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劑疫苗,接種完成✅|
來跟大家分享我打完第一次疫苗的感受。
日本各地政府在今年都陸續開始讓人民「接種」疫苗,我們之前所在的福岡市在7月開放預約。可惜我們在能打疫苗前就搬來東京,但在日本搬家轉移戶籍也需要時間,於是我們又錯過現在住的地區的預約通知單。幸好同在東京的朋友 鹿過日本|旅居日本的台灣女子 跟我分享 #日本自衛隊 對18歲以上的所有人(持有預約接種券)都開放預約,我們也很幸運的預約到。
⚠️自衛隊施打的疫苗是「莫德納 / モデルナ」
「自衛隊大規模接種センター(自衛隊大規模施打中心)」位在東京車站附近的大手町,於一棟建築物內安排一關關猶如產品線的關卡。施打人數非常多但效率也非常快,到處都是工作人員引導民眾。
🔴流程如下:
確認體溫、檢查行李安全
↓
確認預約通知單編號與身份
↓
護理師詢問身體狀況
↓
醫生詢問身體狀況、判斷能否接種以及核可
↓
看護師進行注射接種
↓
預約第二劑
↓
觀察15~30分鐘無礙→回家。
🔴症狀大約有兩天的時間:
8/15
我是週日下午約六點施打完成,施打完當下手臂就有強烈痛感不太能舉。晚餐回家後發現注射的左手整隻水腫緊繃不能握拳,在睡前開始劇烈頭痛、想吐。痛到哭的那種,吃完止痛藥才睡去。
8/16
週一早上起來手臂僅注射處痛、不太能舉之外,身體、精神狀況感覺都不錯。但下午突然胸痛、胸悶、呼吸困難、頭暈眼發黑到類似貧血要昏倒的感覺。症狀大概持續一個多小時,數度喘不過氣。晚餐時左手直接殘廢舉不起來,也仍舊有輕微胸悶痛、頭暈的症狀。直到睡前都有。
8/17
起床後手臂只剩10%痛感,也可以舉動自如。頭暈胸悶的症狀都沒了。三天期間體溫最高只有36.7度。
🔴插播我老公的症狀:有倦怠感、頭痛、施打手臂酸痛無法舉起。
我完全沒有發燒,但其他副作用之強烈讓我嚇到,不曉得第二劑副作用會多可怕。施打疫苗完全是個人選擇,我們選擇施打是為了避免重症。也有朋友分享他不施打的原因是不信任任何疫苗。
⚠️疫苗做的僅是避免重症,但還是有感染及傳染他人的機率。
如果你要打疫苗,記得做好心理準備。每個人的症狀程度都不一樣,不要輕視疫苗的痛苦程度喔喔喔喔!
早上起床頭暈想吐原因 在 Peggy Lin林姵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就是我沒發文的原因>
希望我這跨年度的生病😷,
能在下週完全康復。
我ㄧ向是個很健康的人,
健保卡已2年沒使用過,
不用很棒,ㄧ用ㄧ鳴驚人..........,
吃完中耳炎的藥第5天開始,
對!就是1月1號我開始頭暈,想吐,覺得有種很詭異的感覺,
我以爲應該是胃食道逆流
-因為我沒有過這種感覺,所以我以爲應該就是-
然後1/2有血🩸便,我以爲應該是大姨媽要來,吃了藥後又睡了1整天,1/3凌晨2點半,整個人盜汗,
頭暈肚子絞痛上了廁所後解了ㄧ缸的黑便+黑水,就像頭髮那樣的烏黑,
上完廁所後舒服多了,
我想應該是太久沒吃西藥,
加上昨天吃的東西,應該才會解黑便(又是個自以爲的想法)
中午吃飽飯後,又解了一次黑便,
這次是大量的,讓我整個人頭暈目眩,趴在地板上打電話呼叫東哥來救我,因為我冒冷汗,眼睛都快要看不到了,立刻去掛急診,發燒到39度,血壓很低,抽血後發現血紅素非常低,是低到醫生說可能要輸血的那種,然後在醫院時又解了一次黑便,送檢後發現,我體內在出血,
但不知是哪個部位在出血🩸,
可能是胃,可能是大腸,
就這樣在醫院急診待了4小時等等報告後,確定要祝院,等早上做內視鏡檢查。
重點來了,醫院沒病房,
要在留觀區等到早上,
我整個崩潰在急診間大哭
東哥很害怕,因為我很少哭的人)
於是立刻打電話給認識的醫生朋友幫忙,轉院至北醫,很感謝神秘友人的幫忙。
