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給你一頁撒冷】29 AUG 2021
追蹤一頁撒冷Instagram : https://reurl.cc/5ojKVn
I 末日戰場米吉多 I
米吉多不只是列入世界遺產的古戰場,更是新約最後一卷書啟示錄所說的哈米吉頓(哈米吉多頓),也就是末日之戰發生的地點。
按此書豫言,有朝一日人類最後的魔王「敵基督」要聚攏列國的軍隊,在米吉多與再臨的基督爭戰,戰況相當慘烈。 「哈」在希伯來文是「山」的意思,而「米吉多」是「屠殺」或「聚集」的意思,哈米吉頓,也就是群聚屠殺之山。
#在耶路撒冷醒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耶利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至少已有八千年之久。它的遺址在約旦河谷,在海平面以下,離今日以色列和約旦交界處不遠,在艾倫比橋的西邊,緊扼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門戶。耶利哥在《舊約‧聖經》佔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若蘇厄過約旦河後,第一個佔領之城。在《新約‧聖經》有關慈善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加福音》( 1...
新約書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131 :我突然想到,依「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二條,名稱並不影響條約的特性。國際法院1978年「愛琴海大陸礁層案」中指出,聯合公報也可以成為一個國際協定。在西方國家最流行之國際法教本,前國際法院院長詹寧斯改寫的《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九版也說明「一項未經簽署和草簽之文件,如新聞公報,也可以構成一項國際協定」。所以開羅宣言是有效力的!
A131:
對~所以文件性質要看內容,看當事國真意。
開羅宣言三個當事國中,美國、英國都說那只是一項聲明書,不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條約。
若要說約束力,可依契約相對性原則,只對參與國有拘束力~開羅宣言的中英美啊~
可是領土主權在日本手上,所以領土主權移轉文件必須要日本也受拘束才可以喔!
以下說明:
1.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
(🔗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Cairo_Declaration)
其實《開羅宣言》基本上來說,是存在的,但它本身具有的法律效力,是無法讓中華民國取得台澎領土主權,因為《開羅宣言》是中國代表蔣中正、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三個人開會會後的新聞稿發布,內容大意是說日本如果投降,台澎領土主權要給中國。
但《開羅宣言》上沒有三個元首簽字,如果是有法律效力的條約是需要簽字的,從國際法角度上來說不是正式條約。《開羅宣言》的屬性也不能做領土主權的轉移,因為1943年12月1日當時日本還沒投降,台澎領土主權還是屬於日本的,因此這《開羅宣言》的三個元首只是對戰後的處置初步討論,日本並未參與《開羅宣言》討論跟同意,因此對日本也沒有任何拘束力。
《開羅宣言》用意其實是中英美三個國家,對日本投降後所提出的看法,是一種意向聲明。在法律上來說只是聲明,只是在當下對相關參與者的想法,這個拘束力並非不能改變,因為只限於當時情況,假設參與國家出現變卦或者結局不預期,情勢變更就會失去意向書的拘束力。若要堅持它是條約,但拘束力只對中英美三個國家,對沒參與討論的日本來說是沒有拘束力。
2.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
(🔗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Potsdam_Declaration)
《波茨坦宣言》是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代表蔣中正(未與會,只簽署),蘇聯領導史達林(對日宣戰後才簽署),在1945年7月26日聯合發表的公告,也是戰爭中的一份意向聲明。內容提到要實施《開羅宣言》的內容,用意對日本公開招降。這份戰時意向聲明對有簽約的這四個國家來說才有意義,對同盟國其他成員僅具參考價值。而對英美中蘇這四國來說,只有意向聲明書的效力,不具真正的法律上拘束力,即使未完全遵行也不會產生法律上的責任。
—
《舊金山和約》裡關於「台澎主權歸屬」的規定成為一項「與《開羅宣言》原本的內容」相異的新規定。因此在台澎主權歸屬部分,依據「新約定的適用優先於舊約定」的法律適用基本原則,《開羅宣言》中「將台澎移轉給中華民國」的約定,被《舊金山和約》中「使台澎主權未定」的約定取代掉;有參與《開羅宣言》的英美兩國都簽署了《舊金山和約》,因此同意對台澎領土主權新的安排。
《舊金山和約》對台澎領土最終處置是「領土主權歸屬未定」,台澎地位未定最直接的法律上意義就是:目前並沒有領土範圍涵蓋台澎的國家存在,所以『台灣還不是主權國家』。
