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六都輕縣市 政策不改問題不解】
社會住宅是保障弱勢居住權的重要政策,但蔡政府對於社宅的興建卻是重六都、輕縣市,無法全面落實居住正義。今天(9/27)在內政委員會質詢內政部花敬群次長時,我要求內政部應盤點社會住宅建設數規劃基準,尤其是新竹縣市目前規劃興建的社會住宅額數遠低於人口增長速度,不應單以縣市層級作為社宅興建的原則,獨厚六都,應核實評估人口成長數及其需求,以人口增長數納入規劃標準之一。
近十年人口成長趨緩,台北、高雄等縣市人口負成長,新竹縣市卻逆勢正成長,新竹市增加21.2%,登全台之冠,新竹縣亦增4.8%,出生率排名全國第6,因竹科及AI智慧園區等就業需求的發展與帶動,淨遷入率全國最高,住屋需求大幅提升,卻也導致房價上漲,七成的基層勞工、青年,無法有合理宜居的住所。而大新竹的發展仍持續成長,未來居住將成為民眾最直接的民生問題。截至今(110)年8月,新竹縣市已決標及待發包作業的社會住宅僅1257戶,且除六都外的16個縣市,含規劃中未確定的社宅戶數僅15,158戶,與六都相差約4.5倍之多。從社會住宅此一政策,即可見中央將資源過度集中在直轄市,更別說統籌分配款等其他資源,地方縣市總是看的到吃不到,也難怪許多縣市想升格為直轄市。
縣市分配不均的問題並非升格就有解,而是中央政府的政策規劃、財政分配嚴重失衡,若不從根本著手解決問題,只會造成 #富都窮縣 的狀況益發嚴重。因此,我要求內政部從社會住宅開始,重新檢討現行設置標準,全台不分縣市,採人口增長比率與地方發展未來性評估投注資源,打破重六都思維,使每個縣市都有平等的權利守護人民安居樂業。同時要求內政部針對新竹縣市重新盤點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策,務必為新竹縣市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安居之地。
#中央重六都輕縣市
#打破六都思維
#重點是妥善分配
#為竹縣青年爭取居住權
林為洲服務團隊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
「新竹市 出生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出生率排行- 北部縣市鄉鎮區| 2007年- 2020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新竹市有獨特的「三高一低」城市DNA,所得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慘!管理費少子化後直逼租金跟日本一樣,引爆房價崩盤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問卦] 高雄自助餐這樣夾多少合理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問卦] 同事早下班過情人節遇上大雨,笑死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新竹市 出生率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我們應先思考的未竟之業…
這一週最熱門的討論,不外乎是 #新竹縣市合併 的議題了。身為一個每天得趕在光復路塞車潮中接送孩子回家的忙碌媽媽議員,只能在繁多的工作行程、陳情處理、育兒、家庭等各種身分忙碌輪輾的夾縫間,努力地思考這問題。
新竹縣的竹北,其實也是我熟悉的生活圈,婆家在竹北,曾在竹北住過幾年,每天橫跨頭前溪的漫漫通勤生活我也經歷過;之前因為特色公園運動,也參與過新竹縣府前的抗議聲援以及公園研討會。我知道,很多竹市媽媽跟竹北媽媽所在意的議題與煩惱,都有著高度的重疊性。
但,身為一個從2006年就從台南來到新竹教書的北漂青年,來到新竹定居也15年了,我也想從我深愛的故鄉─台南的合併經驗來探討起。
台南市在2010年縣市合併升格後至今已經是第十一個年頭了,每一次回台南時間雖不長,卻都一步步感受到台南合併後的變化,年輕人最有感的議題,應該是開價讓人咋舌、越來越居高不下的房價。
從小在台南市東區出生長大的我,看著鄰近的永康、仁德、新市,房地產每年飆漲,但台南邊陲的幾個區,城鄉間的差距並沒有因為合併而縮小;以至於到現在最為人詬病的改變就是 #區域差距更加擴大,像是曾文溪以北的溪北區域,在資源分配不均下,加速沒落,年輕人全都移往市區發展。
在中央社的報導《縣市改制10年/都會化勢不可擋 台南城鄉差距擴大隱然成形》中可以看到:「台南升格直轄市10年來,人口總數僅成長2000多人,府城舊市區卻多了7000多人,原台南縣少了5000多人,5個衛星行政區卻大幅增長4萬6000多人,被視為溪北重鎮的新營區、鹽水區及柳營區,人口則逐步消減,這個現象說明了邁向都會化的府城,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人口集中。」
而台南市合併升格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 #公共運輸系統,整併了舊市區與台南縣各鄉鎮的路線,以六種顏色串連6條幹線公車路線及74條支線公車路線,加上市區公車,至今有122條路線。🚌
反觀新竹,在合併前我想提問幾個新竹市民跟我最關心的議題,希望市長能先好好正視:
1️⃣ 合併後 #能做到縣市交通整合嗎?
