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有抽書活動哦】#人慈
作者|#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Bregman
譯者|#唐澄暐
類型|#文化研究 #人類學
讀感|
你相信#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這道問題一直很難有個解。我自己認為,這也是不需要去解的題,畢竟人就是一個難解的生物吧。
這本書是以#性善論 為本,舉出大量對於人類的惡行故事、案例以及研究去做反證,希望告訴我們:人類其實是善良的,並且《人慈》是可以更有益於人類的發展及延續。像是#911事件,當大樓被炸毀時,我們看到的新聞畫面是混亂不堪、人們爭先恐後的逃竄,事實上根據作者探訪後發現,在大樓中要逃生的當下,大多數的人都會禮讓更緊急需要救援的人通行;以及經典文學#蒼蠅王 的相反實例,原來有真實版的孩童荒島求生的案例,他們的互助合作讓所有孩童都順利脫困;還有菲利普·金巴多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原來為了呈現人類是臣服於權力之下會做出危害低階人員的實驗結果,而做了一些手段使獄卒羞辱了囚犯⋯諸如此類的典型案例都被作者逐一推翻。
看這本書的前半段,我拿了《#人類大歷史》來一起翻閱,中間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也有一些見解角度不同,我很推薦兩本書可以一起看,如果又出現了一本#性惡論 的歷史書,三者一同平衡,應當會充滿火花吧。
《人慈》有許多觀點讓我覺得刷新自己的思維,以下紀錄一些我很喜歡的部分:
📌「大災難使人展現出最良好的素質。」但「媒體塞給我們的畫面,和災難降臨時的實際狀況始終都是相反的。」P28
人類在尚未出現文明階段時,是為遊牧民族,都是分享著資源互助生存,在育兒方面也是互相照應,沒有分是誰的孩子,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然而文明出現以後,人類開始畫地自限,各自擁護自己的資產。
📌承上「怎麼會變成這樣?學者們認為至少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現在有財物可以爭奪,首當其衝就是土地;第二、定居生活讓我們更不信任陌生人。覓食的遊牧者有一個相當悠哉的成員資格方針:你不斷地和新人偶然相遇,而且可以輕易加入其他團體。」P148
📌「長久以來文明都是一場災難。城市和國家,農業和書寫的出現,都沒有為大部分人帶來繁盛,而是受苦。」P162
📌「當邪惡假扮成良善,人類就有可能會被邪惡所誘惑。」P269
📌「有一件事情很確定:更美好的世界不會起於更多同理心。與其相反,同理心讓我們更不寬容,因為我們對被害者愈是感同身受,我們對敵人就愈一概而論。我們對我們選定的少數對象所打下的明亮聚光燈,會讓我們看不到對立方的觀點,因為所有其他人都掉出了我們視線之外。」P291
看完以後,我依舊不會在性善或性惡之間有個結論,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應該試著從各種角度去思量事情的面貌,不被動搖自己的本心,永遠做過善良的人。
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閱讀的原因在於,我們活在這個資訊發達且動盪的時代,尤其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緊密度似乎更不如以往、信任感逐漸匱乏,看這本書以後,會發現有很多觀點是會與自己原先的看法有所不同,很值得閱讀過後來平衡自己的內心,另外這本書中提到非常多的故事都很精彩,我在閱讀的當下多了非常多的話題與身邊的人討論,也交流許多不同的想法,真的非常有趣。
這是一篇很長的心得,但即便如此,這本書還夾帶了非常多的論點,值得一看。
#時報出版時報出版版
#感謝時報出版邀約
#妮啵試讀
出版日期:2021/08/31
#妮啵閱讀 #妮啵手寫 #妮啵2021 #閱讀 #閱讀筆記 #好書推薦 #書籍推薦 #bookstagram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想利用線上課程開創被動收入嗎? 💭該如何將自己的知識 Knowhow 轉化成線上課程體裁呢? 打造十多堂熱銷課程、狂銷六萬多人 #圖文不符上課囉 暢銷線上課程的煉成心法,大・公・開!✨ 志祺將在本場講座中,分享圖文不符上課囉的開課秘訣。 從市場、內容、講...
「文化人類學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妮啵NiB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心得] 上下五千年,東西兩萬里:登堂入室前的小佛腳v.3.3 的評價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Re: [文化] 請板友推薦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書~ - anthro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文化人類學推薦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文化人類學推薦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國家考試用書推薦|文化人類學申論題庫暨歷屆試題解題)|黃 ... 的評價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丁永恩老師- TKB購課網 的評價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文化人類學ptt 的評價
- 關於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文化人類學ptt - Livq 的評價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婚姻除了是兩個個體的結合,其實更是整體社會延續再生產的機制。因此,從親屬或是婚姻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研究人們結合成為家庭的方式,其實正是帶我們看到這個社會重要的價值觀,以及整體社會發展與構成的重要過程。
這篇來自【CUP】上的文章,介紹了韓國的網路相親文化,這帶我們進一步想想台灣的網路交友或是相親文化是否也有類似之處?
