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採訪許詮。雖然K哥和許詮很熟,但雪倫之前一直沒機會和他好好聊。我之前就蠻好奇,28歲已升為阿里Lazada副總的他,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特質呢。
從書上認識的他,很有策略,幽默犀利。真正和許詮面對面聊天,我發現,如果你身邊需要值得信賴的智囊團,他大概就是屬於這類朋友——不只很有方法,還會慷慨地把秘訣分享給你。他喜歡也深信:大家一起好,一起成就更大的事情😊
本集節目,你可以聽聽許詮的跨國職涯——他怎麼獲得出差各國的機會,又怎麼找到外派工作?(他不僅出差日本、歐美、中國大陸;管理的團隊,涵蓋印度、印尼、新加坡...多國人種。外派時,隔壁幾條街區,甚至發生恐怖炸彈攻擊...。面對多文化衝擊,又身處劇烈高壓的互聯網產業——跨國工作,仿佛一場比遊戲還刺激的戰鬥!)
「不只出國工作,還要在海外活得好...」是雪倫非常想討論的一個主題。這集節目,許詮將「心法+策略+實操」都分享給聽眾,助攻你在國際職場,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7OwV3Z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3yU35qG
Spotify:https://spoti.fi/3maH1V1
許詮的書:《不要輸在只知道努力:90後外商副總教你打破年薪天花板》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775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EHLAO Charles Te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言論自由~ ? 講一下你的看法? 訂閱觀看更多影片: https://goo.gl/jUBrdt ► 上两部影片: 1) 求你不要再出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了啦!試吃Tealive最新推出的珍珠乾撈泡麵 | Tealive x Mamee Mi Goreng Boba | 開箱試吃 https:...
「新加坡人種」的推薦目錄:
新加坡人種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昨日施打數:256,777
台灣疫苗總施打:8,875,048
台灣疫苗覆蓋率:35.84%
台灣疫苗庫存貨:624,952
⚠️ 疫苗拉緊報 ⚠️
不過,我想要說的是,印尼、泰國、韓國、越南、菲律賓、南非、古巴、馬來西亞、伊朗,一堆國家都比台灣更缺疫苗,因為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能像台灣一樣靠自律就能守住疫情,事實上現在還有許多國家每日確診數都破上萬人,死亡上百人。
鄰近台灣的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尼缺疫苗的急迫性更是嚴重,因為亞洲疫情最慘烈的區域就在東南亞(新加坡因為疫苗接種率高,每日確診人數約上百人上下),而東南亞的其它國家疫苗接種率卻依然的低迷,國家人口跟接種數還是不成比例。
其實這次疫情也看出來各國的國際地位,疫苗取得的先後順序,就是一個明顯的國際地位,歐美國家幾乎是全球最先施打的地區,亞洲最先施打的是中國、日本、新加坡,就連韓流一哥的韓國取得疫苗也沒有像日本那麼的容易,更別說是東協國家了。
嚴格來說,東協國家還不是最缺疫苗的區域,非洲才是。非洲國家施打疫苗的比例超低,而本身人均GDP就落後全球許多的非洲更沒有落實到篩檢,因為要檢驗病毒也是要錢的,目前真正有落實篩檢及隔離的非洲國家只有經濟比較發達的南非才有做到(確診數近250萬人),其它非洲國家人民很多都吃不飽了,更別說要花費篩檢根本是天方夜譚。
所以非洲黑數一定很多,沒有落實篩檢跟隔離,就會有黑數的存在,連篩檢都很難達到了,更別說是施打疫苗。這次的病毒是透過人傳人的,只要地球上還有人確診,那全球就一樣的危險,現在台灣能施打的劑數是 950 萬劑,但非洲一堆國家施打數只有幾萬劑跟幾十萬劑,還是靠歐美國家贈送的,這就是疫情下我們所看見的「人類差別」以及「殘酷現實」。