「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法普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rotpnetwork/posts/3749287158497646
最後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法律原則打死開羅宣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2942261.A.09D.html
所有文件在這討論:https://wp.me/pd1HGm-10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希望大家可以看的資訊❣️
🙌🏻🙌🏻🙌🏻[英語繁中字]台灣在國際上不被承認的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方格子文章 https://vocus.cc/user/@redlover770305
👉🏻部落格 https://journeyshin.wordpress.com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5qZjQ
👉🏻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台澎主權的未來請交給台澎人民決定》漫畫:
http://www.rotpnetwork.tw/TPSovDBYTP.php?LAN=TW
新約書卷 在 中華福音神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傳福音的腓利】 ◎院長╱戴繼宗
熟悉使徒行傳的人都知道,使徒行傳第八章實際上標誌著,新約教會正開始致力於將耶穌升天前的最後囑咐:「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成為首要關注之事。路加在第八章一開頭就說到,由於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之死,早期教會大遭逼迫。這迫害的結果導致不知名的門徒們分散(有趣的是使徒都留在耶路撒冷),他們將耶穌基督的好消息帶往所到之處;路加在八章4節告訴我們:「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順帶一提,傳道(εὐαγγελίζω)這個詞,無論是在第八章(出現在第4、12、25、35、40節),還是在路加寫的兩卷書《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前後共出現25次。其實,路加在第八章中用了幾個不同的希臘文(κηρύσσω╱宣講,διαμαρτύρομαι╱證明,λαλέω╱傳講)來描述腓利、分散的門徒、彼得和約翰的傳道工作。
作者路加描述了腓利在撒瑪利亞廣受恩膏和大有能力的跨文化事奉之後(其實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中也以耶穌「必須」經過撒瑪利亞為耶穌的第一個跨文化事奉),第八章的其餘部分(26~40節)就集中在腓利與埃提阿伯太監的相遇上。當我們讀這短短十五節經文時,我們會特別留意路加用幾個不同的描述,來形容腓利如何把福音傳給這位剛在耶路撒冷禮拜後,正返回他自己家鄉的太監,每個形容都應當成為我們今日的榜樣和提醒。
▪️更多閱讀:https://wp.ces.org.tw/newsletter202103/
新約書卷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耶利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至少已有八千年之久。它的遺址在約旦河谷,在海平面以下,離今日以色列和約旦交界處不遠,在艾倫比橋的西邊,緊扼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門戶。耶利哥在《舊約‧聖經》佔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若蘇厄過約旦河後,第一個佔領之城。在《新約‧聖經》有關慈善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加福音》( 10:25 -37)就是以此作為題材:「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耶利哥去,遭遇了強盜…」此外,相傳耶穌在耶利哥的一個山上接受魔鬼的試探,所以亦有試探山(Mount Tempt)之稱。由於考古學者一度找不到這個古城的遺址,十九世紀的學者甚至懷疑《聖經》提及耶利哥故事的真實性。十九世紀以後,考古學家不斷湧來,探尋這座古城遺址。1867-70年間,歐洲人沃倫率先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調查發掘工作,但一無所獲。二十世紀初,德國的沙林教授(Prof Ernst Sellin)和屈申格教授(Prof Karl Watzinger) 揭開了耶利哥城的發掘序幕。他們發掘出耶利哥城的裡外兩面城牆,相隔10-12尺,內牆有12尺厚,外牆則有6尺厚和25-30尺高。由於當時學者還未熟悉銅器時代的防禦設計,兩個考古學家不能確定整個防禦工事的運作。