————————————
不過,即使由熟人介紹對象也不見得一定成功,像 Jeon 經由朋友介紹,在短短 4 個月內參與了 10 次相睇,他說:「有一種說法是,有些人即使相睇 100 次,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我開始認為那可能就是我。即使朋友為我和他們認為與我合拍的女性牽線,事情也從不像計劃好的那樣發展。」
因此,他決定改變方法,並下載一款媒人應用程式 SKY People,在數個月後,終於找到現任女友,更已到談婚論嫁的地步。與一般交友應用程式不同,SKY People 只有在南韓或外國頂尖大學就讀的人才可以註冊。此類程式的用戶可以目標為本,依據教育、職業、收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找尋另一半,並由程式充當媒人。
當朋友、家人及普通交友應用程式的推薦不起作用時,專業介入尤為重要,所以婚介機構也在南韓流行起來。這些公司會利用電腦系統,為客戶與他們年齡、長相、職業、教育及家庭背景最合適的對象牽線。除了收取費用外,機構還要求會員提交有關證明文件,以證明其單身、家庭狀況及專業背景。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cup.com.hk/2021/09/07/south-korea-blind-dating-culture/?fbclid=IwAR3he2j4ItM80eaPGT7cAE-lW5dakeebjnZzfJNr3nWT7otjK8J1DPOUXeY#.YTghu4xv1lQ.facebook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工作、職業與辦事能力,這些與性別差異有什麼連結?當我們自詡為進步且開放的社會,已經能夠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多元成家,已經選出女性元首的情況下,性別的不平等還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嗎?在職場與校園環境中提供哺乳室、生理假、育嬰假與產假等措施,就是性別平等的表徵了嗎?實際上,工作與職業的生涯規劃,以及能力被重視等面向,也就是真正的有著職業生涯發展的條件下,女性與男性的能力評估、升遷甚至是薪水登記是否平等,是否是依照真正的能力去評估,還是說評估的時候仍然會不自覺的帶入了性別差異的觀點呢?人類學的研究中,也有部分的研究在描述某些社會的現象,從我們眼光看來是十分「性別平等」的,但實際上深層的文化價值上,仍舊會讓女性感受到不自由或被壓迫的感覺。例如喜馬拉雅地區藏人的一妻多夫,看起來是由妻子掌控了家中的資源,甚至能夠決定哪一位丈夫可以同床共眠,但實際上,由於這個多夫的婚姻制度是父系的,所以多半是兄弟(有時是父子)共妻。當兄弟的年齡差距太大時,年紀小的弟弟可能會另外娶妻,在不分家的前提下,新娶的妻子也是要共妻的。所以,從女性的角度來看,表面上看來對女性較有利的一妻多夫,實際上並沒有男性一夫多妻那麼具有優勢,反而搭配上深層的文化價值來看,反而有可能成為女性被束縛的一種機制。或是中國西南的拉祜族,以要求丈夫必須參與妻子待產、生產到育嬰的每個步驟,在家務與勞動上也要求男女平等而聞名。看似平等的社會機制與文化價值,卻讓女性少了自由選擇婚配對象或不同生活規劃的彈性。從這些不同社會的規範與文化價值面對性別時的民族誌資料來看,對於性別與職業生涯發展的話題裡,最為核心的「男性適合工作,女性適合照顧家裡」,與過去的「男主外,女主內」有著怎樣的文化邏輯關係呢?這些性別與職涯的文化價值差異是否只針對女性,是不是也有處理男性與工作倫理態度上的論述呢?
