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的竹竹苗合併討論中,各家提出的意見大致可粗略歸納出五種方案,作為苗栗縣的民意代表,本篇將以苗栗縣民的角度分析,提供意見。
先說結論,不論選哪一種,苗栗都很慘,只有比較不慘跟非常慘而已,這也是本題為何我遲遲沒有說明想法的原因。
1. 竹竹合併不升級
最陽春的方案,單純竹市竹縣合併,優點是大新竹區域可共同治理,不用修法也不用思考直轄市門檻問題,但因為是最陽春的方案,也是改變最小的方案,對各方誘因不大。
2. 竹竹合併升級第七都
此方案需修地方制度法,降低直轄市人口標準至一百萬人,竹市竹縣合併升級成第七個直轄市,最直接的影響是可擁有直轄市的統籌分配款。雖然六都都是直轄市,但因為財務收支劃分法中統籌分配款的公式相當複雜,各直轄市所取得分配亦不均,年年都為此吵架。
比如說台北市因為營利事業額相當高,故獲得的統籌分配款始終最多,以2020年來算人均為16952元,比六都最低的新北市人均8372元要多出一倍。
若目前的公式不變,我用竹竹加起來的營利事業營業額、人口、土地面積之加權比例,加入直轄市公式中,以「很粗略方式」計算,那麼大新竹市將非常可怕,雖然分配到的統籌分配款總數會是七都最少,但因為人口才一百萬,人均統籌分配款反而會是匹敵台北市,甚至是七都最高。
先不論此方案是不是讓台北到台中間,只剩下苗栗一個非直轄市,光是大新竹市所能獲得的資源,我們就能預見苗栗將出現大規模的人口移動,有辦法移動的人,將從新竹生活圈,變成直接加入到新竹生活。除竹北外,應也會再出現另一個人口成長區。連現在難得人口仍能正成長的頭份竹南,都可能被新竹吸回去。
故苗栗不僅在地理上被孤立,從地方建設、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社會福利到行政效能上,都會被嚴重夾殺。
3. 竹竹苗合併成第七都
加入苗栗縣後,竹竹苗將可跨過當前直轄市人口門檻,合併升級第七都。屆時七個直轄市人口就會占總人口的八成,更加深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狀況,直轄市與非直轄市不管在資源分配還是行政制度上,差距都會更加擴大。
縣市合併為直轄市,重要的一個目的是集中資源並加以促進區域平衡,但從台中、台南、高雄的案例來看,雖獲得更多資源,但皆投注於都會區,原本的鄉村區依然邊陲,失衡狀況更加嚴重。
若竹竹苗合併,將成為面積最大、但人口最少的直轄市,統籌分配款總額固然會提昇,但每人平均數字將和原本無太大差異。
在地廣人稀下更不可能雨露均沾,資源勢必挹注於人口集中區,這便意味著即便苗栗加入跨過門檻,但主要建設和資源可能都不在苗栗,或許頭份竹南有機會成為舊新竹市與竹北外的第三個發展核心,但剩下的苗栗縣區,將更加邊緣。
4. 竹縣苗縣合併竹苗市
若為了竹竹合併升級地制法下修,那麼竹縣苗縣也可攜手跨越門檻升級,屆時竹市將相當尷尬,將被竹苗市環繞。
竹苗市也因為過於狹長,交界處多為山區,地理上有所阻隔,故運作上仍會分為舊竹縣區跟舊苗縣區兩大塊,也因為營利事業營業額不高,人口數又少,統籌分配款仍是敬陪末座,此提案唯一用途就是破新竹市的局,除此之外無太大意義。
這方案應該是徐耀昌縣長為了反諷林智堅市長所說的玩笑話,很有創意但並意義不大。
5. 苗縣對切,北併新竹、南歸台中
若將竹南、頭份、三灣、南庄等中港溪流域加入,連同新竹縣市將可望突破125萬限制,升級七都且無需修法。
頭份竹南區域從生活、工作、教育、娛樂到醫療,本就是新竹生活圈,地理位置上也相當鄰近,台一線中華路更是從新竹市區貫穿竹南、頭份。無數的頭份竹南人每日往返新竹就學工作與就學。
加入中港溪流域的北苗栗地區後,不只地理範圍完整、生活圈相符、人口數字與面積也適中,且加入竹南科學園區跟商業活動較發達的頭份市,人均統籌分配款仍能一口氣衝到七都前段班。故對新竹縣市和頭份竹南區來說,不失為較平衡的方案。
但苗栗縣剩下的其他鄉鎮怎麼辦?
