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義裕著,陳亦苓譯,《日本傳統文化事典》(日本の伝統文化しきたり事典》,遠足文化,2017。
.
#頁數568頁的日本傳統文化事典
#有配插圖,雖然排版有些不是那麼好看,但是範圍廣而豐富。意圖引人跳坑。
.
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博客來沒有放上這本書的目錄頁,底下的目錄也只放了9大領域,覺得非常可惜。當然也可能是200個條目太多。在三民網路書局倒是有看到目錄的幾頁,可以大略看一下都談了哪些細目(之後來把細目補全):
.
第一章 飲食文化
食物搭配禁忌、壽司、天婦羅、蕎麥麵和烏龍麵、鰻魚、懷石料理與會宴料理、海苔、柴魚、醬油、和菓子、鬪食會、日本酒、酌、筷子......
.
第二章 武士
武士道、侍、切腹、忍者、神風與大和魂、俠客黑道暴力團、留鏑馬、鷹狩、犬追物、空手道劍道柔道、殺陣、刀劍、城堡、義理......
.
第三章 風俗習慣
江戶小紋......
.
第四章 日本語
關西腔、京都腔 ......
.
第五章 思想
.
第六章 藝術表演與演藝之道
寶塚......
.
第七章 文學
芥川賞與直木賞、昭和文學列傳、百人一首、源氏物語、萬葉集、古事記與日本書紀...
.
第八章 美術
漫畫、浮世繪、日本畫、岩佐又兵衛、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東洲齋寫樂、贗品、陶瓷器、雕刻、根付、能劇面具、漆器、裝幀、和紙、日本的意匠、機關人偶......
.
第九章 建築
日本書紀 中 譯 在 陳到 Do Ch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賜官學下野。
上帝之由來,各一神教之唯一神名單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種族,有不同文化,故此有不同的信仰。宗教信仰並非該是普世的,因為自以為乃唯一之宗教及唯一之神,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無數的殺戮,災難!
先說中國的
天、昊天上帝、上帝,(不同於耶教的God),玉皇上帝是中華宗教信仰中的最高神。其他各種宗教中,同樣存在各種神祇,各種宗教中的最高神。
日本的神道教受到中國上帝信仰的影響,從古籍《古事記》、《日本書紀》,以日本天皇的祖宗神---天照大神為最高神。
印度最早宗教中,婆羅門教 Brahmanism中的神(梵天)Brahma為最高神。
印度宗教文化中發展下來,成了印度教 Hinduism,又有眾神之首因陀羅Indra,(佛教將之歸入護教之一改名:帝釋天)以及,主神梵天Brahma(大梵天、大梵天王)、毗濕奴 Vishnu(佛教將之歸入稱那羅延天或遍入天)、濕婆Shiva(佛教將之歸入)等,不同時代,不同教派各個神的地位也不盡相同,梵天神殿在印度境內也只有一座,可能因教義與地理限制無法深入民間生活而式微,傳到泰國勃興為四面佛,以其至高神的身分擴散各地。
佛教本只以釋迦牟尼為佛祖,不設人格化的神袛觀念,佛滅數百年後,引起瞭解釋的危機,法身佛逐漸成為了抽像的教主,後來成為了大乘佛教猶密宗奉為尊主,即大日如來或普賢王如來。
古埃及宗教中,太陽神,拉Ra被奉為最高神。