這場疫情為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目前全球已死亡 420 萬人,經濟損失難以估計,這波疫情目前依然還在全球持續著。這次奧運各國選手摘牌,各國都在慶祝歡呼。如果有一天武漢肺炎從地球上消失了,那麼我想全球人類應該不分彼此、不分國家、不分人種及階級,都會一起歡呼。武漢肺炎能從世界上消失,這應該是地球上的全人類最祈求的事了。
#分享版主兩年前去辛度的家鄉旅遊時的照片
#印度是個很特別又大開眼界的國家
新加坡人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醫院內部對於Delta #未雨綢繆 做了一些討論
高層裁示:
疫情應該會在1-2個月後再來,而且高峰將會是萬華區經驗的1.5倍
這推論基礎是站在Delta有更強的傳染力,並觀察到:
A. 看起來亞洲各國根本就擋不住
B. 更何況看來二劑疫苗已經逐漸退守為避免重症
C. 必然的疫苗供貨不穩、延遲交貨、產能不足
全球往第三劑增強的方向
但是有沒有能夠斷傳染鏈的功能(這是疫苗的公衛初衷),不知道
這更是造成WHO罵先進國家搶窮國疫苗接種率
目前Delta盛行的英國,開放後反而確診數微微下降
院內感染科專家是認為英國二劑覆蓋超過60%發揮效果
而目前台灣疫苗完成二劑的基礎,遠遠不夠
—
但是我是覺得這個推論,太過於悲觀
因為台灣最主要優勢是 海島封閉環境
不用像是新加坡要開放一定程度邊境商貿
台灣對外也只有一座機場
要像2020不斷延長外部疫情進入台灣,是相對容易
但是既然delta或delta+之後的變異株,總有一天會進來
還是要提出建言
1. 邊境防疫要當底線守住
主要機場既然只有一座,14+7就好好嚴格實施
#不要再受任何壓力改變政策
無關政治,這非常重要,卻勿再因小失大
要鬆綁正政策的唯一依據,是二劑完成接種率要達標
2. 檢討社區所有室內建築的通風
當Delta的傳染指數高、傳染力變強
這其實代表 #短距離 的 #氣溶膠傳染 比例會增加
氣溶膠與飛沫傳染是我們人類自己分出來的
但是實際上,病毒是會隨著疫情狀況提升氣溶膠比例
簡單講就是該多囂張時,病毒就會多囂張
在盛行區你隨便出個門,無論怎麼防都有可能被傳染
就是這個原因
而建築物在去年就講過,日後包廂式空間威脅會增加
在通風回風的系統,隨時有關閉混風,甚至從此捨棄混風
或追求全面成為開放通風空間,或許是環境上必要的準備
3. 慎防家庭感染,與準備家庭隔離量能
環南市場案就爆發家族兩戶10人以上的確診
這其實在印度有許多多代家庭更多這樣的案例
除了不同年代的族群衛生習慣不同
也常常有:媽媽被感染,小孩就必定被感染的定律
先前討論過疫苗目前無法防止密切接觸傳染Delta了
所以防治家庭傳染,是要全家與社區要共同訓練的
防治家庭傳染很重要的就是
以後回到家絕對是:#先把自己清洗乾淨再與家人互動
這個重要性應該不會亞於在外勤洗手戴口罩和社交距離
另一個進階,就是準備好一人一室的預備空間
當疫情再來,家有確診者,可能就要準備好一個房間
該房間要有可以獨自使用的廁所
這樣當病房與檢疫旅館量能不足,需要像是美國居家隔離觀 察
家裡有這樣的準備是最好的
至於家中有確診者,如何保護確定是陰性但是需要照顧的小孩
個人建議社區可以開始討論互助托育的機制
4. 第三劑政策提早準備,建議 #洗牌式混打
這講得很簡單,但是到時各種意外
首先是第三劑更是會遇上供貨更不足的問題
那是WHO講的,掠奪窮國疫苗,意思就是搶產能
所以拜託屆時不要再任何保守
變異株的時代來臨,我們會需要更多T細胞免疫增強抗體
按照美國NIAID(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之前的建議
第三劑若要實施,必然是混打
因為公共衛生政策還要鎖定同廠牌,實施上就太困難了
民眾不方便、政府也不方便
且這些數據都跑在變異後面,所以決策還是要有膽視的
疫情時代已經不是一個可以通融保守的時代了
—
另外補充一點對國產疫苗的看法
國產疫苗一定是國家必然發展的必然項目
像是巴西就很明顯受不了採購卻各種延遲,甚至根本買不到的壓力
開始聲明發展自己的國產疫苗
但是面對越來越困難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場域
免疫橋接是一個短期不得不採取的信仰工具(在沒被國際組織接受前)
唯獨能做的是釋出更多數據來阻卻疑慮
有疫苗如curvac,它失敗了,高端聯亞如何避免這前車之鑑?
