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分享】
目前學界透過文獻紀錄與實物觀察,多認為15-16世紀朝鮮青花瓷的器型與紋飾,可能受到朝鮮世宗時期(1419-1450,明永樂十七年至景泰元年)傳入朝鮮半島的明宣德官窯青花瓷影響,部分圖樣化程度較高的紋飾,如龍紋、花唐草紋,均呈現明宣德官窯青花瓷的特徵。
典藏 ARTouch.co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 成化 鬥彩雞缸盃 / Wine cup with decoration of chicken in a garden outlined in underglaze blue and filled in with tou-ts’ai colors Ming dynasty, Ch’eng-hua ...
明宣德官窯青花瓷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6世紀朝鮮青花瓷
#朝鮮青花瓷 始燒於15世紀中期,其於今南韓京畿道廣州郡設立官窯,集中全國優秀工匠與原料燒造宮廷用器,並嚴禁其他地方窯場與私人生產。目前學界透過文獻紀錄與實物觀察,多認為15-16世紀朝鮮青花瓷的器型與紋飾,可能受到朝鮮世宗時期(1419-1450,明永樂十七年至景泰元年)傳入朝鮮半島的 #明宣德官窯青花瓷 影響,部分圖樣化程度較高的紋飾,如龍紋、花唐草紋,均呈現明宣德官窯青花瓷的特徵。
明宣德官窯青花瓷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明 成化 鬥彩雞缸盃 / Wine cup with decoration of chicken in a garden outlined in underglaze blue and filled in with tou-ts’ai colors
Ming dynasty, Ch’eng-hua reign (1465-1487)
這件明代成化時期的瓷器鬥彩酒盃,瓷胎輕薄小巧、色彩鮮明豔麗,融合了前宣德時期創始的鬥彩技法及當時官窯新創的杯型。杯身外壁精細彩繪了兩組子母雞圖,並以牡丹、蘭草與湖石巧妙的將兩組圖案分隔。圖中公雞與母雞率領著小雞一同到野地覓食,公雞在前,或昂首護衛或回首關切,母雞在後,或低頭獵物或展翅奮戰,三隻小雞則圍繞在旁,或雀躍嬉戲或張口待哺,讓我們也能感受到牠們的溫馨喜樂。
明代青花瓷器的製作,到中期成化年間,技法更為細緻。這件雞缸酒盃所採用的鬥彩技法,是在素坯上,先用鈷料勾繪紋飾的輪廓,塗上透明釉料,以高溫燒成灰藍色調的青花紋飾;然後在青花輪廓紋飾內填入各種顏色釉料,再放入爐內以低溫燒製而成。這種技法巧妙的將高溫燒製的白釉青花與低溫處理的多種顏色釉料彩繪完美的拼鬥在一起。從這件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釉上彩繪有紅、黃、褐、綠等多種色調,配色鮮明,描繪生動,架構了一幅活潑生動的天倫圖。
這件珍品深受帝王與文人雅士的喜愛和珍藏,據明晚期文獻記載 :「神宗時,御製成化鬥彩雞缸杯一雙,價值錢十萬。」 當時已如此貴重,今日其價值就更不在話下了!
明宣德官窯青花瓷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明 永樂 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Celestial globe vase with underglaze blue decoration of dragon among lotus blossoms , Ming dynasty, Yung-lo reign
明代早期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使用中東進口的「蘇泥麻青」鈷料描繪圖案,青花的色澤豔麗清新,由於含鐵量比較高,燒成之後,藍色的線條經常泛出鐵質結晶斑,暈染有濃有淡,深入胎骨,渲染自然,就像是一幅水墨畫,給人淋漓盡致、凝厚剛健的感覺。而青花瓷上所描繪的山水、人物、花鳥各類紋飾,展現了高超的繪畫技法,與青花的釉色相得益彰。
這件天球瓶是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形制是永樂官窯所創製。瓶的全身青花濃豔,紋飾設計是它的特徵,上面畫一隻回首的穿蓮三爪行龍,形態健碩,嘴部前伸,鬃毛怒張,威武雄猛,闊步奔行,一幅猛龍穿越蓮花的雄姿。古代將未陞天、行走於地的龍稱為蟠龍,因此這件天球瓶又稱為蟠龍天球瓶。