亞伯拉罕諸教Abrahamic religions,猶太教 Jedaism、基督教 Christianity、伊斯蘭教 Islam均源自同一個原始宗教即古猶太教,因起源於閃米特人Semites,又合稱閃米特宗教。一般認為,亞伯拉罕諸教均為一神教,崇拜的最高神為同一個神,亞伯拉罕諸教宗教乃至同一宗教各教派中最高神的形象又有差別。閃米特一神教以及其他一神教的神和中華宗教信仰文化等多神教信仰文化的區別是,神在一神教中不但是最高神,而且是唯一的神。
猶太教中之最高神的名字為「YHWH」,中文譯為雅威(Yahweh)、耶和華(Yehowah)(後來依音改成)、耶威(Yahweh)等。猶太教徒,敬畏他們的主,一般都不敢直呼其名「雅威」,而以「神」(Elohim/God)、「主」(Adonai/Lord)、「上帝」(Elohim/God)等關係式的代名詞代之。與基督教不同,猶太教所信奉的雅威只有聖父一個位格,為猶太教中的最高神及唯一的神。(不相信耶穌乃神之子,只是一位先知。
基督教光譜中主要分為:羅馬公教 Roman Catholic Church(天主教)、希臘正教 Greek Orthodox Church、更正教(基督新教,耶穌教,誓反教)Protestantism中之最高神的名字為「YHWH」,由於教派不同,羅馬公教(天主教)譯為雅威(Yahweh)(已禁用),希臘正教(東正教)譯為耶威(Yahweh),更正教(常慣稱為耶穌教)則譯為耶和華(Yehowah)。基督徒通常會以「天主/上帝/神」(God),或以「主、上主」(Lord)等代名詞,來表達一種「天主/上帝/神人關係」、「主僕關係」。公教團體更奉教宗的口諭,為尊重猶太人的傳統,教友應盡量避免直呼主的名──雅威。與猶太教不同,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是三位一體的,即聖父、聖子、聖靈/聖神,祂們是一體的,為基督教中的最高神及唯一的神。上帝以神的樣式造人,所以人性中具有神性,人所欠缺的僅止於經歷(神)的過程,如同父生子,子所欠缺的僅止於經歷父的過程,故認所謂「人格神」是反推的說法。
伊斯蘭教中的安拉 Allah,又譯為阿拉、胡大(波斯語)等,中國的穆斯林稱祂為「真主」,為全宇宙中至尊及獨一的創造主,即《聖經》中的上帝,除祂以外,別無真宰,真主的九十九個尊名,彰顯其各項優美的德性,如至仁的或至慈的等等。
唯一神派自然神論者所認為的唯一神。
希臘神話中,第一主神,宙斯 Zeus為最高神。朱庇特 Jupiter是羅馬的主神,羅馬統治希臘後,宙斯改為朱庇特。
蘇美爾宗教 Sumerian Religions文化中,最高神祇有三位:天神安努(An)、大氣與風之神恩利勒(Enlil)、水神恩基(Enki)。
瑪雅文化Maya cuture信仰中,最高神為羽蛇神Feathered Snake。
薩滿教 Shamanism沒有明顯的上帝觀念,常把長生天當成天帝。
基督教的神,耶威,YHWH最初,景教逃入大唐時按照敘利亞傳統音譯為阿羅訶(alaha,同阿拉伯語,安拉)。
《聖經‧使徒行傳16章7節》:「到了每西亞 Mysia(今土爾其境內)的邊界 、 他們想要往庇推尼 Bithynia(今土爾其西北部) 、 耶穌(求上帝差下)的靈卻不許。」 記載基督教前期未向東傳,而向西傳到羅馬乃至整個歐洲的原因為當時的聖靈不應許。
明末,利瑪竇來華傳教,YHWH譯作『天主』、『天』、『上帝』、『天帝』。
《天主實義》:『天主之稱,謂物之原。如謂有所由生,則非天主也。物之有始有終者,鳥獸草木是也 ; 有始無終者,天地鬼神及人之靈魂是也。天主則無始無終,而爲萬物始焉,爲萬物根柢焉。無天主則無物矣。物由天主生,天主無所由生也。』
《坤輿萬國全圖》:『天主創作萬物于寰宇。』
1595年的《交友論》:『上帝給人雙目、雙耳、雙手、雙足,欲兩友相助,方爲事有成矣。』