原本的醫院不讓我離開,
醫生說我血紅素很低,他們要備血,因為正常值是12,而我只剩下9,
是我體內在大量的失血,
要是在下降會有休克的可能
聽起來超可怕,更加堅定了我要轉院的決心,留觀區真的太可怕)
終於到達北醫後,有了病房,
我就放心點,雖然是2眼發昏全身無力,但很慶幸自己身邊有東哥在,
也能獲得良好的照顧。
1/4早上做了檢查,
發現是急性胃潰瘍+上呼吸道出血,才會在短時間內體內的血紅素大量降低,因為解出來的黑便其時都是血,而我一直覺得嘴巴有一個怪怪的味道,以為是食道逆流的感覺,
其實就是血在我體內的味道,
因為血應該在血管內,而不是在身體內亂竄這樣。
出院後,
在家休養也是ㄧ副要死不活的感覺,因為整個人很虛弱,無法正常說話,因為你們也知道,
我平常就是一個嗓門很大,
中氣十足的人,這2星期我根本就是隻病貓.........。
之後要開始吃胃潰瘍的藥連吃3個月,期待下週的複診會有好的報告可看。(因為有檢查體內的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
然後就在今天我起床後,
覺得我好像恢復90%了,
因為我已經可以罵oreo了🤣,
上完廁所後發現我大姨媽來了⋯⋯
瞬間心情掉到谷底⋯⋯。
這2021的1月份,完全就是在整我。但我是個很樂觀也幸福的人,
反正就是多休息,工作上有同事幫忙,在家家務有東哥處理,
我乖乖放鬆心情的把身體養好,之後在來報答他們❤️❤️❤️
#謝謝神秘友人的幫忙
#謝謝東哥忙進忙出陪我住院
#謝謝同事處理工作
#謝謝關心我的你們
#天冷易感冒大家要保重
#我很快就會活繃亂跳了大家別擔心
#留言我就不一一回覆了唷🙏
早上起床頭暈想吐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憂鬱實紀 #帶著憂鬱逃離職場
#要找出生存之道 #還是非得工作不可
#曾被困住的人 #才能看到的景色
.
二○一○年九月,我二十三歲的夏天也宣告結束了。
.
自殺未遂後,家人帶我回千葉老家生活。藥物害我頭腦昏沉、四肢無力,我每天都過得像行屍走肉。可能是吞服大量藥物的影響,抑或是精神科開的抗憂鬱藥,導致我的身體和腦袋,就像被灌了鉛塊一樣沉重。我只能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
.
幾個月前的正常生活,彷彿黃粱一夢。我躺在床上,想起過往的種種。
.
我本來在非政府組織中工作,在工作之餘,還會練團彈貝斯、寫小說。
.
我參與的非政府組織,專門從事國際互助活動,主要負責支援東南亞的貧困階層,例如幫助失學的小孩子、推廣正確的農業知識、救濟天災發生的地區等。
.
我們的辦公室是一個約莫四坪大的小套房,正職員工包含我才三個人,另外還有一個會計和事務人員,他們都是兼職員工,我們只是一個小團體罷了。職員平常工作也挺忙,我們要用英文聯絡當地團體、想辦法張羅活動資金等等。
.
我沒有被派往海外,而是負責處理國內的活動和宣傳業務。工作內容包含召集義工、準備現場活動的介紹看板、更新團體的官方網站等。雖然跟國際互助活動有關,但我做的是支援性質的文書工作,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種實地工作。
.
我會來到非政府組織完全是偶然。大學時代我是念社會學系的,我的選修課程就是國際互助,那一門課的教授很照顧我,而且還是該團體的代表理事。
.
大四時我決定放棄求職,一心想當小說家和音樂家。教授不忍心我畢業後毫無出路,就收留我在此當個小職員。
.
非政府組織沒有一般企業嚴格,除非舉辦特別活動,不然通常晚上八點前就能回家了。白天我會早點起床,跑去咖啡廳寫小說;晚上就去練團,跟樂團的朋友聚在一起作詞作曲。
.