小編今天要分享的文章,就是由研究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學者所調查、撰寫的內容。同時,我們「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也即將於9月初舉辦一系列關於女性、人類學以及職涯的講座活動喔!尤其是今天推薦的關於女性職場平等以及女性職涯規劃與性別議題的內容,將會邀請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林宛瑩來進行講座,千萬不要錯過喔!系列講座的訊息請參考貼文最下方。
——————————————
我們是研究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學者,企業通常會請我們調查,為什麼他們難以讓女性留任,並晉升到高階職位。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1970和1980年代,女性在晉升到位高權重職務方面,有顯著進展,但這個進展在1990年代明顯減緩,到了本世紀就完全停滯不前了。
如果你問人們,為何女性擔任高階職位的比率如此低,你會聽到絕大多數人哀嘆這情況,大致說法是這樣的(這是不幸但避免不了的「真相」):高階職位需要極長時間工作,而女性必須照顧家庭,因此無法在工作上投入那麼多時間,結果就是職涯受到損害。我們稱這種解釋是「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的說法。2012年,一項針對各行各業超過6,500名哈佛商學院校友進行的調查發現,有73%的男性和85%的女性採用這種說法,來解釋女性晉升受阻的情況。然而,相信這種解釋並不代表它是真實的,而且我們的研究嚴重質疑這個說法。
企業文化阻礙女性員工發展
幾年前,我們從一家全球性顧問公司那裡聽到這個解釋,這家公司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於是尋求我們的協助,以了解文化可能會如何阻礙女性員工。該公司從頂尖的大學和企管碩士班招募人才,在頗負聲望的顧問公司名單上名列前茅,但和大多數其他專業服務公司一樣,它的女性合夥人很少。
我們和那家公司合作了18個月,其間我們訪談107名顧問,包括男性和女性,也包括合夥人和資淺顧問。幾乎每個人都採用某種版本的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說法,來解釋缺少女性合夥人的現象。但正如我們去年和同事艾琳.里德(Erin Reid)一起提出的報告那樣,我們和該公司的人員共事的時間愈長,就愈發現他們的解釋與數據資料不符。女性升遷受阻,並不是因為難以兼顧工作與家庭的需求;男性也有難以兼顧這兩者的問題困擾,但仍舊能夠升遷。和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升遷受阻,是因為她們被鼓勵要配合調整職務,而男性則不必,她們做出的調整包括改為兼職工作,以及轉為內勤人員,這些都妨礙了她們的職涯發展。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企業普遍的「工作過度」文化,這種文化不但同時傷害到男性和女性,也造成性別不平等的情況根深柢固。
人們告訴我們的故事,和資料顯示的實況大不相同
在好幾個層面上,該公司的資料所透露的現實情況,和員工告訴我們(以及告訴他們自己)的故事截然不同。我們觀察到這些不一致的情況,因而質疑為何這種故事有如此強大的掌控力;即使該公司的資料導向型分析師,理應看得出這是虛構的故事,卻仍受到這類故事的掌控。
來看看留任情形。雖然這家公司來找我們的動機之一,是希望協助處理「女性流動率較高」的問題,但我們仔細檢視他們之前三年的資料之後,發現女性和男性的流動率幾乎沒有差異。另一個不一致情形是,雖然公司成員把工作與家庭衝突的苦惱,大多歸諸於女性,但我們發現,許多男性也有樣的困擾。一位男士告訴我們:「我一星期出差三天,每週只有一、兩次能在孩子上床睡覺之前看到他們,每次45分鐘。」他回憶起一個特別痛苦的星期六,告訴兒子無法去看他的足球比賽。「他放聲大哭,當時我真想立刻辭職,」這位男士說。我們訪談已為人父的資淺顧問,其中有三分之二提到這種工作與家庭衝突的情況,但只有一個人接受調整職務的做法,以緩和這種衝突。
職務調整,是該公司說法和資料不一致的另一個領域。接受職務調整的員工幾乎都是女性,而她們被「汙名化」,並發現自己的職涯受到阻礙。在個人層次,結果是女性犧牲了權力、地位和收入;在集體層次,這意味高層職位是男性專利的模式延續不變。這結果是事與願違,該公司原本試圖解決女性晉升受阻的問題,卻使問題更加根深柢固。
我們還發現,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的說法本身,也有不一致之處。就以這名男性總結問題的方式來看:「女性會想要生孩子而不想工作;或是她們想要生孩子也想要工作,但不想每週出差和一週工作六、七十小時,而這些正是顧問的生活方式。」他堅信女性的個人偏好,是她們成功的障礙,但他無法解釋無子女的女性這種特殊現象:她們的晉升紀錄,並不比為人母的女性更好。在他的推測中,所有的女性都是母親,而像這樣硬是把兩者結合起來的情況,在我們的訪談中很常見。人們回覆的內容,並未提及無子女的女性,或許是因為她們與難以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說法相牴觸。
在最後一種不一致情況中,我們訪談的許多人都會提到的一種經歷,令人質疑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說法的基本前提:一天24小時、一週七天的全天候工作安排,是不可避免的。他們談到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做一些既昂貴又不必要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過度銷售(overselling)和超值服務(overdelivering)。我們聽到許多合夥人的故事,正如一位資淺顧問說的,他們「承諾客戶做到不可能的任務」,卻沒有考慮到,履行這些承諾要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他解釋,他們的訴求方式如下:「我們將做X、Y和Z,而且只要花你以為所需要時間的一半,就能全部完成。」他告訴我們,結果客戶喜出望外,迫不及待要簽約。
資淺顧問覺得有壓力,必須要按照那些要求而加班工作,因為他們想在高素質的同事中脫穎而出,成為明星。「我們花好多小時工作,做出這些瘋狂的幻燈片。」一位人士說:「這種態度是:我要用一百張幻燈片征服這個客戶。但其實那個客戶用不到那麼多!」另一個資淺顧問懊惱地敘述,她每個週末的時間都花在這類任務上。「我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工作,」她告訴我們:「犧牲家庭事務,犧牲我的健康,最後當我回顧這一切時卻會想,『嗯,我們真的必須這樣做嗎?也許不必。』」
“公司若要解決性別問題,就必須解決員工長時間工作的問題;並且要從停止過度銷售和超值服務著手。”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9484.html
---------------------------------------
百工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先加入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歡迎大家按讚分享留言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想利用線上課程開創被動收入嗎?
