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你的鈔級文字】
⠀⠀⠀
跟Elton老師算認識很久,但熟起來其實也就是去年的事。老實說,我一開始遇到他的時候,覺得他看起來有點跩,
⠀⠀⠀
但後來剛好我們在OH卡的班上遇見,除了發現他是個很親切的人之外,另外認識他後,看見了他的 文字力 粉專,才覺得自己搞錯了,以他的文字能力,是必須要跩的啊!
⠀⠀⠀
我想在文字溝通中,最重要的除了清楚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如何讓大家願意繼續看下去。
⠀⠀⠀
我覺得我這點還在努力中,但我認為Elton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就像他的線上課文案,我完全都有看完,也刷卡買了下來(嗚嗚我的錢包)。
⠀⠀⠀
而我以前也一直覺得,文字這件事情,需要一種語感,只能靠大量練習和模仿。但真的要我說什麼刻意練習的方法,我都說不出來。
⠀⠀⠀
但Elton的課程與書給我一個啟示,這些都能練習,我只是歸類的不夠詳細,並且案例不夠廣泛而已。
⠀⠀⠀
所以我也很喜歡書中的架構,先講賣點,接著講受眾,才開始講後面的標題與誘因。我不知道他當時寫這本書的動機,但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都因為貪心,所以才沒辦法寫好文案。
⠀⠀⠀
舉例來說,我以前常常在寫東西的時候,把全部我覺得超棒的點都放上來。反而被前輩說如果都是賣點,反而客人找不到重點,不如我們分不同的顧客,給他們看不同的東西。
⠀⠀⠀
這跟鈔級文字書中鋪陳的階段一致,然而除了賣點,更重要的是這個賣點是要賣給誰。我以前常常接到一些業主,覺得可以一套文案打天下。但事實上,如果真的要讓文字得以深化,我們要依據不同的人給不同的文字,才能夠讓對方更願意看下去。
⠀⠀⠀
所以我發現很多人真的卡住,是因為都只從自己來思考,忽略如何從對方角度思考,以及怎麼把對方的痛點變成自己的賣點。
⠀⠀⠀
所以我常常也遇過一些文案,說得是天花亂墜,但很可能都是寫給老闆看的,消費者根本就直接滑過。(但相信大家都有遇過,其實目標族群是讓老闆自爽,不是真的給別人看XD)
⠀⠀⠀
接著標題,寫的誘因,以及行動方案都很重要,但一般人也都知道,這邊就不贅述了。我特別喜歡的是裡面說的『信心』。
⠀⠀⠀
主要我每次接到業配的時候,心中總是無限糾結。有時候對方給的報酬真的很高,但我猶豫的點常常是,我又不是這個的使用者,追蹤我的讀者也不是想看這個,這樣會合適嗎?
⠀⠀⠀
舉例來說,如果有個運動產品找我業配,這就不太合適。大家平常看我一介肥宅,根本就不覺得我會運動啊。曾經有次朋友發現我跑過斯巴達障礙賽,他還覺得我是找代跑的XDDD。
⠀⠀⠀
另外,像我家的長輩們就有一些有趣的偏執,聽到日本或是德國牌子,就覺得是好貨。但很有可能他們都是找別的國家代工,只是貼了這個牌爾已。
⠀⠀⠀
所以我也想說,除了把文字寫得更引人入勝的技巧之外,我個人覺得更重要的一件事還是,你如何建立起別人對你的信心。這個就沒有奇蹟,只有能靠不斷累積了。
⠀⠀⠀
但如果你覺得你的東西真的很不錯,但卻乏人問津,我真心推薦這本鈔級文字,透過這六個方法,找到你產品或理念中,最能和人連結的部分。
⠀⠀⠀
如果想買實體書的朋友,博客來連結在這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115
⠀⠀⠀
另外要是跟我一樣喜歡看電子書,我有跟KOBO的窗口要了個一週的折扣代碼,記得結帳的時候要輸入代碼才有優惠唷
⠀⠀⠀
傳送們:https://bit.ly/3ysSDqp
Kobo電子書7折代碼:KOBOELTON
使用期限:5/31~6/7
⠀⠀⠀
#忘形流簡報
#鈔級文字
#恭喜出書啦
#雖然這本早就出了
#我還欠好多本好書好課的心得
#趁疫情慢慢來介紹好了
文案力就是你的鈔能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苦澀實驗》
最近,在職場過起苦澀的日子。對,在所謂正確的職場,還是會有讓投射者感覺到苦澀的邀約。
那一開始不要接受不就好了?職場打滾又不是一年兩年,是快要二十年,總會學到一點點以退為進、欲迎還拒的技巧吧?