15994年,利瑪竇在《二十五言》:『上帝者,生物原始,宰物本主也。』除了『上帝』、『天主』之外,利瑪竇還創造了『聖母』(原爲皇太后的尊稱)、《聖經》(原指儒家經典)等詞。
《上大明皇帝貢獻土物奏》:『謹以原攜本國土物,所有天帝圖像一幅,天帝母圖像二幅,天帝經一本。』他試圖以『驅佛補儒』的手段進行傳教,策劃通過『合儒-補儒-超儒』『陽辟佛而陰貶儒』、『貶佛毀道,援儒攻儒』的路線圖超越儒家的上帝觀,取而代之,達到以夷變夏的目的。引起了明朝士大夫和佛教學者極度不滿。崇禎年間的《刻辟邪集序》中說:『有利馬竇、艾儒略等,托言從大西來,借儒術為名,攻釋教為妄,自稱為天主教,亦稱天學。』利瑪竇死後沒多久,儒士和僧人對天主教進行了激烈的批判,崇禎十二年(1639年)批判基督教的合集《聖朝破邪集》八卷(亦題《破邪集》或《皇明聖朝破邪集》)出版。
同時,利瑪竇的傳教方式引起了道明會等其他傳教士以及羅馬教廷的不滿。1715年3月19日,教皇克勉十一世 Pope ClementXI發佈教皇敕令《自登基之日》禁止中國天主教徒祭天祭孔祭祖:『西洋地方稱呼天地萬物之主用『鬥斯』(Deus [God]) 二字,此二字在中國用不成話,所以在中國之西洋人,併入天主教之人方用『天主』二字,已經日久。從今以後,總不許用『天』字,亦不許用『上帝』字眼,只稱呼天地萬物之主。如『敬天』二字之匾,若未懸掛,即不必懸掛,若已曾懸掛在天主堂內,即當取下,不許懸掛。』後來遭受康熙皇帝的抵制,人稱中國『禮儀之爭』。
1877年,120位外國新教傳教士在上海集會,這次集會的會議紀要中有:『據《新舊約》所論之『上帝』,即《六經》所言『上帝』若合符節,其揆一也。迨後諸教士各執己見,辨論孔子之道。有說:『儒書所載之上帝,非造化主宰』。清末民初,法文《教務月志》載文詆毀利瑪竇和湯若望、南懷仁等,『罪其喜引古書上帝,而不專用天主名,罪其阿悅華人,而將順其禮俗』。
現在,天主教仍用『天主』名稱,但是約定俗成而是一個宗教各詞,God。同樣,上帝、神、聖母、聖人等亦成為宗教各詞,應該與中國歷史文化上的同名詞彙有所區分,不可以一己之意妄自証實中國古以有之的天、上帝、天主等同耶教的名稱,從而証明此神乃普世者。《希伯來聖經》,《聖經》從末說及亞洲大國之中國。他們所指的『世界』只是生活圈狹窄的中東地區,北非及地中海東南而已。
日本書紀 中 譯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帝之由來,各一神教之唯一神名單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種族,有不同文化,故此有不同的信仰。宗教信仰並非該是普世的,因為自以為乃唯一之宗教及唯一之神,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無數的殺戮,災難!
先說中國的
天、昊天上帝、上帝,(不同於耶教的God),玉皇上帝是中華宗教信仰中的最高神。其他各種宗教中,同樣存在各種神祇,各種宗教中的最高神。
日本的神道教受到中國上帝信仰的影響,從古籍《古事記》、《日本書紀》,以日本天皇的祖宗神---天照大神為最高神。
印度最早宗教中,婆羅門教 Brahmanism中的神(梵天)Brahma為最高神。
印度宗教文化中發展下來,成了印度教 Hinduism,又有眾神之首因陀羅Indra,(佛教將之歸入護教之一改名:帝釋天)以及,主神梵天Brahma(大梵天、大梵天王)、毗濕奴 Vishnu(佛教將之歸入稱那羅延天或遍入天)、濕婆Shiva(佛教將之歸入)等,不同時代,不同教派各個神的地位也不盡相同,梵天神殿在印度境內也只有一座,可能因教義與地理限制無法深入民間生活而式微,傳到泰國勃興為四面佛,以其至高神的身分擴散各地。
