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想世界.Podcast EP4】企業漫步在雲端
企業們常討論的「上雲」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將公司採用公有雲服務😇!
這將大大提升團隊效能,也成為近年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的關鍵💪
公司不僅要解決技術和設備問題,更要把握「文化轉型」兩大原則 ✅ 資料透明與 ✅ 當責,培養員工責任感,提升公司內部凝聚力及正視資安防禦!
本集邀請到✨英業達董座-卓桐華✨分享在全球供應鏈的改變下,企業雲端轉型、防禦資安問題。本集三大看點,帶你了解數位轉型成就企業上雲,經理人相對應的策略:
✅ 結合硬體、軟體,開創新轉型之路
✅ 企業上雲帶來企業文化與領導文化的改變
✅ 5G 轉型簡化企業流程,成為數位轉型要角
精彩 Podcast 內容,快快搜尋 <花想世界>
點擊收聽連結:
Spotify https://aka.ms/flourish-thoughts/Spotify
Apple podcast https://aka.ms/flourish-thoughts/ApplePodcast
👀節目精華,隨聽隨看:https://aka.ms/FloraPodcastEp4
留言處看更多收聽資訊!
也與小編分享讓你有收穫的內容吧
#花想世界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黃豪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變聲偵探』南南戲語 場次⭐️手刀購票▶️ https://wenk.in/SW00rwlq 『再見歌廳秀』六到八月演出場次購票去👇👇 https://wenk.in/SW07klP3 變聲偵探 =人聲樂手 錢君銜= =模登大聖 陳大天= =喜劇貴公子 黃豪平= 領銜主演 《變聲偵...
文化轉型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終於出爐!
促轉會昨(8)日公告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將以「反省威權之歷史公園」作為構想主軸,透過「改造威權空間」、「重構紀念敘事」兩大轉型方向,並以「#移除大廳內蔣介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及「#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等措施,去除中正紀念堂的威權象徵。
時代力量肯定促轉會終於回應我們長期的訴求,將中正紀念堂這個指標性威權象徵給破除。接下來,我們也期待促轉會能端出更積極的協調措施,讓這些威權遺緒能夠早日淡出台灣人民的生活。
而在這個重要的時刻,我們卻看到國民黨的江啟臣、朱立倫、張亞中等黨主席候選人對此表示批評,甚至表示中正紀念轉型的轉型正義作為是「改寫我們的歷史」、搞「文化台獨」、「不喜歡,就拆」的荒謬言論,請國民黨黨主席候選人們,不要再以片面之詞言來掩蓋過往的威權歷史,若國民黨再不深切正視轉型正義的問題,只會離台灣人民的民心越來越遠。
時代力量認為,中正紀念堂轉型及移除蔣中正銅像,固然是台灣轉型正義工作在「去除威權象徵」方面的重大突破。然而,尚有許多文化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
先前,時代力量就主張新台幣改版,移除現行貨幣上的蔣中正頭像,去除其威權象徵。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蔣公頭像仍然被印在大家手中的新台幣上,不斷提醒著我們「#威權仍在你我的日常生活當中」。
時代力量認為,既然促轉會已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行政院、文化部就應該積極規劃執行。尤其先前曾發生過政府部門無視促轉相關政策,例如國防部以兩蔣對國軍、國防的貢獻為由,拒絕移除銅像,形同打臉促轉會。
時代力量要強調,推動轉型正義工作從來就不只是促轉會的事,而是整個政府體制的事。請文化部不要再裝聾作啞、不要只是被動配合促轉會。文化部做為中正紀念堂的主管機關,應該加快腳步提出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法,讓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方案能夠更順利地落實。
文化轉型 在 創意創新行銷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練經驗大公開
「數位轉型不只有數位化,也要談制度轉型✍️跟文化轉型💎」
在智慧製造領域耕耘多年的 #智炬科技歐俋伶總經理,這次也重磅加入今年度 #N世代學苑實戰班 企業輔導教練陣容,協助中小企業落實轉型工作🌟,在先前的交流會活動上,歐總經理大方分享過去在業界的觀察,若要讓數位系統成功為企業帶來助益,關鍵就在:
☝ 檢視企業流程,定義合理化及標準化
✌️ 以使用者角度,思考人機如何協作
企業教練分享的精彩內容與您的經驗契合嗎~
🔥🔥想知道更多主題的企業教練經驗,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中小企業接班傳承數位成長計畫
--------
關於N世代學苑👉https://bit.ly/3meTo2J
N世代標竿企業實戰班透過專屬教練陪跑機制,協助中小企業學員釐清轉型核心目標與需求,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輔導培訓,協助企業逐步成功轉型!
