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uo),已獲作者轉載授權。
前一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招生的新聞悄無聲息佔據了很多關注教育的人目光C位,紛紛議論:如果是你,會送孩子去這所驚世駭俗的學校嗎?
▎從一所學校引發的討論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原來是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給自己孩子建立的私人小學,現在對外公開招生了。
消息一經發出,瞬間擠破頭。加州有1000個以上家庭遞交了申請。 (注意!這只是本校Ad Astra的分校Astra Nova,雖然課程和模式照搬了本校,但畢竟只是子品牌,就已經如此轟動了。)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所學校入學考什麼:
試題一:首次殖民火星任務需要一位隊長。以下為六位候選人自評及他評的創造力、合作力、尋找資源力、定力、學習力、體力、意志力,七個方面的數值。
1.1 請問哪位候選人最適合擔任隊長來完成以下任務: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兩年後返回地球。”
1.2 如果任務變成以下,誰又更適合: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使用火星的資源建立能源工廠。永久待在火星並等待三年後第二批殖民者。”
1.3 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殖民火星?為什麼?
試題二是一款自創的策略桌遊,讓孩子跟對手對戰二十次,摸清桌遊規律,並尋找出最佳策略。
哇哦,這樣的入學測試題,是不是耳目一新呢?你家小朋友會如何回答呢?
馬斯克原本建立的Ad Astra學校,只是給他的SpaceX員工家的少量小朋友辦的”子弟校“,也算是承襲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企業辦校“的優良傳統,有著濃濃的SpaceX企業風。那麼這所學校日常如何教學呢?
Ad Astra的學生:
- 不分年級:8-14歲的孩子一起上課
- 側重科技:學習的科目主要是編程、AI、倫理和工程
- 練習創業:每人都會建一家虛擬公司,使用學校的虛擬貨幣進行創業和交易
- 接受複雜性挑戰:模擬、案例研究、製造和設計項目、Astra Nova開發的實驗室和企業合作夥伴;學生被複雜性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所吸引。
- 每年更新:每年根據學生和每個項目、實驗室、討論或戰略計劃的經驗教訓來重新設計。
- 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如果學生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會怎麼樣呢?
哈哈,就是赤裸裸地培養科技創業企業家啊!說不准其中就有SpaceX的繼承人,或是下一代矽谷獨角獸公司創始人。
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直奔主題、前沿酷炫、自由創新、前途未卜、不走尋常路、偏科嚴重的學校,如果是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從科技之爭引發的思考
Ad Astra對科技的重視,讓我們想到近期另一個持續火爆的話題:中國大陸的科技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華為被美國針對性封鎖以來,中國科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敵人像窮凶極惡的野狼一樣圍追堵截,而我們在關鍵性技術——尤其是芯片上——受到了極大掣肘。美國進入了麥卡錫主義,對所有與科研有關的華人採取排擠和封鎖政策。這讓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怒氣沖衝。
這引發了很多討論:大陸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從資金投入、資金結構、產業結構角度進行了分析:《創新中國仍然缺失的必要環節》和《特朗普貿易戰,為什麼是個教育問題》,在此不多展開。
在此只想分析一種說法:“中國科研起步晚、投入少,暫時落後很正常,只要持續花錢投入,假以時日,一定能全方位超越歐美髮達國家。”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認為中國20年後科研水平將全方位超越歐美發達國家,那就意味著,20年後,中國的科研主力軍實力水平要全面超越於歐美髮達國家科研主力軍之上,進一步推論,這就意味著,今天10歲的中國孩子,未來的科研能力要全面超越於今天10歲的歐美孩子。
是這樣嗎?我們的少年真能贏在科研的起跑線上嗎?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書:《Cycles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Rethinking the Endless Frontier》,是一本深入回顧科學和科技創新的研究,有不少紮實的工作和洞見(尤其推薦其中講貝爾實驗室的部分)。
這本書裡詳細回顧了現代半導體和通信工業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的成果節點包括:
- 1956年諾貝爾獎(1947/48年成果):晶體管的發現/發明;
- 1964年諾貝爾獎(1954/58年成果):量子電子學的發展引發激光的發現/發明;
- 1985年諾貝爾獎(1980年成果):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 1998年諾貝爾獎(1982年成果):帶有分數電荷的新型量子流體的發現;
- 2000年諾貝爾獎(1957/63/70年成果):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明;
- 2009年諾貝爾獎(1966年成果):光纖波導的發明;
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面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1)發達的信息工業背後,是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水下冰山;
