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遊的事
隨第四波疫情回穩,新加坡不單打算與香港重啟旅遊氣泡,更由23日起縮短港人入境的限制,由隔離14日變7日。 bit.ly/3aoyoj6
〖#疫情相關〗
>阿聯酋航空延長機票效期至36個月 免費改日期 退票無罰款 bit.ly/3xfMFs7
>泰政府擬送免費機票吸旅客 酒店加推逗留10日以上優惠套票 bit.ly/3uVpp0y
#旅遊氣泡要先打疫苗
=============
收看更多精彩影片
訂閱《籽想旅行》YouTube Channel 👉🏻 bit.ly/AppleseedSub
==============
想知更多 #籽想旅行 活動👉🏻 bit.ly/35OmrRK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bit.ly/33tEOZC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GvWA24P0V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旅遊氣泡要先打疫苗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GvWA24P0V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廣州市荔灣區一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引發一場有關「回港易」熔斷門檻的爭議,直至昨晚,港府始宣布,以爆疫小區而非全省作為熔斷單位。港府去年底提出「精準抗疫」,控疫措施避免一刀切,今次爭議卻反映當局知行未合一。內地抗疫雷厲風行,縱有零星個案,亦能迅速撲滅,具備「基本清零」能力,這是「回港易」可以實施的前提。內地早已不搞全面封城的一套,封閉小區精準控疫模式行之有效,從防疫角度,「回港易」的熔斷門檻,沒理由比旅遊氣泡或航班熔斷機制更嚴,僅因一宗個案便全省叫停。
蘋果頭條
消費券下半年開波在即,儲值支付工具吸客大戰如箭在弦。其中積極備戰的AlipayHK,股東之一李嘉誠旗下長和(001)去年持股被溝淡至4成,不再與馬雲旗下螞蟻集團平分秋色。本報進一步發現,原來長和同時將4810萬股份售予螞蟻集團,令持股不足2成,港資味進一步減褪,兩間公司亦越行越遠。有學者分析,由於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本身持有香港電訊(6823)旗下拍住賞Tap&Go,即使淡出AlipayHK,仍無阻李氏食消費券大茶飯,兼且長和旗下屈臣氏、百佳、豐澤本身網點眾多,已經是消費券大贏家,估計往後亦有機會完全出售股份。
東方正論
臭罌出臭草,壹傳媒黎智英多行不義,七宗罪為禍香港,黎已經官司纏身被判監,壹傳媒財困陷絕路,但由其成立的「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卻繼續運作吸取款項,巧立名目設立專戶募捐,善款更被質疑涉及助暴為虐,若果不杜絕這漏洞,黑暴隨時春風吹又生。「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是《稅務條例》第88條認可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透過香港《蘋果日報》籌集讀者的捐款,表示接收市民捐款用作慈善用途,但2020年2月「蘋果基金」成立「撐學生專戶」計劃,聲稱向社會人士募捐,資助因反修例事件影響而無法繳交學費及宿費的大學生,其他學生則不能獲得資助。
星島社論
前年「八‧一一」反修例暴力示威期間,身處現場的女義務急救員突然右眼受傷淌血,示威者群起指責警方發射布袋彈導致其眼球爆裂,惟傷者一直拒絕公開受傷情況,真實傷勢成謎;不過,有報道指原來她於去年九月前往台灣,登機前雙眼未見有明顯傷痕,「爆眼」似有誇大其詞之嫌。本報獲得消息,警方早已取得其醫療報告,雖未能完全確定傷勢因何造成,但據了解其眼球及內部組織未有嚴重受損,警方正追查她曾否參與暴動,一旦有相關證據將發出通緝令,同時調查「黑暴」勢力是否串謀隱瞞其傷勢及散播謠言,藉機煽動連串「還眼」暴力示威,矢言追究到底。
經濟社評
疫苗接種中心有護士初步確診,令人關注身為前綫的醫護沒打針,如何能護己護人。當局除要盡速檢視問題,確保負責接種的醫護要符合最基本要求,更應設法鼓勵醫護盡快打針,才能在最前綫守得穩穩妥妥。有立法會議員昨天就官涌接種中心有護士初步確診,質疑前綫醫護有專業知識,明知打疫苗的好處遠大於風險,卻沒打針,要求政府正視問題,並催谷醫護打針。事實上,事件曝露了兩個問題。首先是接種中心存在隱患,就是負責接種的醫護並非人人都已打針,一旦染疫有機會將病毒傳染給接種人士。
旅遊氣泡要先打疫苗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gb6f7F_dUs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橫掃全球一年多,香港與內地封關也達到475天,嚴重影響香港經濟以及居民往來。特區政府曾多番提出通關無果,現在香港已經連續27天沒有關鍵源頭不明個案,「清零」在望,特區政府應該盡快再次跟內地政府商議通關,由於疫情還存在不確定因素,應該採取循序漸進方式,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狀態。然而,即使實施通關,也不能指望內地旅客會「報復性」訪港,一切要順其自然。