💭該如何將自己的知識 Knowhow 轉化成線上課程體裁呢?
打造十多堂熱銷課程、狂銷六萬多人
#圖文不符上課囉 暢銷線上課程的煉成心法,大・公・開!✨
志祺將在本場講座中,分享圖文不符上課囉的開課秘訣。
從市場、內容、講者三面向切入,帶大家了解一堂攻心線上課程該如何規劃設計,成為學員相互推薦的超人氣產品。
💡 本次講座在 OnlyTalk 獨家販售,只要 499 元就能無限次觀看,並獲得講座完整簡報!
👉🏻 開啟線上課程第一步,先從這裡開始!點擊連結了解更多內容:
https://socialdon.group/onlytalk2-7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圖文不符上課囉」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陰廟 #拜拜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0:55【 線上課程】廣告段落
01:52 陰廟是什麼?
03:14 台灣有哪些常見的陰廟?
04:25 陰廟的禁忌?
05:26 為什麼有人要拜陰廟?
06:32 怎麼分辨陰廟或陽廟?看拜的是誰
07:07 怎麼分辨陰廟或陽廟?看廟的環境
08:18 我們的觀點
09:32 問題
09:4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Althea
|腳本:Althea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陰廟:https://bit.ly/3iqoPEZ
→維基百科:孤魂信仰:https://bit.ly/3fq3t8E
→新化地區陰廟鬼神崇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 王朝賜:https://bit.ly/3imO9vv
→陰廟的神格演變—以基隆開基老大公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紀春綢:https://bit.ly/2WONWc6
→基隆市陰廟神格化現象之研究-以八斗子地區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 辜秋萍:https://bit.ly/3iiRkUF
→從陰廟到陽廟—以永康六甲頂姑婆廟為討論核心>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余元智:https://bit.ly/3fsNerg
→由鬼而神:以臺北市松山大眾爺廟為例>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雷峰:https://bit.ly/3rPPqy1
→路邊小廟別亂拜 ▶ 陰廟陽廟怎麼區分 台北陰廟巡禮:https://youtu.be/YNZFnN1bP20
→內政部>宗教知識+>宗教神衹>有應公:https://bit.ly/3ykYzBa
→台灣宗教百景>鷄籠中元祭:https://bit.ly/2Vu37qw
→你家附近有陰廟?背後隱藏先民血淚史:https://bit.ly/3CkVV0S
【 延伸閱讀 】
→圖文不符粉絲專頁貼文:https://bit.ly/2WQmLx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UaPG52-nik/hqdefault.jpg)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古希臘人 都是美食家,而且他們很愛躺著吃東西?!希臘眾神的生活居然跟人類一樣多采多姿,還有媲美八點檔的情感大戲?木馬居然可以屠城?!大名鼎鼎的特洛伊戰爭到底怎麼發生的?
★認識世界文明發展史的第一套必備讀物★
★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掛保證推薦★
創建歷史X神話傳說 X 藝術發明 X後世影響
圖像超吸睛、知識超有趣!
穿梭時空8000年,拜訪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
揭開藏在金字塔、古神殿和競技場的趣事和祕辛,
跨領域探索三大古文明的歷史變遷、地理分布、藝術發明與文化生活,
你會發現──原來古人的生活這麼有梗又有智慧!
一同走入三大古文明,展開一場大呼過癮的古文明奇幻旅程吧!
《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埃及》
一起認識 古埃及人:https://youtu.be/-nMo7FGA4_E
古埃及人很愛美,喜歡帶假髮和假鬍子?