佛教本只以釋迦牟尼為佛祖,不設人格化的神袛觀念,佛滅數百年後,引起瞭解釋的危機,法身佛逐漸成為了抽像的教主,後來成為了大乘佛教猶密宗奉為尊主,即大日如來或普賢王如來。
古埃及宗教中,太陽神,拉Ra被奉為最高神。
亞伯拉罕諸教Abrahamic religions,猶太教 Jedaism、基督教 Christianity、伊斯蘭教 Islam均源自同一個原始宗教即古猶太教,因起源於閃米特人Semites,又合稱閃米特宗教。一般認為,亞伯拉罕諸教均為一神教,崇拜的最高神為同一個神,亞伯拉罕諸教宗教乃至同一宗教各教派中最高神的形象又有差別。閃米特一神教以及其他一神教的神和中華宗教信仰文化等多神教信仰文化的區別是,神在一神教中不但是最高神,而且是唯一的神。
猶太教中之最高神的名字為「YHWH」,中文譯為雅威(Yahweh)、耶和華(Yehowah)(後來依音改成)、耶威(Yahweh)等。猶太教徒,敬畏他們的主,一般都不敢直呼其名「雅威」,而以「神」(Elohim/God)、「主」(Adonai/Lord)、「上帝」(Elohim/God)等關係式的代名詞代之。與基督教不同,猶太教所信奉的雅威只有聖父一個位格,為猶太教中的最高神及唯一的神。(不相信耶穌乃神之子,只是一位先知。
基督教光譜中主要分為:羅馬公教 Roman Catholic Church(天主教)、希臘正教 Greek Orthodox Church、更正教(基督新教,耶穌教,誓反教)Protestantism中之最高神的名字為「YHWH」,由於教派不同,羅馬公教(天主教)譯為雅威(Yahweh)(已禁用),希臘正教(東正教)譯為耶威(Yahweh),更正教(常慣稱為耶穌教)則譯為耶和華(Yehowah)。基督徒通常會以「天主/上帝/神」(God),或以「主、上主」(Lord)等代名詞,來表達一種「天主/上帝/神人關係」、「主僕關係」。公教團體更奉教宗的口諭,為尊重猶太人的傳統,教友應盡量避免直呼主的名──雅威。與猶太教不同,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是三位一體的,即聖父、聖子、聖靈/聖神,祂們是一體的,為基督教中的最高神及唯一的神。上帝以神的樣式造人,所以人性中具有神性,人所欠缺的僅止於經歷(神)的過程,如同父生子,子所欠缺的僅止於經歷父的過程,故認所謂「人格神」是反推的說法。
伊斯蘭教中的安拉 Allah,又譯為阿拉、胡大(波斯語)等,中國的穆斯林稱祂為「真主」,為全宇宙中至尊及獨一的創造主,即《聖經》中的上帝,除祂以外,別無真宰,真主的九十九個尊名,彰顯其各項優美的德性,如至仁的或至慈的等等。
唯一神派自然神論者所認為的唯一神。
希臘神話中,第一主神,宙斯 Zeus為最高神。朱庇特 Jupiter是羅馬的主神,羅馬統治希臘後,宙斯改為朱庇特。
蘇美爾宗教 Sumerian Religions文化中,最高神祇有三位:天神安努(An)、大氣與風之神恩利勒(Enlil)、水神恩基(Enki)。
瑪雅文化Maya cuture信仰中,最高神為羽蛇神Feathered Snake。
薩滿教 Shamanism沒有明顯的上帝觀念,常把長生天當成天帝。
基督教的神,耶威,YHWH最初,景教逃入大唐時按照敘利亞傳統音譯為阿羅訶(alaha,同阿拉伯語,安拉)。
《聖經‧使徒行傳16章7節》:「到了每西亞 Mysia(今土爾其境內)的邊界 、 他們想要往庇推尼 Bithynia(今土爾其西北部) 、 耶穌(求上帝差下)的靈卻不許。」 記載基督教前期未向東傳,而向西傳到羅馬乃至整個歐洲的原因為當時的聖靈不應許。