2)發現和發明往往先於工業應用很多年。
晶體管的發現/發明(1948年)先於英特爾公司成立20年(1968年),更早於286芯片上市(80年代)。再往前追溯,晶體管的前身電子管,是1884年的想法,1904年的專利。是100多年持續不間斷的強大的基礎研究才導向今天發達的工業應用。那是什麼力量帶來了這樣強大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不同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通常是把所有能獲取的科學成果整合在一起。結果是可控的、時間是可控的、成本是可控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基礎研究不是這樣。基礎研究方向是完全不確定的,它的目標就是發現和理解,是向未知前行。站在歷史節點上,我們會發現:
半導體的發現不是為了電腦,是法拉第發現了異常電阻現象;電磁波的發現不是為了手機,是麥克斯韋從數學上整合電現象和磁現象;流體力學方程不是為了飛機,是伯努利為了解釋水流速不同的現象;激光的預言不是為了光纖和武器,是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和量子力學能級理論的推演。
所有這些帶來劃時代改變的重大發現,都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探索基本規律,背後是抽象思想帶來的快感,是科學家對自然不斷追問的樂趣。
▎教育系統需要作出的改革和困難
從前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劃時代的重大發現,都是去解決未知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讓學生練習的都是“解決已知答案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們練就了孩子們猜測出題人心思的能力,但是真正面對複雜未知的自然,該如何思考和探索,孩子們是毫無概念的。
真正好的基礎教育,是讓孩子學習探索未知問題。這種教育需要教孩子的是探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記住答案。
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想教別人如何使用引擎,你應該把引擎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動手拆卸,而不是簡單地在教科書上閱讀螺絲刀和汽車的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把引擎拆開,他們會明白所有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他們會明白整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告訴孩子電磁感應定律是什麼,然後讓孩子通過左右手定則做練習題,而真正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應該反過來:讓孩子理解法拉第到底在探索什麼問題,他觀察到什麼,他是怎樣想問題的,是怎樣提出理論猜想,怎樣做實驗驗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怎樣找到答案,最後得出電磁感應定律。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是從知識出發,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是從探索出發,讓知識作為結果。
我們有多少課堂帶孩子了解過科學定律的發現過程?我們有多少學生知道,胡克是為什麼研究彈簧?伽利略是為什麼研究慣性?如果不知道科學探索背後的思維邏輯,就很難做出未來的創新。可是引領孩子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太花時間了,沒有哪個課堂有這樣的耐心。
對比中美教育創新,會發現,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在是太慢了、太難了,不要說一所像Ad Astra這樣顛覆式創新的學校,就連做一些教材和教學法方面的改革,都舉步維艱。
制度政策先不說,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做“以問題為引導”“探究式教學”設計的老師就十分稀缺;考核方式方面,目前之所以只強調應試,是因為其他教學方式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給舞弊開了口子;教育出路方面,現在仍然只有高考一條路能導向好的職場發展,缺乏和新興職場發展的鏈接;社會環境方面,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急功近利,讓父母也充滿焦慮。這些方面都讓真正開創性的教育探索困難重重。
▎致力培養下個時代的革新者
我之所以創辦童行學院,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做一些面向下個時代培養創新者的事情。辦學校不容易,我們就辦課外學校。
童行學院採取線上課的方式,給孩子項目制的實踐機會,培養孩子知識、視野、思維,並讓孩子感受並學習科學、人文、藝術背後的思維方法。童行學院的所有課程和引導理念,都是以問題為出發,問題驅動的學習。我們在時空之旅課程裡,帶孩子探訪科學家,回到科學發現的現場,跟科學家一起發現知識。這種“問題驅動——激發好奇——引導思考——培養思維——學習知識”的教學思路,是一種從根本出發的教學方式。
在童行學院的“火星探索”項目制學習營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如何讓火星車減速,安全抵達火星”。我們讓孩子準備一個煮雞蛋,用生活中各種能想到的材料,想辦法讓煮雞蛋從高空中落下而不摔碎。孩子通過動手,再和老師討論,會真正理解火星探索過程中的挑戰,也會對重力/空氣阻力/緩衝等等物理概念充滿好奇,熱情發問。
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參與,我們會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也希望更多家庭和孩子加入我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Wechat: chiusreading...