古埃及法老有男也有女,金字塔其實是法老死後住的地方?
古埃及人會把人和動物的屍體做成木乃伊,好讓他們可以死後復活?
古埃及人也很會下詛咒,挖開圖坦卡門法老陵墓的團隊,後來居然離奇過世?
《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羅馬》
古羅馬人很時尚,最愛穿著羊皮長袍和真皮涼鞋?!
古羅馬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很差,能活到35歲就算很長壽?
古羅馬人格鬥場的競技好刺激又好殘忍,輸的人要殺要剮由皇帝決定?
古羅馬人最愛跟大家一起到公共浴場洗澡,還會用橄欖油塗滿全身再刮掉髒汙?
《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希臘》
古希臘人都是美食家,而且他們很愛躺著吃東西?!
「潘朵拉的盒子」為什麼不能隨便打開?
木馬居然可以屠城?!大名鼎鼎的特洛伊戰爭到底怎麼發生的?
希臘眾神的生活居然跟人類一樣多采多姿,還有媲美八點檔的情感大戲?
專家一致按讚推薦
Choyce(郭宜亭)|親職教養作家
王健安|史學作家
地洞圖書館
怪奇事務所所長
馬雅人|PTT資深鄉民、臉書粉絲團「馬雅國駐臺辦事處」負責人
寒波|FB粉絲專頁 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蔡佳慧|「古埃及練習曲」粉絲頁版主
「遇見世界古文明」開啟孩子們串連世界的第一步,從精彩繪圖中打破歷史傳統沉重無趣印象,讓孩子們更樂意省思與啟發對未來生活的創造力,從醫學、穿著、娛樂、飲食、教育與軍事著手,深入淺出了解世界古文明奧妙之處。不要說孩子,就連大人也看得欲罷不能呢──Choyce(郭宜亭)/親職教養作家
獨特活潑的畫風與幽默風趣的敘事內容,帶著不論大人或小孩,走入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生活世界。除了介紹政治經濟宗教等有權階級的事務,特別喜歡對於常民生活的許多著墨,從飲食、房屋、寵物、洗澡到節慶,甚至於女性的生活小片段等。更可貴的是呈現出過去與現今的對照,讓讀者有了更為貼近的想像與連結!──地洞圖書室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778
親子天下: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7774430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3276712816645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7610011577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6655.html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4MD0nEQl58/hqdefault.jpg)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識世界文明發展史的第一套必備讀物★
★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掛保證推薦★
創建歷史X神話傳說 X 藝術發明 X後世影響
圖像超吸睛、知識超有趣!
穿梭時空8000年,拜訪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
揭開藏在金字塔、古神殿和競技場的趣事和祕辛,
跨領域探索三大古文明的歷史變遷、地理分布、藝術發明與文化生活,
你會發現──原來古人的生活這麼有梗又有智慧!
《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埃及》
古埃及人很愛美,喜歡帶假髮和假鬍子?
古埃及法老有男也有女,金字塔其實是法老死後住的地方?
古埃及人會把人和動物的屍體做成木乃伊,好讓他們可以死後復活?
古埃及人也很會下詛咒,挖開圖坦卡門法老陵墓的團隊,後來居然離奇過世?
《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希臘》
古希臘人都是美食家,而且他們很愛躺著吃東西?!
「潘朵拉的盒子」為什麼不能隨便打開?
木馬居然可以屠城?!大名鼎鼎的特洛伊戰爭到底怎麼發生的?
希臘眾神的生活居然跟人類一樣多采多姿,還有媲美八點檔的情感大戲?
《遇見世界古文明:歡迎光臨古羅馬》
古羅馬人很時尚,最愛穿著羊皮長袍和真皮涼鞋?!
古羅馬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很差,能活到35歲就算很長壽?
古羅馬人格鬥場的競技好刺激又好殘忍,輸的人要殺要剮由皇帝決定?
古羅馬人最愛跟大家一起到公共浴場洗澡,還會用橄欖油塗滿全身再刮掉髒汙?
一同走入三大古文明,展開一場大呼過癮的古文明奇幻旅程吧!