明末,利瑪竇來華傳教,YHWH譯作『天主』、『天』、『上帝』、『天帝』。
《天主實義》:『天主之稱,謂物之原。如謂有所由生,則非天主也。物之有始有終者,鳥獸草木是也 ; 有始無終者,天地鬼神及人之靈魂是也。天主則無始無終,而爲萬物始焉,爲萬物根柢焉。無天主則無物矣。物由天主生,天主無所由生也。』
《坤輿萬國全圖》:『天主創作萬物于寰宇。』
1595年的《交友論》:『上帝給人雙目、雙耳、雙手、雙足,欲兩友相助,方爲事有成矣。』
15994年,利瑪竇在《二十五言》:『上帝者,生物原始,宰物本主也。』除了『上帝』、『天主』之外,利瑪竇還創造了『聖母』(原爲皇太后的尊稱)、《聖經》(原指儒家經典)等詞。
《上大明皇帝貢獻土物奏》:『謹以原攜本國土物,所有天帝圖像一幅,天帝母圖像二幅,天帝經一本。』他試圖以『驅佛補儒』的手段進行傳教,策劃通過『合儒-補儒-超儒』『陽辟佛而陰貶儒』、『貶佛毀道,援儒攻儒』的路線圖超越儒家的上帝觀,取而代之,達到以夷變夏的目的。引起了明朝士大夫和佛教學者極度不滿。崇禎年間的《刻辟邪集序》中說:『有利馬竇、艾儒略等,托言從大西來,借儒術為名,攻釋教為妄,自稱為天主教,亦稱天學。』利瑪竇死後沒多久,儒士和僧人對天主教進行了激烈的批判,崇禎十二年(1639年)批判基督教的合集《聖朝破邪集》八卷(亦題《破邪集》或《皇明聖朝破邪集》)出版。
同時,利瑪竇的傳教方式引起了道明會等其他傳教士以及羅馬教廷的不滿。1715年3月19日,教皇克勉十一世 Pope ClementXI發佈教皇敕令《自登基之日》禁止中國天主教徒祭天祭孔祭祖:『西洋地方稱呼天地萬物之主用『鬥斯』(Deus [God]) 二字,此二字在中國用不成話,所以在中國之西洋人,併入天主教之人方用『天主』二字,已經日久。從今以後,總不許用『天』字,亦不許用『上帝』字眼,只稱呼天地萬物之主。如『敬天』二字之匾,若未懸掛,即不必懸掛,若已曾懸掛在天主堂內,即當取下,不許懸掛。』後來遭受康熙皇帝的抵制,人稱中國『禮儀之爭』。
1877年,120位外國新教傳教士在上海集會,這次集會的會議紀要中有:『據《新舊約》所論之『上帝』,即《六經》所言『上帝』若合符節,其揆一也。迨後諸教士各執己見,辨論孔子之道。有說:『儒書所載之上帝,非造化主宰』。清末民初,法文《教務月志》載文詆毀利瑪竇和湯若望、南懷仁等,『罪其喜引古書上帝,而不專用天主名,罪其阿悅華人,而將順其禮俗』。
現在,天主教仍用『天主』名稱,但是約定俗成而是一個宗教各詞,God。同樣,上帝、神、聖母、聖人等亦成為宗教各詞,應該與中國歷史文化上的同名詞彙有所區分,不可以一己之意妄自証實中國古以有之的天、上帝、天主等同耶教的名稱,從而証明此神乃普世者。《希伯來聖經》,《聖經》從末說及亞洲大國之中國。他們所指的『世界』只是生活圈狹窄的中東地區,北非及地中海東南而已。
日本書紀 中 譯 在 [語彙] 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的名字- 看板NIHONG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古事記 (ふることふみ,現在讀作こじき) 和
日本紀 (やまとぶみ,現在稱為日本書紀(にほんしょき))
這兩本日本最早的歷史文獻 幾乎所有的日本神話傳說和古代歷史都記載於此
兩書分別成書於西元712年和720年(奈良時代)
而平假名和片假名大約是九世紀(平安時代前期~中期)才漸漸出現並被使用的
因此兩書(合稱"記紀"(きき))都是以漢文文言文的方式寫成 和中國史書形式相仿
對我們受過文言文教育的台灣人 讀起來要比日本人容易吸收多了
記紀兩書中出現的名字繁多 尤其是神名和人名