可能是修得還不夠。然後,職場常態是,有些邀約,被包裝得客氣,”Would you please….”,真正的意圖其實沒在跟你客氣:”You go to do….”。不是洽詢,是命令。
每次遇到這種事,都會讓我萌生一走了之的念頭,35歲以前,還很堅持知人善任這個原則,不懂得正確使用我,那何必再合作?士為知己者死,我沒有想浪費生命在消耗我的人身上。35歲以後,生活突然張牙舞爪起來,包括接踵而至的各項金錢支出,房貸、學雜、安家…族繁不及備載,也包括了血淋淋的職場現實:看重新鮮的肝、更勝歷練的腦。我於是脫胎換骨成,一個在職場上「珍惜自己位子」的中年人。也就是從前我最瞧不起的那種人。戀棧,油條,很孬。
唯一不同的,是我不再矛盾,骨子裡我仍然高風亮節,但我知道,在過得起瀟灑的日子前,我得先彎腰存活,把一些基礎準備好。人生下半場,與其當一個盡情的人(那是我在上半場最擅長的角色),我更希望少做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
而且,那些命令,打著邀請的旗幟,周而復始地在我的職涯中出現,到底甚麼意思,我也想搞懂。這會是一個hint嗎?還是一個將我的路途,從此帶往不同方向的邀請呢?
簡言之,我是一個負責替組織進行內外溝通的人,讓訊息好好地被說,也幫助品牌聽聽大家都怎麼說。我的工作,和許多人都會站得極為靠近,某部分也應證了我這十年以來的輪迴交叉主題:「極端」,和人們相處融洽,化解歧異,使他們愛屋及烏,是我熱愛的事。
但也因為跟人群站得近,對於我的職責,連帶也產生了極為多元的闡述和擴張空間:比方說,銷售,能不能叫好之後也叫座呢? 也比方說,預測,接下來到底會流行甚麼,讓大家瘋狂搶購,你能分析一下嗎?
曾經,有個我很看重的主管對我說,妳把自己看得太保守了,能夠推廣理念的人,必定能夠帶動其他的東西,銷售、人流、回購,化腐朽為神奇。為什麼要把自己只當成一個溝通的人呢?妳有沒有想過,妳可以憑藉不同歷練的累積,有天變成管理眾人的人,就像我。
ㄜ,我得說,當我的耳朵聽到銷售這兩個字,就自動關上了。即使他對於我的期許,不僅動聽,也充滿了無限可能。可惜,我志不在此。我也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我的數學程度大概只有小學五年級,可能會把公司賤賣了,還搞不清楚狀況傻數鈔票吧。)
而包裹著如此期許的邀約,反覆出現了好幾年,前些日子再度被提到我耳邊的時候,我決定,要和這個宿命直球對決。我準備接受這個邀請,也形同對自己發起了苦澀實驗。
都說投射者如果應許了錯誤的邀約,最終將會收獲苦澀。我想知道,苦澀只能作為抵禦錯誤邀約的保護機制嗎?還是它有其他的意義想告訴我?