專家一致按讚推薦
Choyce(郭宜亭)|親職教養作家
王健安|史學作家
地洞圖書館
怪奇事務所所長
馬雅人|PTT資深鄉民、臉書粉絲團「馬雅國駐臺辦事處」負責人
寒波|FB粉絲專頁 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蔡佳慧|「古埃及練習曲」粉絲頁版主
「遇見世界古文明」開啟孩子們串連世界的第一步,從精彩繪圖中打破歷史傳統沉重無趣印象,讓孩子們更樂意省思與啟發對未來生活的創造力,從醫學、穿著、娛樂、飲食、教育與軍事著手,深入淺出了解世界古文明奧妙之處。不要說孩子,就連大人也看得欲罷不能呢──Choyce(郭宜亭)/親職教養作家
獨特活潑的畫風與幽默風趣的敘事內容,帶著不論大人或小孩,走入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生活世界。除了介紹政治經濟宗教等有權階級的事務,特別喜歡對於常民生活的許多著墨,從飲食、房屋、寵物、洗澡到節慶,甚至於女性的生活小片段等。更可貴的是呈現出過去與現今的對照,讓讀者有了更為貼近的想像與連結!──地洞圖書室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778
親子天下: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7774430
誠品: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3276712816645
金石堂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7610011577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6655.html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o7FGA4_E/hqdefault.jpg)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Re: [文化] 請板友推薦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書~ - anthro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柯塔克的文化人類學。 紀爾茲的文化的詮釋,後事實的追尋,地方知識。 馬庫斯與費雪的文化批判人類學。 拉斯特的歡迎光臨人類學。 黃應貴的反景入深林。 ... <看更多>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文化人類學推薦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文化人类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的討論與評價 ... 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是當代人類學(對於人類的全貌視野研究)的學科分支之一。這個 ... ... <看更多>
文化人類學推薦 在 [心得] 上下五千年,東西兩萬里:登堂入室前的小佛腳v.3.3 的推薦與評價
上下五千年,東西兩萬里:登堂入室前的小佛腳 v 3.3
各位學弟妹們,首先歡迎你們加入民族學系這個大家庭。進入這個系,想必大家都會
想摸摸這個系的底,看看本系在搞些什麼名堂。面對自己及親友們對這門學科的許多個問
號,你會不會有想要弄清楚的衝動呢?不過話說回來,民族學博大精深,可大可久,實在
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還不如推薦幾本書讓大家回去參考一下,比較實在。
坊間民族學的中文相關資料,其實不算少,不過不見得好找就是了。如果學弟妹們想
對民族學在短期內有系統性了解的話,建議不妨參考以下幾本書:
基辛(Keesing, Roger M.)
1989 人類學緒論,張恭啟等譯。臺北:巨流。
1989a 文化人類學,張恭啟等譯。臺北:巨流。
1989b 人類學與當代世界,張恭啟等譯。臺北:巨流。
作者基辛(1935-1993),為美國著名語言學與人類學家。原書以英文寫成,初版於1976
年,後經1981與1998年兩次修訂,是十分著名的人類學入門教科書。臺灣的中譯本將原書
分為三冊發行。本書的翻譯是以1976年版為藍本,在資料與內容上稍舊,未包含近三十年
來的新研究。不過書中對於民族學所討論的各領域有簡明扼要的介紹,在附錄中有相當多
的民族志例子,書末並有名詞解釋,就算在今日來看,仍不失是一本堪用的入門書。
王銘銘
2000 社會人類學。臺北:五南。
王銘銘現為中國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這本《社會人類學》當中運用了不少
中國的民族志材料寫成,對於中國人類學的走向也提出了他個人的見解,也是可以一讀的
入門書。
霍華德(Howard, Michael C.)
1997 文化人類學,李茂興、藍美華譯。臺北:弘智文化。
原書以英文寫成,本系的藍美華教授也參與了本書的翻譯工作。書中所涵蓋的內容較廣,
對於今日的人類學發展有較多的著墨,不過深度較前兩本淺些,也運用許多民族志材料,
亦可一讀。
林耀華
1990 民族學通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這本書的成書年代較早,內容也受到馬列主義的影響頗深。不過由於本書仍為民族學課程
參考書目,故仍列入推薦書單。
莊孔韶編
2004 人類學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這是中國較新一代的人類學教科書,內容較為廣泛。值得參考。
科塔克(Kottak, Conrad Phillip)
2005 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徐雨村譯。臺北:五南出版社。
本書作者科塔克教授曾經得過美國人類學會(AAA)的大學人類學課程教學獎。本書為其
編寫之人類學基礎教材的中譯本。同時本書也是前臺大人類系主任謝繼昌教授開設的人類
學課程指定用書,可參考。
黃應貴
2008 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
