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回夏甲Day3 對戰簡析 (8月12日)
『一回戰』
第1試合 明桜(秋田) vs 帯広農業(北北海道)
明櫻身為秋田縣代表,今年又有目前高校最速男球速已可以達到157公里的職業注目右腕風間球打,自然會讓人期待再次看到秋田旋風席捲甲子園。
風間球打身高183公分,他在秋田大會上包含決勝戰在內先發三場26局投球中他只失三分,飆出32次三振。在地方大會八強戰中更新自己最速紀錄到157公里。接下來大家都期待能看到他更新由日南學園寺原隼人在2001年創下的甲子園最速紀錄158公里。
風間家有四個兄弟,球打是老三,老大叫球道、老二球星、老么是球志良,四兄弟都有野球的經驗。
明櫻這次還有二遊兄弟組合,由二壘手三年級哥哥石田一斗、搭配游擊手二年級的弟弟石田戀,這對兄弟二遊搭檔守備相當不錯,另外哥哥一斗同時也是投手,最快球速能投到143公里,在秋田大會中也有兩場先發的紀錄,內容也相當不錯。
睽違39年終於第二次殺入夏甲的帯広農業,最為人熟知的記憶點可能是他就說熱門漫畫銀の匙當中大蝦夷農業高等学校的參考原型,同時也是去年由當紅女星廣瀨鈴主演的NHK連續劇夏空裡面十勝農業高校的原型。
去年夏天以21世紀枠的資格擊敗健大高崎,經歷去年的勝利,今年野球部的今年的SLOGAN定為「再甲 帯農Revolution21」希望再度衝擊甲子園,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在地方大會平均打擊率.425,平均一場比賽能打進10.3分都在本次大會排名前列,在北北海道大会決勝戰面對帯広大谷的比賽更是直接以19-2打穿。從地區大會開始連續六戰都能達到雙位數安打,總計90支安打,平均一場15支,而四強戰和決勝戰都達成全員安打。
中心打線三棒二年級生清水椋太高達.520的打擊率在地方大會斬獲10分打點為全隊最高,四棒三年級主將佐伯柊也有.444的高打率,五棒渋谷悠稀也是.560打率9分打點。
一棒的三年級生西川健生原本上高中之後不想繼續打棒球了,已經選擇加入排球部,但高一那年的夏天看著電視上的甲子園直播突然覺得心頭一熱,因此決定加入野球部,跟大家一起拚甲子園。
二年級王牌佐藤大海在地方大會六場比賽都有出賽,主投38局掉11分,球速並不快,很少超過130,大部分在120公里後半,但控球非常好,打擊方面則是有著全隊最高的.6192打擊率。
野球部的51人中,有15人家裡是務農的,因此他們的應援也很受到注目,會在應援席上演唱日本農業高校Club的會歌「FFJ」(Future Farmers of Japan )。
⚾⚾⚾⚾⚾⚾⚾⚾⚾⚾⚾⚾⚾
県立岐阜商業(岐阜) vs 明徳義塾(高知)
三年級的主將兼捕手兼四棒高木翔斗會是隊伍打線上的核心人物,在地方大會全隊打的六支全壘打中他就包辦了三發,目前高校通算20發全壘打,在地方大會23個打數9支安打8分打點,可以說是非常活躍,另外在阻殺表現上也蠻出色的。
王牌左腕野崎慎裕雖然身高並不高只有172公分,但最快球速能到145公里,搭配上滑球、切球、曲球以及變速球三振能力非常不錯,是球隊很重要的戰力,另外二年級生小西彩翔、三年級生大島成憧以及最速可以投到148公里的松野匠馬都是投手陣的可用之兵,松野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就讀県立岐阜商業,並且都有打進過甲子園。
打線上広部嵩典是比較令人期待的點,広部是屬於小鋼炮類型的打者,身高只有165公分,身材非常壯碩,全力揮擊的身影也讓他得到Mr.Fullswimg men的稱號。
県立岐阜商業目前的監督為鍛治舎監督,執教經歷非常豐富,在社會人球界以及高中球界都享譽盛名,今年初戰就對對決明徳義塾的馬淵史郎監督,兩位名將的對決非常令人期待。
鍛治舎監督為了要訓練選手的打擊,在打擊練習時都會將投球機設定在時速140公里並擺放在距離打擊區15公尺的地方,同時使用一公斤重的球棒,練習揮棒至少一組300下,在這樣的訓練下,幾乎所有選手的揮棒速度經過測試都能超過146公里。
今年的高知大會非常受到全國的注目,因為明德義塾的對手正是擁有職業注目投手森木大智的高知高校,最終以5比3獲勝。