苗栗目前的發展本就被批評過於集中頭份竹南,如果還把最精華的地方分出去,剩下的鄉鎮不管是併入台中,還是改為省轄市,都無法逃脫區域發展更加失衡的未來。(其中一個變形方案是北切新竹、南切台中,中間苗栗市鄰近鄉鎮合併成省轄市。)
小結:很多朋友我支不支持竹竹苗合併,我實在很難回答,因為在認真分析後,不管是哪個方案,苗栗都很慘,甚至這些討論都還沒加上縣府現在的債務,以及新竹人、台中人的意願。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應藉此機會,討論是否該廢除三級制,全面統一政府機關為二級制;並將已不合時宜的縣市邊界進行做調整,重新檢討直轄市制度;民意代表選區與數量,應調整更符合比例且能適當反應民意;再加以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讓中央與地方資源分配更均衡。
若無法跳脫竹竹苗區域全面調整現行制度,那麼不管怎麼選,在這場政治賽局中,苗栗都只能成為牽制人的籌碼、或是加減法的附加區域。
(本圖於去年11月於南庄拍攝。)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政總質詢 PART 2】 ➤裁罰基準不明確,是否有裁量怠惰或濫用的疑慮? 新冠肺炎震撼全世界,造成經濟活動停擺,製造產能下降。因應疫情全民總動員防疫。然疫情降低與經濟提升應同時並進,不讓民不聊生。 針對違反檢疫、隔離條例規定者,進行裁罰。然裁罰基準不一,造成六都平均裁罰差距達5倍以上(台北...
敬陪末座同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 人間福報 訪問~ 在疫情時代,需要更多傳遞溫暖的媒體 與 音樂🎵
報導內文: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韓國戲劇《機智的醫生生活》溫馨的故事情節,在台灣引起熱烈回響,劇中五位主角組團練唱的場景更是一大亮點。台灣也有一群由愛好音樂的醫師、營養師等人組成的「Dr.詹姆士醫療團隊」樂團,不只常去各地義演,為遲緩兒義唱募款,更因有感於醫護人員為對抗新冠病毒的辛苦,而自行製作抗疫MV〈添光〉,期望為台灣注入振奮人心的正能量。
披著白袍、彈著吉他和弦,身兼團長兼主唱的復健科醫師詹益承,以富磁性的獨特嗓音唱出悠揚樂曲,加上吉他手疼痛專科醫師、鼓手麻醉科醫師、鍵盤手營養師及貝斯手等人的演奏與合音,攜手譜出一首首從指尖流瀉出的動聽旋律。
邊工作邊表演
鼓舞患者
專業演唱架勢令人難以想像詹益承過去並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僅在國中小時的音樂課吹過直笛,就連音樂成績也在所有科目中敬陪末座,直到升上高中後開始加入吉他社,才開啟對音樂的熱愛,常利用課餘時間練習,更在就讀國防醫學院期間嘗試唱歌與自學創作。
詹益承談到,當時熱烈期盼成為詞曲創作人,邊工作邊表演,甚至會利用醫院值班的空檔,背著吉他到病房唱歌給中風的阿嬤聽,鼓舞她不要放棄,用音樂帶給眾人感動。沒想到正當他努力朝夢想邁進時,疾病竟在此時上門。
忙碌的醫院工作加上音樂創作,令蠟燭兩頭燒的詹益承在二十八歲時罹患多發性肌炎,成了領取永久重大傷病卡的患者,突如其來的病痛是一大打擊,也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喜愛音樂的他,決定化苦痛為力量,錄製個人單曲《聽診器》等音樂作品,希望藉由美好樂音,為面臨人生困境的自己與他人加油打氣。
前往各地義演
一圓樂團夢
就在此時,他在工作場合認識營養師、專科醫師等志同道合的夥伴,決定共組「Dr.詹姆士醫療團隊」,儘管彼此都很忙碌,但為了一圓樂團夢,大家仍努力在百忙中抽空練唱、並錄製以復健為主題的專輯《復健精神》,除獲邀在醫院等眾多場合演出,也會前往各地義演,傳遞溫暖。
而台灣從五月初升溫的疫情,也讓同為醫療人員的樂團成員感同身受對抗病毒的辛苦,為此,詹益承特別將樂團作品結合一幕幕抗疫畫面,製作成溫暖人心的MV〈添光〉。
曲中提及「雖然困難不斷在前方,我們要大聲唱,唱出人世間最美麗的夢想;今後歡笑會跨越悲傷,歌聲更嘹亮……」等歌詞,他希望藉由MV鼓勵第一線醫護人員,攜手同心,一起努力挺過這場世紀之疫。
添光MV連結:
https://youtu.be/ckU-vWucKgQ
.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628115
敬陪末座同義 在 張盛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閱人有術:天相星】
想知道你是哪顆星?
