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危險道路,改善安全刻不容緩】
高雄市小港區沿海路可說是台灣最危險的道路,今晚6時又發生轎車遭拖板車追撞再撞上貨櫃車,轎車完全壓扁、駕駛當場死亡的不幸意外。據目擊者指出,轎車疑似誤判重車煞車距離,前方轉紅燈時嘗試變化車道切入兩台重車車距中,後車煞車不及釀成追撞。
沿海路有很多令人不安的紀錄:
■沿海路是全國重車流量最高的市區道路,緊鄰高雄港、臨海工業區,每年超過1千萬個貨櫃往返市區。
■2019年起獲得前瞻預算補助7.9億重鋪中山沿海路,路面品質上升,但交通意外不減反增。
■2019年車禍總件數有352件,死亡車禍3件、3人;2020年車禍322件,但死亡車禍增至11件12人。
沿海路成為如此危險的道路,很多人可能會看到有問題的道路設計、用路人不良使用習慣。也有許多人對分隔在路側的機車道感到不解,直指這是車種分流的落伍設計,吃掉人行自行車道空間等等。
這些理念原則上都對,但在討論這些之前,並需先了解一件事,沿海路的體質問題,基本上來自不良的都市規劃與工業區佈局。
1970年代,配合重工業化產業佈局,政府徵收小港大量農田、蔗田,開發為1500多公頃的臨海工業區。工業區其實就是抵著小港聚落下緣,一直吃到大林蒲外側,東邊直達鳳山丘陵山腳。也就是說,工業區完全填滿了整個小港南側。隨著高港貨運南移,六櫃、以及未來七櫃大量的貨櫃,也不得不經由沿海路運出。但同時,不論是聚落間的往來、甚至高屏海線的交通動線,全部得經過工業區的主要道路:沿海路。
好過日之前舉過日本案例,同樣在1970年代日本列島改造論的大開發時期,日本已經大量採行工業外海化、重工/住商分離的政策,並且在兩者間留下足夠緩衝地帶。
然而,台灣並沒有這種概念,客貨運的需求在臨海工業區形成了極度的對比。42噸重的貨櫃車,和0.1噸重的機車,均需來回這條道路通勤。工業區的大型街廓容納大型工廠設計,更使得此區幾乎不可能有行人。所謂車速分流效率更佳,留設充分人行道提供人本空間等原則雖然方向都對,但在原本就畸形的臨海工業區內,和居民的感受差異很大。
所謂亡羊補牢,時未晚矣,如今要去改善這些問題,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都已經很大,但我們還是希望幾項原則儘速推動:
■讓重車有專用道路:國七環評延宕已久,在想不出替代方案之下,需以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工法儘速進行。
■小港林園通勤軌道路廊:我們仍希望採成本較低的高架興建,國七和小港林園線共構興建,是高架節省成本僅存的解方,應該由中央協調推動。
■大眾運輸最後一哩路:各站點提供最後一哩的接駁到廠機能,才能給通勤勞工不開車騎車的另一種選擇,減少在這條路上通勤的壓力。
■電力、管線整體整合:沿海路麻煩的是,空中有高壓電纜、地下有管線,這讓在其上做任何工程都困難。但不可迴避的,如何整合各種介面,做好風險管理,讓各項基礎設施「走自己的路」,才是根本大計。
高港外海化、南擴化的趨勢難以改變,要讓沿海路維持高雄產業的生命線機能,又保護行經用路人的生命,這些區域交通基礎建設的推動,需要趕快進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走讀日本森川里海」新書介紹 專訪: 王毓正 理事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里山復育的行動實錄,蒐集了日本各地自然環境再生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的復育行動,不只是自然保育或重建,有的導入學校的環境教育,有的推出假日農園,有的發展再生事業,精采紛呈的創意,都是力求兼顧環...
日本案例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日本案例思考:公共教育能為 #自學生 提供哪些資源?】
身為居住在台灣的自學生家長,從第一次幫孩子申請自學,到現在已經5年了。
這5年中我觀察到,台灣的 #實驗教育 越來越熱門,而且公立的實驗學校也越來越多。但在這樣的趨勢中,仍然有一群被遺忘的孩子。
在台灣,如果孩子因為某種原因不適應學校,#拒絕上課,如同日本「不登校學生」的情況,家長很可能因為注意到孩子在這些行為背後的身心健康問題,主動帶孩子去就醫、找尋資源,也有不少家長會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幫孩子申請在家自學。
可是,當家長與學生都沒有實驗教育的想法,在家自學很容易變成只是把學校上課的內容帶回家自習而已,可能缺乏能引導執行步調的環境,也缺乏鼓勵學生探索自己的機會。如果家長只想孩子放在家裡休息一下、快點回到「正常軌道」的話,很有可能這些孩子在家自學的過程是找不到方向的。
台灣的自學制度讓我們看到,「#不登校」並不是只在日本社會的特例,台灣也有一群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可以想一下,公共教育能為這樣的孩子做些什麼⋯⋯
日本開設「不登校專門公立國中」 👉 https://bit.ly/3wMCKtU
日本案例 在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19 (二) >> 有機書店文旅-東勢店_online閱讀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 地方創生是這二年大家關注的議題,這本書用作者觀察的一些日本案例作說明,搭配台灣幾個地方的地方創生故事,算是有一些理論也有一些實際案例,看完之後覺得這是採用漸進式的地方創生,可行性頗高,所以想分享給大家 ”
分享 >>
1.如果住不慣都市你會想到鄉下去嗎 ?
2.工作與生活如何取得平衡點
3.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日本案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走讀日本森川里海」新書介紹
專訪: 王毓正 理事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里山復育的行動實錄,蒐集了日本各地自然環境再生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的復育行動,不只是自然保育或重建,有的導入學校的環境教育,有的推出假日農園,有的發展再生事業,精采紛呈的創意,都是力求兼顧環境保育與在地產業,讓人與自然關係更加緊密、共生共榮。除日本案例外,本書也收錄了四個型態不同、復育成果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