明德義塾的打擊在這次大會中不算突出,但以游擊手主將米崎薫暉為首的野手陣容在戰術執行上相當到位,隊伍犧牲打的運用非常多,善於在小比數的對抗中勝出。
身高185公分的王牌左腕代木大和,在高知大會主投3場20.1局的投球飆出19K,但四壞球7次以及失掉12分稍微令人有些不安,跟去年秋天相比感覺身體狀況有些疲勞,因此二號投手二年級生村優聖歩應該需要多分攤一點投球任務,在地方大會出賽兩場投11.2局只失掉一分,也是很值得信任。
代木大和在地方大會四強面對高知商業的比賽,3.1局的投球就狂掉8分,不過好在隊友的打擊幫忙,讓他們順利挺進決勝戰,再經過一天的調整後,代木在決勝戰當天面對高知高校的打線完投九局失三分好投,賽後訪問時,說到站在投手丘上,想著自己是為了什麼而練習,不就是現在嗎? 所以不管多熱多累都要繼續投下去。
馬淵史郎監督也有提到希望能讓代木繼續投的原因就是他知道他為了這一刻準備了多久,他希望給他機會自己完成這一切。
馬淵監督擁有甲子園史上第四高的勝場數51勝,第一場就要遇到從16年開始從率領秀岳館開始到現在県岐阜商業連續殺入夏甲的鍛治舎巧監督來一場名將對決。
⚾⚾⚾⚾⚾⚾⚾⚾⚾⚾⚾⚾⚾
第3試合 神戸国際大附属(兵庫) vs 北海(南北海道)
神戶國際大附屬睽違四年殺進校史第三次的夏甲,而他們的對手同樣是睽違四年北海,兩隊其實在2017年夏、今年春甲的開幕戰,都是初戰就遇上,今年春甲的開幕戰,當時神戶國際大附在延長賽10局下半才由五棒関悠人在滿壘時擊出適時安打拿下勝利,這次雙方的對戰又會有什麼火花呢?
在地方大會7場比賽中,神戶國際大附得到了70分,並且有7支全壘打的演出,長打火力相當可觀。
決勝戰中總共出動了四名投手,也足以證明他們投手陣可用之兵還算充裕,背負一號的2年級楠本晴紀、中辻優斗搭配上兩位三年級學長岡田悠作以及投打二刀流的阪上翔也,整體來說阪上和楠本會是主要的先發戰力,還是要看他們的表現。
這次比賽穿久好的阪上,在地方大會打擊率.458還有9分打點,作為投手最快球速可以投到147公里,地方大會4回戰先發6局只被打1支安打,5回戰面對明石商更是8三振完投,在夏甲也會是球隊要倚重的先發。
今年夏天被授與一號球衣的2年級生楠本晴紀,在地方大會出賽了5場是投手陣最多,22局的投球20次三振,只失掉4分,球速最快也能到144公里了,在兵庫縣大會時還是穿著10號球衣的楠本,在這次獲得教練團肯定穿上1號,希望他能有好的表現。
就讀於學校升學班的主將西川侑志,是球隊的捕手兼4番,地方大會打擊率.400,全隊最多3發全壘打、10分打點,是打線上毫無疑問的核心。
在地方大會擊出逆轉三分彈的三年級生武本琉聖,其父親武本剛實也是神戶國際大附的OB,跟現在養樂多老將坂口智隆的同級生,02年高三那年,在兵庫縣大會決勝戰輸給了報德學園,武本剛實正是最後一棒的打者,包含父親在內家家族裡有三個人曾經在神戶國際大附的野球部為了進軍甲子園而努力,現在到了第四位挑戰者琉聖終於達成了這個甲子園的夢想。
六月時因為腦動靜脈血管畸形而正在與病痛纏鬥的二年級生岡木優之介也是隊伍奮鬥的動力,希望在甲子園奮戰的身影能給岡本更多力量。
今年是北海高校野球部創立120週年,睽違10年的春夏連續出場,目標一定不只是出場而已。
隊伍毫無疑問的大黑柱木村大成,最快球速可到150公里,在地方大會全部六場比賽都登板、38局的頭球裡失掉14分,53次三振,三振次數是這次出賽裡所有投手中最高,今年北海想要走得遠,可以說是要靠木村的了。
另外為了避免木村太多勞累,二號投手吉野龍生也及時復活了,今年春天吉野右手掌又有過傷勢,而在夏季地方大會前也因為右手肘的傷勢而無法出賽,在決勝戰的舞台才登板救援,吉野和現在球隊的正捕手大津綾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一直是隊友。
打擊部分從一年級開始就是球隊4棒的主將宮下朝陽是絕對核心,地方會打擊率.522、9分打點,另外5棒杉林蒼太也有.524打擊率、9分打點的成績,他們兩位是隊伍打線上的關鍵。
⚾⚾⚾⚾⚾⚾⚾⚾⚾⚾⚾⚾⚾
第4試合 小松大谷(石川) vs 高川学園(山口)
小松大谷睽違36年第二度殺進夏季甲子園的賽場。
投手陣容方面,王牌三年級生北方慈也和二年級生吉田佑久是球隊投手陣的主要成員,地方大會的五場比賽沒有一場失分超過三分,整體表現還是蠻穩定的。