長期以來,新竹市的大眾運輸業者一直在苦撐,也無法更進一步去拓展、增加路線,這也造成了各種交通亂象。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學、到園區上下班總是塞到懷疑人生。
其實,林智堅市長任內,早在104 年召開的「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會議,就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108年林智堅市長和楊文科縣長更開啟「大新竹共好會談」,跨區域的交通整合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竹市府也提出竹市市區公車延伸竹北、園區巡迴巴士納入市區巴士的計畫,並成立大新竹公共運輸專案小組。如今,第二任任期正邁向最後一年的倒數了,但許多交通改善計畫,像是行經園區和竹北的輕軌先導公車等等,卻尚未實現。合併是否能有效整合縣市交通,這是為政者都需要苦民所苦去深思的。
2️⃣ 合併後 #學區亂象能得到解決嗎?
新竹縣竹北市與新竹市東區都有著相似的問題,因著科學園區人口大量移入的關係,在教育上伴隨而來的是學校不夠讀,也更難以就近入學的窘境。面臨著學校總量管制的壓力,新生入學排序上還比到月份的現象,造成許多家長的就學焦慮。許多家庭因為孩子念不到離家最近的學校,只能跨區接送,上下學的路線錯縱交織著,讓原本就緊繃的交通,更雪上加霜。
隔壁新竹縣新增五所學校、快速完工落成的新建校舍工程、重新規畫調整中的學區,對比著新竹市光埔二期的文中用地(保留給未來蓋學校的地)在2014被變更為住宅用地的唏噓。(當時理由是光武/新科國中容量已足夠未來發展所需)看著關埔區越蓋越多的高樓,人口快速成長,學校名額有限難以承載,以至於就學人口不得不外溢到更遠區域,我也多次質詢建議學區應該重新調整,且應朝「教育均質化」的方向邁進。
若要談合併,這些複雜難解的學區問題,也將是許多家長關注的重要課題。
3️⃣ 合併後 #公共托育能否實質增加?
大家都知道「公共托育」是我非常關心的議題之一,也曾多次在議會裡提及。
新竹市媽媽圈有個神祕的都市傳說,就是只要一出現兩條線,就要趕快去預約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甚至是幼兒園。新竹市雖然有著高出生率,目前卻只有一區一公托的規劃,真的是僧多粥少;在推動公托的過程中,也常常面臨找不到地的困境。
看著北區、香山區的公托都已經開始招生收托,出生率最高的東區,公托卻還沒完工啟用,希望能努力加快腳步。新竹市公有土地有限,合併後如何整合縣市資源,創造更多公共托育空間,提升托育的安全與品質,讓家長能夠更無後顧之憂地放心工作、安居樂業,也會是很多人關注的議題。
當首長們開始高談擘畫未來的縣市合併,小老百姓卻還是每天在現實生活中努力fighting!對於這些市民們在意的交通、教育與公托等各種議題,林市長責無旁貸、無可迴避。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也應好好檢視這些未竟之業。
-------
關於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市時力伙伴的觀點:
🚩立法委員‧邱顯智:https://reurl.cc/0xod69
🚩北區‧林彥甫:https://reurl.cc/NZjlRe
🚩香山區‧廖子齊:https://reurl.cc/pxdvZx
#歡迎來分享交流你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想法
#住新竹的台南人歡迎來相認👋
#這張照片是我接小孩放學後親拍的
#前面那個回頭的小女孩是我女兒的好朋友😆
#在車陣中與其懷疑人生不如思考大新竹未來🤔
新竹市 出生率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蘇院長關心新竹孕婦疫苗施打情形 一劑護兩人
今天和蘇貞昌院長、柯建銘總召、林智堅市長一同視察媽媽們疫苗施打的情形,新竹市體育館疫苗施打站,是為媽媽們準備最安靜、卻最有生命力的一站。
新竹市是護國城市、我們也是幸孕城市,不只全台最年輕、出生率也數一數二。我知道疫情下媽媽們感受到許多焦慮,為了肚子裡寶寶的健康安全,媽媽們辛苦了。
防疫新竹隊團結合作,謝謝柯總召在中央為新竹努力,林智堅市長更是把每步防護工作做好,我也加入發起防護衣捐贈募集,從中央、地方到民間,都為了新竹城市防疫拚盡全力。團結防疫,我們會繼續努力!
#幸孕城市 #防疫新竹隊
#新竹事 #鄭宏輝
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代表清朝政府,巧妙地運用民間信仰,象徵了政府合法統治。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開發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新竹市 出生率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出生率節節下降,迄今已淪全球末座。2016年國發會曾預估「2022年台灣進入人口負成長」;然而,依最新統計,明年將提早邁入人口負成長。
面對少子女化這個國安危機,政府喊出許多口號;然而,2016年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嗣後沒有運作就莫名退場;嗣後改提其他計畫進行宣傳,問題是:這些計畫有切實執行嗎?有實際成效嗎?