黃應貴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本書為其對人類學研究的反思,同時納入
較新的研究成果,可參考。
有關本系的民族學,林修澈教授在本系開設大一必修民族學課程十餘年,其理論自成一家
之言,並且影響臺灣原住民現行民族認定政策深遠,故有必要了解其理論。以下為其比較
重要的代表作:
林修澈
1994 臺灣是一個多民族的獨立國家。刊於臺灣民族主義,施正鋒編。臺北:前衛。
本書為論文集。本文為該書的第一篇論文,由林修澈教授執筆。若是想了解林教授的民族
學理論基調,這篇論文可供參考。
林修澈、王雅萍
2001 原住民的民族認定。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本書為林修澈教授的民族學代表作,主要討論語言、血緣與民族的關係,抽屜理論以及民
族、國家、語言的三角關係為其重點。強調臺灣的民族認定與中國的民族識別有所不同。
Crystal, David
2001 語言的死亡,周蔚譯。臺北:貓頭鷹。
本書有助於了解語言政策與語言死亡的關係,同時與林教授的課程背景有相關之處,建議
參考。
如果對比較新的研究有興趣,我會建議讀科塔克和黃應貴的書。另外民族學,林耀華
和林修澈老師的東西念一念,知道在講些什麼東西應該就夠了。
至於中國民族志的相關書籍,目前坊間只有一本:
樊開印
1993 中國境內各民族細說。臺北:唐山。
不過這本書的內容過淺,建議向圖書館借閱即可。在此不諱言,國內目前缺乏相關的書籍
。若您有興趣,可參考以下的書籍:
唐屹編
1992 我國少數民族概況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1994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政策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前開二書主編唐屹教授時任本所所長,書中內容則由系上多位教授執筆。雖未正式出版,
但可於政大圖書館借得,亦可向系圖或系上學長姐借閱。可作為中國民族志與中國民族政
策的入門書。
另外中國大陸方面也有一些出版品,例如:
黃光學、施聯朱主編
2005 中國的民族識別 : 56個民族的來歷。北京:民族出版社。
楊聖敏主編
2003 中國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中國大陸學者為高校民族學課程所編的教材,該書的所有人口統計材料以2000年中
國人口普查為基礎。也納入許多較新的研究成果,可參考。
至於美國有關中國少數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研究,參見:
Harrell, Stevan ed.
1995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至於在臺灣民族志方面,近幾年來國內已經有許多相關的出版品。可以參考的書有:
王嵩山
2001 臺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
作者王嵩山教授,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要研
究對象為鄒族,專長為博物館學。作者長期從事臺灣原住民的相關研究,採用較新的研究
與資料,同時運用了民族學理論重新去詮釋資料,值得推薦。
李壬癸
1997 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
作者李壬癸教授,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主
要專長為南島語言學與漢語方言學。作者從語言學的角度來探討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
徙,並兼論臺灣原住民的文化復振。本書在臺灣原住民相關研究中經常被引用,是值得一
看的好書。
中國民族史相關書籍則有:
劉義棠
1992 中國邊疆民族史。臺北:中華。
劉教授自民國49年起即在邊政系服務,歷邊政研究所,民族社會學系迄民族學系,至民國
84年退休止。劉教授以歷史學、民族學、語言學等相關學科,畢生奉獻於突厥、回紇、維
吾爾語文之研究,該書為其中國民族史的重要研究成果。建議參考。
錢穆
1994 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
本書可以視為民族主義史觀下的中國民族史代表作。
張光直
1999 考古學專題六講。板橋:稻香。
書中有關無文字記載的原始社會以及有文字記載歷史之民族的研究做了區分。並且提出研
究中國這種具有悠久文字記載之歷史的民族,除了傳統人類學田野調查以外,歷史文獻探
討的層面亦不可偏廢。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2003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出版。
2006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 : 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
2009 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
王明珂教授為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其主要的研
究為中國西南民族,以羌族為主。其研究結合歷史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為其主要特點。
主要以邊緣理論(boundary theory)與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入手,對於所謂
華夏概念的形成進行考察。王教授在引介族群邊緣理論、歷史人類學與游牧人類學進入中
文學界上有重要貢獻。建議參考。
費孝通
1989 中國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費孝通教授為現代中國最重要的人類學與社會學家之一。其提出的中國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長久以來同馬列主義兩者作為中國官方重要的民族史意識形態。因此要了解中國大陸的