蘋果頭條
貝殼發佈訃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因疾病意外惡化於今日去世,終年50歲。訃告中提到:「今天萬分難過,貝殼創始人、董事長左暉因病離開了我們。貝殼失去了一位奠定我們事業和使命的創始者,居住產業失去了一位始終在探索和創新的引領者。從鏈家到貝殼,極其有幸和左暉一起共事,一起奮鬥拼搏,一起推動行業進步的我們,失去了一位親密的伙伴和智慧的師長。左暉曾經講過:我們這個時代企業經營者的宿命,就是要去幹煙花背後的真正提升基礎服務品質的苦活、累活。」
東方正論
抗疫超過500日,香港人除了希望快點擊退疫魔,心裏面都有一個共同願望,就是盡快通關,連續多日只得一宗不明個案,通關在望,全民期待,但究竟何時通關,細節如何,都必須審慎探究。疫情緩和,昨日僅新增一宗確診,為輸入個案,亦沒有本地不明源頭個案。早前確診的4歲男童,抗體測試相信屬「假確診」,但港大專家袁國勇指應為「真確診」,即是說本港連續27日只得一宗不明病例。
星島社論
一名四歲男童上周六被列作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惟其三十多名密切接觸者,病毒檢測一直呈陰性,亦驗不到有抗體;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審視個案後,確認為「真陽性」,但懷疑他一月已受感染。港府認為男童個案特殊,撇除這個案,香港已連續二十七日沒有本地不明源頭個案;已將有關情況通報內地,希望可以啟動「通關」安排。港府消息人士估計,若通關成事,估計會以「商務氣泡」先行,然後在第二階段啟用「點對點旅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稱,日後如若能通關,接種疫苗將是基本的要求。
經濟社評
本港失業率續由沙士後高位下調,無業大軍最新減約1.2萬人。社區疫情近月幸保不失,令港府可放寬商企營運,令前綫就業有所改善,招聘會亦再現,有望為仍然疲弱的個人消費增添動力。惟望港府即將推出的消費券,可先讓市民放心花費,隨後可藉繼續從嚴控疫,取信內地和海外,爭取盡快通關,真正保企業、撑就業。據統計處公布,2月至4月失業率6.4%,連續兩期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跌最多,達1.2個百分點。失業總人數減少1.23萬,惟勞動力亦跌了4,400人,或意味有長期失業人士決定不再找工作。
旅遊氣泡要先打疫苗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0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IckthOB2rx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變種病毒蔓延各地,香港接連發現變種病毒本地感染個案,情况令人憂慮,新加坡更因為出現變種病毒感染群組,大幅收緊防疫措施,原定本月底啟動的港星旅遊氣泡,不排除又再泡湯。全球抗疫長路漫漫,除非人人安全,否則無人安全,印度疫情失控,變種病毒肆虐,成為各地抗疫重大挑戰,新加坡已宣布加強入境檢疫限制,香港外防輸入亦要加強把關。港府應盡快檢視酒店檢疫和檢測採樣安排,及早改善,停飛「熔斷」亦須更果斷;與此同時,公眾也要有心理準備,為防變種病毒在社區擴散,強檢隔離力度,短期有必要加強。
蘋果頭條
「都有呢一日喇香港,竟然因為新聞工作而被捕。」從寓所被押上警車,看着沿路熟悉的風景,卻想起那些年在內地採訪維權人士後被公安逮捕的經過,還「職業病發」,被捕時像個旁觀者般想要記錄那刻。當尋根究底成為一種錯,在庭上清楚讀出「我不認罪」的她,決定上訴只因信念從不動搖,「認罪從來無出現過喺我嘅選項入面,我何錯之有?」語調溫柔卻字字鏗鏘,是《鏗鏘集:7.21誰主真相》的編導蔡玉玲。
東方正論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自港府走漏首宗帶有變種病毒株的印度裔男子進入社區後,本港的變種病毒確診個案便在外傭群內遍地開花,昨日3宗本地個案中,兩人均為菲傭,餘下一人則是早前確診菲傭的僱主。最不堪的是,染疫者刻意隱瞞行蹤以致連環播毒,加上有確診菲傭曾接種首劑疫苗依然受感染,證明疫苗對變種病毒作用成疑。再不禁止外傭聚集,徹底對疫國關上大門,香港勢必淪陷。
星島社論
變種病毒襲港,本港昨日再確診三宗帶有南非變種病毒株的本地個案,當中兩人為前天初步確診的菲傭,至昨已有累計十宗帶有南非變種病毒株的個案。相關個案的傳播途徑一直成謎,直至昨日終於揭曉,衛生防護中心揭發當中七人原來屬於同一條傳播鏈,最先確診的印度裔男子和其女友人曾赴親友家中聚會,而該聚會的其中三名參加者,又再與昨日確診的兩名菲傭及日前確診的東涌菲傭聚會,意味着至少有五人未有誠實向防護中心交代行程,甚至可能有更多曾參與聚會者染疫。
經濟社評
變種新冠病毒恐扎根,昨天3宗本地確診悉數屬變異株,人人既擔心又惶恐,隨時須坐21天「疫監」,殺個措手不及,日常活動驟然大亂。港府必須急市民所急,以風險為本安排檢疫,容許確診者的低風險鄰居,悉數留家隔離,倘若非送隔離營不可,應詳加解說背後足夠的科學理據,且提供更充足支援;已打針人士可縮短檢疫的建議,應當快馬加鞭推行。變種株入侵社區以來,大家都擔心其高度傳染性,港府一發現相關確診,即全幢住客和密切接觸者送到竹篙灣隔離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