攻擊面上開路先鋒僧野我斗在地方大會有超高的.550打擊率並且有8分打點,4棒奥野真斗打擊率.471,全壘打2發、7分打點、5棒二年級生吉田創登也有.526的打擊率,王牌北方慈也的打擊也不算差,整體打線的串連性還不錯。
隊長木下仁緒這次代表所有選手在甲子園開幕式上宣誓。
2014年夏天的地方大會決勝戰,面對石川縣強豪星稜高的比賽,在8比0的大幅領先下,在九局下半被星稜一局灌進9分完成大逆轉,一直到現在當天比賽的新聞報紙還貼在小松大谷的練習場三壘側佈告欄,時時刻刻提醒著大家那個後悔的時刻,而在今年終於踏上了甲子園黑土。
跟小松大谷一樣,高川學園也是校史第二次的夏甲征程。
高川學園能在山口縣脫穎而出,王牌左腕河野颯絕對是最關鍵的人物,山口大會中全部的5場比賽由他一人完成,5場比賽39局的投球,42次奪三振只是失5分,70公里的慢速曲球和最快140公里的速球形成的速差,讓打者並不好掌握他的球路。
攻擊面上地方大會5場比賽有4場都是雙位數安打,4棒立石正広全隊最高的.412打擊率、8分打點,決勝戰面對宇部鴻城戦也打出過兩分全壘打。
值得關注的是他們15次盜壘以及49隊中最多的平均一場4次犧牲打,機動性和小球戰術的執行是他們擅長的。而在地方大會中,先發全員都是打滿,沒有任何替補的調度。
風間球打 照片來源:日刊スポーツ
日本農業 學校 在 陳宜君-南投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南投好康鄉報>
落實台日農業合作交流
優質秋冬蕉前進日本學校餐桌
為了拓展台灣農產品香蕉在日本銷售,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由胡中一署長領軍,計畫性培養日本學童從小認識台灣香蕉。108年7月24日該署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簽訂強化飲食及文化交流發展合作備忘錄。同年11月1日笠間市邀請水戶市及大洗町開始購買台灣香蕉,供轄內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食用,受到日本學生喜愛。109年11月06日再度採購香蕉作為學童午餐,鄰近常陸那珂市也加入訂購行列,共四個市町一同共襄盛舉。
今日農糧署將記者會辦在南投縣國姓鄉的青果運銷合作社,將四位日本的各市町長錄製表達感謝台灣蕉農支影片。也希望新冠病毒疫情減緩後,台灣朋友可以前往日本日本茨城縣旅遊。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蔡培慧也特別出席記者會,表達對台日農業合作交流的感謝之意。蔡培慧執行長於擔任立委期間,對台灣與日本農業交流提供許多協助。希望可以實質協助南投縣的農特產品行銷國際。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 #蔡培慧後援會
日本農業 學校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農業結合太陽光電設施之經驗探究(04/17/2020 RSPRC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也許你想知道:發展農業綠能設施的過程中,易出現光電發電效益優先於農業生產效益情況,甚至出現「假農作真種電」現象。而日本農山漁村導入再生能源計畫,如:千葉Eco-energy公司與匝瑳市、兵庫縣寶塚市兩農電共享案例,可觀察政府在政策支持下之角色扮演。
作者:吳勁萱/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臺灣在發展農業綠能設施的過程中,營農者容易將光電的發電效益優先於農業生產的效益,甚至出現「假農作真種電」的現象。日本為農業綠能的先驅者,本文將透過日本發展營農型光電設施之經驗,爬梳日本發展過程的背景脈絡、政策措施及設施型態,並透過日本實際運作營農型之案例,理解行動者如何參與,以及整體運作的機制與經驗分析。
一、日本農山漁村的再生能源導入