這必然要以最淺顯清楚的方式來說明
疫情時代,各國都會有政治紛擾
甚至在疫情時代在各國當政務官的都很倒霉
Delta的出現,有點像是戴資穎的第三局
人類疫苗覆蓋率和變異速度一度被拉開了,很挫折
但是要做的還是一樣
先決要件就是透明(be transparency),才能步伐一致(be consistent)
才能進而找出共同經驗,為後人種樹,為後疫情時代開路
這是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會面對的挑戰
新加坡人種 在 TEHLAO Charles Te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來,言論自由~ ? 講一下你的看法?
訂閱觀看更多影片: https://goo.gl/jUBrdt
► 上两部影片:
1) 求你不要再出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了啦!試吃Tealive最新推出的珍珠乾撈泡麵 | Tealive x Mamee Mi Goreng Boba | 開箱試吃
https://youtu.be/WgzF2r8n3GM
2) 便宜又實用的居家神器開箱!| 居家用品 | 開箱
https://youtu.be/2cmKYWw8vjc
► 热门影片:
1) 馬來西亞是只屬於馬來人的 | TEH佬
https://youtu.be/UB48MnJEpEQ
2)【10個馬來西亞人來到新加坡最不習慣的事情】新加坡的馬來人都喝酒吃豬肉?!| TEH佬
https://youtu.be/h-WmTHDYhmU
3)【揭穿耳燭的真相】在耳朵裡點蠟燭啦喂!(正在用餐的朋友晚點再進來)| 開箱 | TEH佬
https://youtu.be/tFznSpzoAx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arlesteh666/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arlesteh99/
E-mail: charlesteh99@gmail.com
#沒文化 #棕色皮膚 #種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rGUf3xKw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th3JTYuP-VR1jVbqG8kdXNB42Sg)
新加坡人種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IztIgIsveQ/hqdefault.jpg)
新加坡人種 在 一大粒人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ㄧ大粒夫妻倆看疫情VoL.2 』今天我們會談到有關中國幫助義大利的議題 ~請大家不要過於放大,先不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們夫妻倆沒有任何褒貶,只是就這次的事件回答 🙇🏻♀️
自昨天放上了第ㄧ集之後收到了留言與私訊鼓勵真的非常感謝 ~
這集我們談的主題有 👇🏻
6. 你怎麽看義大利醫療系統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Italian medical system?
7. 你怎麼看義大利政府這次面對疫情的反應與處理方式?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ponse and further reaction of Italian government when facing this epidemic?
8. 對於那張最近在網上的圖片(中國揹著義大利)有什麼看法?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picture (china is carring italy) that recently published online?
🙋🏻♀️ 再次聲明
影片內容完全只屬於我們夫妻倆的觀點 並不代表所有在義大利的台灣人或義大利人,請大家以一個比較開放的態度觀賞
義大利是一個共和國,在義大利有20個大區,每個大區分很多個省份,每個省份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生活習慣、想法甚至是講話的語調、方言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兩個討論的內容是針對就我們周遭的變化與整體得知的訊息討論,再加上家裡這位已旅外11年,所以以他眼裡所看義大利的觀點也不大一樣,所以請大家也不要太嚴格或偏激的看待這支影片~
#人妻再次MerMer - 針對影片中英文口音問題,請大家不要再挖苦我了🤷🏻♀️~~畢竟我在新加坡6年了,我的口音都不知變成哪來的(這邊沒有說新加坡英語怎麼樣喔!只是說因為在新加坡工作,每天遇到不同人種,要切換不同口音所以很混亂而已)還有我不是英文老師,對於文法沒那麼講究或熟透,還請(英文老師們)不要太FOCUS在文法,我現在講什麼文都很爛(包括中文)但是我老公聽得懂就好,我已經很滿足~謝謝大家包容
----------------------------------------------
💁🏻♀️你懂ㄧ大粒人妻的義式嗎?
🇮🇹Vlog 讓你從更日常的角度了解義大利喔!
💁🏻♀️喜歡我的影片的話,希望大家幫忙訂閱、分享加按👍🏻!(如果大家有什麼話或問題想跟我說,我會很高興回覆大家留言的!)別忘了訂閱後要把"🔔"打開讓你更快收到新片消息 ❤️ 你的支持是給我最大的動力~
http://mrsferrari.piee.pw/N3Q7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j3hf5hkWUo/hqdefault.jpg)
新加坡人種 在 Joi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加坡 是由四種人種組成分別是華裔、馬來裔與印度裔還因為新加坡是國際大都市是很多歐美企業在亞洲的總部所以也有為數不少的歐美人基督信仰高達18% 另外三種人並不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