將使國軍募兵困境雪上加霜。
為評析蔡政府軍人年改草案之原則與方向,本會特地邀請學者、專家,就下列議題發表看法:
1.蔡英文總統日前表示軍人年改重點在「長留久用」,但如何長留?又如何久用?雖然提高了退撫的年資給付率,校、尉級軍官的役期也各延長了2年,但由於服役年限的限制,「長留久用」對於中、低階軍官的所得替代率仍無法有效提升,再加上取消優惠存款措施,反而讓軍人無心久留,而2年的延役又更不利於軍人轉職,使得「長留久用」變成「延後領取退休金」,難道這就是蔡政府推動軍人年改的目的嗎?
2.蔡政府規劃軍人年改過程反覆,且未讓被改革者獲得相對的尊重,更無任何對話,蔡政府自毀承諾、威信重創,試問,如此的改革符合民眾的期待嗎?
3.過去蔡政府推動年改最主要的訴求,不外乎是為了解決基金財務收支失衡的問題。但現在改革的重點卻從基金的「財務永續」變成「留越久、領越多」的「長留久用」,這是否間接證明了,當初民進黨政府高喊的基金破產問題其實只是假議題?
4.由於服役年限的限制,「長留久用」在本質上並不利於中、低階軍官獲得較優渥的所得替代率,因此,能否夠鼓勵大多數的年輕戰力續留部隊,不無疑問!而且維持基金財務健全與透過優渥退休金吸引人才之間,本來就難以兩全,蔡政府要如何兼顧,是否也該跟軍人說明清楚?
時間:11月16日(星期四)上午 10:00
地點: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十六號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一樓101會議室
主持人:陳雄文 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
與談人:
江啟臣 立法委員
帥化民 前立法委員
薛承泰 台大社會系教授(依姓名筆畫排序)
教授 惠存 在 李俊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家必須往前走!! 一位小黨鞭年金改革的心路歷程】
「年金三法」修正完成迄今已經兩天了,而社會上的討論、批評不曾停歇,看來還會持續發酵一陣子。作為一個對年改法案「介入甚深」(從政策小組、國是會議、協商代表、院會討論)的小黨鞭委員來說,修正完成當日我並沒有太多的情緒(只有疲憊),反而是這兩天回到嘉義,許多鄉親主動來跟我說: 你們做的對,辛苦了,讓我有不少的省思湧現,藉此篇幅跟大家報告我的心路歷程。
一、國家必須往前走✅
年金需要改革不是這一年蔡政府造成的,反而是三十年來沒人敢勇於面對,造成年金改革更加困難;這次改革,成功的止住了年金破產的立即性危機,將基金破產延後了二十多年(一個世代)。更重要的,政府每年也不必再編880億,補貼18%優惠存款利息,也減輕了每年支付的退休金的沉重負擔。有人認為此次改革對公教人員太苛刻,造成公教人員損失慘重;有人則認為改得不夠多,造成基金無法完全永續。而我必須說,「對公教體貼些」跟「基金必須永續」本就是天秤的兩端,是不可能取其一方卻仍要維持兩者並存,我們不可能只討好一方,而是盡力取得其中的平衡點,畢竟國家總是必須往前走!
二、感謝公教人員的諒解與支持✅
有人說,你們在修法完成當天,全體向公教人員鞠躬致意太過矯情,但我必須說,我們真的是出自誠意與真心感謝。以我為例,我的父親是退休大學教授,母親是退休國中老師(兩人皆已超過80歲),太太則是現職大學教授,而在整個年改過程中,他們只告訴我「做你覺得該做的,做對的事」。有多少公教人員跟他們一樣,充滿了理性與對國家的期待,更重要的是,他們理解,如果只在意現在他們領的多寡,將來會造成年輕公務員根本沒年金可以領。對這樣包容而理性的公教人員,略表敬意是應該的。
三、感謝無私的黨團✅
在整個年改法案協商與院會的過程,是冗長而艱辛的。我特別要感謝柯建銘總召的運籌帷幄、王榮璋委員的無私奉獻、段宜康委員的堅持改革、以及葉宜津、鄭運鵬、尤美女、黨團助理們等的從旁協助。我們不知開過多少「加映場」,只為了句句推敲、字字爭酌,弄出最好的法案。更難能可貴的是,所有黨團成員,都能堅持到底,戰到最後一刻。媒體開玩笑的跟我說,我一聲聲響亮的「贊成」、「反對」猶如銘鐘擊鼓帶領著大軍向前挺進;我要說的是,喊得大聲只是表示我們的堅持與對選民的承諾。至於有些人把我們的不同意見視為「派系鬥爭」,我要說這種說法未免太過無聊,至少這幾位委員,都是無私地投入,只為了摸索出最適當的法案,在這裡我要特別謝謝他們。
國家終要往前走,年金三法只是一個起步,我們要努力的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讓國家往前,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天佑台灣!!
教授 惠存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曹承佑朴信惠
#時空穿越
#霍金時間理論
教授 惠存 在 謝晨彥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謝晨彥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 #OfficeHour
殖利率攀升掀起美股表現出現分化,道瓊季線守穩穩科技股依舊跌不停,原油需求淡季國際油價卻一路走高!OPEC+壓抑產量美頁岩油增幅有限。
-----------------------------------------------
《零死角ETF增長術》
全天候ETF投資組合,引進多元化資產組合而成,可應對不同的經濟情況,打造專屬於個人的投資組合。
#穩定資產增長
不須盯盤,幫你挑好該買哪些ETF每年幫你增加額外收入
#波動小超安心
教您配置每檔ETF該投入的金額比例避開更多風險
#個人化持股健檢
有疑惑就上傳持股老師為您做ETF配置健檢
立即享限時優惠: https://www.gugufund.com/DrMSFG
------------------------------------------------
【華爾街見聞嚴選】防疫月活動開跑!
https://reurl.cc/OXk9QA
------------------------------------------------
※ 節目直播時間: 週二、週五20:30,喜歡節目的您,千萬別錯過!