日本依據2018年7月的內閣會議決定,公布新的「第5次能源基本計畫」。事實上,日本政府於2013年便開始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並希望於2030年時達到再生能源佔整體電力22%~24%,同時讓再生能源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鎌田知也,2018)。
為達到2030年能源目標,日本國土的農村、山村和漁村因存在豐富的資源,對於再生能源的發展及利用上,具有極高的潛能。從日本國土交通省2016年度的土地資料來看,日本國土中森林約有2,505萬公頃,佔國土面積66.3%;農地45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11.9%。其中,不利農業經營區為18.3萬公頃,若能在這18.3萬公頃的農地面積上架設太陽光電設施,估算一年發電量約為1,347億度(川中正光,2019)。(圖ㄧ)
農林水產省食料產業局認為「日本農山漁村導入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在於再生能源進入農山漁村後,能夠促進農山漁村的活化,並透過「經濟貢獻」及「機能貢獻」兩層面的利益最大化,讓地區實現自主獨立性。為使農山漁村的資源能挪移作再生能源發電,《農山漁村再生能源法》始針對農山漁村之土地做出適當的運用及調整,並在不影響糧食供給和國土安全的前提下,導入再生能源,促進當地的發展。《農山漁村再生能源法》於2013年11月正式通過,並於2014年5月開始實施。農山漁村導入再生能源設施發電,主要強調必須與該地區相關人士緊密的合作,以提升地區活化及永續發展為目標,包含市町村政府、當地居民、設備擁有者、農林漁業者等的協議,共同協商發展出完善的政策。國家角色加入參與及提供的協助與建議,共同發展出有益於整體區域的正向發展(鎌田知也,2018)。(圖二)
隨著再生能源的發展,對於空間擺放發電設施的需求增加,因此土地的運用與調配顯得尤為重要。農山漁村作為重要產業地區,原本土地就具有多重功能,若以農地為例,政府農業部門如何處理可耕作農地與再生能源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及農地轉作其他用途的問題,該如何維持原先的功能,又能有附加的價值,將農業和綠能利益最大化,並進行適當調整,都成為政府的重要課題。
二、農地如何結合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日本政府推動農業與再生能源的發展,目前以太陽光電為主。農地種電的模式主要可以分為「轉用型」與「營農型」發電。轉用型為農地完全用於太陽能發電,營農型則為綠電與農業經營共存。由於「轉用型」發電模式為農地持有者將農地做其他使用,故根據日本農地法第4條,必須向農業委員會提出轉用許可申請。但根據區域的不同,也有不得轉用的農地。「營農型」發電模式則以不影響作物生長的情況下,要求太陽能板遮光率達到約30%,且農作物減少量不得高於同地區單次收穫量的2成以上,用以規範「假農作真種電」的現象發生(王金墩,2017)。
農林水產省(2019)推動「營農型」設施的建置及發電模式的願景,主要是希望透過將太陽光電設施架設於農地的上部空間,設施底下繼續進行農業生產,以達成農業與再生能源共生共構的機制,即為「農電共享(solar sharing)」的概念。而農林水產省也表明,這樣的發電設施必須建立在「農地必須可以繼續耕作」的基礎上。因此,營農者必須遵守除「太陽能發電板的支架必須構造簡單且容易撤除」、「確保農機作業的空間」外,也必須保證「不影響周邊地區的農業情形」等相關規範(王金墩,2017)。根據農林水產省農村計畫課的調查,累計到2017年為止,日本農地「轉用型」核准件數有46,105件,設置面積為8,268.8公頃,而「營農型」核准件數為1,905件,面積為481.8公頃。(圖三)
欲裝設營農型發電設備,需取得源自《農地法》之《一時轉用許可》。《轉用許可》之相關規範於2013年確立,並可歸納成下列三點:(1)一時轉用許可期限為三年,若無問題,可再次取得許可;(2)一時轉用許可審查,將檢查是否確實且適當持續農作,以及是否會影響周遭農地之情況等項目;(3)一時轉用許可的條件為每年進行1次報告,檢查設施是否對農業經營造成不良影響,若有顯著的干擾問題,則必須拆除設備,並將場地恢復原狀。
