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試片感想]
厭世藥學有幸受邀去搶先看了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結論來說,好看。運鏡成熟,故事完整,敘事方式流暢,充滿教育意義,真實的人性,像是發生在我們身上一樣,是值得去看的一部好影片。
你有沒有覺得人生就這樣了嗎?身為藥師的我們,規律的上下班,平凡穩定的連一生可以賺多少錢都算出來了,好像我們不只該如此,有些瘋狂的事情等著發生,靡靡生活中需要人生真正想追尋的目標,做一件和大家都不一樣的事,厭世藥學想像貞子般從發藥櫃檯爬出去,嚇壞等藥病人,也可以順便下班走回家,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從腸子裡對於枯燥人生改變的慾望,讓他們付諸行動,跨過了邊界,展開瘋狂特別的旅程。
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是群千禧世代的大學生,同樣困惑於生存意義的我們,Simon Sinek曾經對這個世代有些看法,認為千禧世代的我們,有比前人好的經濟環境,教育機會,從小被父母期待,我們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且優秀特別的,想要馬上成功,覺得自己的意見無比重要,我們自戀,自我感覺良好,自我為中心,懶惰又沒耐心,以為自己知道,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一時興起,冒險的追求改變會付出怎樣的代價呢?現實是痛苦的,越過規範的那條線之後,面對的責任是什麼?所以說,好人還是不要做壞事,厭世藥學連大便太大條把公共廁所的馬桶堵住,又不敢去自首都愧疚到不行了,希望管委會不要去調錄影機看是哪個缺德鬼把馬桶堵住阿,像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這樣計畫去搶本書去賣厭世藥學還真是做不到啊,奉勸大家也不要異想天開偷醫院裡的管藥去賣喔!最近管很嚴呢會真的被抓去關喔!
因此,無論你現在有沒有在計畫偷管藥讓自己的人生不一樣,厭世藥學都推薦你去看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節奏輕快,情節有趣,深富意義讓人反思的好電影。
★【不存在的房間】【意外】製作公司年度好評力作!
★ 中二版【瞞天過海】!酷炫刺激更勝【偷拐搶騙】!
★【X戰警】「快銀」實力派男神伊凡彼得斯演技代表作!
★【聖鹿之死】影壇演技派新秀貝瑞科漢又一震撼力作!
★ 英國鬼才導演巴特林頓,開創「犯罪電影」新境界!
★ 強勢入選日舞影展、台北電影節,爛番茄新鮮度86%,觀眾評分高達90%!
https://bit.ly/2MPOyEr
#美國動物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3屆「政府服務獎」主題為「創新‧包容的政府服務」,鼓勵政府機關以人為本,提出善用數位科技、公私協力且具多元包容性之創新服務。 國發會政府服務獎網站: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C3F41FE826CE8EC9 #政府服務 #服務創新 ...
日舞影展台北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3屆「政府服務獎」主題為「創新‧包容的政府服務」,鼓勵政府機關以人為本,提出善用數位科技、公私協力且具多元包容性之創新服務。
國發會政府服務獎網站: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C3F41FE826CE8EC9
#政府服務 #服務創新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研究倫理 #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2:50 故事簡介
04:17 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
05:11 實驗的爭議
06:38 為什麼要在乎研究倫理?
08:02 實驗的結果是什麼?
09:24 我們的觀點
10:40 提問
10:5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企鵝
|腳本:企鵝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駭人實驗!失散19年三胞胎感人重逢,意外揭穿「失散真相」是一樁慘無人道的心理實驗…:https://bit.ly/3mlkph8
→真實版《楚門的世界》!日舞影展紀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揭開突破道德底線的爭議心理實驗:https://bit.ly/34blnGz
→《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黑暗心理實驗:https://bit.ly/3mhfldB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https://bit.ly/385n9dg
→Peter B. Neubauer:https://bit.ly/2ILtRwy
→Four Lessons from the Covert Separation and Study of Triplets:https://bit.ly/37h11he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asks questions about unethical research:https://bit.ly/37UybC4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 It’s not too late to address the ethical violations:https://bit.ly/37e83mO
→人體試驗-研究倫理的理念與實踐:https://bit.ly/3ntYRQE
【 延伸閱讀 】
→Twins, Genes, and Destiny: Lawrence Wright Meets 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https://bit.ly/34d9xvz
→Double Mystery:https://bit.ly/38gZwyT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日舞影展台北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親愛的大笨象】Pop Aye
金馬獎導演陳哲藝監製9.22 象前走
日舞影展最佳編劇
鹿特丹影展大銀幕獎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
「一部從容而難忘的作品,角色深度令人驚喜」- 好萊塢報導者
「帶來歡笑,溫暖卻不煽情⋯一部另類的魔幻公路電影」- 綜藝報