民族史研究,本書值得參考。
札奇斯欽
1973 北亞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間的和平戰爭與貿易之關係。臺北:政大出版會
。
1987 蒙古文化與社會。臺北:商務。
札奇斯欽教授曾在本系任教多年,後赴美國楊百翰大學任教,為享譽世界的蒙古學家。其
有關北亞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關係的理論得到學界的高度評價。他提出在中國歷史上
,游牧與農業兩個社會之間,北方游牧民族因自然環境及生活方式的限制,在經濟不得不
依存南方的農業民族。兩者間必須有貿易的存在。然而當和平貿易不可得時,游牧民族常
不惜鋌而走險,以武力掠奪農業社會的物資。而和親、通貢、歲幣、互市其實都伴隨著大
量的物資交換。建議參考。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
1999 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
1949 年,德國左派歷史學者Wittfogel與中國學者馮家昇合作出版了《中國遼代社會史(
九○七~一一二五年)》,並提出征服王朝論。該書主張中國王朝史可以分為兩類。一類
是典型的中國王朝,包括秦、漢、「分裂期的諸王朝」(三國、晉與南朝)、隋、唐、宋
與明等朝代;另一類則是征服王朝(Dynasties of Conquest)與滲透(Infiltration)
王朝,征服王朝指的是某一民族征服另一民族居住地之一部分或全部而建立的王朝,包括
了遼(契丹)、金(女真),元(蒙古)與清(滿洲)等朝代。而滲透王朝則是指諸王朝
的創始者經由在華北半和平的滲透所建立的王朝,包括了五胡十六國、北魏、北齊與北周
等朝代。而Wittfogel 又認為在征服的型態中,遼朝和金朝分別為兩大代表。前者是文化
抵抗型,後者是文化讓步型,而清朝則是過渡型。當時學界研究遼史的取向主要以吸收理
論(absorption theory)或同化(assimilation)理論為主,認為進入中國的非漢統治
民族皆在短期內漢化,並融入中國社會當中。Wittfogel 拒斥了這類理論,而代之以當時
美國文化人類學界所主張的涵化(acculturation)理論為基礎。該理論主張在某種條件
下,文化交流的結果,不是產生一種新的同類文化,而是兩種相互適應的文化之共存,這
兩種文化有共生的關係。早期此理論受到日本學界的高度重視,但為中國學界所拒斥。此
一理論在中國民族史研究中是重要的研究架構。而本書《征服王朝論文集》則收集了相關
的文章,值得參考。
關於民族學的田野調查工作,目前坊間也有些值得一看的讀物。例如:
巴利(Barley, Nigel)
2001 天真的人類學者:小泥屋筆記。何穎怡譯。臺北:商周。
2002 天真的人類學者之重訪多瓦悠蘭。何穎怡譯。臺北:商周。
作者巴利,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大英博物館民族志學組附屬人類博物館館長。
在這兩本書中作者以自嘲寫實的筆調紀錄他第一次前往非洲喀麥隆的多瓦悠人進行田野調
查的經過,而第二本則是前一本的續篇。本書與一般所見的學術報告不同,閱讀時可以抱
著比較輕鬆的心態。這兩本書雖然放在推薦書目的最後,不過從這兩本書入手,我想是比
較適合的。
郭佩宜、王弘仁主編
2006 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本書為論文集,為臺灣學界新近的田野工作反思論集,可參考。
另外有關少數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自處的問題,參見:
Appadurai,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目前本書已有中譯本:
Appadurai, Arjun
2009 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鄭義愷譯。臺北:群學。
有關於世界民族的部分,建議參考:
李毅夫,趙錦元主编
1993 世界民族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本書出版較早,內容已經稍嫌過時。但是做為一個背景知識入門書還是可以的。
Gurr, Ted Robert and Barbara Harff
1999 國際政治中的族群衝突,鄭又平等譯。臺北:韋伯文化。
另外推薦兩本我覺得頗具啟發性的讀物:
Bateson, Gregory
2003 心智與自然,章明儀譯。臺北:商周出版。
本書英文原版於1979年出版。作者Bateson為人類學家,但其學術背景極為複雜。這本書
從知識論的角度出發,討論心智與自然,以及兩者間連結的模式。他向讀者揭示了人類知
識的預設問題,邏輯的界限與對因果關係的再思,並且鼓勵人們將事物置於更廣泛的比較
觀點中。
栗山茂久
2001 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陳信宏譯。臺北:究竟。
本書英文原版於1999年出版。作者栗山茂久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在 這本書中,他
比較了中國與西方傳統醫學中不同的身體觀。他的分析相當有趣,且具有獨特的洞見。在
語言與材料的掌握上,也有可觀之處。之前我曾經去參加栗山教授在中研院史語所的演講
,他本人中文很好,也很和氣。
以上為不負責任書單。
:-)
--
lonestar
貓空古典音樂板 Classics
bbs.cs.nccu.edu.tw
https://www.wretch.cc/blog/lonestarst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9.159.1.95
※ 編輯: lonestar 來自: 149.159.1.95 (12/20 00:28)
※ 編輯: lonestar 來自: 149.159.1.95 (12/20 02:54)
※ 編輯: lonestar 來自: 149.159.1.95 (12/20 05: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