各位看我這樣,可能覺得我生活過得很充實對吧?事實上,我從十二歲開始寫小說,寫了整整十年也沒什麼成果。我害怕承認自己缺乏才能,也不敢投稿參加比賽。音樂我也練得滿認真,可惜同樣沒有靠音樂吃飯的本錢,這讓我漸漸產生焦躁遠大於開心的感覺。
.
不過,我還是在這兩件事上付出不小的心力。畢竟我也找不到其他想做的事,萬一失去夢想,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才好。
.
我也交過女朋友。大學時代我們是同一個社團的,她比我小兩個學年。這段感情在我出社會以後,同樣維持得不錯。她很喜歡音樂和次文化的東西,下班後我們會一起吃飯,一放長假就到全國各地旅遊,不然就是到市區散步,互相抱怨學校和職場的鳥事,就是隨處可見的交往模式。
.
然而這些平凡無奇的生活片段,對我來說就像前世的記憶一樣。
我吞藥自殺兩天後才恢復意識,一醒來就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
.
我想不起來自己身在何處,也不曉得為何自己會躺在這種地方。虛弱消瘦的身體逐漸恢復知覺,腦海中回顧著自己失去意識前做的事,絕望感也跟著浮上心頭。
.
我的身體無法使力,意識也朦朧不清,如墜五里迷霧。我的嘴裡有幾十處潰瘍,一開口說話就會產生激烈的痛楚。喉嚨深處像是塞了什麼乾硬的東西,無法順利呼吸。後來我才知道,院方為了幫我排出大量的藥物,在洗淨我的胃腸後,還往我體內塞了醫療用的活性碳,吸收身上的毒素。我的口腔會潰瘍,就是營養也一起被吸走的關係。現在的我就跟腐朽的木頭一樣癱在床上,連起身或哀號都做不到。
.
一切的意念都消失了。不管是追逐夢想的熱忱、喜歡別人的心情、不惜熬夜也要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氣魄、對工作的煩惱和不安⋯⋯這些統統都不見了。
.
醫生診斷我失去工作能力,理由也合乎情理,因此在我領不到薪水的療養期間,可以用健康保險領取「傷病補助金」。
.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需要提出業主的證明文件和醫生的診斷書。經過核准後,每個月領到的補助相當於三分之二的薪水。補助提供的時間也很長,最久可以領一年半。像我的離職是出於個人因素,加入勞工保險也不滿十年,失業補助只有九十天可領。相形之下,傷病補助給了我一段很長的療養時間。
.
這個制度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只要在職超過一年以上,離職後也能領取補助。我簽下正式的雇用契約後,工作了一年又兩個月,算是勉強符合領取資格。
.
由於我整天臥病在床,父母也沒催我趕快去找工作。他們只是默默地照顧我,希望我用這一年半的時間,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
父母不會強行帶我出門,也不會問東問西,連三餐都幫我備好好。他們看到自己兒子每天躺在床上,眼睛跟死魚一樣缺乏生氣,一定也不好受吧。不過,有件事他們講得很清楚。
.
「你要是死了,我們也不想活了。所以你千萬不要自殺,別再做那種事了。」他們不在乎我變成怎麼樣,只希望我活下去就好,這種認同對我是莫大的救贖。
.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我得接受醫生的診斷,填妥申請表格才行。因此前往鄰鎮的大醫院是我唯一的外出時間。
.
「你以前把自己逼得太緊了,現在先好好休息,重新瞭解自己。等恢復健康了,再來打拼就好。」
.
我的主治醫師是個中年人,每次只會講同樣的幹話。
.
你最近怎麼樣啊?你的身體還好嗎?這禮拜做了哪些事啊⋯⋯反正就是確認我的狀況,調整處方藥的份量。
.
根據我看書和上網查的資料,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非常多。有人長時間工作,在慢性疲勞的狀態下罹患憂鬱症,經過充分的休養後,放棄高薪改做工時較短的工作就康復了。也有年輕人厭倦人際關係而罹患憂鬱症,結果搬家後換了一個新環境就痊癒了。至於在工作和生活上缺乏成就感的人,也有可能一談戀愛就康復。當然,也有人患病多年沒有痊癒,只好得過且過。
.
那麼,我的情況又是如何?
.
出社會以後我有工作上的壓力,承認自己沒才能也帶給我很大的絕望感,被女朋友拋棄的喪失感更是無比沉重,另外還有我本身的性格問題。我的憂鬱症似乎是各種原因累積而成。我必須釐清每一個因素,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
最重要的是,我得再一次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否則同樣的問題會重複上演。
.