我看著對方的眼睛,回答,好,收到,will do。
過程當然是很曲折的,還很辛苦,有一種旱鴨子划水的尷尬。也是在笨拙感油然而生的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我以為的、或我宣稱的那麼「具有彈性」。我的思考模式、執行技巧,跟著我自豪數十年的老經驗,一起逐步變老。許多被我一口咬定不可能的事,其實仍有可為。只是我的方式太舊、身段太硬。
看我笨拙的起手式,同事很過意不去,頻頻向我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一付我委屈了的樣子。說實話,開始時我覺得一萬個委屈,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把溝通的本位做好,導致必須用其他的方式,來證明部門的功能性價值。後來,她隨口一句充滿智慧的話,讓我立刻沉靜下來,「我知道,就結果論來說,這的確不是你的責任,也很難因為你做了甚麼,局面就有所扭轉。很多事情,就是『過程』,我們把『過程』好好走完,就好。」
好,別過度執著於「結果」,來拆解「過程」彩蛋吧。
爾後,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了解銷售的各項環節,東西賣得不好,當中有很多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來自赤裸的人性,這是過去在設計高大尚的溝通campaign時,我很少碰觸或深挖的。
覺得卡住了,我就走出辦公室亂逛一氣,看隨性的快閃店、看豪奢的精品間、也沒放過剛來台灣拓展的文青小食據點,閱讀大量的書,從商模開發、文案力到記憶術,龐雜得一蹋糊塗。這些看似與我被交辦的功課毫無關聯,卻是投射者喜歡與擅長的事,觀察,歸納,反思,漫無目的地接觸全新的刺激。我把探射燈對外調節到最大亮度,看有甚麼會彈返回來。
彈返回來的,除了一些新的靈感,更有對於職涯定位的洞察。以及盤根錯節的恐懼。恐懼自己不夠能力,去做範圍以外的事。頭腦包裝出來的說法是,「我堅持初衷」。事實是我害怕嘗試未知後的失敗。
這些年來往往返返的職場本題,說穿了就是這樣。在初衷之外,你願意釋出多大的可能性?以戰勝妄自菲薄的預設心態呢? 會不會,關於職場裡「錯誤的邀約」,我太無限上綱了?這段時間,我不斷反問自己。
職場,比年輕、比價格、比經驗、比勞力;同時比膽大、比彈性。會覺得苦澀,是因為在不對的時間,發起或接受了不應該由自己起始的proposal。但換個角度來說,由苦澀中累積出來的,讀空氣的能力、等待或搓合時機的身手、三折肱而成良醫的見聞,也成就了投射者洞見觀瞻的立足點。
苦澀實驗的結果,證明了,這項作業的確不該在這個時候,由我主導。不過,職場有時看重的是,過程中所展現的can do attitude。結果反而其次。問我覺得心裡苦澀嗎?當然啊,as always。
不過,我學到了一個消化苦澀的方法,那就是,把這段摸索的歷程,挑個好的時間,像case sharing一樣,分享給上位者了解,不要以為老闆萬能而無所不知,還會讀心術,沒有,他們忙到太關心眼前的事,而忽略外面還有一整個世界。讓對方知道你在過程中的碰撞,你新開發的可能,你在現階段的限制。引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如何正確邀請與使用你。
我覺得,投射者在職場中的苦澀,在所難免。若真如此,何妨讓苦澀發揮它最大的利用價值,從苦澀中篩濾與精煉出自己的本質和潛能,也形同為正確的邀請,做好前置準備。
苦澀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文案力就是你的鈔能力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獲利]一句文案,為我賺到一本書約!
明天讀書會我要導讀
《老闆要我寫文案》,
本來以為對文案有興趣的不多,
加上時間又夾在兩個連假間,
所以也就比較晚公告,
想說就來場小而美的讀書會。
結果⋯⋯對不起,
我不該低估你們學習的熱情。
放上讀書會報名連結後,
湧入大量報名人潮,一瞬間,
只剩最後5個名額了!
為了回饋熱愛學習的你,
我決定加碼分享一個故事,
一個關於文案的故事。
也許提到文案,
你會想說,
我又不賣東西,
會文案做什麼呢?
但你知道嗎?
