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最長的一天】#本日冷知識1529
大給厚,大家好。冬至湯圓吃完恰逢耶誕 ← 可不盡然是巧合。又忽有天文奇景日環食* 出現。科宅覺得振奮,有個梗一定要趁這個時機抖出來。
那就是海誓山盟,地久與天長——我們都知道台灣在北半球,冬至對咱來說是白天=日照時數最短的一天。但各位朋友你知道嗎?冬至後的一兩天,卻意外的是地球上最長的一天。
「喔,科宅又在說瘋話了。」不不,其實道理很簡單,講個五千字你就懂了。喔喔不,別走ㄚ。三年前 Vsauce 有一集 "How Earth Moves" (地球怎麼動),只要看懂了你就會相信......麥摳的眉毛了。而小編沒有那麼俊俏的眉毛,於是只能試圖用文字和大家解釋三維空間中的運動現象。
「別試了。不會有用。」那好,我只講重點,那之後仍有興趣的人我們在留言區繼續聊問答ㄅ。
「冬至是白日最短」和「冬至後一兩天是一天最長」兩個陳述之所以不矛盾,當然是前者的 白日 和後者的 一天 說的是不同的定義。冬至是一年中日出最晚、日落最早,所以由日出到日落的日光時間最短的一天,主因是地球自轉軸傾倒了 23.5 度角,冬至這天對北半球來說太陽的「赤緯」(相對於地球赤道的仰角)最低,所以運行的軌跡很快就遇到地平線了。
後者的一天指的是 #太陽日(solar day),定義是今天的正午(日正當中)到明天的正午之間經過的時間。是透過觀測太陽方位,也就是看日晷的竿影來決定的(因為直視太陽眼睛會瞎,母湯喔)。
【是的,一年當中的每天其實並不一樣長】,如果你忘了這整篇文章的內容,記得這點就值得這集的冷了。這個事實反而對現代人來說比較驚訝,因為我們拋棄日晷很久了,都是透過精密的電子鐘錶/機械鐘錶認知時間。
鐘錶上的每天都等長的一天使用的是「平(均)太陽日」,也就是將一年平均分給 365.2425... 天後的結果。導致的結果是,若我們實際在 12:00 去觀測太陽,就會震驚地發現「一年裡只有四天你的手表說的正午會是真的正午」。
現在是年底,在推特、IG、FB的天文社群會開始流行發一個有點神祕的圖:2019 年的太陽軌跡。這個叫做「日行跡」(analemma)的圖是在一年之中,每天的同一個時間在同一個地方拍攝太陽。把所有照片疊成一張,得出的太陽8 字形軌跡。8字形之中,只有太陽位在 8的對稱軸上的四天,手表的中午和日晷的正午(竿影最短)會重合。
其餘日子裡,因為手表的時刻和日晷的時刻之間逐漸產生起起伏伏、你追我趕的落差,所以「同一個時間拍攝」(手表時間)太陽,才會在天上不同的位置,這就是日行跡的簡要由來。
是什麼造成每一天太陽不肯乖乖同一時間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呢?地平論者:因為太陽和你我一樣都會賴床、上班塞車。地心說天文學家:笨笨的,當然是因為太陽除了繞地球運轉之外,還繞著一個本輪(epicycle)所以忽快忽慢的。這些不合時宜的可愛言論以下省略。
我們親愛的科學克卜勒:那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的軌道不是正圓。橢圓軌道中的「等面積定律」(後世:克卜勒第二定律)說道——地球在近日點時運動得快、在遠日點時運動得慢。
這裡我真的無法解釋得比 YouTube 的解釋之王好,所以若你感到興趣,請從這個時間碼 [9:17] 開始看個半分鐘
youtu.be/IJhgZBn-LHg?t=557
地球的近日點在近代都落在 1 月 2 號到 5 號左右。下一次是落在 2020 年 1 月 5 號。←造成這三天落差的原因超有趣,近日點並不會自己亂跑,而是我們的曆法採用閏年,日期會亂跑,每四年一循環的緣故。
但一年最長的一天又不是地球近日點(perihelion),而是在冬至後幾天,原因就有點難用文字說明了,簡言之又是地軸歪 23.5 度的關係,因為太陽日是以太陽為準,太陽在黃道面上,但地球自轉是在赤道面上運動的,這樣3D的相對運動關係所導致的。
容我這麼簡化,如果地球是正圓形軌道公轉,則最長的太陽日會有兩天,一天在夏至,一天在冬至。但與橢圓軌道的影響疊加之下,冬至+近日點的那一次就贏了。至於冬至和近日點之間只差三周這件事完全是天文學、以及人類歷史的巧合,#米蘭科維奇 先生對此頗有研究。