更讓人頭痛的是兩書在這些名字上使用的漢字 有相當多都不一樣
又在其他書籍中 像是風土記,續日本紀,古今和歌集,萬葉集 同個名字又往往用不同漢字
所以現在的相關研究資料 乾脆不用漢字 而一概用片假名來表示這些名字
我自己的感覺是 古事記的用字似乎較偏向將漢字當作表音符號的拼音向
日本書紀用的漢字則比較多是取其字意(即字訓)的表意向
最常見的幾個用字差別列出如下:
ミコト ヒコ ヒメ タケ ミコ ヤマト
古事記 命 比古;日子 比賣 建 御子;王 倭
日本書紀 尊 彥 姬;媛 武 皇子 日本
意義 敬稱 男子名 女子名 勇猛 神之子 日本或大和
ミコト是最常見的例子了 例如這些 イザナギノミコト, イザナミノミコト
伊邪那岐 命 伊邪那美 命
伊 奘 諾 尊 伊 奘 冉 尊
ツクヨミノミコト, タケハヤスサノヲノミコト... 因為名字太長,標色為重要部分
月 讀 命 建 速 須佐之男 命 上排為古事記的名字
月 夜見 尊 素盞 嗚 尊 下排為日本書紀中的名字
另外從 ヤマタノヲロチ 和 コノハナノサクヤビメ 可以看出日本書紀的用字較
八 俁 遠呂智 木 花 之佐久夜毘賣 古事記要來得偏向表意
八 岐 大蛇 木 花 開 耶 姬
タケ和ヤマト的用字差可見於這幾個名字:
タケミカヅチノヲノカミ, カムヤマトイハレビコノミコト, ヤマトタケルノミコト
建 御 雷 之男 神 神 倭 伊波禮毘古 命 倭 建 命
武 甕 槌 男 神 神 日本 磐 余 彥 尊 日本 武 尊
其中伊波禮毘古(磐余彥)就是神武天皇的名字
有名的倭建(日本武尊)就是"大和國的勇猛之士"的意思
另外因為大部分的神都是草木山川或器具行事的神格化,神的名字經常是有含意的
像是オホヤマツミノカミ 和 オホワタツミノカミ 的ツ是"之"的意思 ミ是"神"的意思
大 山 津見 神 大 綿 津見 神
另外ワタ就是"海"的意思 所以祂們的名字本身就是"大山之神"和"大海之神"的意思
在天孫降臨-讓國神話中 葦原中國(地上界)由須佐之男的後代 大國主神 等"國津神"治理
高天原(天界)的天照大御神看到地上已經繁榮 認為應該由自己的後代"天津神"來統治
由思金神(思兼神)出主意 派了好幾個使者 但都被大國主神招降或殺死
最後派出建御雷神 和大國主的兒子建御名方神決鬥成功 才迫使國津神讓出國土
但天照的兒子"天忍穗耳命"推辭 改由其子"邇邇藝命"(彥火瓊瓊杵尊)下凡 這就是天孫
邇邇藝(瓊瓊杵)娶了大山津見神的女兒木花之佐久夜毘賣 但將其姊石長比賣送回
佐久夜毘賣生了三個兒子: 火照命(海幸彥) 火須勢理命 和火遠理命(山幸彥)
山幸彥被哥哥海幸彥迫害離家 娶了海神綿津見神的女兒豐玉毘賣為妻 回鄉打敗哥哥
豐玉毘賣生了"鵜草葺不合命" 鵜草葺不合又娶豐玉的妹妹玉依毘賣 生了四個兒子:
五瀨命,稻冰命(稻飯命),御毛沼命(三毛野命),和若御毛沼命
幼子若御毛沼又名伊波禮毘古(磐余彥) 就是後來的神武天皇
其中 邇邇藝-火遠理-鵜草葺不合 又合稱為"日向三代"
上面幾個名字的含意如下:
マサカツアカツカチハヤヒアメノオシホミミノミコト 天照大御神和須佐之男命
正 勝 吾 勝 勝 速 日 天 之 忍 穗 耳 命 立"誓約"時生出的五子之一
天 忍 穗 耳 尊 通稱"天忍穗耳"
意義為:"正當之勝,吾之勝,勝如日昇之速,天之豐收稻穗之神" 原為豐收之神
アメニギシクニニギシアマツヒダカヒコホノニニギノミコト
天 邇岐志 國 邇岐志 天 津日 高 日子番能邇邇藝 命
天 饒石 國 饒石 天 津日 高 彥 火 瓊瓊杵 尊 通稱"彥火瓊瓊杵"
意為:"天之豐饒,國之豐饒,天津神,男子,豐收稻穗" 也是象徵豐收的神
コノハナノサクヤビメ(木花之佐久夜毘賣,木花開耶姬) 的サク是"花開"的意思