👉免費查詢本命命盤:http://click108.tw/DbVlh
天相星古來稱為「印星」,是領導型中的最後一顆星,這個「印」字,生動的點出天相謹慎踏實,思慮周全的個性特質,外表已經看不出來陽性主星的樣子,常被誤認為陰性個性。
很多算命師不察,以為天相就是和印鑑有關,引伸為掌印就是能當大官,忽略個性特質,倒果為因,這是算命結果常令人啼笑皆非的原因。
例如,有人天相坐命,算命師如果說:「你有掌管印鑑的機會。」這還算好,雖然模糊,但不至於傷人。但如果將印鑑的象徵意義無限上綱至支票跳票、簽錯合約、遺失印鑑等行為,讓被算命的人心生畏懼,不敢積極行動,錯過時機,不就可惜了!
天相由於是文官,斯文有禮,應對得體,和天府同屬衣食之星,但他和天府的重視享受不同,天相比較重視體面,讓自己看來優雅得宜,受人歡迎。
天相非常務實,這是領導型共通的特性,但因紫微、天府高高在上,武曲倨傲孤直,於是天相最得人和,是容易受部屬愛載的領導星,人際關係良好。同時因為野心不大,安於本分,忠於職守,不容易造反,是最好承上啟下的中堅幹部。
要注意,天相還是很有領導慾的。在當基層人員時,想更上一層樓的念頭很高,只不過爭取的方法不像其它三顆領導星這麼強烈積極而已。相反的,他會冷靜觀察環境與現實狀況,用較為迂迴的方式爭取,頗具謀略。
天相的抗壓力較弱,在陽性主星之中敬陪末座,但是比陰性主星要來得高。所以別以為天相外表看來斯文保守,就誤以為他胸無大志,他的態度雖然持穩,但毅力仍然驚人,在領導時的魄力,常使人刮目相看。
在科技界有很多著名的創業者是天相,你很容易觀察發現,他們或多或少都帶有技術底子,因技術而創業。但創業後即迅速轉化成領導取向,而非技術取向。公司的發展很穩定,不躁進;在多頭時並不特別受人垂青,在空頭時即顯出紮實的根基,屹立不搖。
這就是天相星,謹慎踏實的一顆星!
本文出自:《閱人有術》,天下文化出版
樂天:http://click108.tw/OqcsW
讀墨:http://click108.tw/PfUiZ
──────
順著天賦做事 ,逆著個性做人。
帶你一起學習紫微斗數、認識自己!
☀下半年該注意哪些事?
→http://click108.tw/EsMtU
⭐十年大運,逐步走旺?
→http://click108.tw/cNwI5
敬陪末座同義 在 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市政總質詢 PART 2】
➤裁罰基準不明確,是否有裁量怠惰或濫用的疑慮?