在日行跡上,最長的一天是8字形較大的那個環上,水平切線碰到的那天。也就是 12 月 25 日前後。
講那麼多這神奇的一天比平均值長多少呢?大約 30 秒而已,非常不顯著 XD
說真的,我這篇文章非常粗糙 sketchy,完全沒有想解釋到 100 % 準確,一來那樣要多花五千字,二來我自己也是花了三年才搞懂,何苦要和各位苦苦相逼 XD 只要和大家報告有這麼一回事,挑起大家的興趣之後,改天若各位忽然想起,想和朋友說,卻~~燈冷~~發現自己不是很懂的時候,就會再次認真研究了。
慢慢來,太陽不會跑走。這冷知識大概一千年內都不會過期。地球公轉軌道最大的擾動來自於月球和木星的萬有引力。
最後,你知道嘛?不只冬至和地球近日點差三個禮拜,今天和 #民主到期續約日 也差兩個半禮拜。去投票,該死的,沒有藉口,多謝。
*附註:和日全蝕一樣,日環食只有在當天日半球的狹長地帶才能看到。2019/12/26 的日環食地帶的緯度低,通過斯里蘭卡、新加坡,在台灣只能觀測到日偏食。但好消息!近在 2020/06/21 的日環食地帶會通過台灣。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斯里蘭卡 緯度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冰振香蕉!]冰島學人種香蕉?是真的,其實一早有
(原文:https://bloom.bg/2PUIkW3 Bananas May Be Iceland’s Next Big Thing)
呢篇講香蕉,是真的。香蕉都好多學問。但講到尾都係有錢就任性。
冰島雖則大(相對於佢嘅人口),但冇乜礦物資源,冇礦石出口,冇石油。甚至連耕地都冇乜。不過冰島倒係有出口鋁,同一般人理解唔同,鋁雖則貴,但蘊藏量其實好多。煩/難/貴在乜?中學化學有講,有啲金屬就咁掘到(金銀),有啲用火煉已經得。但因為鋁太活躍,痴得太實,要用電解先煉到出嚟。
用電就梗係貴,所以其實產鋁嘅國家全部都係平電價,印度,中國,俄羅斯,巴林,阿聯酋,南非(亦都同時係啲話Q知你污染嘅國家,又同時係啲國家補貼特多嘅國家)。冰島就係異數,但亦都係因為電平。因為有地熱同水力發電。
但冰島除咗旅遊業,產鋁,銀行(已死)同埋捕魚出名外,其實曾經有香蕉業。講緊差不多1940年代。
有些少常識都知,香蕉係熱帶/亞熱帶植物,冰島本身唔適合種蕉—甚至冰島根本唔適合種嘢(咪話耕地少,一係就山一係就火山灰)。但點種?在溫室種!冰島除咗溫室種蕉仲種好多嘢。
當時最初係因為入口生果有關稅(保護本土農業喎),生果貴,而冰島又有地熱,所以溫室種香蕉都有競爭力。後來就移除關稅(應該因為歐洲一體化),就當然收晒皮。
即使在1940年代仲有產蕉時,冰島啲蕉其實都係比較流。有溫室又點?冇乜日照嘛。人地赤道國家種蕉幾個月搞掂,冰島嘅搞兩年。唔執笠就假,係多得關稅先養住一排。
又不過,有個都市傳說話(BBC都講,其實好多時都錯),冰島係歐洲產蕉大國。首先,歐洲本身就唔多產蕉!大國係印度,中國,印尼,菲律賓,非洲同南美啲國家。另外,歐洲產蕉最多嘅,其實係法國同西班牙萄葡牙—但都係在海外屬地。意大利希臘都有,但你話在咁高緯度產蕉嘅,應該得冰島咁痴線。
彭博呢篇稿,都係講冰島一年九個月冬天,又冇乜太陽,先天根本冇可能種蕉。但勝在有地(唔使係耕地),有地熱,同埋(我講嘅),有錢。
而家又再興返種香蕉,一樣都係溫室,足球場咁大嘅溫室,六層。其實係一大個project,做埋resort種埋其他嘢,在冰島整到地中海咁喎。希望吸引遊客喎。好似亞馬遜個總部咁喎,或者好似新加坡濱海灣公園咁(一樣係有錢任性)
遊客怕且就有嘅,去睇下呢個項目都應該會。但嗰啲蕉,就真係有錢任性自high啫。
小弟只係讀過經濟101,但反而係讀衍生工具時,讀過講comparative advantage。係個相當靚嘅理論,實唔實用另計(其實都ok)
始祖李嘉圖用嘅比喻係衫同酒,英國同葡萄牙(因為某啲原因冇用法國)。葡萄牙膽正命平,人工成本低(係喎,幾百年前已經係,根本冇進步過),所以係有絶對優勢,整衫同整酒用嘅人力時間都係少過英國。但,係咪就葡萄牙生產晒所有嘢呢?唔係。