2018年日本重新檢視法規的相關內容,並於當年的5月15日由農林水產省公布修改後之農地轉用許可規定,針對「架設支柱持續營農之太陽能發電設備」之農地轉用許可制度上,增加「若能滿足下列其中一項條件,便可將一時轉用許可從3年延長至10年」:(1)耕作者持有農地或耕作者於有利用權之農地的太陽能板下方進行耕作;(2)活用農業地區的荒廢農地;(3)活用農業地區外的第2或第3種農地。[註1] 但若未能符合條件者,仍以3年為限(鎌田知也,2018)。
欲完成營農型發電必須顧及「電力端」及「農業端」兩部分程序。電力端需與電力公司簽訂契約,而農業部分則必須制定農業計畫,並完成《一時轉用許可》程序。圖4簡述在再生能源經營計畫流程中利益關係人的位置,依照農林水產省(2018)提供的流程圖進行修改,並顯示各個行動者在其位置上必須完成的相關流程,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相關,同時從圖中也可看出細部的流程經過。(圖四)
三、日本營農型經驗初探
透過政策和制度規範,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如何透過管制,保障農作的進行,同時藉由提供相關資訊和協助,推動農業綠能結合的可能。以下將從農林水產省提供的兩個實際案例中,看見營農型設施的運作模式,包括有哪些人參與、資金如何流動,及農業和太陽光電設施如何同時存在等關鍵問題(農林水產省,2018;川中正光,2019)。
第一個案例為千葉Eco-energy公司,位於千葉縣匝瑳市,案場於2016年4月開始運行,主要負責處理電力相關業務。營農設施上方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為49.5KW,2017年總發電量為66萬度電。光電設施底下之農業生產則由Three Little Birds合資的公司負責,主要組成為2名在地青農、2名資深農家及1名新手農民。農家於農地上種植黃豆和小麥,並確保發電期間之20年的農業經營狀況。千葉Eco-energy公司透過政策金融公庫所提供之貸款,進行資金的籌措,並以地域回饋金的概念,每年給予Three Little Birds農業耕種委託費。(圖五)
第二個案例則是位於兵庫縣寶塚市,此案例的特別之處在於寶塚市民的參與和農地的運用。透過於市民農園裝設光電設施,除了使農園得以有效利用外,亦能有售電收入。部分的售電收入將作為農園使用費的折扣回饋於市民,如此一來還能解決農園空地的問題,一舉數得。該案場於2016年4月開始營運,主要負責營運者為寶塚SUMIRE發電公司(宝塚すみれ発電),其裝置容量為46.8KW,每年發電量約為5萬度電(川中正光,2019)。特別的是,此案場亦與鄰近的大學合作,租借農園農地給大學種植番薯,並於採收後研發成新產品,部分用於大學校慶時販售(農林水產省,2018)。(圖六)
上述兩者營農型案例的不同型態,可以看出營農型設施的多樣性,展現多元行動者的參與和合作樣態。這些營農者無論是農民、電力公司或是市民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都必須要有足夠的動能驅動,無論是對政策法規的掌握、營農型設施的了解,或是利益分配的形式等,而不同的行動者和動能最終展現出具有該地特色的營農型設施。
營農型設施除了光電設施的架設,必須以農業生產為優先考量外,農民亦必須對於作物的特性、遮蔽率和農務經驗要有足夠的知識。電力端與農業端的行動者必須相互配合,才能達成「農電共享」的可能。此外,由於營農型設備的建置亦須有資金的挹注,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配合和融資基礎,那麼營農者可能因為難以支付高額的費用,進而降低嘗試營農的意願,如此一來,相關的計畫就無法順利推行。因此,政策、技術和知識是相互交引纏繞並共生共構的。
四、小結:何以達成「農電共享」的願景藍圖?