2. 衛福部宣示「2017-2018年全國設置120處公私協力托育資源中心」、「每年增設80處公共托育家園」等目標。實際上,根本差距甚大。對此,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坦承,必須檢討。
我提醒陳部長,施政不該用灌水數字來混淆充數,如此根本無法真正改善問題、滿足民眾需求。
3.日前我前往新竹科學園區參訪,許多雙薪年輕父母都希望有安全托育的環境。然而,竹科100人以上公司,有設置托育設施者,僅有3家。
目前依勞動部《哺集乳室與托兒設施措施設置標準及經費補助辦法》,採取齊頭式發放補助,未考量企業規模等實際情形。我要求衛福部、勞動部應跨部會整合,在政策面上促使企業設置托育設施,真正解決雙薪家庭育兒的需求。
⛔附註:
2019-10-01 「終止虐童悲歌 強化兒少保護」時代力量黨團會後記者會
https://reurl.cc/alANdY
2019-9-29 終止虐童悲歌、強化兒少保護
https://reurl.cc/Na9Zlq
2019-8-27 建置違法托嬰中心資料庫、別再只是做半套敷衍
https://reurl.cc/xDOEoZ
2019-7-13 臺灣的新生兒出生率,近年原已敬陪全球末座
https://reurl.cc/Qpxj5o
2019-7-11 國昌報告第四集:如何讓托育更安全?
https://reurl.cc/yy1Ex2
2019-6-28 讓托育更安全 與衛福部攜手努力
https://reurl.cc/M71AnL
2019-6-14 「別讓虐童悲劇再發生、完善法規與行政整備」公聽會直播
https://ppt.cc/fMVjax
【臺北市惡質托嬰中心】
2019-7-9 臺北市家長請注意:連鎖虐童托嬰中心、改名違法招生
https://reurl.cc/md6Le1
2019-5-8 給關心托嬰機構的朋友們
https://ppt.cc/fWc6Ex
2019-5-5 惡質托嬰中心到底騙了多少父母?
https://reurl.cc/WYp35
2019-5-3 拖延夠久了,何時才要公布調查結果?
https://reurl.cc/ENOZn
2019-4-28 請問陳時中:誰在掩護惡質連鎖托嬰中心
https://reurl.cc/NOvx5
2019-4-24 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保護我們的下一代 別讓悲劇再次發生
https://reurl.cc/0mYR6
2019-4-23 今天,與一對年輕夫妻碰面,很讓我感動。
https://ppt.cc/fHQIOx
【新竹市惡質托嬰中心】
2019-6-15 狗吠火車,有用嗎?
https://reurl.cc/pNr6a
2019-5-15 衛環委員會質詢:政府不應縱容惡質托嬰中心
https://ppt.cc/fXcRVx
2019-5-10 質詢隔天,新竹市政府終於公告裁處了
https://ppt.cc/febcpx
2019-5-9 衛環委員會:請讓媽媽們放心
https://ppt.cc/fGH2Sx
2019-5-7 請問新竹市政府:誰在包庇幼兒園造假?
https://ppt.cc/flKZHx
2019-5-9 衛環委員會:請讓媽媽們放心
https://ppt.cc/fGH2Sx
【惡質托嬰中心資訊公開&虐童修法】
2019-03-06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虐童修法與法務部黑箱假釋
https://ppt.cc/fCJlcx
2019-02-25 社會福利與衛生環境委員會:兒少保護與國健署放水菸捐違法舞弊
https://ppt.cc/fBnyGx
2019-1-15 「全面修補制度漏洞 才能遏止虐童悲劇」記者會
https://ppt.cc/fxVl9x
2019-1-10 看到這個,拳頭都硬了
https://ppt.cc/fvNqjx
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四次質詢,質詢都市發展處處長,和市長(1004)
今天本次議會的總諮詢,終結這一個月來,以文化導向的城市設計,如何能讓各局處的公共建設投資,帶動觀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市府財政收入,達成三贏的境界,質詢都市發展處和嘉義市市長。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宣示了清朝政府合法統治的象徵。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新竹市 出生率 在 慘!管理費少子化後直逼租金跟日本一樣,引爆房價崩盤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要摧毀一個都市,不需要核彈,只需要炒房。或者說,加劇資源分配不均就行了。 2023年3月21日 台北市出生人數自2015年起逐年下降 ... ... <看更多>
新竹市 出生率 在 出生率排行- 北部縣市鄉鎮區| 2007年- 2020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比較區域內各鄉鎮區的人口 出生率 參戰縣市: 台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基隆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統計時間範圍: 2007~2020 統計參數: 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