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請分享幫集資
🥺不要臉的我,又要來集物資了,這次有兩個地方,一個是狗園 #屏東高樹賴媽媽的毛孩世界 ,一個是資助第三年的山區小學 #興中國小 ,大家可以選擇自己訂購寄過去,或由我代購找廠商,一起送過去喔!!
🐶狗園需求:
涼感墊,散熱墊,尿布墊,這些蝦皮找的到呦!!
(寄件資訊:屏東縣高樹鄉新南村興店路17號,0903008001,賴初瑛)
👫興中國小:
要開學了,特殊家境孩子們的課後照護班,也要回復正常了,目前會需要白米、麵條、點心、保久乳、沙拉油、洗碗精~~~等,的日用品!!
(寄件資訊: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興中巷46號(高中社區發展協會)07-6883782)
#社團法人臺灣浪愛重生工作犬貓協會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新南國小課後社團 在 小花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聞分享】
台灣,真的不一樣了。
雖然才剛起步,雖然學生不多,但無論是基於未來發展性、興趣或者對他國文化的探索,無論是商業性的,或是理想性的,這都是一件好事。
小花媽相信,台灣透過新南向政策等相關政策,從官方、民間,雙向、互惠的交流。不過度的依賴過往以血統論定的因素,打開更多的可能,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開始對身邊的人產生好奇,進而升起了解的慾望,然後,就去做了。
事實上,小花媽覺得,台灣下一步應該做的,是廣納人才。
培養人才,是未竟之功,台灣正在急起直追。
人才的來源,小花媽認為,可粗分成三類。
一是待培養人才,這是為什麼台灣政府正在努力的從國小、國中,甚至是選送優秀台灣學子以及優秀東南亞學子,相互交流。
二是儲備人才,像是藉由新二代、新住民、派駐台幹、台商等對於新南向國家的了解,進而規劃、制定、開展相關政策,都是加速台灣與新南向國家密切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是勞工人才,特別是在台灣工作的外籍看護、外籍移工。台灣一直嚷嚷著缺工問題,因此,產業界希望大量引進外籍移工。但同時,過去台灣對於低階藍領勞工的規劃與聘用卻有層層阻礙,且充滿著剝削。然而,台灣各行各業都可以開展與新南向國家的交流,且各行各業都需要新南向人才。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多半具有一定中文口語水準,且有一技之長的外籍移工、外籍看護,不就是台灣最大的人才庫嗎?
截至2017年為止,台灣已經有超過62萬的外籍移工。
這些人,在協助台灣的建設、協助台灣傳統產業的維持以及興旺。而其中的一些人,擁有一定的學經歷,只是礙於國家身份,礙於許多因素,來台從事勞力密集的工作,就如同多數台灣人在澳洲打工一樣。
當然,還有學術上、政治上、經貿上的人才,這些小花媽就不再贅述了。
這些人,就是台灣亟需的人才。這群人才,缺的是機會和訓練。
在亟需人才的這個當下,台灣應該擴展更多人才的選用制度,鼓勵各行各業留任適合的外籍移工。若有需要,提供相應的教育訓練制度。在既有的基礎上,對於開展新南向市場,或許更來的事半功倍。
小花媽相信,並且期待,未來,台灣能夠有更多的人,投入新南向語言的學習,成立更多新南向相關社團、課程,重新思考自身、社區、國家和新南向國家的關係,真真正正的了解,過往充滿誤會而引發歧視偏見的國家,以及其人民。那麼,台灣將會是亞洲最開放、最具有國際視野的國家。
「丁氏秋表示,目前學校有11位小朋友上越語課,但只有兩人的媽媽來自越南,十分特別,教學採一、二年級一班,三年級以上一班分別授課,除了教育部編定的課本外,也會帶入故事書、手作活動,讓小朋友多學一些單字。」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299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