「教育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姐死姐還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台師大教育系未來出路- 大學新生季板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技職教育的年度盛事。... | By 大愛電視DaAi TV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問題]教育學系出路- 看板SENIORHIG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教育出路 在 [閒聊] 讀教育大學後的出路是不是很窄?? - WomenTalk 的評價
教育出路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林鄭記者會】一教師被取消註冊資格 林鄭:必楸出教育界害群之馬
特首林鄭月娥於今早 (6日) 會見記者,主動提到教育局昨晚 (5日) 取消一小學教師註冊資格事宜,強調特區政府對「教育」特別重視,投放的資源比承諾的多,接近130億元用於教育範疇開支,並表明不容許政治、港獨進入校園,政府必會楸出教育界的害群之馬。
林鄭表示,於反修例事件期間,觀察到有「別有用心」的人於校園內傳播一些失實、偏頗的歪理,因而需要特區政府、教育局、校長做好把關,以保障心智未成熟的學生不會被歪理荼毒。今年7月,林鄭表示被應邀到教育界的高峰論壇,表明校園已被政治化,強調不能容許港獨進入校園。
林鄭又指「香港暴亂」後,社會開始反思教育出路,教育界亦表明只想專心做好教育工作,所以政府會繼續楸出教育界的害群之馬,若有違規行為必會嚴肅跟進。
資料相片來源:RTHK直播截圖
=========================
🚚丘品購物網站正式上線啦「丘MART」
https://www.yaumart.com/
=========================
感謝讀者支持 支持新聞部課金方法
https://bit.ly/3579Rub
=========================
丘品已經登陸Patreon 歡迎成為會員”搶先收睇
https://www.patreon.com/cupidproducer
————————————————
📣Instagram : https://bit.ly/2LShtZr
📣Telegram : https://t.me/cupidproducer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CUPIDNEWS1
📣YouTube:youtube.com/c/CupidProducer丘品創作
📣討論區- 我要「丘」息!:https://bit.ly/38VRGJT
📣官方網站: https://www.cupidproducer.com
教育出路 在 姐死姐還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唔好再請啲sales 返來為香港教育追數啦》
(事先聲明,香港教育制度係一個非常沉悶嘅議題。但我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我覺得自己都有呢份社會責任,討論香港教育制度同香港大學嘅沉淪)
讀過大學嘅朋友,有無take 過一啲course,明明係間大學最出名嘅professor,世界知名學者教,但佢教得差到一個地步,係等於同學參加咗自學人生自助計劃一樣?
通常出現呢個情況,同學都會喺學期尾將仇恨盡情發洩喺張evaluation form度,諗住煮重個professor 米,諸死個professor,令佢俾大學炒魷魚。然後你會發現無論呢班充滿仇恨嘅同學幾團結一致,個professor 都會喺個間大學盡享永生,永遠都喺間學校度繼續教?
其實點解會出現知名professor 教得勁差呢個情況?
係因為香港嘅大學無劃分research professor同埋teaching professor。大家都明,你讀書好叻,唔等於你識教到其他人讀書好叻,正如你識踩單車,唔等如你識得教人踩單車。(所以林作就算讀oxford 都說服唔到人佢識教)。
無劃分research professor同埋teaching professor,搞到本身專長做research 嘅professor 要夾硬教書。咁你會問,點解唔請啲teaching professors?咁咪可以提升教學質素?
一間大學有幾叻,除咗睇佢教出來嘅學生成就,仲關乎呢間大學嘅professor做咗幾多research, research 會協助一間大學追世界排名。講得衰啲,research professor就好似一間公司嘅sales,係幫間大學跑數,追排名。假設一間大學有100蚊,50 蚊可以請一個teaching professor, 50蚊請另 一個research professor,香港嘅大學都會請兩個research professors。佢理得啲學生有無得到好嘅教學呀,最緊要跑到數。咁亦解釋到,點解啲 professor 教得差過學生自學,大學都唔會炒左個professor。
求學不是求分數,但高等學府都做唔到.....佢哋都跑緊數,罪魁禍首當然係個大學政策傾向追求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係最可以measure 到嘅指標,最可以show off 嘅statistics,所以你明白,咩叫做野最緊要俾人睇到你有做野,你做野但無人睇到,點算成功?無野show off 俾人睇,點R funding?
最近聽到一個肢解案,香港大學要將數學系同物理系肢解.....