「溫柔而深具哲學性的歡快喜劇」- 舊金山考察家報
劇情大綱:
中年建築師遇上人生瓶頸,在家被老婆嫌棄,公司小開兔死狗烹。失業的他在曼谷街頭,驀然回首,瞥見兒時玩伴大象 Pop Aye,憶起歡快的童年時光,毅然買下大象,卻發現都市生活容不下他倆,打算和老象一路向北返鄉。這趟人與象的公路之旅,途中狀況不斷,所幸萬能的象鼻領著他倆,與沿路風景相伴。《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監製,阿比查邦御用剪接操刀,看擅長冷幽默的才女導演陳敬音,用象鼻對抗中年危機!將泰國鄉下的荒涼風景,轉變成一首洋溢著淡淡霓虹光芒。
日舞影展台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這部影片,記者會現場他也說明了推薦的理由。
致詞: #CNEX董事長 #蔣顯斌先生
#CNEX執行長 #陳玲珍女士(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
#灣生回家製作人 #田中實加女士
由華人影史第一位蟬聯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中國導演-周浩-執導的紀錄片《大同》,自去年金馬影展放映後即獲得廣大迴響,電影預告上線三天內就突破30萬點擊率,許多人看完後直呼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能夠這樣近距離貼身拍攝中國地方行政系統運作,就連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老師都說:「看完《大同》,好想知道導演會怎麼拍柯P。」
這部片費時三年跟拍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推動都市更新的過程,改革的手法與規模之浩大,讓其他身在民主國家的觀眾們難以想像,在去年日舞影展便得到評審們讚譽《大同》是能夠近身拍攝中國官場現形記的紀錄電影,更給予「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
周浩是一位多產型的紀錄片導演,13年內完成了9部紀錄片,手上經常同時好幾部片子在進行著,其中有超過半數在國際上大小型影展都得過獎。《大同》是他第二部金馬獎得獎作品,前一部則是201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棉花》,紀錄中國成衣產業底層工人的故事,挾著金馬獎的高人氣,《大同》將於今年七月八日正式上映。
【故事大綱】
大同,這座1600年前輝煌的古城如今正在一片新的廢墟中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耿彥波,這位以拆建城市,發展文化著稱的市長,正準備用著非凡的手段,去實現他心目中城市發展和變革的巨大藍圖。他不僅要消除大同令人瞠目的污染,更要用古代的文明和輝煌重塑這座城市的未來。
耿彥波市長的方案大膽而冒險,他希望恢復大同在北魏年代的城牆,修建博物館,將這座榮譽和恥辱都立於煤炭開採上的城市重新變成中國人探尋古代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和佛教的目的地。他總是將巴黎和羅馬掛在嘴上,證明GDP和文化傳承相比,顯然後者能留給人們更高尚的品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若希望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耿彥波市長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需要拆掉10萬戶住宅,搬遷整個城市近50萬人口,並成功籌集到數倍於大同政府年收入的資金。他還需要得到政府和共產黨內其他高級官員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這一方案,而共產黨的權利平衡規則確定市委書記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這成為耿彥波市長城市改造方案中最不可探測的因素。
耿彥波市長每天早上六點出門,十點回家,整日都在城市的各個工地視察。他面臨著工程的延期,質量的偷工減料,他直接呵斥那些工頭,如同呵斥自己手下的各位局長處長,但一人拖拽的馬車無論如何也無法飛速而平衡地前進。每天清晨,總有上訪的人圍在耿彥波市長的住所外,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耿市長的簽字解決,而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會在城市充滿塵灰的各個角落聚集一團,彼此將怨氣和詛咒和著唾沫一吐而出。
兩年過去了,當耿彥波市長的藍圖初具規模的時候,上級省委突然宣布耿市長調到太原擔任代市長。消息不脛而走,第二天,本來以為會因為住所被拆遷而對政府部門恨之入骨的百姓們,沒想到居然發動大規模遊行要離職的市長別走,,他們沒說出口的是,房子都拆了,市長卻走了,後續重建誰來管?
耿彥波市長曾說,大同就這一次機會,沖不上去就上不去了。他還說,他所有的問題都來自這個體制。他說,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記者,當他沉浸在古代詩賦的海洋中時是最快樂的。
【影片特色】
●華人影史第一位連續獲得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執導。
●片中主角耿彥波市長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可與台灣政壇現狀作對比。
●「都更議題」與台灣民眾貼近,可做中國與台灣兩地都更方式對照。
●大同市「古城翻新」呼應近期台北市北門重建及各地老屋再生。
●近距離拍攝大同市政運作,一窺簾幕後的中國官場文化。
【導演簡介】
周浩,職業紀錄片導演,曾擔任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記者多年,2001年開始紀錄片製作,作品百餘次入選各類國際電影節並多次獲獎,並出任芝加哥國際紀錄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廣州紀錄片節評審,同時創建了紀錄片中文資訊網站鏡像中國。媒體評價,他的鏡頭如同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解剖刀。
2014年10月,周浩以《棉花》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以《大同》再度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及美國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作品年表】
2003《厚街》、2006《高三》、2008《龍哥》、2009《書記》、2010《差館》、2011《差館II》、2013《急診》、2014《棉花》、2015《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