日本政府在推行營農型太陽光電設施的策略,包含政府政策的支持,如農林水產省會於網站上放置優良案例的介紹,作為推廣其發電事業的策略。此外,地方農政局亦會設置諮詢窗口,讓農民針對營農型太陽光電設施的建置,進行相關問題的諮詢。誠如前段所述,資金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地方的金融機構應針對營農型設施提供相關支援與協助,以利營農者進行融資(川中正光,2019)。
由日本的營農型經驗,可看出在地性、分散式能源及公民參與的重要,特別是寶塚市民農園的案例,特別強調將售電利益部分回饋給市民。鎌田知也(2018)便認為,日本農山漁村再生能源法活用的重要性,在於能透過在地各個領域的相關人士組成團體進行協調,並可以期待是由地區主導推動再生能源事業的發展,同時有效形成地區共識、消除地方的不安和反對,以順利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由在地主導的再生能源發展,除了有量能盤點未利用或低利用的區域外,更能有發展因地制宜的能源形式能力。
日本農山漁村導入再生能源的過程,所面對的主要課題、採取措施及願景包括:「將利益歸還於地方」、「土地利用的調整」及「形成地區共識並創造趨勢」(鎌田知也,2018)。進一步來說,再生能源的發電利益應回饋給地方,且土地利用需制定明確的規範。最重要的是,所有行動者需在發展過程中取得共識,如此才能在農山漁村導入再生能源的議題上,有更健全、完善與平衡的發展,對於營農型的議題才能減少衝突,並有更多的理解和溝通,最終完善擴及與深化至各地方的發展。
註解:
(1) 第2種農地為未被列入土地改良、生產力小、小面積的農地;第3種農地則為位於市街地的農地(簡嘉潁,2015)。
參考資料
川中正光(2019)。〈農山漁村的再生能源與營農型太陽能之推廣促進〉,《2019農業綠能論壇會議資料》。
王金墩(2017)。〈2017考察日本發展農電共生之政策與現況〉,《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
農林水產省(2018)。〈營農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支援指南〉,《農林水產省手冊》。
農林水產省(2019)。〈農山漁村再生能源發電情勢〉,《農林水產省報告》。
簡嘉潁(2015)。〈日本農地比台灣還便宜 農地法保障農地農用〉。2020/04/01檢索。
鎌田知也(2018)。〈日本農山漁村的再生能源發電相關情勢〉,《2018農業綠能論壇會議資料》。
圖片說明:
圖1 日本國土組成
參考資料:川中正光(2019)資料截自日本國土交通省;作者重新繪製。
圖2 農山漁村導入再生能源之現狀與未來的差異
資料來源:川中正光(2019)資料截自農林水產省;作者重新繪製。
圖3 日本營農型太陽光電發電設施轉用許可件數及面積
資料來源:農林水產省(2019);作者繪製。
圖4 申請流程與利害關係人
資料來源:農林水產省(2018);作者翻譯繪製。
圖5 千葉縣營農型案例關係圖
資料來源:川中正光(2019);作者重新繪製。
圖6 寶塚市民農園營農型案例關係圖
資料來源:川中正光(2019);作者重新繪製。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rsprc.ntu.edu.tw/zh-tw/m01-3/en-trans/1392-2020-04-17-08-16-27.html
♡
日本農業 學校 在 的中學校。對教育抱有熱忱的你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五屆#日本企業就職博覽會】 #職缺訊息招募東京英語特別教師/ 實習教師填寫線上活動報名表單+補助交通費https://goo.gl/H4pfg1 學校法人東京農業大学二度來臺徵求 ... ... <看更多>
日本農業 學校 在 #交換學生#東京農業大學 - 中興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有人去過東京農業大學當過交換學生的可以分享一下經驗嗎, ... 日本學校是四月開學,所以四月去的話會有社團出來擺攤我那時候有去逛了一下但被問 ... ... <看更多>
日本農業 學校 在 [新聞]天穗之咲稻姬與日本農業學校產學合作-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