原因都好明顯,佢哋條數唔好睇,你得個幾丁人畢業,一個學期又要投資resources 喺咁少人嘅學系身上。咪好似瀨尿牛丸咁,將啲學系溝埋一齊囉......
今日大家聽到一個駭人聽聞嘅消息,大家傳緊陳美齡受到到林鄭月娥嘅邀請出任教育局局長.....我即時就諗起,又搵個跑數嘅top sales 搞教育.....
好多人指出陳美齡嘅政治立場親中,又嫁畀一個日籍老公,質疑佢嘅政治同外交立場矛盾。退一萬步,唔講佢嘅政治立場,只講佢對教學以及教育發展嘅認識。佢根本無做過任何教育決策發展嘅工作,「無做過唔等於做唔到嘅」....香港有咁多人唔用,要請個外傭?
「佢啲 仔都唔喺香港接受教育,佢識咩呀佢....」
「所有三司高官仔女都唔喺香港讀書架啦...」
的確,佢唔一定要感同身受先有資格做好香港教育。我對佢政治立場唔comment,對佢工作經驗唔comment,我只係對佢人格作出質疑.....
一個家長要幾怪獸?先會出本書,同人分享佢用50 個方法,令到佢3個仔讀史丹福大學?我唔識佢,我都feel 到佢見到朋友咩都唔講,甚至唔講hello,都要提一提佢有3個仔讀史丹福。
香港嘅教育制度,就係俾人批評成日追求主流同精英主義,教育出路單向,一味追求入名校,逼到班細路上絕路。然後仲要搵個終極怪獸家長做教育局局長,我真係聽到都心寒。
陳美齡作為一個怪獸家長,真係勝利者,但你想像下,佢3個仔走上史丹福大學呢條路,個3個仔身邊係有幾多追唔上主流精英教學嘅同學仔陪跑.....然後你聽到陳美齡嘅回應,真係心寒到成個夏天都唔使開冷氣,佢話「我喺任何崗位都願意。希望帶一陣新風進入香港教育。」,你真係頂佢唔順,你想跑數,proud of 自己過往戰績良好,想再證明自己,問題係我哋唔想呀嘛,唔好咁一廂情願啦。同埋佢咁答,係證明左應該真係有人同佢傾過呢個計劃。
請佢返來,係唔係想追高入讀外國知名大學數字條數?好嘅教育制度根本唔係用數字來prove,「數得出」嘅教學成就,有幾叻?我最怕係,追左另一條數,自殺靚仔個條數....
教育出路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Wechat: chiusreading
教育出路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伍尚豪 (Peter Ng)香港插畫師協會前會長、香港動畫製作人
題目:《漫畫創作與教育出路》
逢星期三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嘉賓香港插畫動畫師伍尚豪(Peter),曾為香港插畫師協會前會長,除了不遺餘力地推動本地插畫外,還奪得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動畫組金獎和銀獎,以及其他設計比賽獎項,最近更獲邀參與《翼動漫花筒──香港漫畫歷史》的計劃中,以作品《影子戲》向原作人王司馬《牛仔》致敬。
教育出路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伍尚豪 (Peter Ng)香港插畫師協會前會長、香港動畫製作人
題目:《漫畫創作與教育出路》
逢星期三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嘉賓香港插畫動畫師伍尚豪(Peter),曾為香港插畫師協會前會長,除了不遺餘力地推動本地插畫外,還奪得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動畫組金獎和銀獎,以及其他設計比賽獎項,最近更獲邀參與《翼動漫花筒──香港漫畫歷史》的計劃中,以作品《影子戲》向原作人王司馬《牛仔》致敬。
教育出路 在 技職教育的年度盛事。... | By 大愛電視DaAi TV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出路 - 技職 教育 】 教育 部統計,108學年度臺灣有64萬名高中生,其中就讀普通高中的29萬人,而選擇技能專業校別的有35萬人,比普通科還多! ... <看更多>
教育出路 在 [問題]教育學系出路- 看板SENIORHIGH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看很多文章如果想考老師的話大家都不建議直接念教育學系說出路很窄被限制住而且如果要輔系的話也比較難以後教徵學分比較少會很吃虧(這部分我是不太瞭解希望有好心人詳 ... ... <看更多>
教育出路 在 台師大教育系未來出路- 大學新生季板 的推薦與評價
... 教育系,有教育系的學長姐可以跟我分享未來的出路有包含當高中化學老師嗎- 師大,教育,新生季,考試,學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