文化轉型 在 黃豪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變聲偵探』南南戲語 場次⭐️手刀購票▶️ https://wenk.in/SW00rwlq
『再見歌廳秀』六到八月演出場次購票去👇👇 https://wenk.in/SW07klP3
變聲偵探
=人聲樂手 錢君銜=
=模登大聖 陳大天=
=喜劇貴公子 黃豪平=
領銜主演
《變聲偵探》起笑百場馬拉松 全台暢笑巡演
首演後好評如潮!繼《3個諸葛亮》演出155場後
再掀喜劇新笑浪 百場馬拉松起笑開跑
90分鐘爆笑不間斷 上演城市尋人記
一人口技一人演戲 two men show創意大放送
★給孩子最有創造力的聲光表演!「耍嘴皮子」也能玩到目瞪口呆!
★給上班族最解悶的懸疑喜劇!魯蛇出任務當偵探,包你負能量全退散!
★給長輩朋友最意想不到的聲效!用聲音演出各種人物動物交通工具!演技大爆發!
驚奇、爆笑、推理、懸疑、超過癮紓壓推薦!
只要你願意,
就能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
一個大樓保全阿天,總是夢想自己成為破案神探,
這些狂想常常搞得資深警衛錢哥值班不得安寧,
某一日,在找尋大樓住戶陶伯伯遺失的貓和許久不見人影的張先生時,
目睹一樁離奇的電鋸殺人事件,阿天決定和錢哥一起展開搜索,
卻接連引發一串刺激、驚奇的冒險行動……
三分懸疑,七分口技,十分爆笑!
==========================
故事工廠《再見歌廳秀》閃亮登台
國家文藝獎 劇作家 紀蔚然
導演 黃致凱
監製 林佳鋒
你還在死守本土?
我們的土壤老早就不純了!
七、八〇年代紅極一時的歌廳秀
彷彿是戒嚴時期從民間擠壓綻放出的一朵野豔紅花
隨著禁忌的消失
秀場文化也漸漸凋零
吳哥希望在收山之前撈最後一票
找回了在美國留學的兒子阿揚加入
卻使節目面臨「不台不西」的定位問題
再加上黑道的攪局以及後台複雜的情愛關係
演出幾乎被迫喊停……
但阿揚仍堅持:The show must go on!
這是一場歌廳秀的告別演出!
也是台灣通俗文化轉型的Deja vu!