聰明嘅方法係,搵到英國有相對優勢嘅東西—即係話,葡萄牙係兩樣嘢成本都低過英國,但有一樣冇爭咁遠—就係衫(呢個例子佢啲數字亂作,但不影響大局),衫嘅成本葡萄牙低過英國少少,酒嘅成本葡萄牙低過英國多多,此所謂相對—所以根本係應該分工合作,葡萄牙全力做酒。咁咪冇資源整衫?就英國全力造衫!然後,有樣好東西叫做國際貿易。雙贏的
詳細,就梗係自己睇維基啦 http://bit.ly/2PTwtrf
重覆一次,第一次讀到呢個東西時,驚為天人。因為諗到嗰個真係天才,現實有啲咩阻力都係其次,呢啲就真係學術之美。
咁然後,唔知睇邊個寫(九成都係楊懷康之類),都係講呢個例子。講返,其實而家咁嘅時代,你英國整個溫室出嚟,整返法國咁嘅氣侯咁嘅風土(Terroir),在英國整波爾多紅酒,冇話唔得架!但浪費社會資源咁解之嘛。
所以,在冰島種蕉,其實都係咁嘅一回事。當然你睇到,現實至少仲有兩樣嘢。第一,上面有講,有關稅之下,好多其實冇競爭力嘅行業,都可以搞到有競爭力。極端啲以後邊個食宮崎芒果靜岡蜜瓜就打靶,迫你食本地嘢,冇話唔得架。你見韓國(以前)大陸(而家)都對進口電影有限制,同一道理。
第二,不幸地都要講,就都係政治。李嘉圖當然係pro trade (其實有冇經濟學家反貿易?)。但現實係,邊個保證聽日人地仲會同你交易。原本嘅例子,冇衫著冇紅酒飲好閒。冰島冇蕉食都好閒—但如果係糧食呢?都唔使咩好極端保護主義,都會諗糧食安全同自給自足—否則你全部糧食都靠進口,人地唔同你貿易你再多錢都冇用,燒銀紙啦。
第三,都係同上面類似。若果係打仗,一樣,一禁運你就坐低。好多國家都要進口石油或其他物資,一有阻滯嘅,唔會頂到好耐。二戰時德國海上封鎖英國,見艇就炸(最後自食其果);盟軍一樣封鎖德國進口石油(結果迫到德國研發出煤轉油呢啲咁撚偉大嘅發明);日本要偷襲珍珠港,希望快手打殘迫美國求和,完全唔敢打長期戰,亦係因為冇資源(亦因為咁要在太平洋周圍侵略);而家南海咁多爭端,美國又要用島鏈封住中國,中國面對馬六甲困局(運石油),企圖用「珍珠鏈」(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港口,緬甸,馬來西亞)反制,兼且搞咩緬甸高鐵巴基斯坦高鐵,一帶一路云云,好多都係因為直出印度洋。所以你叫人唔好生產靠同人地貿易,實際上好多阻力—邊個保證你聽日都仲同同我交易先?
斯里蘭卡 緯度 在 跟著凱南瘋旅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新文章】〈台灣紅茶再起:南投魚池紅茶(上)〉
在我看來,與印度、斯里蘭卡等知名紅茶國度相較,台灣紅茶可算世界紅茶系譜裡,極其獨樹一幟的一支。當然位置上風土上自有先天優越條件:熱帶與亞熱帶間、北迴歸線南北一帶,公認最佳茶區緯度;海洋環抱帶來的溫潤多濕氣候,以及複雜多山地勢,於島內各處形成無數微氣候帶,孕育出多元多樣的茶區……
→ 更多紅茶文章:http://goo.gl/lEClpF
斯里蘭卡 緯度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斯里蘭卡 緯度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斯里蘭卡 緯度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斯里蘭卡 緯度 在 世界第八大奇蹟:斯里蘭卡(SriLanka)獅子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80 米高的「獅子岩」像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墜落在一片遼闊的平原之上。「獅子岩」是 斯里蘭卡 「文化金三角」的重點之一,1982 年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 ... ... <看更多>
斯里蘭卡 緯度 在 一 的推薦與評價
解析 (甲)南洋群島居緯度0 ~5 間,少見熱帶氣旋活動。 ... 故乙為巴基斯坦,丙為孟加拉;丁國佛教比例高,為南亞唯二的佛教國家斯里蘭卡(另一為山中小國不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