可是,我很害怕治好憂鬱症。
.
萬一休養後康復了,我該做什麼才好?我該追求什麼?該以什麼為目標活下去呢?這些問題我現在毫無頭緒,如果我現在治好憂鬱症,就得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光想我就怕得渾身發抖。罹患憂鬱症對我來說有一個明確的好處。只要我還沒有痊癒,我就有一個不必跟社會接觸的藉口。
.
一個好手好腳、大學畢業的二十三歲青年,必須出社會工作才行。生活要過得充實,也得有夢想和人生目標;不想寂寞度日的話,也得多多結交朋友和戀人。不過,「憂鬱症」可以讓我擺脫這一切義務和社會枷鎖。有憂鬱症這個藉口,我就能名正言順地賦閒在家,接受自己沒朋友沒女人的孤獨現實。更重要的是,我不必追求夢想或目標,也不用為此努力。憂鬱症這個擋箭牌,可以用來逃避一切可能傷害我的事物。而且,沒人對我有怨言,至少家人、醫生、社會都容許我得過且過,我還能拿到一定的補助款,至少生活無虞。
.
明知自己跟社會日漸脫節,性情也越來越墮落,我卻有種奇妙的安心感,不願離開這樣的舒適圈。
.
我光是打開房間的電腦,螢幕的光線就會讓我頭暈,我的眼睛也同樣無法聚焦在書本的文字上。電影和電視的聲光效果也令我頭昏腦脹,我看一下就馬上關掉了。
.
起床活動三十分鐘我就累壞了,只好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過得如此頹廢真的非常痛苦。
.
因為躺太久的關係,我的背部和臀部還長了褥瘡,褥瘡不是老人才有的毛病嗎?那種皮膚好像要爛掉的痛楚,彷彿在無聲指責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
.
那一年的夏天持續創下高溫記錄,窗外始終是萬里無雲的藍天,湛藍到很荒謬的地步。二十三歲的我,只能待在充滿自己味道的小房間,那個我從小熟悉到想吐的小房間,抬頭仰望那一片藍天⋯⋯
.
世界上一定有各種可能性和生活方式吧?想必有很多人享受著那些可能性,感受著多采多姿的生活,跟喜歡的人幸福度日,努力達成自己的夢想。當我眺望窗外的天空,就覺得自己看穿了世間的繁華,看透了社會的紛擾和形形色色。
.
我已經沒有心力去死了,腦中思考的只有活下去這件事。拿自己來跟整個世界相比,其實只有空虛而已。我別的沒有,時間特別多,偏偏我卻活得一點意義也沒有,連一本書或一部電影都看不完。
.
所以,未來的人生我決定盡可能降低成就感的標準。我放棄寫小說,只保留寫日記的習慣。我告訴自己,哪怕只寫下一行字,那一天就算過得很有意義了。
.
#如果連寫一行字都嫌痛苦,
#那就慶幸自己還活著、#還有在呼吸就好。
.
#專注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會讓我相信活著是有意義的。
.
好比觀察美麗的雲彩、品嚐晚餐美味的炸雞塊、早上鞭策自己不要賴床等等。不然,連續兩三個月躺在家裡,完全沒有從事建設性的活動,這麼沉重的事實我真的承受不了。
.
三個禮拜左右吧,我漸漸能認同自己了。或許是我專注於生活、不再想死的關係吧。自殺未遂後那段臥病在床的日子,我就是這樣撐過來的。
.
--
.
👉本文摘自《憂鬱擱淺的我,也想好好工作:一個憂鬱症患者從繭居在家到走向世界的重生之旅》,作者 #阪口裕樹,1987年生於橫濱,千葉縣長大,立教大學社會學部畢業。不隸屬任何公司,憑自己的本事環遊世界,邊旅行邊在旅途中賺取生活費,並將這種生活方式稱為「自立旅行者」;本書由 采實文化 出版。
.
📖 這邊看看簡介 👉 https://tinyurl.com/y36zc2hu
💌 電子書59折ing 👉 http://moo.im/a/28qtIM
.
--
.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買電子書,輸入心理師想跟你說專屬優惠碼:「KnKpsy-ifTpU」,消費滿250現省五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