イハナガヒメ(石長比賣,磐長姬)的イハ就是"岩石" ナガ就是"長久"
因為邇邇藝只選擇美貌的木花之佐久夜毘賣 嫌棄石長比賣醜陋將她遣送回娘家
大山津見神說若邇邇藝同時迎娶二人 後代將得到磐石般永恆的壽命與花開般多產繁榮
但如今自己放棄了磐長姬 天孫的後代(即凡人,或天皇世系)將只有花朵般美麗的外表
而壽命也短暫如花開般轉瞬即逝
佐久夜毘賣懷孕時 邇邇藝懷疑是跟國津神私通的種 佐久夜為了證明就獨自進到產屋
說若不是你的兒子就無法順利生產 並在分娩時從裡面放火
最後成功生出了三個兒子
火勢旺盛時誕生的是ホデリ 火勢轉弱時的是ホスセリ 火熄滅時出生的是ホヲリ
火 照 命 火須勢理命 火遠理命
名字分別代表了他們出生的時間 但研究考據 "火"在此只是表音字
這段故事是附會了這些名字而出現的 ホ和前面的名字一樣是代表"穗"的意思
原始意義分別為"稻穗赤熟" "稻穗漸漸成熟" 和 "稻穗彎折(熟透)" 原本都是豐收之神
火遠理命(山幸彥)有兩個別名 一個是ソラツヒダカ(虛空津日高)
另一個是 アマツヒダカヒコホホデミノミコト
天 津日 高 日子穗穗手見 命
彥 火火出見 尊 通稱"穗穗手見命"或"彥火火出見尊"
兩者都有"天神之御子"的意味
山幸彥的妻子トヨタマビメ(豐玉毘賣命,豐玉姬尊)要生產時
到海邊蓋了間產屋 用鵜(う,中文叫鸕鶿)的羽毛蓋屋頂 還沒完全蓋好時就要生了
豐玉毘賣交代山幸彥絕對不能偷看 但山幸彥還是從屋頂的縫隙偷看了
結果看到豐玉的真身是隻大鯊魚 嚇得逃走 豐玉生下小孩後因羞憤而跑回海底
生下的兒子就叫 アマツヒダカヒコナギサタケ ウ ガヤフキアヘズノミコト
天 津日 高 日子 波限 建 鵜 草 葺 不合 命
彥 波瀲 武 鸕鶿 草 葺 不合 尊
ナギサ就是"渚",表示在海濱出生
ウガヤフキアヘズ就是"鵜茅葺き合えず" 即鸕鶿羽的茅草屋頂未葺合好的意思
以上是盡量簡化之後的介紹 至此我對於這些"記紀"中的名字有三個疑問
第一個是 在沒有使用平假名,片假名的情形下 要如何從這些漢字名字判別讀音?
尤其是有些漢字 同一個字的讀音卻不只一種 像"天"有時是アマ 有時是アメ
"神"有時是カミ有時是カム, "勝"有時是カツ有時是カチ, "金"有時是カナ有時是カネ
另外在古時似乎沒有濁音記號 清音和濁音皆用同樣的符號表示
現代的研究者是如何從這些漢字或假名得出現在看到的這些讀音的呢?
第二個是代表天津神(天之神後代)的"天津日高" 一共在三個人名的前綴中出現
分別為"日向三代"的 邇邇藝命(彥火瓊瓊杵尊),
穗穗手見命(彥火火出見尊)包含別名"虛空津日高", 和鵜草葺不合命(鸕鶿草葺不合尊)
這四處的"日高" 在我的書上拼音都寫為ヒダカ 但是日文維基百科上都是ヒコ
到底哪一種較為正確 "日高"的本意又是什麼?
第三個是關於ウガヤフキアエズ
從字面來看漢字確實應為"鵜草葺不合"或"鸕鶿草葺不合"
但是網路上最多的寫法卻是"鵜葺草葺不合命" 我記得以前雜誌看過的山幸彥海幸彥故事
也是這樣寫 到底為什麼會多出一個"葺"字?
既然讀音沒有問題 那多個葺字的"鵜葺草葺不合命"應該不對囉? 是原文就筆誤的關係嗎?
這應該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不過希望有研究過的人能討論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109.102
※ 編輯: PrinceBamboo 來自: 114.37.109.102 (05/12 06: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