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北宜乖寶寶活動心得】
我滿久沒有參加類似車聚或團跑的活動了,今天一到北區集合路段就有一種很懷念又熟悉的興奮感,從「前方高能」變成「全方高能」。
我跟過的所有機車團體活動,都讓我很清楚的感受到彼此之間的一種共同默契,那個感覺很有趣,也很美好。由其是行進間,幾乎每台車都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這個自己人」、「這個在地人」、跟「這個北爛」。
-
從新店端出發到坪林,一路平均車速大約是25。說真的比較是堵車的感覺。手麻、屁股痛、腿痠。雖然車速很慢,但是還是繃緊神經,因為車真的很多,密度很高,如果出一點狀況很容易就變成連鎖效應。
我很久沒有騎車騎到一直打哈欠了,而且是在有後坐聊天的情況下,兩個人都一直打哈欠。龜速行駛的疲勞感真的浮現得很快。
路上有遇到大霧,但因為車距近、速差小,基本上沒有感受到有什麼壓力。一度遇到兩個分別BMW跟哈雷的低能,跨雙黃超車,差點就在我面前把對面的仿賽幹掉。(很多人都有拍到,牠們一路都這樣騎: https://youtu.be/lAnJPMioC08 )
-
到了坪林,有指揮引導停車在活動公告處,一切都很順利,讓人感覺很友善。我到全家便利商店上個廁所、吃點東西,前後大概被認出了6、7次吧?顯然我戴口罩是沒有任何隱匿效果的。(歡迎補充你覺得我最好認的外觀特徵)
下午原本預定還有事情,所以沒待很久就啟程離開了。
回程的路上,我徹徹底底的感受到了我們一直在訴說的區間測速問題。
我騎車這10年來,從來沒有這麼強烈感覺我好像隨時會從後面被撞。
真的是一路都會在低頭看儀表。
因為車速太慢 (40),要照著自然的車感去外內外過彎,會覺得自己花過多的時間在「橫跨車道」,滿腦子都在對自己咆嘯「你在幹嘛???這樣超危險!!!」
幾乎全程必須要用車體是立著的方式,打龍頭過彎。
有些比較大或比較深的彎,覺得用很違背身體感覺的方式去過很危險,所以就以比較自然的方式過彎心、補出彎,低頭看個表:55。
於是又得在接下來的直線放慢到誇張的20、30。
-
一路上,有車速比較快的刷過我,後坐就跟我說「欸你看,是趕著去吃香腸的。」
不禁讓我想到確實有這個狀況:到處都有人在臨停。都明顯不是有狀況,而是在等時間。機車、汽車、卡車都有。
要是北宜真的多些香腸攤,去宜蘭玩或上台北的都不用吃飯了。到了都滿肚子香腸了。別叫什麼北宜公路了,叫「香腸公路」好了。
(在此正式向台灣車圈,尤其路權圈提案,繼「塔防街」後,讓我們歡迎「香腸公路」一詞。)
-
設40的速限加上用區間測速來執法,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低能想出來的。
就照前輩說的:讓他去騎/開一次,全程遮住他的儀表,看他會不會開超過嘛。
我認為這是一個穩贏的賭注。
這次的活動也是一個「拉粽子」的行為,指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一環綁一環,幾乎沒有一個是有辦法單一處理的,就像綁成一大串的粽子一樣。一但想處理,一拉就發現一大串,有時直接就重到讓人覺得根本沒辦法處理。
為什麼這麼多重機在北宜?啊你雪隧給不給走嘛?
雪隧為什麼不給走?一下說窒息、一下黑箱民意的在機機歪歪嘛。
為什麼這種鬼話可以被拿來當制定制度的依據? 權力結構有很嚴重的問題嘛。
粽子一大串,一路拉到變成政治鬥爭也顯得一丁點都不奇怪。
-
除了今天大家一起來屁股痛一回、喊喊話、彼此激勵,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更多人要知道在這個大家希望改變的大局之下,我們短中長期、個人、與朋友、和跟大團體的時候能做什麼。
做好你平常的駕駛行為,並且讓自己成為一個促使改變的力量。傳遞正確的資訊和觀念。這不是為了什麼狗屁觀感,這本來就應該。
當大家一起,我們就有機會拉起這串平時看來令人絕望的粽子。
-
謝謝大家。今天能跟大家騎這趟是我的榮幸。讓我們繼續努力!
新北區間測速路段 在 康康嘴機車 #GOC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北區間一起串連! 就是這麼簡單!
#非速不騎 #政府腦洞開起來
https://tw.mobi.yahoo.com/news/%E8%BB%8A%E5%8F%8B%E5%93%AD%E4%BA%86-%E5%8C%97%E5%AE%9C%E5%8D%80%E9%96%93%E6%B8%AC%E9%80%9F%E6%93%AC%E5%BB%B6%E4%BC%B8%E8%87%B3%E5%AE%9C%E8%98%AD-04403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