🌹2020《再見歌廳秀》閃亮登台🌹全台開跑🗣
6/20 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6/26-6/28 臺北國家戲劇院👑
7/4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8/22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購票去👇👇 https://wenk.in/SW07klP3
演員|陳慕義、高玉珊、黃豪平、林雨宣、林東緒、林玟圻、郭耀仁、鄭勤琪、錢俞安、蔡松廷、黃巨東、劉嘯榮、黃姿華、曾郁婷
特別演出|洪都拉斯
文化轉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南潯張靜江故居又名尊德堂,是中國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在家鄉中國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東大街的出生地和故居,由其父南潯巨富張寶善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共三進,均為五開間,現正廳尊德堂為復原陳列,二廳、三廳用於展示張靜江生平。1990年代南潯鎮政府轉請寓居台灣的陳立夫題寫了大門外側門額。尊德堂與一般江南大宅院格局類似,而以眾多的名人題字著稱。大門、二門內側的磚雕門額上分別為周夢坡題寫的「世守西銘」和「有容乃大」,正廳上懸掛有張謇題寫的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中堂畫系謝公展所繪,兩側是孫中山題寫的對聯「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前抱柱聯為譚延闓題寫的「立德踐行當四科之首,懿文碩學為百氏之宗」,後抱柱聯為翁同龢題寫的「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二廳、三廳陳列著張靜江手書贈給陳立夫的兩副對聯:「鐵肩擔道義,棘手著文章」、「樹好頻移榻,謝傅已登山」。
浦東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的一個副省級市轄區,範圍包括黃浦江以東到長江口之間的區域,西南面與奉賢區、閔行區接壤,西面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等六區隔黃浦江相望,東北面與崇明區隔長江相望。全區面積1429.67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萬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1990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出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並於1992年10月11日批准以川沙縣為主體設立浦東新區,並在浦東進行了一系列大型開發建設項目。2005年,上海浦東新區獲批成為中國首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9年5月,南匯區併入浦東新區,使得浦東新區成為上海市第二大的行政區。當前,浦東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副省級區和國家級新區,也是中國大陸經濟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場區設在浦東,更推動了周邊地區的跨越式發展。而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浦東新區的經濟和文化地位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並擔當起了推動上海經濟、文化轉型的重任。另一方面從2007年至2012年,國家的政策中心放到了天津。上海經濟發展速度逐漸減緩,經濟成長從兩位數一直跌至全國倒數第一,且許多發展優勢也趨於減弱,與此同時浦東的改革發展也受到不利影響,經濟雖仍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較以前有所放慢,多項經濟指標也被另一個國家級新區——天津濱海新區超過。
文化轉型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廣州黃埔古村位於海珠區東部,面積2.5平方公里,現有梁、 馮、胡、羅等主姓。黃埔村又名鳳浦、凰洲,早在北宋時期已聚居成村。黃埔村還保留有大量嶺南建築風格特色的歷史文物建築,磚雕、木雕、灰塑、鑊耳屋及青石板路隨處可見。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村內至今還保留有清代祠堂14座、家塾4座、宮廟1座,商業街遺址2處,以及數十座建於清代的民居。黃埔村還是一個名人輩出的典型僑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使中西文化思想相結合,湧現出大批在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歷史名人,如身兼三國領事 的“黃埔先生”胡璿澤、著名鐵路和公路建設專家胡棟朝、清朝著名外交家梁誠、十三行天寶行創始人梁經國、“永豐艦”艦長馮肇憲、嶺南糖業先驅馮銳等。黃埔村還保留有豐富的嶺南民俗文化。如元宵的花燈、清明的祭祀、北帝誕的飄色、端午節的賽龍舟、中秋節的拜月等傳統節慶活動;艇仔粥、盆粉、蝦餃、燒賣、黃埔炒蛋等嶺南傳統美食。黃埔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引起了專家、學者的關注。2009年,海珠區政府啟動了黃埔古港古村歷史文化景區保護工程,按照“村港一體”的宗旨,通過市政工程、立面整飾工程、景觀綠化工程、古建築修繕工程和水利河道工程五大部分,對古港古村周邊環境進行升級改造。並建有粵海第一關紀念館、黃埔古村人文歷史展覽館和韓豔剪紙館,作為呈現黃埔古港古村歷史文化的載體。如今,在這個貿易故地不遠處建起了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各國商人再次聚集在琶洲島上,“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和現代國際貿易盛會在黃埔古港一帶互相輝映。
黃埔蛋是黃埔艇上的一種菜式,據說它的起源與當時建於附近的著名軍事學府—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的學生有關。黃埔蛋是用文火做成,均勻平攤,夠薄可對面看見人有如黃布,故人稱"黃布蛋",後又因與出品地方黃埔有關,大家改稱"黃埔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