文案的教會我的不是賣東西,
而是如何與受眾溝通。
自從我開始跑演講以來,
就常常擔負一個重任:
幫忙主辦單位招攬聽眾!
有時,主辦會
很不好意思跟我說:
「歐陽老師,
我們已經很努力宣傳了,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
報名人數卻不多。
不知道老師能不能
幫我們宣傳一下?」
其實,
我本是不碰這事的。
但後來想想,
報名人數不多,
是不是因為我太小咖,
害得主辦單位招不到聽眾。
那好吧,
既然咖度還小,
那我就靠文案來補,
所以我就答應下來了。
一開始寫,
我只是自顧自地
活動內容、時間、地點,
講得天花亂墜,
換來門可羅雀⋯⋯
後來我開始思考,
是哪裡出問題了呢?
我買了很多文案書來讀,
也買了林育聖線上文案課,
還跑去上Elton的文字鈔能力。
我發現,
他們不約而同,
提到幾個共通的「文案概念」。
那就是⋯⋯
啊!不好意思,
這我還不能說,
你自己去報名他們的課程
或是明天來讀書會就知道了。
有了文案思維後,
我成了一個體貼的人:
因為我永遠把受眾放在心上。
我的書評、影評、課評,
也越寫越快,
而且讚數不斷飆升;
後來主辦請我幫忙寫宣傳,
演講宣傳、讀書會宣傳、新書宣傳,
我點頭答應,援筆立就,
效果也都非常好!
因為我腦內,
已經好幾套文案模組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是那時要導讀一本書,
叫做《習慣致富》,
需要寫「活動文案」。
這個文案真的不好寫,
你強調習慣,還不如讀《原子習慣》;
你強調致富,又感覺濃濃直銷味。
我整天都在想,
備忘錄記了滿滿靈感,
垃圾桶也裝了滿滿失落。
好不容易,
被我找到那一線生機。
活動文案放上去後,
那場讀書會自然是大爆滿。
但更神奇的事情,是幾天後,
有間知名出版社的編輯聯絡我。
「歐陽老師,我前幾天
看到你的讀書會宣傳,
那個文案標題下得太好了!
你知道嗎?
我跟總編提到你那句文案,
她也是興奮地從椅子跳起來。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啊!
不知道有沒有榮幸,
邀請你來我們公司討論,
我們想為你量身打造一本書。」
我欣然答應,
書約也順利簽下了。
直到現在,
我還是不可置信。
一句為讀書會寫的文案,
竟為我賺到一本書約。
這比我寫爆文還要離奇啊!
我知道你好奇,
那句文案到底是什麼?
這次不賣你關子,
那句文案是:
「上流不必寄生,你本可以!」
說了這麼多,
你應該能理解為什麼這次,
我非導讀《老闆要我寫文案》了吧!
原因是,
如果我們輸在實力,
那只能認了。
但如果輸在行銷,
那絕對不能就這樣算了。
文案,
是你的狙擊鏡,
讓你瞄準目標,精準命中。
甚至,一箭雙鵰。
明天閱讀獲利,
最後五個名額,
願機會對你永遠有利。
對了,
為了感謝你們的踴躍,
明天讀書會會抽五本鳥博士的新書,
送給現場參加的夥伴喔!
至於怎麼抽,
那又是另一個活動哏,
來了就知道。
⋯⋯⋯⋯⋯⋯⋯⋯⋯⋯⋯⋯⋯⋯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U3u1Qb6HXJPbvKu4A
#歡迎分享
#文案是這時代的剛需
#沒有瞄準鏡的狙擊手不足為懼
#明天人多建議提早入場挑好位
文案力就是你的鈔能力 在 【人資iTalking 第274集】職人書訊:文案力就是你的鈔能力 的推薦與評價
為何說現在是學習寫作最佳時機?在後疫情時代,幾乎每個工作都要撰寫文案,溝通表達的能力也代表職場的競爭力,《 文案力就是你的鈔能力 》一書告訴我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