新冠肺炎震撼全世界,造成經濟活動停擺,製造產能下降。因應疫情全民總動員防疫。然疫情降低與經濟提升應同時並進,不讓民不聊生。
針對違反檢疫、隔離條例規定者,進行裁罰。然裁罰基準不一,造成六都平均裁罰差距達5倍以上(台北市74件裁罰總額新台幣299萬/新北市76件裁罰總額新台幣782萬/桃園市66件裁罰總額新台幣1619萬/台中市33件裁罰總額新台幣214萬/台南市44件裁罰總額新台幣404萬/高雄市11件裁罰總額新台幣196萬5000元),讓民眾感覺「正義裁罰、變相搶錢」。
再者,中央、地方不同調,事關百姓權益福祉,相關裁罰基準自治條例除需經立法機關同意外,亦應當送議會審查核備,以避免裁罰者擴大或濫用自由裁量權,造成受罰者無謂的損失,更讓公部門形象受損。
—
➤文化沙漠,敬陪末座
桃園人才濟濟,人文薈萃,怎奈有「文化沙漠」之稱,真是有辱桃園百姓。桃園市文化中央補助約有1.6億,為六都第四,地方政府文化支出決算居六都第二高,表示地方對文化支出的支持。然多做為煙火式活動消費,讓民眾在「觀賞電視的參與率」六都第一,其餘參與率(大衆傳播、文化設施、民俗節慶、表演藝術、書籍參與、博物館、報紙、視覺藝術、電影、廣播、雜誌、藝文活動、表演團體個數、表演參與人次)多敬陪末座。
目前圖書館38座,藏書約280萬餘冊,亦為六都之末 。文化是人的精神糧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才會國富民強,如何落實提升全民積極參與應是未來重點努力的方向。
──
🔎 加入我的Telegram,接收春來最新訊息:
https://t.me/chuchunl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J3r3PwkxaM/hqdefault.jpg)
敬陪末座同義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日議題:
◆饋線又跳!信義區2800戶加101都遭殃 政府詐變?漲很大!夏季電價今起動 500度以上用戶剉咧等?超過500度電費翻1倍 千度家戶每期增1300元?夏季電價大漲工商企業苦不堪言 台灣經濟雪上加霜?4月起500度漲3%、6月夏季電價啟動 荷包大失血?民進黨昔罵馬政府油電雙漲 今蔡執政噤聲挺漲價?政府空口保證不漲電價不缺電 拿民生經濟開玩笑?國民黨爆府花百萬招標不斷電系統 對不缺電沒信心?政院掛保證不限電 總統府百萬購不斷電系統自打臉?今夏高溫用電大增 網友唱衰不限電但會跳電、停電?
◆16大專學費喊漲、18萬學生喊苦 學費漲凍抹條?學生衝教育部怒嗆:學費爆炸 爆肢體衝突捍受教權?反漲!學生闖教部警上束帶壓制 蔡政府昨是今非?學生控政府濫權暴力 警上束帶控制行動欺人太甚?大專學費喊漲就挨罵年年上演 民粹吵不出答案?校方:高教辦學要認真不得不漲 調漲3%情非得已?
◆慘!香蕉價格大崩盤 ”果賤傷農”農民血本無歸?高雄旗山C級品青蕉跌至6元 蕉農不敷成本苦哈哈?荔枝、鳳梨、西瓜也量增價跌 產銷失調農委會踹共?林聰賢鼓勵三餐都吃香蕉 靠吃蕉救蕉價農委會可廢?林聰賢:不要看價好就搶種惡性循環 主委說X話?農委會啟動5大措施救蕉價 挨轟棄農民忙選舉反應慢?吳音寧被爆蕉價跌啖魚翅 高薪總經理不顧蕉農死活?吳音寧:農民請客我沒吃 看絲瓜赴魚翅宴理直氣壯?柯文哲緩頰人家請客這比較麻煩 農民請客非戰之罪?議員爆吳音寧公款私用助選舉綁樁 實習生變助選員?北農挺吳音寧拿公款幫民進黨綁樁 不助小農搞輔選?
◆TVBS民調:丁33%、柯31%、姚13% 棄保左右勝負?丁守中僅領先柯文哲2% 怕民進黨演雙簧暗搞棄保?民進黨認同者49%挺姚、32%挺柯 綠軍分裂暗挺柯P?20~39歲挺柯文哲、50歲以上挺丁守中 各有擅場?丁守中:天方夜譚 藍幹部拜會李登輝子虛烏有?丁守中諷綠營分化手段 撇清戰北市長打阿輝牌?丁35%、柯29%、姚11%、呂5% 呂秀蓮關鍵少數?呂秀蓮參選擴大丁領先柯6% 北市長勝負關鍵少數?柯文哲滿意度持續下滑至40% 大跌10%打臉施政?柯P不滿意度13%增至40% 施政不及格連任告急?世大運、燈節效應退燒中 柯文哲民調被打回原形?柯文智拜會黨團求谷底翻身 親柯議員缺席引遐想?姚文智民調敬陪末座 選舉拿第三退出政治真敢兌現?姚文智:希望共同慰留 呂秀蓮脫黨參選更剉咧等?
今日來賓:
前立法委員(民) 沈富雄
前台南縣長 蘇煥智
前行政院發言人 鄭麗文
資深媒體人 唐湘龍
國政基金會顧問 游淑慧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訂閱➔http://bit.ly/2fXdOIH
每週一至週五 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FTol13WrG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