直至二十世紀中葉,耶利哥古城被兩位考古學者,英國的加斯唐(Prof John Garstang)和凱揚女士(Kathleen M Kenyon),分別率領一支考古隊繼續發掘此一古城,揭示出從新石器時代直至《聖經‧約書亞記》第六章所描述的毀城時代為止的完整序列。原來耶利哥城比五千年前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之間的閃族(Sumeria)城還早四千年! 從耶利哥遺址豐富的文化層來看,可以推想過去在這裡曾怎樣的地方。最古老的耶利哥,是在前陶新石器文化層,這一層發現有直徑五米左右的圓形豎穴居室,和厚二米、高四米的石砌城牆。到陶新石器時代,繁盛一時的耶利哥城在耶穌前七千三百年左右突然沒落。在耶穌前四千五百年左右,這裡又重現人類活動的蹤影。居民已會製作陶器。到古青銅時代,即耶穌前三千年的青銅時代,這裡開始形成一座城市,居民用乾土砌的城牆,在地震和外敵的攻擊下,屢廢屢興,最終被阿摩利人的一把火燒掉。
廣義上的死海古卷,包括在死海沿岸陸續發現的古洞中所發掘出的文卷。狹義上的死海古卷,則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在死海西北沿岸,昆蘭地區的一條乾涸的河岸旁十一個古洞中所發現的古卷。從1947年開始,有近四萬個書卷或書卷的碎片被找到。這些書卷大都儲存在瓦罐中,大部份是以希伯來文寫在羊皮上的,少數用亞蘭文(阿拉米語)寫成。據估計,古卷的成書時間約在西元前1到2世紀期間(從耶穌之前一百七十年到耶穌之前五十八年),古卷經過了兩千年後,大部分都已變成碎片,只有少數的書卷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又經過專家們大約五十多年的努力,近五百卷書卷部分或全部的復原,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以賽亞書》。從古卷的內容中,大部份學者認為其原收藏者,是當時附近昆蘭社區(Khirbet Qumran)的隱士派的猶太人。西元70年,如日中天的羅馬帝國佔領了耶路撒冷,放火燒毀了猶太的聖殿。在這種背景下,當時住在附近昆蘭社區的隱士派的猶太人,可能由於攜帶不便,或為了避免珍貴書卷的毀壞或遺失,將他們一大部分珍貴的藏書,收藏入洞穴,以便保留。
馬薩大Masada是猶太人的聖地,世界遺產之一。位於猶地亞沙漠與死海穀底交界處的一座岩石山頂,北距En Gedi約25公里。其東側懸崖高約450米,從山頂直下死海之濱;西側懸崖高約100米。山頂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周圍城牆長約1400米。通向馬薩達的自然道路都極為險峻,最主要的是東側的「蛇行路」(Snake Path)。西元72年,羅馬人調動了15000名士兵將這裡團團圍住。雖然馬薩達堡壘上只有區區1000多人,而且還有很多婦女兒童,但他們堡壘準備充分,山裡不缺吃喝,只要羅馬士兵攻上來,就會有巨石扔下來將人砸成肉泥。羅馬人毫無進展,圍困了孤城一年。次年,羅馬人想到了新的方法,驅趕成千上萬名猶太奴隸打造雲梯,通過巨型的雲梯直接登上城牆。馬薩達的勇士們面對同胞時猶豫了,他們不忍心用石頭砸自己人,眼看著雲梯一天天建成。當雲梯最後建成,馬薩達上的猶太人已經知道大勢已去。儘管如此,在頭像和死亡面前,他們選擇了後者。以下這段話是公元73年4月15日,反抗軍首領愛力阿沙爾說的一段話:“勇敢忠誠的朋友們!我們是最先起來反抗羅馬的猶太人,也是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感謝上帝給了我們這個機會,當我們從容就義時,我們是自由人!為了讓我們的妻子不受蹂躪而死,讓我們的孩子不做奴隸,我們要把所有財物連同整個城堡一起燒毀。不過一樣東西要除外——那就是我們的糧食。它將告訴敵人,我們選擇死亡不是由於缺糧,而是自始至終,我們寧願為自由而死,不願做奴隸而生!” 因為猶太教裡不允許自殺。如果自殺,這個人上不了天堂,只能下地獄。於是,他們選擇了抽籤的方式。最後的960人,抽出了10個人,他們每個人負責殺死其他的人。人們在地上躺成一排,抽中簽的人要一個個殺死他們,殺完之後還要檢查是否真的殺死,沒有殺死還會補刀。餘下的10個人再進行抽籤,抽出最後一個人,然後再殺死其他9個人。當只剩下他自己後,他檢查是否所有人都死了,然後放火燒了宮殿,最後選擇自殺,他是那個“下地獄”的人。殺死敵人並不可怕,但是殺死身邊的戰友、老婆和孩子,是何等的勇氣。據說,最後僅有兩個大人和五個小孩躲在一處蓄水池裡得以倖免,也因此得知了羅馬破城前發生的故事。
新約書卷 在 【新約書卷系列】吳敬宗牧師猶大書--- 第一課魔鬼的三大試探 的推薦與評價
中華宣道會友愛堂#信培部頻道#網上主日學# 新約書卷 系列#吳敬宗牧師#猶大書** 版權歸中華宣道會友愛堂所有,如欲轉載及使用影片中的教材內容, ... ... <看更多>
新約書卷 在 基督教論壇報- 【27卷新約書卷,你全掌握了嗎?】 校園書房 ... 的推薦與評價
27卷新約書卷,你全掌握了嗎?】 校園書房出版社年度講座「大讀經時代──新約導論及其應用」 14堂課6個主題,為讀者一次呈現系統性的新約導論! ... <看更多>
新約書卷 在 【新約書卷系列】蔡君諾傳道教牧書信和你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新約書卷 系列】蔡君諾傳道教牧書信和你學--- 第二課為何教會被稱為家? 4.3K views · 3 years ago #崇拜直播 #中華宣道會友愛堂 #信培部頻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