※ 週二節目同時在Clubhouse開房旁聽唷,搜尋"股怪教授"即可加入旁聽~
【股怪教授 Office Hour】除了分享重要的股市趨勢和產業解析外,還可以直接與「謝晨彥股怪教授」即時互動討論,讓謝老師為您解答投資上的疑難雜症。本節目於《每週二、週五20:30》進行免費直播 試播一季,提供給各位聽眾們更即時的資訊!
股怪教授財經研究室《Office hour》直播內容:
1.股市趨勢產業解析
2.問題解答互動討論
還有更多精彩好課程,請關注謝晨彥股怪教授youtube頻道,並開啟小鈴鐺🔔,才能在第一時間收到影片首播通知唷!
訂閱謝晨彥股怪教授 ▶ http://bit.ly/2nOHKzn
========= 聯絡我們 =========
【豐彥財經連絡電話】+8862-272-60178
【謝晨彥股怪教授粉絲專頁】http://bit.ly/2KvJZiu
【investU LINE@】@iu178
【investU線上社大官網】https://www.investu.asia/
【合作邀約】msfg6688@gmail.com
教授 惠存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1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mmyTbNYUhr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交代海洋公園轉型方案,山下園區變成餐飲零售消閒區,免入場費,山上設施則會改革,逐項收費。轉型方案本質是將海洋公園斬件,除了一些保育設施及水上樂園等繼續由園方經營,餘下的將交予外判商,經營各類消閒娛樂活動。過去兩年,香港社會和旅遊業環境出現了深刻變化,海洋公園作為主題公園的主客觀條件已不復存在,改走以本地消費為主的商業化之路,似乎是眼下較為現實的選擇,可是海洋公園斬件後是否就能自負盈虧,仍是一大疑問;生態保育未來會否淪為聊勝於無的點綴,亦屬未知數。商業化不一定是壞事,然而由領展到港鐵,市民亦領教過「盈利掛帥」所帶來的異化。每項選擇都有其代價,但願轉型方案不會令海洋公園走上另一條異化之路,變成有名無實的存在。
蘋果頭條
柴灣峰華邨曉峰樓爆疫,至今共11人確診,當中8人均屬中層13室單位,包括1213室、1113室及913室。政府專家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下午視察後,決定撤離12樓以下13室所有居民。晚上8時開始,大批身穿全副防護衣的警員,陸續進入大廈,為居民登記資料,預料稍後將撤離住戶。至於大廈現場環境,下午及傍晚時分居民仍出入如常,曉峰樓樓下惠康及711便利店等繼續營業。另外由於早前曉峰樓已被列入強制檢測大廈名單,不時有居民前往臨時檢測站接受病毒檢測,氣氛大致平靜。袁國勇早前視察後見記者,指1113室及913兩個單位曾經改動做坐廁,「通氣喉鋸過」,可能透過糞渠缺口由上而下播毒,故安排12樓以下所有同座向13室單位撤離,以策安全。
東方正論
我視謀猶,伊於胡底。特區財赤,由以往年賺千億,倒退至年蝕千億,暴疫夾擊只是導火線,政府理財不善才是真正致命原因,大花筒好大喜功,以公帑填氹例子多不勝數,昨日新鮮熱辣海洋公園「重生方案」出爐,繼去年撥款54億元救亡,今次又涉及接近70億元的援助,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深不見底的財政黑洞!海洋公園有44年歷史,曾經被視為香港代表性景點,但吸引力每況愈下,本地人視為過氣產物,被視為荔園翻版,已完成歷史任務。再加上政府引入迪士尼樂園,一山不能藏二虎,客路太過接近,彈丸之地,如何支撐兩個主題樂園?稍有頭腦都知道,長遠必定是自相殘殺,淘汰其中一方,或者兩敗俱傷。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迎來急速反彈,本港昨新增一百零七宗個案,為過去一個月來再反彈破百宗,較前日升一倍。百多宗個案中,一百零二宗為本地個案,源頭不明個案佔四十二宗,當中油尖旺一帶繼續成為重災區,佔當中四十一宗,多達四成。而強檢小區昨新增二十三宗,另有五宗個案失聯,疑也住於佐敦疫區一帶。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宣布,強制檢疫小區再多七幢大廈的居民需要強制檢測,並估計新個案跟當局擴大強制檢測範圍有關,「但當然社區是有些爆發」。確診個案再次破百,更是一月以來最高數字,亦是連續第四日上升。本港昨新增一百零二宗為本地個案,源頭未明個案佔四十二宗,其餘五十三宗都為家庭群組,最大的家庭爆發達八人。
經濟社評
多項抗疫措施明天屆滿,不少行業要在疫下苦撑下去,農曆新年的黃金檔期必不可缺,但染疫數字昨天大幅回升破百宗,政府須趕緊與業界溝通,如何盡可能做足安全防範,適度恢復營運自救,不再一刀切勒令商戶完全停業,以保住更多飯碗。參考外國復業經驗,公眾難免要交出一定個人資訊,方便當局做好接觸追蹤,嚴防疫情反彈,惟望市民配合。抗疫和經濟的平衡不易拿捏,據消息人士對本報披露,防疫措施會再延長7天,但其間官員將會見業界,討論能否適度放寬。抗疫應當科學為本,15類表列處所營運的風險不一,目前劃一要求停業,的確未符官方張弛有度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